1、第 1 页(共 25 页)2019 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 (1 分)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 21%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2 (1 分)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木炭燃烧 B食物腐烂 C动物呼吸 D水结成冰3 (1 分)下列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A金刚石 B氯化钠 C氢气 D水4 (1 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 )A 块状固体的取用 B 液体的倾倒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液体的滴加5 (1 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老年人缺钙容易引起骨质疏松B用灼烧法可以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C煤、石油都是储量丰
2、富的可再生能源D工业废水排放前需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6 (1 分)ClO 2 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剂,其制备反应为:2NaClO3+SO2+H2SO42ClO 2+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O 2 的名称为二氧化硫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X 的化学式是 NaHSO4 DClO 2 中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1:64第 2 页(共 25 页)7 (1 分)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 含有不同种分子B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C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 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D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8 (1 分)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
3、确的是( )AKNO 3、NH 4Cl 都能用作化肥BNaOH 、CaO 都能用作食品干燥剂CN 2、O 2 都能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DNaHCO 3、 Ca(OH) 2 都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9 (1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pH 小于 7 的降雨一定是酸雨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10 (1 分)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A分离 CaO 和 CaCO3:将固体混合物高温煅烧B制备 CaCO3:向 CaCl2 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过滤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锌粒与稀硫酸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D除去
4、 CO2 中混有的 HCI 和水蒸气:将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饱和 NaHCO3 溶液和浓硫酸二、非选择题(每空 1 分共 40 分)11 (3 分)回答下列问题(1)氢元素的符号是 ;(2)3 个钠离子可用符号表示为 ;(3)水的化学式为 ;12 (3 分)根据如图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第 3 页(共 25 页)(1)据图 1 可知,溴原子的质子数为 ;(2)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形成溴离子;(3)图 2 中,与溴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选填字母编号) 。13 (3 分)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在实验室配置溶液时,常用蒸馏水做 ;(2)自来水厂常利用 的
5、吸附性除去水中异味;(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能验证水是由 组成的。14 (3 分)结合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一中可能导致集气瓶底炸裂的原因是:瓶中未预先放入少量 或细沙;(2)实验二中加热片刻,观察到左侧棉花上的酒精燃烧而右侧棉花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 ;(3)实验三通过对比 (选填试管编号)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可得出铁生锈与水有关。15 (3 分)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1)石墨具有优良的 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2)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 3CO+Fe2O3 2Fe+3CO2,其中CO 发生了 (选填“氧化”或“还原” )反应。
6、(3)CO 2 和 CO 可以相互转化,写出 CO2 转化为 CO 的化学方程式 。16 (3 分)根据如图中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第 4 页(共 25 页)(1)10时,将 15g 硝酸钾加入到 l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硝酸钾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2)3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各 100g,分别蒸发掉 10g 水,恢复至30时, 饱和溶液析出的晶体较多。(3)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 (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17 (3 分)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1)生铁和纯铁,硬度较大的是 。(2)铝
7、制品其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 (用名称或化学式填空)薄膜。(3)向 AgNO3、Cu(NO 3) 2、NaNO 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金属滤渣和无色滤液。则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18 (6 分)下列实验药品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标号为 F 的仪器名称是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CO2,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组装制取装置时,可选用图中的 A、H 、I 、J、L、P 和 。检验 CO2 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 。第 5 页(共 25 页)(3)用 2KMnO4 K2MnO4+MnO2+
8、O2制取 O2,并用排水法收集。加热 31.6gKMnO4 理论上最多可以生成 O2 的质量为 g;当观察到导管口 时,开始收集氧气。A刚有气泡放出 B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19 (3 分)在实验室里,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3%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需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g;(2)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而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3%;(3)混匀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20 (3 分)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回答
9、下列问题:(1)SO 3 和 H2SO4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均为 ;(2)反应 为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霾的形成只与燃料燃烧直接产生的颗粒物有关B使用清洁燃料,减少 SO2 和 NOx 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雾霾的产生21 (4 分)通过如下实验对稀硫酸部分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Mg 和稀硫酸 实验二:MgO 和稀硫酸实验三:Ba(NO 3) 2 溶液和稀硫酸 实验四:KOH 溶液和稀硫酸(1)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四无明显现象,再将打磨过的铁丝浸入该试验后的溶液中,仍无明显现象,第 6 页(共 25
10、页)据此 (选填“能”或“不能” )验证 KOH 溶液和 H2SO4 发生反应;(3)将上述所有实验后的溶液混合,并进行如下实验:写出滤液 a 中所含溶质的所有可能情况 ;分析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白色沉淀 A 一定能除去 MgC12 溶液中的少量盐酸B用白色沉淀 B 能检验 CaCl2 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C用滤液 b 与适量的 K2SO4 溶液混合,过滤,制备 KNO3 溶液D向溶液 c 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或过量的 Na2CO3 溶液都有明显的现象22 (3 分)某白色固体由 BaSO4、BaCO 3、Na 2CO3、Ba (OH) 2 中的三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
11、某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请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已知:BaSO4 不溶于稀盐酸)序号 操作 现象 有气泡产生,固体有剩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第 7 页(共 25 页)余 最终显色结论或解释原白色固体中含有原白色固体中含有Na2CO3: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原白色固体中含有BaCO3第 8 页(共 25 页)2019 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 (1 分)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 21%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 78%、氧气大约占 21%、稀
12、有气体大约占 0.94%、二氧化碳大约占 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 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解答】解: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78%,故选项错误;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1%,故选项正确;C、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0.94%,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0.03%,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 (1 分)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木炭燃烧 B食
13、物腐烂 C动物呼吸 D水结成冰【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B、食物腐烂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C、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D、水结冰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3 (1 分)下列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A金刚石 B氯化钠 C氢气 D水【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
14、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第 9 页(共 25 页)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
15、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 (1 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 )A 块状固体的取用 B 液体的倾倒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液体的滴加【分析】A、根据块状固体的取用方法考虑; B、根据倾倒液体注意事项考虑;C、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考虑;D 、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解答】解:A、现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不能垂直扔进试管中,会砸裂试管底,故 A 错;B、瓶塞没有倒放,试管没有倾斜,故 B 错;C、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 C 正确;D、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口上
16、方,故 D 错。第 10 页(共 25 页)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5 (1 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老年人缺钙容易引起骨质疏松B用灼烧法可以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C煤、石油都是储量丰富的可再生能源D工业废水排放前需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分析】根据化学与生活的知识结合环境保护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老年人缺钙容易引起骨质疏松,正确;B、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合成纤维灼烧没有,正确;C、煤、石油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错误;D、工业废水排放前需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
17、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6 (1 分)ClO 2 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剂,其制备反应为:2NaClO3+SO2+H2SO42ClO 2+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O 2 的名称为二氧化硫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X 的化学式是 NaHSO4 DClO 2 中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1:64【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A、SO 2 的名称为二氧化硫,该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物是三种,生成物是两种,不是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 2NaClO3+S
18、O2+H2SO4 2ClO2+2X 可知,反应前钠原子是 2 个,反应后应该是 2个,包含在 2X 中,反应前后氯原子都是 2 个,反应前氧原子是 12 个,反应后应该是12 个,其中 8 个包含在 2X 中,反应前硫原子是 2 个,反应后应该是 2 个,包含在 2X中,反应前氢原子是 2 个,反应后应该是 2 个,包含在 2X 中,因此 X 的化学式是NaHSO4,该选项说法正确;第 11 页(共 25 页)D、ClO 2 中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5.5:(162)71:64,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19、,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7 (1 分)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 含有不同种分子B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C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 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D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分子和水分子,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解释
20、正确。B、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C、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水分子变为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D、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 (1 分)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KNO 3、NH 4Cl 都能用作化肥BNaOH 、CaO 都能用作食品干燥剂CN 2、O 2 都能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DNaHCO 3、 Ca(OH) 2 都
21、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分析】A、根据化肥的判断方法考虑; 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做食品干燥剂;C、氧气具有助燃性,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能做保护气;D、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第 12 页(共 25 页)【解答】解:A、KNO 3 属于复合肥,NH 4Cl 属于氮肥,故 A 正确;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做食品干燥剂,故 B 错;C、氧气具有助燃性,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能做保护气,故 C 错;D、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故 D 错。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肥的分类,常见碱的性质。熟悉常见的食品干燥剂。9 (1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2、)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pH 小于 7 的降雨一定是酸雨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分析】A、根据燃烧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 pH 小于 5.6 的降雨属于酸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D、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燃烧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故选项说法错误。B、pH 小于 7 的降雨不一定是酸雨,pH 小于 5.6 的降雨属于酸雨,正常雨水的 pH 为5.6,故选项说法错误
23、。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 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单质的特征、pH 小于 5.6 的降雨属于酸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 (1 分)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A分离 CaO 和 CaCO3:将固体混合物高温煅烧第 13 页(共 25 页)B制备 CaCO3:向 CaCl2 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O2,过滤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锌粒与稀硫酸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D除去 CO2
24、 中混有的 HCI 和水蒸气:将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饱和 NaHCO3 溶液和浓硫酸【分析】A、根据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将固体混合物高温煅烧,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不能得到碳酸钙,故选项不能达到相应目的。B、向 CaCl2 溶液中通
25、入足量的 CO2,不反应,故选项不能达到相应目的。C、将锌粒与稀硫酸混合,生成硫酸锌溶液和氢气,反应后氢气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不能达到相应目的。D、HCl 气体能与足量的饱和 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能达到相应目的。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二、非选择题(每空 1 分共 40 分)11
26、(3 分)回答下列问题(1)氢元素的符号是 H ;(2)3 个钠离子可用符号表示为 3Na + ;(3)水的化学式为 H 2O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第 14 页(共 25 页)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氢元素的符号是 H,故填:H ;(2)3 个钠离子就是在钠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 3,故填:3Na +;(3)水的化学式为 H2O,故填:H 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
27、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2 (3 分)根据如图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 1 可知,溴原子的质子数为 35 ;(2)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 (选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形成溴离子;(3)图 2 中,与溴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C (选填字母编号)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 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 4 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
28、4 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 8 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 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解答】解:(1)据图 1 可知,溴原子的质子数为 35。故填:35。(2)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溴离子。故填:得到。(3)图 2 中,与溴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C,这是因为它们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填:C。第 15 页(共 25 页)【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13 (3 分)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在实验室配置溶液时,常用蒸馏水做 溶剂 ;(2)
29、自来水厂常利用 活性炭 的吸附性除去水中异味;(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能验证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分析】 (1)根据水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水的组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用蒸馏水做溶剂。(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水中异味。(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1)溶剂;(2)活性炭;(3)氢元素和氧元素。【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水的组成、水的用途等是
30、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 (3 分)结合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一中可能导致集气瓶底炸裂的原因是:瓶中未预先放入少量 水 或细沙;(2)实验二中加热片刻,观察到左侧棉花上的酒精燃烧而右侧棉花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 可燃物 ;(3)实验三通过对比 AC (选填试管编号)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可得出铁生锈与水第 16 页(共 25 页)有关。【分析】根据已有的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以及铁生锈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铁丝燃烧时集气瓶底部炸裂可能是瓶底未放少量的水或是细沙的缘故,故填:水;(2)左侧棉花上的酒精燃烧而右侧棉花上的水不燃烧,说
31、明燃烧需要有可燃性的物质,故填:可燃物;(3)铁生锈与水有关,故需要对比的实验是 AC,故填:A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验设计以及探究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5 (3 分)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1)石墨具有优良的 导电 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2)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 3CO+Fe2O3 2Fe+3CO2,其中CO 发生了 氧化 (选填“氧化”或“还原” )反应。(3)CO 2 和 CO 可以相互转化,写出 CO2 转化为 CO 的化学方程式 CO2+C 2CO 。【分析】 (1)根据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一氧化碳夺取了
32、氧化铁中的氧,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2)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铁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3)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C2CO。故答案为:(1)导电;(2)氧化;(3)CO 2+C 2C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化与还原反应的特征、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二氧化第 17 页(共 25 页)碳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 (3 分)根据如图中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10时,将 15g 硝酸钾加入到 l00
33、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硝酸钾的 不饱和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2)3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各 100g,分别蒸发掉 10g 水,恢复至30时, KNO 3 饱和溶液析出的晶体较多。(3)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 (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分析】 (1)根据在 10时硝酸钾溶解度的意义分析;(2)根据在 30时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的大小分析;(3)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l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 15g,所以 10时,将 15g 硝酸钾加入到 l0
34、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2)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故蒸发掉等质量的水时,硝酸钾析出的晶体较多;(3)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故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钠。答:(1)不饱和;(2)KNO 3;(3)蒸发结晶。【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难度不大,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7 (3 分)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1)生铁和纯铁,硬度较大的是 生铁 。(2)铝制品其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 氧化铝或 Al2O3 (用名称或化学式填空)薄膜。第 18 页(共 25 页)(3)向 AgNO3、
35、Cu(NO 3) 2、NaNO 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金属滤渣和无色滤液。则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硝酸钠、硝酸锌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1)合金硬度比组成的金属单质硬度大,因此生铁和纯铁,硬度较大的是生铁。故填:生铁。(2)铝制品其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或 Al2O3 薄膜。故填:氧化铝或 Al2O3。(3)向 AgNO3、Cu(NO 3) 2、NaNO 3 的混合溶液中,
36、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不能和硝酸钠反应,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金属滤渣和无色滤液,说明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则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钠、硝酸锌。故填:硝酸钠、硝酸锌。【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8 (6 分)下列实验药品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标号为 F 的仪器名称是 酒精灯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CO2,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组装制取装置时,可选用图中的 A、H 、I 、
37、J、L、P 和 B 、C 。检验 CO2 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 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第 19 页(共 25 页)了 。(3)用 2KMnO4 K2MnO4+MnO2+O2制取 O2,并用排水法收集。加热 31.6gKMnO4 理论上最多可以生成 O2 的质量为 3.2 g;当观察到导管口 B 时,开始收集氧气。A刚有气泡放出 B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分析】 (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2)实验室制取 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
38、气法收集;气体的验满等。(3)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有关的计算要准确。【解答】解:(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 CO2,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组装制取装置时,可选用图中的 A、H、I、J、L、P 和 B、C;检验 CO2 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故答案为:B、C ;将燃着的小
39、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3)设理论上最多可以生成 O2 的质量为 x,2KMnO4 K2MnO4+MnO2+O2316 3231.6g xx3.2g;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故答案为:3.2; B。【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气体的验满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第 20 页(共 25 页)19 (3 分)在实验室里,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40、 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3%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需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25 g;(2)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而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小于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3%;(3)混匀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玻璃棒 。【分析】 (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2)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设需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 50g3
41、%x6% x25g。(2)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3)混匀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故答案为:(1)25;(2)小于;(3)玻璃棒。【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配制稀溶液的基本步骤、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 (3 分)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第 21 页(共 25 页)(1)SO 3 和 H2SO4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均为 +6 ;(2)反应 为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 2SO4+
42、2NH3(NH 4) 2SO4 ;(3)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雾霾的形成只与燃料燃烧直接产生的颗粒物有关B使用清洁燃料,减少 SO2 和 NOx 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雾霾的产生【分析】根据已有的元素化合价的知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化学与环境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在三氧化硫和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 价,故填:+6;(2)反应 是硫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故填:H 2SO4+2NH3(NH 4) 2SO4;(3)A雾霾的形成不是只与燃料燃烧直接产生的颗粒物有关,错误;B使用清洁燃料,减少 SO2 和 NOx 的排放,有利于减少雾霾的产生,正确;故填:B。
4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报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1 (4 分)通过如下实验对稀硫酸部分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Mg 和稀硫酸 实验二:MgO 和稀硫酸实验三:Ba(NO 3) 2 溶液和稀硫酸 实验四:KOH 溶液和稀硫酸(1)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NO 3) 2+H2SO4BaSO 4+2HNO 3 。(2)实验四无明显现象,再将打磨过的铁丝浸入该试验后的溶液中,仍无明显现象,据此 能 (选填“能”或“不能” )验证 KOH 溶液和 H2SO4 发生反应;(3)将上述所有实验后的溶液混合,并进行如下实验:写出滤液 a 中所含溶质的所
44、有可能情况 KNO 3、Mg(NO 3) 2 和KNO3、Mg(NO 3) 2、HNO 3 ;分析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用白色沉淀 A 一定能除去 MgC12 溶液中的少量盐酸B用白色沉淀 B 能检验 CaCl2 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第 22 页(共 25 页)C用滤液 b 与适量的 K2SO4 溶液混合,过滤,制备 KNO3 溶液D向溶液 c 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或过量的 Na2CO3 溶液都有明显的现象【分析】 (1)根据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进行分析;(2)根据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3) 根据实验一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可能
45、含有硫酸;实验二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可能含有硫酸;实验三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中的一种; 实验四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钾,可能含有氢氧化钾、硫酸中的一种,滤液 a 中所含离子分析如下图,首先确定溶液中一定有 K+和NO3 ,根据加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可知滤液 a 中不含有 Ba+,根据加过量的 Ba(OH )2 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B,且白色沉淀 B 完全溶于稀硝酸,可知滤液 a 中一定有 Mg2+,一定没有 SO42 和 OH 综上所述滤液成分为一定有 KNO3、Mg(NO 3) 2,可能有HNO3,进行分析;A、根据白色沉淀 A 中可能只含有 BaSO
46、4,进行分析;B、根据白色沉淀 B 为氢氧化镁,所以可以用 B 检验 CaC12 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进行分析;C、根据滤液 b 的成分为 KNO3 和 Ba(OH) 2,不能用来与适量的 K2SO4 溶液制备KNO3 溶液进行分析;D、根据溶液 C 的成分为 Mg(NO 3) 2 和 HNO3,与过量的 NaOH 溶液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与过量的 Na2CO3 反应会产生气泡进行分析。【解答】解:(1)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为:Ba(NO 3) 2+H2SO4BaSO 4+2HNO 3;(2)加入铁丝后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已经没有 H2SO4,所以可证明 H2SO4
47、 是与KOH 溶液发生了反应;(3) 根据实验一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可能含有硫酸;实验二反应后的第 23 页(共 25 页)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镁,可能含有硫酸;实验三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中的一种; 实验四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钾,可能含有氢氧化钾、硫酸中的一种,滤液 a 中所含离子分析如下图,首先确定溶液中一定有 K+和NO3 ,根据加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可知滤液 a 中不含有 Ba+,根据加过量的 Ba(OH )2 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B,且白色沉淀 B 完全溶于稀硝酸,可知滤液 a 中一定有 Mg2+,一定没有 SO42 和 OH 综上所述滤液成分为
48、一定有 KNO3、Mg(NO 3) 2,可能有HNO3,所以滤液 a 中所含溶质的所有可能情况是:KNO 3、Mg( NO3) 2 和KNO3、Mg(NO 3) 2、HNO 3;A、白色沉淀 A 中可能只含有 BaSO4,故 A 错误;B、白色沉淀 B 为氢氧化镁,所以可以用 B 检验 CaC12 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故 B 正确;C、滤液 b 的成分为 KNO3 和 Ba(OH) 2,不能用来与适量的 K2SO4 溶液制备 KNO3溶液,故 C 错误;D、溶液 C 的成分为 Mg(NO 3) 2 和 HNO3,与过量的 NaOH 溶液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与过量的 Na2CO3 反应会产生气泡,故 D 正确。故选:BD。故答案为:(1)Ba(NO 3) 2+H2SO4BaSO 4+2HNO 3;(2)能;(3) KNO3、Mg(NO 3) 2 和 KNO3、Mg(NO 3) 2、H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