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1731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临夏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甘肃省临夏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甘肃省临夏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甘肃省临夏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甘肃省临夏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甘肃省临夏中学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6 分,每小题 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言之现代生命21 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

2、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

3、无不尽意的地步。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一个人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毛泽东、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二百篇经典文言烂熟于心,由易到难,由少而多,循序渐进,不仅能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而且可以提升现代汉语

4、的表达水平,获得文言阅读的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看似耗时多,效率低,实则事半功倍!而错过了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就将事倍功半,到那时文言的学习就真的会“时不我待”了!1. 下列对文言之“现代生命”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文言,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使之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B. 文言并非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因为它是体匿而性存。C. 中国近三千年的文言典籍,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且薪火相传,代代不绝。D. 学习文文言虽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但是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

5、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2.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传承和延续,文言功不可没。B. 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C. 许多文言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在现代汉语中大量运用,可见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D. 信息时代,人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民族文化的滋养。3. 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言戴上了现代社会的面具隐身其后,并不是说汉语言的更新发展已脱离了其母体。B. 中华大家庭虽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差距巨大,但是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

6、范性和凝固性。C. 文言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可以说,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D. 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文言诗文,就可以达到循序渐进,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的目的。【答案】1. C 2. B 3. D【解析】【1 题详解】A 项只是表明学习文言文的态度,并非文言之现代生命。B 项前后两句说的是同一个现象,没有因果关系。D 项也是表明学习文言文的态度,且不符合本文的主张。【2 题详解】B 项少了“几乎 ”一词,过于绝对。【3 题详解】D 项“循序渐进 ”是方法,而不是目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

7、18 分)阅读下面 的 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

8、之患,则君子不患矣。”(选自孟子离娄下)4. 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其横逆由是也 B. 入则无法家拂士C. 则盍反其本矣 D. 兄弟妻子离散5. 下列与例句“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其存心也A. 君子以礼存人 B.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C. 以其无礼于晋 D.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6. 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 的 一项是( )例句:于禽兽又何难焉A. 暴见于王 B. 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之观也C. 见羽旄之美 D. 其待我以横逆7. 下列加横线的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然后知 生于安乐而死于忧患 B. 饭疏食饮水C. 始可与言诗已矣 D. 王语暴以好乐8. 下列文

9、学知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B. 论语由孔子编写,全书共 20篇;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C. 论语的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D.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9. 翻译下列句子:(1)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2)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答案】4. D 5. C 6. B 7. A 8. B 9. (1)一定是我不仁爱、无礼义,否则,怎会这样呢?(2)即使有什么不测的灾祸一旦降临,君子也会临变不惊、泰然自若的。【解析】【4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

10、识记通假字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注意平时在学习中的积累和识记。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选项 A,“由”通“犹”像;选项 B,“拂”同“弼”辅弼;选项C,“盍”通“何”为什么。故选 D。【5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高考中对虚词的考查单独命题较少,多与翻译、断句等考点结合考查。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认真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 18 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

11、。还要注意到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常用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有:词性分析法、位置分析法、温故求新法、语境判定法、语法切入法、标志识别法等。例句中的“以”和选项 C 中的“以”,都是因为的意思。选项 A,“ 以”凭借;选项 B,“以”用来;选项 D,“以”介词,把。故选 C。【6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辨析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平时多积累特殊句式的特点,这是一道考核文言句式的题目,不要和现代汉语的句式混淆,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

12、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例句和选项 B,都是疑问词“何”做宾语,宾语前置句。故选 B。【7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词语的活用现象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把握常见的此类活用种类,注意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词类活用有名词动用,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动词的意动用法和数词的活用等,根据具体的句子具体的分析。选项 A,“生”使动用法,使人生存;选项 B,“衣”名词做动词,穿衣服;选项 C,“言”名词做动词,讨论;选项 D,“语”名词做动词,评说。故选 A。【8 题详解】本题考查

13、的是识记文化常识能力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基本要求,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总之,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考生要在平时的时候多识记多积累,典型的作家作品、文体知识、题裁特点都是考生要积累的方向。选项 B,“论语由孔子编写”说法有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故选 B。【9 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解答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

14、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必”一定;“也”判断句式标志;“奚”反问语气词,怎么。(2)“如”即使;“之”结构助词,的;“则”那么。【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

15、关文字。参考译文: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假定这里有个人,他对我蛮横无礼,那君子必定反躬自问:我一定不仁,一定无礼吧,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对我这样呢?如果反躬自问是仁的,是有礼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必定再次反躬自问:我一定不忠吧?如果反躬自问是忠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就会说:这人不过是个狂人罢了。 “这样的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而对禽兽又有什么可责难的呢? 所以君子有终身的忧虑,但没有一朝一夕的祸患。比如说这样的忧虑是有的:舜

16、是人,我也是人;舜是天下的楷模,名声传于后世,可我却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这个才是值得忧虑的事。忧虑又怎么办呢?像舜那样做罢了。至于君子别的什么忧患就没有了。不是仁爱的事不于,不合于礼的事不做。即使有一朝一夕的祸患来到,君子也不会感到尤患了。阅读下列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 ,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

17、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0. 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 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 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11. 本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答案】10. B 11. 忠于国家,赤诚豪迈。尽管此时他已被排挤出朝廷,但依然关心朝政,他的爱国感情并不因此减少半分。虽为远

18、别,依旧旷达。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胸怀博大,顾全大局。无论仕途生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患难之中,劝勉有加,无少怨尤。【解析】【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题,注意结合题干要求认真研读诗歌内容。题干要求选出“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选项 B,“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的说法不正确,把典故理解得过偏过实;苏轼兄弟也并没有“自居第一”的想法。故选 B。【11 题详解 】

19、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内容和概括人物性格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和概括作者的人物形象。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的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如此诗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颔联劝勉。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见国家之仁惠。这句是说要让辽主认识

20、你这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联系当时辽国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用李揆故事,又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项内容与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地作答这类试题了

21、。(三)名篇名句默写(8 分)12.( 1)孔子在论语为政中用“ _ , _”两句话,精辟地阐释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2)论语卫灵公中,孔子用“ _ , _ ”两句话阐明人与道的关系,告诫我们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_ , _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4)_,_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答案】 (1). (1)学而不思则罔 (2). 思而不学则殆 (3). (2)人能弘道 (4).非道弘人 (5). (3)大车无輗 (6). 小车无軏 (7). (4)幼吾幼 (8). 以及人之幼【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 的 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

22、考点考查的方向,同时要注意理解所给情景,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字形的正确书写。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孔子在论语为政中用,两句话,精辟地阐释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论语卫灵公中,孔子用,两句话阐明人与道的关系,告诫我们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罔”“輗”“軏”。【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

23、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是谁的妈闫玲月张老太最近总是爱忘事,本来在炒菜,接个电话就忘记了,直到满屋子油烟味,她才慌忙往厨房跑。两岁的孙女要吃樱桃,张老太怕樱桃酸,打算放点白糖,却错将咸盐当了白糖,结果孙女刚吃进嘴里就哇哇大哭。柳娜将这些告诉了老公大旺:“你妈怎么整天丢了魂儿似的?该不是得了老年痴呆吧?”大旺细想母亲最近的状态,每天总说脑袋发沉睡不醒、眼睛睁不开,还问他们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大旺昨天明明在家里,母亲非问他去哪儿出差

24、了。刚吃完饭,母亲又问吃的啥。大旺越想越怕,决定带母亲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大旺不断在心里祷告,老天爷,求你了,千万不要让老太太得啥大病啊,我一个工薪族,可没钱救亲妈。诊断结果出来了,医生说:“主要是脑血管堵塞,脑梗塞是常见的老年病,尽量治疗控制发展吧。”大旺急切地插话问:“要是严重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医生说:“严重的话就是老年痴呆症。这个病怕受刺激,做儿女的平时要多体谅老人。”大旺的眼前马上现出一幅画面:母亲流着口水,神情呆滞,不认识任何人。大旺一脸愁容地将医生的话告诉了柳娜,柳娜当即揭下脸上的面膜,瞪圆一双杏眼叫嚷:“我可不想伺候一个傻子!”大旺赶紧过来捂媳妇的嘴,但柳娜尖细的嗓音还是从门缝

25、钻进了张老太的耳朵里。“不能帮带孙女也就算了,还要我伺候她,没门儿!快给你姐打电话,让她把你妈弄走!”大旺的姐姐在外地,婆婆瘫痪在床需要她照顾。“这不好吧?”大旺幽怨说到。柳娜可不答应了:“婆婆是妈,亲妈就不是妈了?凭什么要你一个人管傻子妈?你快打电话,要不我和你离婚!”听着房间里儿子媳妇吵闹,张老太心头憋得慌。她悄悄打开门,顺着楼梯走出去,她不知要去哪儿,只想早点离开这个家。张老太穿过一条又一条马路,红灯绿灯不停变换,有一次差点儿被一辆转弯的车撞倒,司机骂了一句:“走路不长眼睛吗?”张老太路过一家菜市场,和她每天去的那家很像,可卖菜的人都仿佛不认识她,张老太捏捏黄瓜摸摸西红柿,招来卖菜的不满

26、:“不买菜别乱动!”她又继续走,被天桥下的一阵歌声吸引,停住了脚步。一个穿着破洞牛仔裤披着长发的年轻人,弹着一把破吉他,忘情地唱着,脚边放着一只碗,里面躺着几枚硬币。张老太听不懂他唱的什么歌,年轻人的样子让她想流泪。年轻人的衬衫辨不清原色,长发也好久没有清洗过,黏腻腻贴着额头。“孩子,你怎么不回家?”张老太问他。年轻人停住弹唱,打量张老太一眼,反问:“你怎么不回家?”张老太说:“我没有家。”年轻人说:“我也没家。”张老太走累了,坐在榕树下睡着了。醒来时发现身上多了一件外套,年轻人正凝神注视她。年轻人说:“你长得像我妈。”张老太说:“好孩子,你就当我是你的妈吧。”年轻人吃馒头,掰一半给她,她也不

27、嫌弃,两人相视一笑。每当年轻人弹唱,她就坐在一旁静静地听,像一尊雕像。路人投来的钱币虽然不多,但也够他们吃饱肚子的。张老太的内心平静如水,白天听唱歌,晚上睡到天桥下,数星星,看街灯,听蝉鸣。张老太不记得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她现在只有年轻人这个亲人,她想让年轻人有件换洗的干净衬衫,于是离开年轻人,去寻找衬衫。衬衫在一个女人手里,张老太伸手去拿,女人破口大骂:“哪里来的疯婆子?”张老太的手被一个满脸堆笑的男人抓住,这个男人对女人道歉:“对不起,我妈精神不太好。”女人白了他一眼,一扭一扭地走远了。这个男人拉住张老太说:“妈,你可让我找得好苦。”张老太看着他,不知所措。男人摇晃她胳膊说:“

28、我是你儿子呀。妈,跟我走吧。”男人拿出一只金镯子,告诉张老太:“一会儿我将这只金手镯丢到地上,你看到有人捡就说那是你的镯子,刚好想卖钱,到时候我出面做证,卖了钱咱们去饭店吃大餐。”张老太木然地点着头。金镯子被捡到三次,只有一次有人出钱买,男人得了钱,果真请张老太去饭店吃大餐,还一口一个亲妈地叫着,张老太乐呵呵地答应着。连服务员都说张老太有福气,养了这么一个孝子。男人好吃好喝地供她,张老太乖乖听他的话,丢镯子卖镯子,直到有一天警察带他们去派出所,张老太还搞不懂,警察为啥要抓她这个儿子。通过审讯这个男人,警察知道了事情真相,要帮张老太找到自己的亲儿子。张老太一脸茫然问警察:“他不是我儿子吗?那为啥

29、待我那么好呢?”警察说:“大妈,他是骗子,在利用你啊。你儿子是谁?我马上打电话联系他。”张老太认真思考了一会儿说:“我实在不记得我到底是谁的妈了,我只知道谁对我好。”(选自小说月刊(上半月)2015 年 05 期,有删改)13.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欣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文中儿媳知晓张老太病情后对丈夫撒泼,对张老太恶语相向,与张老太女儿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形成鲜明对比,作者那样写张老太儿媳,根本目的是凸显张老太女儿的善良孝顺、有情有义。B. 张老太与流浪汉的对话很值得品味。“我没有家”与“我也没有家”,相似的言语传达出两者相同的无奈与苦涩,同时多少也折射出当今社会世态的炎凉与

30、人情的淡薄。C. 张老太精神出现了问题,被儿媳称为“傻子妈”。在警察局,面对警察一再询问,她“实在记不得我到底是谁的妈”的回答,印证了儿媳的预测是非常准确的。D. “我到底是谁的妈”,既是张老太的疑惑,也是本文对当今社会的发问。作者把当今社会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推至读者面前,发人深思。14. 小说中张老太离家后先后认识了两个“儿子”-流浪汉与骗子,这两个“儿子”存在着鲜明的可比性。请试从性格品质和对待张老太的态度表现两方面对他们作简要分析。【答案】13. B 14. 流浪汉内心善良,真心关心张老太。他为素不相识的张老太加衣,与张老太分享来之不易的食物,这些都表明了他抱着善意关心张老太。骗子狡诈

31、伪善,视张老太为发财工具。他看到张老太精神有问题而冒充儿子,虽然好言相对,供其好吃好喝,表面关心之下其实是讨得张老太欢心让她合伙骗人。【解析】【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要注意结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准确把握选项内容和文本内容的差异。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欣赏,最恰当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选项A,“根本目的是凸显张老太女儿的善良孝顺、有情有义”错,根本目的是为下文张老太离家出走创设条件,推动故事情节发展;选项 C,“印证了儿

32、媳的预测是非常准确的”错,这句话既表现作者对张老太的可怜与同情,也是对其儿子儿媳的鞭笞,更引发了读者的思考;选项 D,“把当今社会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推至读者面前”错,本文写作目的不是思考老龄化这一社会问题,而是物质社会中的情感危机。故选 B。【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人物形象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把握,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

33、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文本内容:年轻人吃馒头,掰一半给她,她也不嫌弃,两人相视一笑。每当年轻人弹唱,她就坐在一旁静静地听,像一尊雕像。路人投来的钱币虽然不多,但也够他们吃饱肚子的。张老太的内心平静如水,白天听唱歌,晚上睡到天桥下,数星星,看街灯,听蝉鸣。可以看出年轻人对老太太的忠诚、善意,体现了其人物性格的善良的形象。本文从文本内容:男人拿出一只金镯子,告诉张老太:“一会儿我将这只金手镯丢到地上,你看到有人捡就说那是你的镯子,刚好想卖钱,到时候我出面做证,卖了钱咱们去饭店吃大餐。”张老太木然地点着头。可以看出骗子的阴险狡诈的性格特点。【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

34、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第卷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大上海拥有的咖啡店_,但这一家无疑是其中_的。它只供应 4种咖啡,且一天只营业

35、4 个小时。门口告示里提醒:非经营场所,不对外营业。“这里不是普通的咖啡店,是自闭症实践基地。”咖啡馆创始人曹小夏说,“做咖啡不是目的,跟人交流才是目的。”自闭症患者被称为“冰箱里的孩子”,有语言及社会交往行为刻板、智能障碍等特征,而教育和训练干预是_的治疗方法,这家“自闭症实践基地”便是通过卖咖啡、服务于顾客的形式,帮助年轻的自闭症患者进行职业锻炼,学着独立跟陌生人打交道,进而融入社会。这个过程是漫长艰难的,非常简单的微笑鞠躬说“欢迎光临”,老师就要用 80分钟,且要每天重复训练以免忘记,但老师和“顾客”们都_。为了帮助这些患者走出自己孤独的世界,慈善人士及相关部门不遗余力,一起用爱心、耐心

36、和宽容为这些孩子营造出仿真的温馨世界。然而,仅有爱心和宽容是不够的,( )。走出这间咖啡店,他们要面对的真实世界要复杂得多,这就需要更专业的指导,更科学的训练,更长久的等待,以及更多力量的支撑。因此,要唤起更多的社会主体长期关注自闭症患者,帮助他们改善病痛、生存能力、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乃至融入社会。1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不胜枚举 别具一格 行之有效 不厌其烦B. 不一而足 独辟蹊径 立竿见影 不厌其烦C. 不一而足 别具一格 行之有效 不胜其烦D. 不胜枚举 独辟蹊径 立竿见影 不胜其烦16.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这会导致他们沉溺

37、于这个特殊环境B. 还要培养他们走向真实世界的能力C. 特殊对待会让他们更加受到歧视D. 过分宽容会让整个探索失去意义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帮助他们改善病痛和生存能力,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而融入社会。B. 帮助他们改善病痛和生存能力,提升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乃至融入社会C. 帮助他们解除病痛,提高生存能力和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进而融入社会。D. 帮助他们解除病痛,提高生存能力,提升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乃至融入社会。【答案】15. A 16. B 17. C【解析】【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近义成语辨析的题目,首先明确近义成语的区别,

38、然后分析句意找到所给的句子中的重点词语,看哪个成语和它吻合,不胜枚举: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不一而足: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立竿见影:比喻立见功效。不厌其烦:不嫌繁琐与麻烦,形容耐心。不胜其烦:烦琐得使人受不了。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度区分,成语注意从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

39、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1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文本意思填写句子类试题,这类试题考生一定要注意结合所给文段的前后文意进行理解作答,根据理解前文说的是“仅有”,所以后面应该跟着是“还要”句式,这样前后文意就紧密了,根据理解本题选 B。【1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 的 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 项,“改善病痛生存能力,提高自理能力 ”搭配不当。选项 B 前面和选项A 的问题一致,后面“乃至” 和前面的逻辑关系不当。选项 D“提升自理

40、能力”搭配不当。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字。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好的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_ ,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 _。不过事实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 _。【答案】 (1). 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 (2). 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 (3). 第一种人只有回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注意后文“第二种人应该悲观”,第空注意前面的“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

41、最好的”,第空注意前文“缘故是第二种人”。五、写作:(40 分)19.典例 (2015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

42、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陈叔叔:您好!读了您的女儿举报您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接手机的消息,真的为她这种精神所感动。相信,这一刻,她不仅不是在“大义灭亲”,而且是在用最佳的方式呵护亲情。陈叔叔,您知道吗?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上便开始了一次幸运的旅程。没有尊卑贵贱,没有大小高低,都以自己的方式展示着生命的意义。即使是一棵小草,一只小小的蜜蜂,也不会亵渎自己的生命。只有懂得珍爱生命,懂得尊重生命,我们自己的生命才能绽放出精彩魅力。每一个人,每一种事物,都应该在相互珍爱中体验生命的过程。陈叔叔,您听说过吗?曾经,也是在高速路上,有人随手扔出车窗一个易拉罐,后面的车在躲避时便导致了一场两

43、死一伤的悲剧。试想,如果您在接电话时出现突发情况,又怎能应对呢?那时,后悔还来得及吗?生命需要珍惜,而一些不良习惯就一定要改正。只有将安全放在首位,才能使每一个宝贵的生命得到珍惜。还有一件事,不知陈叔叔您听说过没有?一位司机习惯在夜晚使用远光灯。有一次,刺眼的远光灯使一辆对面来的车一下子开进了路旁的河中,一家三口全部身亡。看到那辆车坠落的一瞬,听到坠入河中时那一声巨响,这位习惯开远光灯的司机后悔莫及。陈叔叔,一起起交通事故的发生,真的没有为您敲响警钟吗?“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论断。其实,这里所说的敬畏,指的就是生命的自觉性,是不能超越的道德底线。常怀敬畏之心,严格约束自己

44、,不断完善自己,我们才可以展示出生命的最高境界。心中常怀敬畏,便会坚守住生命的准则。明朝时,在朱元璋面前,万钢以一句“畏法度者快活”获得赏识,这让我们对敬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具体而言,其实就是告诫我们要在内心深处充满敬畏,要在准则和规范内行事,这样才能端正生命的态度。如果不能以敬畏和自觉约束自己,一味地去做出格越轨勾当,就一定会受到惩罚。心中常怀敬畏,是一个人对自己生命的承诺,也是一个人对纷繁社会的承诺。陈叔叔,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其他人的生命安全,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份敬畏之心呢?尊重人的生命,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强化责任意识,减少事

45、故发生,是每个人的职责所在。此致敬礼明华XX 年 XX 月 XX 日【解析】试题分析:这则材料的立意角度很多。材料中涉及到的对象很多,老陈、小陈、警方、网友、媒体都牵涉其中。信件写给不同的人,其立意的角度自然不同,态度也就不同。如写给父亲老陈,应抓住这样做的危害(对己、对人、对社会)、小陈对老陈的爱以及该如何面对女儿的举报来立意;如写给小陈,可以肯定小陈的做法,看到这种做法背后对父亲深深的关心和爱,也可以对小陈的看法有所保留,让爱变得“委婉” 一点;如写给媒体,可以从正面赞同媒体向社会传播正能量,也可以从反面否定媒体为了猎奇或者某种利益而肆意传播别人的隐私。立意的角度:这也是爱害之?爱之!给我们一点隐私吧【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 为 表达运用 E。【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高二下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