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集圣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6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1683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集圣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6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集圣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6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集圣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6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集圣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6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集圣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6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集圣中学 2018-2019 年 6 月月考卷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网络化和网络空间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使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使治理层次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要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中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我们就必须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社会治理内嵌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当前社

2、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老演化,人口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群体日益扩大,家庭结构呈现规模小型化、类型多样化特征,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跨地区流动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过渡到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个体等构成的行动者系统。这些变化迫切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创造了良好条件。智能化意味着精准分析、精准治理、精准

3、服务、精准反馈。各类社会治理主体通过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手段,将具有海量规模、快速流转等特征的大数据变成活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更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实施智能治理的重要法宝。长期以来,社会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难以预见性。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和网络化复杂交织的图景之中,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相叠加,使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特征。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严峻复杂的,表现为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特别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等等。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

4、证数据,主要源于抽样调查数据、局部碎片数据、片面单一数据,有时甚至纯粹基于理论和经验假设,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交叉复现、质量互换、模糊推演等手段有效提升整合各方面数据资源的能力,使政府决策的基础从少量的“样本数据”转变为海量的“全体数据”,为有效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摘编自杨雅厦应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口的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B. 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因而他们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C. 以前,政府是社会治

5、理的单一主体;现在,政府只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众多主体之一。D. 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简要地说明了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基础、方法和要达到的目标及其要求。B. 第二段分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的变化,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可行性。C. 第三段阐明智能化的精准特点,论述了广泛应用活数据服务社会对智能治理的重要意义。D. 文章最后通过对比论证,论述了大数据技术为社会智能化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社会治理还没有达到智能化,是因为

6、现有的网络化和网络空间,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B. 只有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才能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C. 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这给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带来了障碍。D. 如果能扭转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的现状,就有可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复杂的形势有所好转。【答案】1. C 2. B 3. A【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A 项,“主要表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表述不准确.元文说“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型很是或中心城

7、镇集聚”,并未说明主要是高学历或该技能人口在流动;B 项,强加因果关系;D 项,表述不全面,“使我国现代社会自立呈现出新的特征”的原因,除了“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以外,还有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2 题详解】试题分析:“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可行性”不准确,主要是论述了提升社会治理只能化的迫切性。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 的 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 B 项曲解文意

8、。【3 题详解】试题分析:“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错。原文说“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即现有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是彼此关联的,“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只是“重构”。(二)非连续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 2008 年达到历史最高峰 1050 万人之后急剧下降,直至 2014 年起开始止跌趋稳。根据教育部数据,2015 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 942 万人,较 2014 年增加3 万人。全国高考人数的下降,一个重要原因是学龄学生人口的下降。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人口统计数据,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

9、不断下降,新出生人口逐年减少。中国的出生人口在 1990 年达到峰值,超过 2500 万人,此后,全国新生婴儿数量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 2000 年,从 2001 年至 2014 年,新生儿教量进入个平稳期,长期徘徊在每年1600 万左右。根据适龄人口统计以及在校生存量分析,未来一个阶段,高考报名人数基本探底。截至目前(5 月 28 日),包括北京、江苏、湖北、浙江等 22 个省(自治区)公布了2016 年高考报名人数,13 个省份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北京、辽宁、江苏等省份更是创下近年来的新低,河南、江西、新疆等省(自治区)高考报名人数则有不同程度上涨。然而,无论是高考

10、报名人数下降还是上涨,各地高校招生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的现象普遍存在。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15 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了 52.37 万人,同比增加6.39 万人,创历史新高。根据美国开放报告数据,2014-2015 年赴美读本科的中国留学生达到了 124552 人,较前一年增长 12.7%,且首次超过同期赴美读研究生的中国留学生数量。据媒体报道,已有包括悉尼大学在内的数十所国外大学承认中国的高考成绩,考生凭高考成绩即可报考该学校。随着国外高校强有力的竞争,中国高校内外交困,提高自身质量与竞争力已经刻不容缓。(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2016 年高招调查报告)材料二:近几年,

11、国际班和国际学校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捧。从2015 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中得知,中国目前己有 597 所国际学校。公立高中国际班的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国际班录取线已超过校本部。(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2016 年基础教育调查报告)材料三:3 月 31 日,清华大学召开大类培养领导小组会并对外宣布,并对外宣布,从 2017 年起将全面推行大类招生,纳入本科招生的所有专业将整合为 16 大类,包括数理类、化生类、能源类、计算机类等,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也将会按照专业类来填报。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在内的多所知名高校都在尝试推进大类招生。部分 985、211 高校将不得不面

12、临部分专业录取分数线低于地方普通高校的情况,而高校中社会认可度不高的专业甚至会遭受无人报考的境遇。(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2017 年高招调查报告)4. 下列对我国学生出国留学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就为出国积极准备,而美国仍旧是最受我国留学生青睐的国家之一。B. 考生凭高考成绩即可报考部分国外大学,是 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创出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C. 材料二图表中 9所高中国际班的录取分数线连续 4年上升,可见北京学生出国留学的热情和决心。D. 材料二的 9所学校中,北京四中国际班录取分数线连续四年最高,而人大附中和八一中学则垫底。5. 下列对材料相

13、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 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与人口出生率紧密相关,无论报名人数达到峰值、急剧下降或是止跌趋稳,都是如此。B. 2016年各省(自治区)高考报名人数有升有降,但总体呈现大规模下降趋势,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不容乐观。C. 公立高中国际班的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甚至超过了校本部录取分,因此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捧。D. 从 2017年起,我国将全面推行大类招生模式,这势必会让每一个专业都暴露于激烈竞争的舞台之上。6.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高等学校出现招生难现象的原因。【答案】4. B 5. A 6. 外部原因:出生人口减少。出国留学人数增加。国外高校的有力竞争。内部

14、原因:部分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解析】【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B 项,“是 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创出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考生凭高考成绩即可报考部分国外大学”,这一做法使得国内高校招生面临更多竞争,这是学生出国留学的原因之一,但不一定是“出国留学人数创出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于文无据,判断绝对。故选 B。【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

15、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B 项,无中生有。材料中并未提及“总体呈现大规模下降趋势”。根据原文第一、二段看“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 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 1050万人之后急剧下降,直至 2014年起开始止跌趋稳。根据教育部数据,2015 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 942万人,较 2014年增加 3万人。”“2016年高考报名人数,13 个省份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均

16、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北京、辽宁、江苏等省份更是创下近年来的新低,河南、江西、新疆等省(自治区)高考报名人数则有不同程度上涨。”,没有固定的下降或者上涨规律。选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C项,强加因果。根据原文看“近几年,国际班和国际学校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捧。从2015 中国国际学校发展报告中得知,中国目前己有 597所国际学校。公立高中国际班的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国际班录取线已超过校本部。”两句话之间是句号,不能确定为因果关系。联系生活判断倒是可以理解为:是由于受到广大学生的家长的热捧,才可能使得公立高中国际班的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所以选项逻辑关系错误。D 项,依据材料

17、三,“清华大学召开大类培养领导小组会并对外宣布,并对外宣布,从2017年起将全面推行大类招生,纳入本科招生的所有专业将整合为 16大类,包括数理类、化生类、能源类、计算机类等,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也将会按照专业类来填报。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在内的多所知名高校都在尝试推进大类招生。”可见是“清华大学”等高校将从 2017 年起全面推行大类招生模式而不是“我国”。选项扩展了范围。故选 A。【6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时,应综合分析所有材料,提炼要点,注意语言简洁。综合材料一、材料二可以得知高考人数下降有出生率下降、出国人数创新高以及国外高校强有力的竞争三大原因,而高

18、考人数下降则导致了中国高校招生难问题。材料三反映出高校中一些社会认可度不高的专业甚至无人报考,也是招生难问题的原因之一。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医 心明晓东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正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噜的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白忠孝长叹一声:“这群倭寇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呢?”王仁甫侧了身子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影,其中一个受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

19、仔细查看。白忠孝拉过王仁甫,悄悄地伏在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咱俩可就没命了。”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听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片刻,汩汩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把碎裂的骨头复位,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个人在黑暗中离去。翌日,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了一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不几日,人们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

20、本鬼子大队长宫本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日本人的军医。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细看着。宫本一郎进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久闻王先生神针大名,今日总算有幸目睹了。”王仁甫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宫本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说:“听贵师弟白先生说,令师曾传针灸秘术于你,可否让在下看看?”王仁甫正色道:“中华医术博大精深,乃我民族之瑰宝,岂容异族觊觎?先生死了这条心吧!”然后拱了拱手,表示送客。宫本一郎沉下脸来说:“王君再好好想想吧。”说完,带着手下走了。过几日,白忠孝独自一人来了,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白忠孝告诉

21、王仁甫:宫本怀疑青龙山游击队长刘一廷当日受伤是你救的,这一条就足以杀了你全家。白忠孝还说,宫本有头痛病,一高兴或是一发怒就头痛,痛得满地打滚,要不是念在王仁甫的神针可以救他,早就抓了王仁甫进日本人的大牢了。王仁甫笑了笑说:“咱俩师出同门,你就可以治他,而且可以凭着手艺尽享日本人的荣华呀!”白忠孝拉着王仁甫的手说:“师兄,你明知我的针灸术不如你,我只能治得了宫本一时呀!”王仁甫拍拍白忠孝的手说:“好吧,你坐下,我把师父的针灸术教给你,你就可以治好宫本一郎的病了。”白忠孝坐在椅子上,王仁甫捻起一排银针,悉数刺入白忠孝头顶,片刻后取下,对白忠孝说:“这神针之妙就在于针的深浅不一,深一毫则当场毙命,浅

22、一毫则治不了根本,师弟切记啊!”七日后,宫本头痛病再犯,白忠孝依着师兄传授之术,将银针一一刺入宫本的胖脑袋, 片刻间宫本只觉得神清气爽,而扎完针后,白忠孝却颓然倒地,再无气息。宫本挥挥手,让手下将白忠孝拖到荒野弃尸。自此,宫本的头痛病不再犯了。再说白忠孝被扔在荒野,被青龙山游击队发现,认出竟是当日救过队长的先生的师弟,就抬上了山,准备找个地方掩埋,岂料一锨土下去,白忠孝却长出了一口气,醒了过来。活过来的白忠孝不敢说自己帮过日本人,就留在了游击队给伤员治病。几个月后,宫本一郎指挥手下围攻青龙山,游击队已经弹尽粮绝,眼看着青龙山就要被攻下,宫本手舞军刀大笑,正指挥着日本兵冲锋的时候,突然觉得头皮一

23、麻,头痛病又犯了。宫本丢了军刀,捂着脑袋直挺挺地倒下去,一蹬腿死了。游击队乘机反攻,全歼了日本鬼子。游击队员不解,为什么没人击中官本,宫本却自己死了。只有白忠孝不语,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医心堂再次开张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王仁甫端坐在草药味弥漫的大堂里,白忠孝也进来了。白忠孝进门就跪在王仁甫面前说:“师兄,我没能遵从师父教诲,帮了日本人,害了别人也差点害了自己呀!要不是师兄扎我几针,恐怕我已是罪人了呢。”见王仁甫不语,白忠孝又说:“你扎我,我再扎宫本,一样的针法,咋就治死了宫本呢?”王仁甫哈哈一笑说:“宫本病在身上,一针进神经止住疼痛,再一针刺出脑血管微疵, 欣喜若狂自会出血而死;而你身体虽无

24、病却病在心神,一针刺你灵魂出窍,再一针刺你回归正道,是为医心啊。”白忠孝跪地不起,王仁甫双手搀起白忠孝说:“心已归正,就忘记过去,我把师父的神针绝技教给你吧。”自此,医心堂名震省内外。7.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白忠孝独自一人来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因为他很担心师兄的生命安危,更希望师兄能与他一道享受日本人赏给的荣华富贵,过上太平日子。B. 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用词准确而形象,如“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 的 穴位“中的“捻“燎“等动词的使用贴切而生动。C. 游击队员们不明白宫本为何会突然倒地身亡,只有白忠孝内心清楚而不语,因为他知道

25、宫本的死是师兄传授的针法导致的,自己不想邀功。D. 小说大量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刻画了王仁甫与白忠孝两个形象,展现了师兄弟两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8. 小说中王仁甫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9. 小说的标题为“医心”,王仁甫的医馆名为“医心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医心”的理解。【答案】7. B 8. 医术高超。为游击队员治病时 ,王仁甫运用银针为其片刻止血,又很快将其伤骨复位,显示了他高超的医术就连日本人也称他为“针神”;沉着冷静。在白色恐怖中,他从容镇静地完成了对游击队员的救治;宫本一郎和他搭讪,他“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对侵略者的淫威毫不

26、畏惧;大智大勇。他巧借白忠孝之手除掉宫本,体现了他的智慧与勇气;正义爱国。他不顾生命危险救治游击队伤员,保持个人操守而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包容大度。师弟白忠孝迷途知返后,他不计前嫌,教其神针绝技。 9. 医心有两层含义:医者之心。医者既要有伤者必救的仁爱之心,更要有恪守正道的崇高人格。王仁甫秉承先师教诲,不顾个人安危,救治抗日游击队伤员;他捍卫民族医学的尊严,拒绝与日本人合作,设计除掉日军指挥官,都体现了其守正爱国的情怀;医治人心。医术既要善于医治患者的身体疾病,更要疗救世人的精神。王仁甫医术精湛,救死扶伤,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他用针灸之法,拯救了白忠孝这个误入歧途的人,帮助他重新做人,回归

27、正道,体现了疗救精神的真谛。【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 项,白忠孝二次到来不排除是日本人的唆使;而且,他如果能说服师兄王仁甫,在日本人面前也好交差。C 项,白忠孝“不言语”不完全是出于“不想邀功”,白曾经帮日本人办事不光彩,担心游击队知道此事。D项,“大量运用心理描写”不准确,文中心理描写不多。【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本文围绕着王仁甫主要写了三件事情,一是他为游击队员治病时,王仁甫运用银针为其片刻止血,又很

28、快将其伤骨复位,显示了他高超的医术就连日本人也称他为“针神”;同时他不顾生命危险救治游击队伤员也表现了他的正义爱国。二是他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并巧借白忠孝之手除掉宫本,体现了他的智慧与勇气。三是当师弟白忠孝迷途知返后,他不计前嫌,教其神针绝技。可见其包容大度。只要围绕着医术高超、沉着冷静、大智大勇、正义爱国、包容大度等分析即可。 点睛: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形象特点。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 指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找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

29、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9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能力。标题的含义注意从两个层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表层的含义要结合文章的情节内容来分析,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人物特征、时代背景和文章的主旨来分析。本题标题中的“医心”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指医者之心。医者既要有伤者必救的仁爱之心,更要有恪守正道的崇高人格。王仁甫秉承先师教诲,不顾个人安危,救治抗日游击队伤员;他捍卫民族医学的尊严,拒绝与日本人合作,设计除掉日军指挥官,都体现了其守正爱国的情怀。深层含义指医治人心。医术既要善于医治患者的身体疾病,更要疗救世人的精神。王仁甫医术精湛,救死扶伤,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

30、他用针灸之法,拯救了白忠孝这个误入歧途的人,帮助他重新做人,回归正道,体现了疗救精神的真谛。点睛:文章的标题归纳起来,作用有以下几类:(1)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2)突出主题,点明主旨;(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4)反映作者情感;(5)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情节;(6)一语双关。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郑述祖,字恭文,荥阳开封人。祖羲,魏中书令。父道昭,魏秘书监。述祖少聪敏,好属文,有风检,为先达所称誉。释褐司空行参军。天保初,累迁太子少师、仪同三司、兖州刺史。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初,述

31、祖父为光州,于城南小山起斋亭 ,刻石为记。述祖时年九岁。及为刺史,往寻旧迹,得一破石,有铭云:“中岳先生郑道昭之白云堂。”述祖对之呜咽,悲动群僚。有人入市盗布,其父怒曰:“何忍欺人君!”执之以归首,述祖特原之。自是之后,境内无盗。人歌之曰:“大郑公,小郑公,相去五十载,风教犹尚同。”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云尝梦人弹琴,寤而写得。当时以为绝妙。所在好为山池,松竹交植。盛馔以待宾客,将迎不倦。未贵时,在乡单马出行,忽有骑者数百,见述祖皆下马,曰“公在此”,行列而拜。述祖顾问从人,皆不见,心甚异之。未几备征,终历显位。及病笃,乃自言之。且曰:“吾今老矣,一生富贵足矣,以清白之名遗子孙,死无所恨。

32、”遂卒于州。述祖女为赵郡王睿妃。述祖常坐受王拜,命坐,王乃坐。妃薨后,王更娶郑道荫女。王坐受道荫拜,王命坐,乃敢坐。王谓道荫曰:“郑尚书风德如此,又贵重宿旧,君不得譬之。”子元德,多艺术,官至琅邪守。(唐李百药北齐书列传第二十一)注:斋亭,供斋祀用的亭子。10.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B. 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C. 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之矣。D. 时穆子容为巡省使叹曰古人有言闻伯夷之风贪夫廉懦夫有立今于郑兖州见

33、之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释褐,即脱去平民衣服。借指始任官职;后指进士及第授官。B. 郑兖州是以官职称传主。古人使用称谓很讲究,关系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对人的称谓都可能不同。C. 铭是刻写在石头上记述生平、事件或警诫自己的文字。后逐步形成为一种文体。D. 艺术在古代指的是六艺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能;也可以特指经学。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述祖才德出众。他小时候因会写文章,能约束自己的言行,被先贤称赞过。他创作的琴曲,被当时的人认为绝妙。富贵之后与人交游,他置办的酒食很丰盛,而且送往迎来不知疲倦。B. 述祖访寻父亲遗

34、迹,只得到一块破损的石头,他呜咽不止,不仅仅是哭白云堂不存,念想断绝,也是哭历史无情,所有人都难免被历史湮没的悲剧命运。所以述祖哭石,悲痛之情能够感动群僚。C. 述祖父子为政宽仁,善于教化。有人盗布,述祖的父亲抓住了偷布贼,述祖却破例宽恕了他,从此以后,境内没有盗贼。因此,光州人歌颂他们:“大郑公,小郑公,相距五十年,风俗教化还一样。”D. 述祖历任要职,庄严持重,受人尊敬。述祖的女儿是赵郡王高教的妃子,述祖经常坐着接受郡王行翁婿之礼。郑妃去世后,赵郡王娶了郑道荫之女,郡王对岳父的礼数大变,说:“您不能跟郑尚书比。”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云尝

35、梦人弹琴,寤而写得。(2)吾今老矣,一生富贵足矣,以清白之名遗子孙,死无所恨。【答案】10. B 11. C 12. C 13. (1)述祖能弹琴,自己创作龙吟十弄,说是曾经梦见有人弹琴,醒来写成。(2)我现在老了,一生富贵已满足了,把清白的名声留给子孙,死了也没有遗憾。【解析】10 题详解】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断句以大体理解语境作前提,然后结合断然的方法进行试断,逐步缩小范围。断句要善于抓住标志性词语断句,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抓住句中的名词来断,如本题中的“叹曰”,应在“曰”后停顿,且与“叹”不能分开,由此可排除 AC两项;“贪夫”和“懦夫”相对而言,故“贪”和“夫”之间不能

36、断开,又排除 D项。【1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和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本题 C项,以偏概全,铭除了可以刻在石头上,还可以刻、写在多种器物上。【1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注意从原文中寻找对应信息,二要认真比较,不漏过任何字眼。命题者往往在转述中变换一些信息对答题者进行干扰,故解答这类题重在细心。C 项,张冠李戴,应该是是盗布贼的父

37、亲抓住了自己的儿子。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由原文“有人入市盗布,其父怒曰:“何忍欺人君!”执之以归首,述祖特原之

38、”来看,这里的其指的是“盗布人”,而不是指“述祖”,由此可知,选项 C显然出现了张冠李戴的问题。【1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寤”是睡醒的意思,“恨”是古今异义,遗憾的意思。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本题(1)中的“鼓”是名词用作动词,弹奏的意思。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参考译文:郑述祖,字恭文,荣阳

39、开封人。祖父郑羲,任魏中书令。父亲郑道昭,任魏秘书监。述祖从小聪明敏捷,好写文章,也能约束自己的言行,为先贤所称赞。开始作官为司空行参军文言文阅读答 郑述祖,字恭文,荥阳开封人。祖羲,魏中书令。父道昭,魏秘书监文言文阅读答 郑述祖,字恭文,荥阳开封人。祖羲,魏中书令。父道昭,魏秘书监。天保初年,几次升迁任太子少师、仪同三司、兖州刺史。当时穆子容为巡省使,赞叹说:“古人有这样的话:聆听伯夷的美德,贪夫变得廉洁,懦夫也能立身。今天从郑兖州身上见到了这种情况。”起初述祖父亲为光州刺史,在城南小山上建起供斋祀用的亭子,刻石为记。述祖当时九岁。到作刺史,前往访寻遗迹,得到一块破损的石头,上有铭文说:“中

40、岳先生郑道昭之白云堂。”述祖对着它呜咽,悲痛之情感动群僚。有人入市盗布,他的父亲发怒说:“怎么忍心欺负他人!”抓送他自首,述祖破例宽恕了他文言文阅读答 郑述祖,字恭文,荥阳开封人。祖羲,魏中书令。父道昭,魏秘书监文章文言文阅读答 郑述祖,字恭文,荥阳开封人。祖羲,魏中书令。父道昭,魏秘书监,转载请保留此链接!。从此以后,境内没有盗贼。人们歌颂他们说:“大郑公,小郑公,相距五十年,风俗教化还一样。”述祖能弹琴,自己创作龙吟十弄,说是曾经梦见有人弹琴,醒来写成。当时认为绝妙。所在之地喜欢造山池,松竹交错种植,用丰盛的酒食招待宾客,送往迎来毫不疲倦。没有富贵时,在乡间独马出行,忽然有骑马的人数百,见

41、到述祖都下马,说“您在这里”,排成行列下拜。述祖回头问跟随的人,都说没有见到,心裹非常奇怪造件事。不久被征,最终历任显贵的官位。到病重,才自己讲逭件事。而且说:“我现在老了,一生富贵已满足了,把清白的名声留给子孙,死了也没有遗憾。”于是在光州去世。述祖的女儿为赵郡王高教的妃子。述祖经常坐着接受赵郡王的拜礼,让坐,王才坐文言文阅读答 郑述祖,字恭文,荥阳开封人。祖羲,魏中书令。父道昭,魏秘书监阅读答案。妃去世后,赵郡王又娶郑道荫之女,赵郡王坐着接受道荫的拜礼,王让坐,才敢坐。王对道荫说:“郑尚书风范德行如此,又是尊贵的老臣,您不能比他。”儿子叫元德,多技艺,官至琅邪刺史。(二)古代诗歌阅读 9分

4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寒食书事赵鼎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 家。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注赵鼎:南宋贤相,支持岳飞抗金并荐其为统帅,后因与秦桧论议不合而罢相,连续被贬谪,绝食而卒。本诗作于他被贬潮州期间。庞老:庞德,东汉末年隐士,不肯出山,但清明节会携全家上坟祭扫。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出地点、时间,偏远僻静的村子里,农家门口即便清静冷落,也还插着柳条,标记寒食节到来,与诗歌题目照应。B. 颔联对仗工整,语言朴实,运用庞老的典故,点明广东、广西一带虽然不遵循寒食节禁烟的

43、习俗,但也像庞德一样全家扫墓祭祖。C. “麦饭”指粗糙的祭品。五、六两句寓情于景,运用对比的手法,意在突出宫廷无情、山野有趣,表达诗人对乡野生活的喜爱之情。D. 作者被贬后生活寂寞、无人来访,门前长满青苔,通过喝酒来排遣心中郁结,率性而为,对傍晚城墙上传来的笳声置之不理。15. 本诗通过描绘山野村头的春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颈联、尾联简要分析。【答案】14. CE 15. (1)山溪野径梨花淡然开放,岭南民间一派清新生活景象,衬托出汉寝唐陵的荒凉,寄寓了诗人对南宋投降派的不满。(2)酒樽青苔相伴,诗人在寂寞中怀念中原,因北方大好河山沦落而痛心忧国。(3)“莫管”一句看似洒脱,实则逃

44、避痛楚,说明爱国情怀深埋心底,矢志不渝。【解析】【14 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 C 项,“意在突出宫廷无情、山野有趣,表达诗人对乡野生活的喜爱之情”错误,汉寝唐陵已无人祭拜,而山溪旁的梨花依旧年年开放,世事变迁,人力无奈,暗诫宋高宗不要重蹈汉唐灭亡的覆辙。故选 C。【15 题详解 】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

45、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诗颈联承前句上坟而宕开一笔,联想起前朝的皇家陵墓,竟无人祭祀,只有周围山溪野径旁如雪的梨花在默哀。诗人言下之意为,那些生前显赫的人物,死后连边远之地的村民也不如。以此观之,人生在世,功名爵禄不过是过眼云烟,毫不足取。因此尾联表明人生态度:放任自适,有酒即醉,醉了就藉苔而卧,不管它暮色复临,时光流逝,不管它城头悲笳,似怨似慕。即便如此,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以及深沉的爱国之情依然显露无遗。诗人以风俗的不同表明所处的荒僻,暗示贬谪之怨恨和怀乡之深情,又以上坟风俗古今之殊,表达

46、对世道的愤慨不平和对国事的忧虑。【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16.补习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_,_”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2)陋室铭中描述作者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语句是“_,_。”(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统治者妄想追

47、求霍去病那样的筑坛祭天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诗句是“_, _。”【答案】 (1). 长太息以掩涕兮 (2). 哀民生之多艰 (3). 无丝竹之乱耳 (4). 无案牍之劳形 (5). 封狼居胥 (6). 赢得仓皇北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太息”“案牍”“胥”“仓皇”。三语言表达运用 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_的迁徙盛举。

48、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_。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那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

49、,科学家仍在_地进行研究,我们期待着更加_的故事出现。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波澜壮阔 随波逐流 宵衣旰食 引人入胜B. 波澜壮阔 随遇而安 全力以赴 引人入胜C. 声势浩大 随遇而安 宵衣旰食 娓娓动听D. 声势浩大 随波逐流 全力以赴 娓娓动听18. 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B. 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C. 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D. 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高一下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