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昆明的雨,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绝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情境导入,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 2.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本文独具特色的写作方法。 3.感知汪曾祺散文的风格,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学习目标,读准字音,自主学习,辟邪(xi) 鲜腴(y) 连绵不断(min) 深褐(h) 草茎(jng) 黄焖鸡(mn) 绿釉(yu) 扳尖(bn) 乍一
2、看(zh) 吆喝(yo) 炽红(ch) 缅桂花(min) 密匝匝(z) 苔痕(tihn),【辟邪】 用符咒等避免邪祟。 【鲜腴】 新鲜肥美。 【孟夏】 夏季的第一个月。 【乍】 刚刚;起初。 【密匝匝】 非常浓密的样子。 【连绵不断】 (山脉、河流、雨雪等)接连不断。 【张目结舌】 睁大眼睛说不出话。,重点词语,走近作者,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汪曾祺的作品朴素、淡雅、自然,读来韵味无穷,带着中国文学特有的书香之气和江南的泥土芳香。著作有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 茱萸集 , 散文集蒲桥集,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短篇小说受戒大淖纪事是其代表作。,背景材料,1939年,汪曾祺考入
3、了昆明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读书,直到1946年才离开这座春城。关于那一段的生活,他晚年写了很多短文,都传神得很。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是一篇怀念旧事的文章,那并不暴烈亦不缠绵,只是带着昆明特有的湿润气息的雨,带来青春时代寄居昆明时的记忆。,1.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写到了哪些景物?,文章写了昆明雨季中的果子、花儿以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文章写到了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景物。,合作探究,仙人掌,杨梅,菌子,缅桂花,2. 文章题目是“昆明的雨”,文中为什么用不少笔墨写植物、人?这与昆明的雨有什么关系?,作者写昆明的雨,不单单写雨景,还写雨季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写人在景中的事与情,借此让
4、昆明的雨季丰满立体起来,让文字充满浓重的生活味道与诗情画意。全文时而交代雨水,时而谈论植物,时而写历史典故,时而写人的活动,貌似毫无章法,实则中心明确:这一切都没有离开“昆明的雨”,一切事物均在雨景中真实存在着,闲适自然,情意自现。,3. 作者反复说“我想念昆明的雨”,你认为作者为什么想念昆明的雨?,昆明的雨季,明亮,丰满,使人动情,且时间长,可见昆明的雨明丽、频繁而不连续,丰满而颇具柔情。这篇文章本意不是写雨,而是由昆明的雨引出当时的生活,虽处艰难困苦之时,也可享受自由快乐的生活。,主旨归纳,本文作者用干净圆润、富有诗意的语言展现了昆明雨季的特点,讲述了昆明雨季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及昆明的雨触发的淡淡乡愁,抒发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思念之情。,写作特色,1.以小见大,昭示“凡人小事”之美。 作者以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为载体,表现了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2.结构工整,层次清晰。 文章从一幅有昆明特点的画起笔,总写昆明的雨季,再分写雨季的各类事物,然后由景及情,以想念昆明的雨收束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