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78275 上传时间:2019-08-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 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语文月考试卷命题:杨丽燕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离开了时代,就没有儒家 李路孔子在一些人的印象里是一个“迂腐的老头” ,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恰恰相反,孔于是一个乐天知命、通权达变、与时偕行的智者。诚然,孔子一生历尽磨难,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但这种“坚定”绝不是刻板、拘泥和迂腐。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有一个叫尾生高的人,以守信、热心著称,他守道义但不知变通,结果送了命。传说他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女子没有按时来,尾生高一直在约会处等候。后来,河水暴涨,尾生高不

2、愿失信离开桥下,就抱住桥柱子死守,终于被淹死。史料记载,孔子不喜欢拘泥、固执的尾生高。在论语中,孔子批评过曾参的“愚孝” ,也批评过子贡的“谦让而止善” 。守信、孝顺、谦让当然好,但不分情况的拘泥与固执就不好,大的原则坚持住,就要“通权达变”和“与时偕行” 。易经中有“时中”的说法,也就是在坚持“道义”的前提下“合乎时宜” ,还要“随时变通” 。孟子认为孔子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评价他为“圣之时者也” ,并认为孔子融会贯通,真正做到了“集圣贤之大成” 。孔子及儒家思想之所以上千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其中一个奥秘就是它有“活的灵魂”,我们认为这种“灵魂”就是其时代精神。回顾儒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

3、发现,儒家之兼容并包、与时俱进是其强大生命力的源泉。从唐朝开始,佛教影响已经非常强大,其学说和组织形式具有许多优势。历代儒家从一开始的排斥,到走上一条借鉴吸收、融合提升的路子,最终形成影响巨大的“心学” ,在西方哲学史上被称为“新儒家” 。到了近代,面对西学的强大攻势,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学一败涂地,国人的文化自信荡然无存。一部分儒家学者为了应对西学挑战,兴起了所谓“新新儒家” (也叫“三期儒学” ) ,期望在儒学“花果飘零”后,能够“灵根再植” “反本开新” 。到今天,他们的孜孜之求已经初见成效。2013 年末,习近平同志在孔子故里曲阜考察时说:“对历史文化特别是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

4、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其实这正是儒家的真义所在。离开了时代,就没有儒家;离开了生活,就没有儒家;离开了人本身,也没有儒家。新的时代,给了我们新的使命:“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摘编自齐鲁晚报 ,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执着追求与尾生高固执守信性质不同,前者是对理想的坚守,后者是拘泥迂腐。B. 儒家通过对佛学的借鉴吸收从而融合提升了自身,最终形成“心学”,即“新儒家”。C. 面对西学挑战, “新新儒家”通过对西学的借鉴吸收从而融合提升自身,来为儒家续命。D. 文章结尾的引用意在表明:儒学虽为旧学,但在新的时代,其使

5、命就是开拓革新。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孔子是一个乐天知命、通权达变、与时偕行的智者。然后用史料予以证实,最后指出新时期儒学发展的方向。B. 本文开篇以澄清人们对孔子的错误印象导入,顺势提出自己的观点:儒家思想之所以上千年生生不息,就是因为它有时代精神。C. 本文回顾了儒学的兴衰历史,最后以习近平同志专门针对儒学发展的重要指示点明新时期儒学必须走创新之路。D. 开篇以孔子为例,更具说服力;结尾以习近平同志的指示作结,表明与时俱进的儒学传统符合时代精神。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符合儒家“通权达变”“与时偕行 ”思想的一项是( )A. 当

6、仁不让于师。B.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C. 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D.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 2 月 19 日,舌尖上的中国 3播出当晚的几十分钟内,消费者就在网上将章丘“同盛永”铁锅加工厂库存的 2000 多口铁锅一抢而空。短短数日内,更有数十万口锅的订单砸向他们,其中一半来自海外。章丘铁锅“同盛永”传承人之一刘紫木介绍,据章丘文史集萃记载,“同盛永”手工锻打的铁锅,历经 12 道工序、18 遍火候、三万六千次锻打,密度更高,深浅合适,不易粘锅,翻炒顺手,享

7、有“锻打三万六千锤,勺底铮明颜色白”的美誉。章丘铁锅刷爆朋友圈后,位于济南宽厚里的“同盛永”铁锅线下体验店,每天人头攒动。在章丘区的“同盛永”铁锅加工厂,很多参观和咨询购买者甚至不远数百里,专门赶来领略章丘铁锅的加工工艺,并期望觅得一口锅。在刘紫木看来,章丘铁锅此次走红喜忧参半。他高兴的是,手工技艺得到了关注,匠人得到了尊重,章丘铁锅也更具名气,而担忧的是由于技艺的复杂性,手工锤打的铁锅生产量有限,市场上难免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摘编自北京晨报)材料二: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2017 年 3 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

8、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部署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工艺”一词在古代典籍中常与工、巧、艺等词相关联。说文解字指出,“工,巧也,匠也,善其事也。凡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皆谓之工”。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工艺一词是指营造器物的手工艺。中国的传统工艺是古人在数千年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生活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在工业社会,曾经服务百姓生活的一些传统工艺因各种原因退出历史舞台

9、,但传统工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属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当代社会传承和振兴传统工艺意义深远。(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材料四:从莱比锡向南,有一个别称为“真正的手艺”的德国古老小城,它就是普劳恩。小城保留着上百种古老手艺,最出名的非普劳恩花边刺绣莫属。它已成为当今世界奢侈花边刺绣的代名词。甚至,连默克尔总理也为它作免费宣传。普劳恩位于萨克森州南端。在小城内行走,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到,几乎每家每户的窗户上都挂着普劳恩花边刺绣:有的是小城景色,有的是花鸟,还有的是山水美景走进居民家里,桌布、窗帘、服装、小挂饰等,也不乏普劳恩花边刺绣。小城还有一家成立于 1984

10、年的博物馆,展示了普劳恩花边刺绣 600 年的历史轨迹。博物馆分为两个展览室。在第一展室里,可以领略普劳恩花边刺绣各个时期的样品。第二个展室则展示了制作普劳恩花边刺绣的技术。(摘编自环球时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章丘铁锅,从默默无闻到一夜爆红 ,除了舌尖上的中国 3播出带来的广告效应外,自身过硬的品质也是关键。B. 2015 年中国民间手工艺品行业区域分布图 ,反映出手工艺品行业分布数量的多少与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成正比。C. 随着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的实施,蕴含文化价值观、实践经验、思想智慧的传统工艺或将得到传承与振兴。D. 有 600 年历史轨迹的普劳恩花

11、边刺绣 ,是经数百年培育、积淀,植根于深厚文化传统土壤的德国工匠精神的缩影。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章丘铁锅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 ,保护章丘铁锅,实际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 国家出台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将从根本上消除中国民间手工艺品行业区域分布十分不均的现象。C. 在当代社会,传承和振兴一些曾经服务百姓生活、后因各种原因退出历史舞台的传统工艺,意义深远。D. 从章丘“同盛永”铁锅加工厂到德国普劳恩花边刺绣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手工艺的发展需要宣传。6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传承和振兴中国传统工艺可以采取哪些举措。(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2、 (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龙虎斗 陈玉兰民国初期,保定府直隶督军曹锟六十大寿,传令:全城各戏班比试,得头名者进宅唱堂会。一时间,各路英雄风起云涌,杀得天昏地暗,最后,剩秦、袁两家决一雌雄。总督府门前有两支大旗杆,直插云霄,一旗飘着国民党青天白日旗,一旗飘着总督府五色督军条旗。据传,旗杆从无人敢攀,旗杆顶只有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栖息。曹锟手下传令:两班主徒手攀大旗杆,谁先到顶,扯起大旗为赢。秦班主心里掂量着,那五色督军条旗,曹锟视为命根子,昭示自己的权利、气势,如神位般供奉,现正竞选大总统,动其大旗,岂有好果子吃?便犹豫迟迟未动。袁班主一旁讥笑:戏班四五十人的

13、饭口不管?秦班主咬牙跺脚,心一狠,揣上脑袋拼条活路。两人各立了生死状,搓两阉,一为青天白日旗,一为五色督军条旗,抓哪阉,攀哪旗。秦班主记不得念了多少遍阿弥陀佛,闭眼一抓,战战兢兢半天才敢打开,竟是“青天白日旗”,心里一阵窃喜,苍天有眼,佑我不死,平时连树都不敢上的秦班主,竟不知哪来的邪劲,“噌噌噌”如猴子般蹿到旗杆顶。低头一看,袁班主并没有动静,站在旗杆下,扬扬手,高喊一声,后会有期,掉头便走。离了古城门,扬长而去。秦班主赢了这场比武,得了重金,自然成了曹锟府的常客。自此,眼睛长到脑袋顶,一般人眼里夹都不夹,话音自是鼻子里哼出。但他每每想起袁班主,便觉愧对。一日,一个年轻人来到秦家班,叫板秦班

14、主。秦班主见他人高马大,膀阔腰圆,好一副人才,似曾相识,便有几分喜欢。秦班主不曾理他,任他叫骂。不曾想,年轻人拿秦班主对他的迁就,当软弱可欺,竟放出话来,缩进乌龟壳不出来,徒有其名,怕了不成?秦班主当下血冲脑门,撕旗迎战。全城人闻此消息,把二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据说,保定军校傅作义将军也在人群中。但见秦班主一身夜行装束,襄了腿脚;乌黑平头,透着干净利索;头顶十八只青花瓷碗,最上面一只盛满了水,把二胡立于腰间,拉满弓弦,开弓有声,如万马奔腾,似瀑布飞溅,气势滂沱,头顶碗中的水一滴未溢,功夫了得!年轻人嘴角泛起一抹笑,轻轻拉动手中二胡,如诉如泣,竟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 。但见年轻人席地而坐,挽起裤

15、腿,脱掉鞋子,一只脚夹起胡弦,一只脚夹紧弓子,双脚拉起二胡,弓弦合一,上下翻动。或高或低,或张或弛。秦班主见他技艺十分娴熟,心说这人倒有些本事,又见年轻人双手撑地,双脚离地,头朝下拿起大顶,却仍用双脚把二胡拉得山响。秦班主似觉一股杀气逼来,连打几个冷战。忽见年轻人仍用双手撑地,双脚拉着二胡,稳稳绕场一周,二胡声越发悠扬嘹亮。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江湖神仙脚!寂静中一声惊呼,雷鸣般掌声刺破青天,铜板如冰雹飞向年轻人。秦班主猛见年轻人脚心一朵紫梅花,分外刺眼,忽地想起,袁班主脚心与此一模一样,那句“后会有期” ,霎时如雷贯耳,只觉内心如翻江倒海一般。年轻人走到秦班主跟前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当年我爹是

16、有名的“猴爬杆” ,而且,曹锟已私下应允我爹唱堂会,所抓两阉都为青天白日旗,曹锟意在激起各戏班互斗,为他大寿烘托气氛。我爹不忍,解散戏班,后奔延安抗日剧团,在战斗中牺牲。今儿,我特来为父明志。说着把整整一口袋铜子递给了秦班主。秦班主羞愧泪流:年轻人,请留步,我有话请教。那年,一九四九年,阳光分外灿烂,两戏班合二为一,就是古城剧团前身。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标题“龙虎斗”有双层含义:既指当年为大寿堂会,秦、袁两家班主展开的生死对决,也指后来秦班主与年轻人的精彩比武。B. 为了给自己的大寿烘托气氛,直隶督军曹锟传令:两班主徒手攀大旗杆,谁先到顶,扯

17、起大旗为赢。足见他是自私残忍之人。C. 从年轻人将比试所得的铜子递给秦班主可以看出,他寻到秦班主,并叫板比武,不是为钱而来,而是为了炫他的江湖神仙脚。D. 小说采用明暗双线的结构,明线是秦班主,暗线是袁班主;他们两个人的生活轨迹再现了在乱世中戏班班主的不同命运。8. 文中的秦班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进行简要分析。 (6 分)9. 文章第五段,作者用较多笔墨对秦班主的功夫做了细致描写。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李君虚,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

18、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李君虚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李君虚下帘不视也。门生王铁盗其衣,李君虚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王铁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湛之卒,李君虚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曰:“人无知者。 ”李君虚曰:“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 ”此人大惧,收金而去。李君虚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李君虚美仪

19、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李君虚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可得已。 ”时伦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李君虚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帝不从,珍奇寻又叛。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李君虚谋诛之,君虚以为不可。帝怒曰:“卿痴不足与议事。 ”李君虚惧而奉旨。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君虚。李君虚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李君虚不能禁也。性和雅,有器度,

20、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节选自续古今传记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李君虚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B. 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李君虚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C. 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李君虚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D. 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尝聚袁聚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李君虚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公主是古代帝王之女的称谓,始于战国。

21、汉朝时规定,皇帝之女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姑称大公主,后代沿此制。B. 古代称公主的丈夫为驸马。汉朝设“ 驸马都尉”的官职,掌管副车之马,原为近侍官的一种。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做这个官,简称驸马。C. 著作郎是古代文官的一种,三国时始置,后在不同的朝代其名称和职责也有所区别。著作郎下有著作佐郎、校书郎、正字等官。D. 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历代相沿不变。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君虚喜欢安静,看不惯喧闹。他父亲的爱牛掉到井里,父亲带人营救,场面喧闹混乱,李君虚对此很反感,在室内

22、放下帘子不看那种喧闹的场面。B. 李君虚体谅别人,宽容大度。门生王铁偷了他的衣服被他发现,他不但不追究,反而为王铁着想,后来王铁回来谢罪,他还像当初一样对待王铁。C. 李君虚不爱钱财,为官清廉。他父亲死后,家里的财产他全让给了弟弟,只要了几千卷书;任吏部尚书时,有人暗中要给他金子以谋求官职,他坚辞不收。D. 李君虚受到器重,辅佐幼主。明帝遗诏委李君虚以重任,让他和袁粲共同辅佐幼主,但托付袁粲等人是假,明帝的意思只在李君虚身上。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2)李君虚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二)古代诗歌阅

23、读 (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 白居易遥夜凉风楚客 悲,清砧繁漏月高时。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 位尚卑。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 得路去何迟。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 欲荐谁?注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朋友。楚客,指贾谊。袍,官袍。烟霄:喻显赫地位。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司马王音推荐。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句中的“遥夜”和“凉风”照应了标题中的“ 秋夜”,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B. 第二句通过对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的描绘,以动衬静,营造出月夜清

24、幽的氛围。C. 第五句中的“ 擅名”,指有名声。这句说诗人在词赋方面享有好声名已很长时间了。D. 第六句中的“去何迟”与上句中的“来已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心绪。15.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白居易琵琶行的行文前后呼应。喝酒后写月亮, “_”来表现送别伤感;听琵琶曲后再写月亮, “唯见江心秋月白”来烘托对音乐的感受。先写送别之时饮酒却无音乐相伴,“ ”;后写浔阳偏僻之地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与之遥相呼应。(2)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月出之后江

25、面的景色是“白露横江,_”;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占中“_”一句,作者用比喻手法描写出了江水的汹涌。(3)李白诗中以“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虚笔夸张天姥山的高峻,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实虚结合却异曲同工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17-19 题,睿智豁达的苏轼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 ,不懂_,不能自用其才。而历经宦海沉浮的王安石比苏轼更为洞明,在贾生诗中他提出了自用其才的标准。他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在表明,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

26、否得到采纳和施行。这是很有见地的经验之谈。所以,政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眼光更为深邃,王安石的这一标准值得后人借鉴和深思。透视贾谊的人生际遇和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诗作情怀,我们可从中受到启迪,那就是要学会自用其才,方能成才。刘禹锡在学阮公体诗中曾言:“(甲) ”,可谓一语道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即贾谊们的痼疾。他们往往多愁善感,情绪多变。遇有顺境,就激情满怀,_“(乙) ”;而遇到逆境,就心怀愤懑,_且自感怀才不遇, “(丙) ”。有的甚至意气用事,_,于事无补,于已有害。今天我们生正逢时,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以“入世”情怀,自用其才。因为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

27、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深藏若虚 意气风发 听天由命 自暴自弃B. 韬光养晦 意气用事 一筹莫展 妄自菲薄C. 韬光养晦 意气风发 一筹莫展 自暴自弃D. 深藏若虚 意气用事 听天由命 妄自菲薄18. 依次填人第三段甲、乙、丙三处的语句,句意连贯、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A. 甲: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乙: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丙: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B. 甲: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 乙: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丙: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C. 甲: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 乙: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丙: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

28、看尽长安花D. 甲: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乙: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丙: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所以,政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眼光更为深邃,王安石的这一标准值得后人深思和借鉴。B. 所以,政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眼光更为深刻,王安石的这一标准值得后人借鉴和深思。C. 显然,政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眼光更为深刻,王安石的这一标准值得后人借鉴和深思。D. 显然,政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眼光更为深邃,王安石的这一标准值得后人深思和借鉴。20近日,许多古装剧的语言引发观众的热议,下面是某电视剧中吴家长女出嫁大宴宾客的一个场景,请找出五处错误并修改。 (5

29、 分)吴家长女出嫁当日,满城文武前来道贺,吴老爷说:“老夫年逾不惑,只有这一个宝贝女儿,甘愿耗银为女儿操办婚事,不过仍望其恪守妇道,悉心奉养公婆、尽力相夫教子。今日吴某略备薄酒,款待不周,敬请歆享!”众人纷纷夸赞:“小女才貌双全,独占鳌头;贵婿出身名门,品高德隆,必能继承大统,光耀门庭!”(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5)将 改为 21.请把下图的中美贸易战的相关情况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字。 (6 分)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材料一:“2018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

30、得者、防护工程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表示,将 800 万元奖金捐献,在家乡成立助学基金。材料二:2019 年 1 月 16 日,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院士与世长辞,享年 93 周岁,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他隐姓埋名几十年,连妻子都不知道他从事的是“这么高级的保密工作”。材料三:2019 年 1 月,英国广播公司发起“20 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活动。在公布的“科学家篇”候选人名单中,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阿兰图灵共同入选。英国广播公司列出屠呦呦入选的理由,在艰难时刻仍然秉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成就跨越东西。为什么老一辈科学家能做

31、出卓越的贡献?有人认为这是源于其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也有人认为这奠基于其坚实的科学文化素养,还有的则认为这取决于他们非凡的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养的融合。对此,你怎么看?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演讲稿,参加“致敬科学前辈”主题演讲会。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2020 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语文月考试卷答题卡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9 分)题号 1 2 3 4 5 7 10 11 12 14 17 18 19答案6、 (6 分)8、 (6 分)9、 (6 分)13、翻译(10 分)(1) (5 分)(2) (

32、5 分)15、 (6 分)16、 (6 分)(1) (2) (3) , 20、 (5 分)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21、 (6 分)不超过 100 字10022、大作文(60 分)8002020 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语文月考试卷答案1. C【解析】 “通过对西学的借鉴吸收从而融合提升自身”无中生有。 “新新儒家”应对挑战的方法原文没有提及。2. D【解析】A 项,本文观点应该是“儒家不是迂腐保守,而是与时俱进的” ,孔子事例是举例论证。B 项,观点概括偏颇,有时代精神只是儒家思想生生不息的一个原因,不是全部原因。注意原文“其中一个奥秘”的表述。C 项,习近平同志的指示是对所有历史文化

33、而言,并不是只针对儒学发展。3. B【解析】B 项出自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 “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4.B“与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成正比“错,从材料二可知不一定成正比,如东北比西北经济发达,但分布数量反而少一些。5.“将从根本上消除中国民间手工艺品行业区域分布十分不均的现象”错,这一计划的实施可以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和振兴,但“从根本上消除”说法绝对。6.传统工艺从业者要转变意识,适应时代,运用多种手段宣扬中国传统工艺;国家要保护中国传统工艺,打击鱼目混珠的行为;加大对民间手工艺品行业分布较

34、少地区的挖掘力度;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划;向传统工艺保护较好的国家学习。 (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得满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答案】7. C 8. 好身手,有技艺;在庆祝曹锟六十大寿的比试中,秦班主拔得头筹;与年轻人比试。秦班主展示一身功夫。懂怜惜,有度量:面对年轻人的叫板,秦班主看“他一副好人才” ,又觉似曾相识,便有几分喜欢,还任其叫骂。知羞愧,能改错:每当想起袁班主,秦班主便觉羞愧;在得知年轻人来意后,秦班主羞愧地流泪并向年轻人请教。识大体,明大义:在袁班主事迹的感召下,秦班主与年轻人的两个戏班合二为一,成为古城剧团的前身。 9. 衬托作用。作者以秦班主的高超功夫

35、衬托出年轻人的绝伦技艺。铺垫作用。描写秦班主的高超技艺为年轻人出场比武作铺垫。为后文蓄势。为下文情节“两戏班合而为一”发展蓄势。【解析】【7 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 ,要求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 ,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C 项, “而是为了炫他的江湖神仙脚”错误,从文中来看,并不是“为了炫他的江湖神仙脚” ,由“今儿,我特来为父明志”可知,应是为父明志。故选 C。【8 题详解】本题考查

36、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文中的秦班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进行简要分析” ,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本题中,小说一开始写秦班主和袁班主的比赛,由秦班主在比赛中的表现来看,“噌噌噌如猴子般蹿到旗杆顶” “泰班主赢了这场比武,得了重金” ,这说明秦班主身手了得,技艺高超;小说接着写年轻人叫板,由秦班主面对年轻人叫板的表现来看, “秦班主见他人高马大,膀阔腰圆,好一副人才,似曾相识,便有几分喜欢?秦班主不曾理他,任他叫骂” ,这说明秦班主惜才,有度量;小说

37、中还写到秦班主与袁班主比赛后的表现以及得知年轻人来意后的表现, “但他每每想起袁班主,便觉愧对” “秦班主羞愧泪流:年轻人,请留步,我有话请教” ,这说明秦班主有羞愧之心,能改正错误;小说结尾写到“那年,一九四九年,阳光分外灿烂,两戏班合二为一” ,这说明秦班主识大体明大义。考生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9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章第五段,作者用较多笔墨对秦班主的功夫做了细致描写。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然后圈出第五段中描写秦班主功夫的内容,再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的角度分析作用

38、。小说第五段先极力描写秦班主的功夫, “但见秦班主一身夜行装束,襄了腿脚;乌黑平头,透着干净利蔬索;头顶十八只青花瓷碗,最上面一只盛满了水,把二胡立于腰间,拉满弓弦,开弓有声,如万马奔腾,似瀑布飞溅,气势滂沱,头顶碗中的水一滴未溢,功夫了得” ,这表现出秦班主功夫的了得;第五段写完秦班主,接着写年轻人的表现, “年轻人嘴角泛起一抹笑,轻轻拉动手中二胡,如诉如泣,竟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 。但见年轻人席地而坐,挽起裤腿,脱掉鞋子,一只脚夹起胡弦,一只脚夹紧弓子,双脚拉起二胡,弓弦合一,上下翻动。或高或低,或张或弛。秦班主见他技艺十分娴熟,心说这人倒有些本事,又见年轻人双手撑地,双脚离地,头朝下拿起

39、大顶,却仍用双脚把二胡拉得山响。秦班主似觉一股杀气逼来,连打几个冷战。忽见年轻人仍用双手撑地,双脚拉着二胡,稳稳绕场一周,二胡声越发悠扬嘹亮” “这就是惊天地没鬼神的江湖神仙脚” ,可见年轻人的技艺更为精湛,由此可知,先写秦班主是为了衬托突出年轻人,为年轻人的表演做出铺垫,也为小说最后两个戏班合二为一蓄势。考生围绕这些内容分析作答即可。【答案】10. B 11. A 12. D 13. (1)你自然应该得到官职的话,不必凭借这黄金。如果一定要给我,我不得不(向朝廷)禀报(告发)你。(2)李君虚认为保全他们的性命,在这事上已经很宽大了,不值得(对他们)加以特别的恩宠。【解析】【10 题详解】试题

40、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画线句子中“朝会”是名词, “每朝会”在句中做状语,表时间,其后应断开,排除 A 项。 “百僚远国使”是“延首目送之”的主语, “延首目送”是同时发出的行为,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C 项。再比较 BD两项, “宫商”指曲调, “李君虚援琴奏别鹄之曲”意思是“李君虚拿琴奏别鹄之曲”,合乎情理,而“李君虚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则解释不通,排除 D 项,答案为 B 项。【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

41、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 项, “皇帝的姑姑称大公主”不正确,皇帝的姑姑应称“大长公主” 。故此题答案为 A 项。【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D 项, “托付袁粲等人是假,明帝的意思只在李君虚身上”不正确,选项对应的原文为“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

42、而意在君虚” ,意思是“与尚书令袁粲同受遗诏辅佐幼主,袁粲等人虽然同时受托付,但明帝属意于李君虚”,也就是说明帝的意思是主要靠李君虚,明帝只是更看重李君虚,并不是说“托付袁粲等人是假” 。故此题答案为 D 项。【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 “假” ,凭借;“见” ,副词,有称代作用,指“我” ;“见与” ,宾语前置,给我;“相” ,偏指一方,可译为“你” ;

43、“启” ,禀报、告发。 (2) “全” ,动词,保全;“其” ,代词,他们;“首领” ,古今异义词,头颅、性命;“于” ,介词,在;“弘” ,宽大;“足” ,值得;“宠异” ,特别的恩宠。【点睛】第 1 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根据文意断句。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 、 “云” 、 “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

44、,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李君虚小时候就有纯洁美好的声誉。宋元嘉末年间,魏军进逼瓜步山,老百姓都挑着担子站着(时刻准备逃跑) 。当时他父亲李湛之任丹阳尹,让他的子弟们都穿着草鞋,在房前练习行走。有人讥笑他的父亲,李君虚当时十几岁,觉得很羞惭。李湛之有一头牛,是他非常喜爱的,无缘无故掉入厅事前的井里,李湛之率领身边的人亲自营救,郡府里吵吵嚷嚷,李君虚放下帘子不看(这吵闹场面) 。门生王铁偷了李君虚的衣服,被李君虚看见, (李君虚)对他说:“你可以把它秘密地藏起来,不要让人看见。 ”王铁惭愧地离去,不敢再回来。后来他富贵

45、了,才回来向李君虚谢罪。李君虚还像当初一样对待他。李君虚娶宋文帝的女儿南郡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著作佐郎,多次升迁任秘书丞。李湛之死后,李君虚把家里的财产都让给了弟弟李澄,自己只要了几千卷书。宋明帝即位,李君虚多次升迁任吏部尚书。有人想谋求官职,衣袖里秘密地藏着一块黄金,趁机请求拜见(李君虚) ,然后拿出金子给他看,并说“没有人知道。 ”李君虚说:“你自然应该得到官位,不必凭借这块黄金。如果你一定要给我,我不得不(向上级)告发你(买官) 。 ”那人非常害怕,收起黄金走了。李君虚(后来)说起这件事时,却没说出他的姓名,当时人们都不知道他是谁。李君虚仪表秀美,举止优雅,待人接物总是极有风度法则。

46、每次朝会,百官和外国使者没有不伸长脖子目送他的。曾经在袁粲家聚会,初秋的夜晚极为凉爽,凉风习习,明月当空,景色很是美丽。李君虚拿琴奏别鹄之曲,音调和谐,韵致和美。王彧、谢庄都在袁粲家的座席上,打着节拍赞叹说:“用无牵无挂的神思,契合有节律的乐器,简直无法停止(或:妙不可得呀) 。 ”当时伧人常珍奇和薛安都叛逆,后来他们又请求投降,明帝授予他们高官。李君虚认为不杀他们,在这件事上已经很宽大了,不值得对他们过于恩宠。明帝不听从(李君虚的意见) ,常珍奇不久又叛乱。建安王刘休仁,人品才能都很美好,明帝(却)与李君虚商量诛杀他,李君虚认为不能这样做。明帝生气地说:“你真是痴愚,不值得与你商量事情。 ”

47、李君虚害怕,因而奉旨行事。明帝驾崩,遗诏授予李君虚中书令、护军将军的职位,与尚书令袁粲同受遗诏辅佐幼主,袁粲等人虽然同时受托付,但明帝属意于李君虚(即意思主要靠李君虚) 。李君虚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李君虚倡导勤俭节约,因此百姓信赖他。不久王道隆、阮佃夫掌权,奸邪贿赂之事盛行,李君虚禁止不了。李君虚性情宽和温雅,有器量,不随便行事,然而世人多在名誉节操方面讥讽他。【答案】14. B 15. (1)诗人借贾谊流落楚地的经历,暗寓了自己被贬客居他乡的悲愁。(2)鬓发像秋天的白霜,官袍还是卑微的青色,诗人运用比喻,抒发年长官微的慨叹。(3)诗人借“荐扬雄”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文才卓绝却无伯乐引荐的苦闷之情。【解析】【14 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高二下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