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2018-2019学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77324 上传时间:2019-08-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名校】2018-2019学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名校】2018-2019学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名校】2018-2019学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名校】2018-2019学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名校】2018-2019学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 学 年 安 徽 省 池 州 市 贵 池 区 高 二 期 中 考 试语 文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2、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18 年 7 月下旬,习近平访问非洲,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2013 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 ) 。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 21 世纪时代潮流。

3、它不仅是一个 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 ,其影响可见一斑。 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 。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 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

4、效应。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B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C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D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 “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B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C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D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 “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

5、长足进展。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远见卓识 大展拳脚 初露雏形 星罗棋布B高瞻远瞩 摩拳擦掌 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C高瞻远瞩 大展拳脚 崭露头角 雨后春笋D远见卓识 摩拳擦掌 崭露头角 星罗棋布第 II 卷(非选择题)评卷人 得分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远去的邮驿在我国,邮驿通信从有确凿文字记载的商朝算起,至今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了。邮驿是古代官府为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机构,它有三大特点:一是官办、官用、官管;二是以通信为主体,融通信、交通、馆舍于一体;三是采用人力或人力与物力(车、船、牲畜)相结合的接力传递方式。

6、历代王朝都很看重邮驿,称其为“国脉” 。唐代的官办驿站遍设于交通线上。一般是 30 里一站,既办通信,又为驿夫和旅客提供食宿。公元 630 年前后,共有驿夫 18000 多名,专事传送公文和军情。唐代诗人王维的陇西行中所写到的邮驿颇为传神:“十里走一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峰戍断无烟。 ”关山飞雪,连烽火台都燃不起告警的烽烟,而军情火急,唯靠驿夫加紧催马传送军书。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在繁荣的汉唐时期,那里“五里一邮,十里一亭” ,有序地排列在丝路沿线。驿道上传送着各种公文、书信。其中,还有角上插有羽毛的信,就好比是今日之“加急”快件,驿骑们必须快马加鞭,急

7、速进行传递。1987 年在敦煌发现的悬泉置便是一个著名的古代邮驿。在那里存有数万片简牍,其中大部分都是传递过程中的书信。20 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在那价值连城的敦煌遗书中,书信占有一定比例,内容涉及当时敦煌社会的各个层面。当年邮驿之盛、丝绸之路之繁华,在这些被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尘封的信牍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迢迢驿路见证了一个个朝代的兴衰,以及因战乱而给国家和黎民造成的灾难。在敦煌遗书中,有一封为肃州刺史刘臣壁答南蕃书 ,便是安史之乱后在吐蕃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从敦煌向肃州(今酒泉)所发出的一封求援信。可是由于战乱致驿道受阻,这封信终未到达目的地,

8、而在敦煌藏经洞中沉睡了千年。古代的驿道,大都是为官府服务的,民间的书信往来十分艰难。唐代杜甫也有“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的诗句,同样抒发的是对民间通信不畅的感慨。在描述邮驿的文字里,有“古驿通桥水一弯,数家烟火出榛菅”以及“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一类对古代驿站风光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但是,所有这一切都难以掩盖邮驿给民众所带来的苦难和沉重负担。唐玄宗命人在秦岭的群山奇峰之中修建黄花驿,后据考证,竟是为了迎接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果老进京而设置的。 清康熙年间,贵州巡抚佟凤彩曾上书皇帝,列数当年驿夫的苦难,说“夫抬一站,势必足破肩穿;马走一站,也必蹄瘸脊烂” 。古代

9、的驿路早已离我们而去,交织着繁盛与悲凉的邮驿历史仍停留在史学家们的历史故事和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供后人回味那“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的情景。4下列关于邮驿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邮驿在我国最迟产生于商朝,其功能以通信为主,融通信、交通、馆舍为一体。B邮驿是官办、官用、官管的通信、交通机构,被称为国脉,在当时的社会十分重要。C邮驿见证了很多朝代的兴废存亡,也直接体现了战乱给国家和百姓造成的灾难。D邮驿给百姓带来苦难和沉重的负担,清朝佟凤彩曾上书皇帝,谈论到驿夫生活的苦难。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邮驿传递采用人力或人力和物力结合的方式,如唐代诗歌“十里走一马”就

10、体现了物力在当时处于主要地位的特点。B唐代的邮驿一般是三十里一站,主要功用是通信,提供食宿等,而其中役夫的工作主要是传送公文和军情等。C敦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也是邮驿比较繁盛的地方,如唐代,这里的邮驿很多,有序地排列在丝路沿线。D处在秦岭的群山奇峰之中的为迎接神话人物进京而修建的黄花驿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不关心百姓疾苦的现实。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角上插上羽毛的信件是重要信件,就像今日的加急快件,时间不能耽误,需要驿骑们快马加鞭,迅速送到目的地。B敦煌的悬泉置是古代著名的驿站,1987 年被发现。那里存有大量简牍,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传递过程中的公文、书

11、信。C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的敦煌遗书中的书信涉及当时敦煌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些书信可以作为研究敦煌历史的史料。D描写邮驿的文字中有对古驿站风光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但这些描写难以掩盖邮驿给民众带来的苦难和沉重负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朗读与呐喊 莫 言今年二月,在故乡的大街上,我与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小学同学方快相遇。方快提着我的乳名骂我闯富了忘了老同学。我说我都六十多岁了,你就别叫乳名了吧!他说,你想让我叫你什么?叫你莫言?呸!方快是很聪明的,他六十多岁了还在卖豆腐只能说他没碰上展露才华的机会。他喊我的乳名就说明他对我的不服气。我获奖后,面对采访的记者他提着我的乳名说:“他呀,根本不行!朗诵课文

12、,他不是我的对手。 ”于是我回想起方快与朗读有关的事来。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学校唯一用普通话讲课的老师。在我们那里,谁要是出去上几天学或当几年兵,回来就说普通话,肯定成为嘲讽的对象。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下,还坚持用普通话讲课,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老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们齐声朗读时,老师提着教鞭在教室里转悠,辨别谁的声音里有着对课文的故意歪曲。方快是挨教鞭最多的其实也不是真打,略有痛感而已。有天中午,方快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捉了几十只青蛙,用瓦罐提到教室里,放在脚下。那天新课是青蛙 ,老师带领我们朗读:“每到黄昏,池塘边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接着满塘的蛙跟着唱起来。呱!呱!呱!”我们从来没有

13、像那次朗读那样卖力,那样愉快,那样充满期待。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偷眼看方快。他的脸膛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喜气。他从来都是朗读的捣乱者,但这次却成了领读者。他的嗓音洪亮,富有韵味,而且,他使用的竟是普通话!连老师也用讶异的目光看着他。这时候,我看到他用脚推倒了瓦罐,几十只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伴随着女生们的尖叫和男生们的怪笑,我们看到老师变色的脸教室里只有方快一个人还在朗读:“青蛙,真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我们原以为老师会跟方快决一死战,没想到在方快响亮的朗读声中,老师蜡黄的脸渐渐红润起来。我们老师是一个有酒涡的男人,他的脸上出现酒涡我们便知道他笑了。方快停止朗读,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老师傻笑。老师响亮

14、地拍着巴掌,连声说:“好好好!太好了!”此后不久,方快便当了学习委员,之后又当了班长,成了好学生,成了老师的骄傲,成了后进变先进的典型,还参加全县朗读比赛获得第三名。如果不是因为历史原因,他很可能成为我们高密东北乡一个杰出人物。当然,现在也不能说他不杰出,他家的豆腐,质量很好,供不应求。方快引发了朗读的热潮。我们朗读,我们背诵,我们把语文课本一字不漏地从头背到尾。我是其中一个追随者。后来当了兵,我能慷慨激昂地念报纸的才能被指导员发现,让我在团部欢迎新兵大会上发言。调到军校后,领导错以为我文化水平很高,便让我当政治教员给新学员讲课。讲哲学,政治经济学,我哪里懂这些!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硬着头皮

15、也要冲上去。那年寒假,我背了一大堆书回家探亲。我在邻居家滴水成冰的空房子里备课,讲稿写好了,就一遍遍地读。当时我以为我讲的是标准普通话,后来才知道我讲的是“高普” (高密普通话) 。我先是小声读,读着读着就起了高声,最后是手舞足蹈地呐喊。全不顾墙外有耳,全不顾村里人的说三道四,全不顾家里人的难堪。那时我们家东厢房里还养着一头牛,每当我呐喊时,母亲就会进来劝我:别吆呼了,你把牛都吓得不吃草了。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在开学后的课堂上,作用明显,反响强烈。我也颇为得意。三十多年后的一次聚会,一位性格豪爽的女学员说:我们当年给您起了一个外号叫“野狼嗥”我心中一怔,才知道他们受了我多少折磨。去年秋天,我见

16、到了仰慕已久的叶嘉莹先生,听她吟诵唐诗宋词。叶先生说从来没有人教过她吟唱,从小她就这样唱读,因为她感觉就应该这样读,这样唱。听了叶先生的话,我想,是的,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腔调,想怎么唱就怎么唱;用标准普通话读出的诗词,确实很好听,但其实都不是古典诗词应该发出的声音。告别叶先生后,我曾把门窗堵严了吟唱过几首唐诗宋词,感觉无比畅快。但我知道,叶先生的自由吟唱会赢得满堂彩,而如果我敢登台放腔,迎接我的当然不会是猎枪。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快执意叫“我”的乳名,是因为他不服气;而不服气的原因,则是他当年曾凭着朗读而无比辉煌, “我”也曾是他的追随者之一。B文

17、中的语文老师很了不起,他不仅有着在乡里人嘲笑中坚持自我的勇气,也有着用宽容、赏识来改变一个捣蛋学生的胸怀与智慧。C文章善用加强语势的方法传情达意,如连用三个“成了”表现方快出名后的得意,连用三个“全不顾”表现“我”朗读时的投入。D方快与“我” ,一个因历史原因而寂寂无闻,一个因抓住偶然的机遇而改变了命运,文章借此表达命运难测、造化弄人的感慨。8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9文章题目是“朗读与呐喊 ”,结尾却写“吟唱” ,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 1035 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以下简称“传承学校”

18、) ,我市又有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南郑区城关小学、洋县青年路小学 3 所学校入选。至此,我市已有 5 所中小学获“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称号。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承学校创建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的过程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第二批传承学校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实现了 31 个省(区、市)全覆盖,实现了城区、镇区和乡村学校的全覆盖。二是传承项目种类丰富。各地各校依托当地人文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培育

19、传承项目,形成“一校一品” “一校多品” 。传承项目包括戏曲、书法(篆刻) 、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族民间音乐、民族民间舞蹈等多种类型,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 55%。三是凸显育人特质。传承学校以教育教学为基础,积极探索开发校本课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聘请社会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传承项目教育教学活动。以辐射带动为拓展,既要带动周边学校,又要辐射社区文化建设。以成果展示为助推,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摘自 2018 年 2 月 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有删改)材料二

20、:某杂志社进行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图一教师眼里导致活动开展困难的因素图二材料三:2014 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然而,传统文化进校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不少学校发现,师资缺、涵养浅,碎片化、不系统,兴趣淡、重知识,课时紧、难安排,有活动、不持久,家校分、不整合成为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要面对的问题。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最现场,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基础。 “教师本身的素养、人文价值,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非常重要。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我们传统文

21、化教育的师资仍很欠缺。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看来,教师数量不足、内涵不够使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难以展开。“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以一种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有益补充,应该充分肯定这种进步。 ”在袁济喜看来,当下主要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要与现在的西式教育体系融合还需要一个过程。(摘自 2016 年 12 月 17 日中国教育报 ,有删节)材料四: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学生的体会和感悟是最重要的,而学生精神层面要想有大收获,就需要结合文化进校园来总结反思。基础教育是普及教育,也是普惠性教育,校园文化要有活动设计方案,采纳师生中

22、的“金点子” ,扩大师生参与度。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不是比赛拿奖,少数特长生参加的活动虽然有“看点” ,但受众面不广,要提供给更多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和平台。从学理上而言,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 “道”是理念,是文化的内核、本质;“术”是形式、方法。两者同属文化的一部分,而“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关乎世道人心。抽去 “道” ,文化将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两者孰轻孰重,毋庸赘言。因此,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简单地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来“堆积” ,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而要不断挖掘校园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入心入脑来内化。校园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和谐文化,师生爱校如家,学生才能爱护校园花草树木,不浪费水

23、电;师生爱校如家,才能生生互爱,尊师爱生。和谐校园的核心是师生关系的和谐。和谐一旦成为一种校园文化,就能激活教育的潜力,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正能量。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语文、历史教材中体现最多,如古诗词欣赏、历史典故等。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弱势”问题,要整合现有教材,结合师生需求,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课程育人。当前, “互联网+”浪潮如火如荼,要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 。(摘自 2017 年 12 月 6 日中国教育报 ,有删改)10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曲、书法(篆刻) 、传统手工技艺

24、、民族民间美术等进校园是传统文化进校园,在学校中构建一种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也是传统文化进校园。B近年来,虽然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遍地开花,但实践中很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师资缺、涵养浅,碎片化、不系统等问题。C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不只是比赛拿奖,校园文化活动要提供给更多学生锻炼的机会和平台。D虽然属于理念及文化的内核、本质的“道”和属于形式、方法的 “术”同属文化的一部分,但“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和世道人心相关,比“术”更为重要。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一侧重介绍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目的,并分别介绍了第二批全国中小学

25、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的特点。B材料二表明,比较了解传统文化的教师较少,这有可能成为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个瓶颈;被调查教师都认为,课程设置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困难的主要障碍。C材料三认为,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主要以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虽然值得肯定,但不如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方式好。D材料四侧重基层落实,主要从对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总结反思、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整合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等角度,来论述如何开展好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12如何提高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成效?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评卷人 得分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聂昌,字贲远,抚州临

26、川人。始繇太学上舍释褐,为相州教授。因蔡攸荐,召除秘书郎,擢右司员外郎。 时三省大吏阶官视卿监者,立都司上,昌以名分未正,极论之。诏自今至朝请大夫止。以直龙图阁为湖南转运使,还为太府卿、户部侍郎,改开封尹,复为户部。昌本厚王黼,既而从蔡京,为黼所中,罢知德安府。又以乡人讼,谪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衡州。钦宗立,吴敏用事,以昌猛厉径行为可助己,自散地授显谟阁直学士、知开德府,道拜兵部侍郎,进户部尚书,领开封府。昌遇事奋然不顾,敢诛杀。敏度不为用,始惮之,引唐恪、徐处仁共政,独遗昌。李纲之罢,太学生陈东及士庶十余万人,挝鼓伏阙下,经日不退,遇内侍辄杀之,府尹王时雍麾之不去。帝顾昌俾出谕旨,即相率听命

27、。王时雍欲置东等狱,昌力言不可,乃止。昌再尹京,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仗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人不奠居。昌悉弹治正法,而纵博弈不之问,或谓令所禁,昌曰:“姑从所嗜,以懈其谋,是正所以禁其为非尔。 ”昌旧名山,至是,帝谓其有周昌抗节之义,乃命之曰“昌” 。会金人再议和,割两河,须大臣报聘。诏耿南仲及昌往,昌言:“两河之人忠议勇劲,万一不从,必为所执,死不瞑目矣。傥和议不遂,臣当分遣官属,促勤王之师入卫。 ”许之。行次永安,与金将黏罕遇,其从者称閤门舍人,止昌彻伞,令用榜子赞名引见,昌不可,争辨移时,卒以客礼见。昌往河东,至绛,绛人闭壁拒之。昌持诏抵城下,

28、缒而登。州钤辖赵子清麾众害昌,抉其目而脔之,年四十九。建炎四年,始赠观文殿大学士,谥曰忠愍。(选自宋史聂昌传 ,有删改)1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仗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B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仗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C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仗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D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 /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 /三两辈声言擒盗/持仗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14下列对文中

29、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B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宋代在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开始设教授,自此之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C “领” ,在这里是兼任官职的意思,类似的词语还有“兼” “带” “摄” “劝”等。D “谥”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义性的恶谥三种。1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三省大员官阶与卿、监相同的人,都站在都司的上面,聂昌认为名分不正,极力争论。诏令从今以后立于都司之上者到朝请大夫为止

30、。B聂昌本来与王黼感情很好,后来随从蔡京,因被王黼看重,罢去前职任德安知府;后又因为与同乡人发争诉讼,被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C李纲被罢免后,太学生陈东及士大夫、庶民百姓十几万人,在皇宫外面跪伏着,整日不退,府尹王时雍没能力赶走人群。D聂昌前往河东,到了绛城,绛城人闭城拒其入内,于是聂昌手持诏令到了城下,用绳索攀登上城,最后被士兵杀死,并挖出他的眼睛切成碎块。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敏度不为用,始惮之,引唐恪、徐处仁共政,独遗昌。(2)或谓令所禁,昌曰:“姑从所嗜,以懈其谋,是正所以禁其为非尔。 ”评卷人 得分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31、。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注):语出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17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襄水曲”表明作者家住襄水之滨, “楚云端”则表现出对家乡的仰望。句意平淡却情感含蓄而浓烈。B “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作者所在地方距离家乡遥远,还表明此时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用词贴切。C “归帆天际看”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朝着家乡的方向极目远眺,内心充满难以诉说的悲凉。D “迷津欲有问

32、”运用典故,表现出作者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的矛盾心理。18本诗首联广受后世称道,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勃滕王阁序中_,_。两句将秋水的清寒和夕阳余晖朦胧的山色准确地描绘出来。(2)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 ,_。(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墨,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情况。评卷人 得分六、语言表达20下面几个话语情境存在五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使之准确、得体。情境一:电台新闻广播稿:5

33、 日以来的多场豪雨,造成阿里山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情境二: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晁盖送给捕头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 ”情境三:记者连载报道:“滨河游园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略过。情境四:毕业典礼致辞:请允许我代表高二年级全体同学,向忝列名师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想即将毕业的学长们送上美好的祝福。情境五:某杂志上有一条请柬:“我明日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21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_评卷人 得分

34、七、材料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年深秋时节,都是落叶飘零的时候,为了加孩城市的管理,有的地方甚至让环卫工人 24 小时连续工作。在同一个地点组成四个小组,轮流值班,坚守在“落叶第一线” ,确保生活环境的干净整洁。但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市属公园首次尝试不立即清扫景区落叶,打造出了 20 处“最美落英缤纷”赏秋景点,引来无数市民前往拍照留念。 对此,你怎么看待?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体验?请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2018-2019 学 年 安 徽 省 池 州 市 贵 池 区 高 二 期 中 考 试语 文

35、答 案1 D 2 D 3 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前面说“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 “跨越时空”暗示应该先说时间,即“承接古今” ,再说空间,即“连接中外” ,这就排除 AC 两项,因为这两项先说“中外” ,再说“古今” ,把二者说反了;从后面来看, “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 21 世纪时代潮流” ,由此可知,括号中的句子应该先说“古丝绸之路”,后说“时代

36、潮流” ,即应为“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排除 B 项,故选 D 项。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画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该句有两个问题,一是成分残缺,“在下”和“使”的结构组合,导致句子缺少主语;二是不合逻辑,前面说“五年来” ,这是过去完成时,后面的表述是正在进行时,而句子中“将使”是将来时,时态矛盾。A 项, “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 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结构混乱,前面句子“我国与沿途

37、国家的共同努力”没结束,缺谓语,后面“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又是一个句子,且将来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合。B 项, “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中将来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合。C 项,成分残缺, “在下”和“使”的结构组合,导致句子主语缺失,故选 D 项。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高瞻远瞩” ,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远见卓识” ,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二者都是有远见的意思,但侧重点和用法有差别。 “高瞻远瞩”侧重强调看问题的高度,常作状语和定语;“远见卓识”侧重看问

38、题的深度,常作主语和宾语。第一处说“它不仅是一个的战略构想” ,该成语在句中做定语,故选“高瞻远瞩” 。 “摩拳擦掌” ,形容做事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大展拳脚” ,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摩拳擦掌”是将来时,侧重事前的振奋状态;“大展拳脚” ,是进行时,侧重事中发挥才智。比较语境,第二处说“此倡议受到得到,国内相关省市也是” ,这是说事前的振奋状态,故选“摩拳擦掌” 。 “初露雏形” ,事物刚刚显露出初步的规模或形式,还未定型。 “崭露头角” ,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 。根据使用对象,第三处,说的是“骨干通道”,故选“初露雏形” 。

39、 “雨后春笋” ,春雨之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多,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地涌现出来,常作状语、宾语,褒义词。 “星罗棋布” ,像天上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散布着,形容数量多,分布广,常作谓语、定语,中性词。第四处,从语境来看,侧重好的,故使用“雨后春笋” 。故选B 项。【点睛】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

40、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 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

41、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

42、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4 C5 A6 B【解析】4试题分析:C 项“直接体现了战乱给国家和百姓造成的灾难”不恰当。本选项信息在原文第六段, 为肃州刺史刘臣壁答南蕃书是一封救援信,它的内容和不能及时送出的情况,反映了战乱的情况。邮驿是无法直接体现战乱带来的灾难的。A 项和 B 项信息均在第一段,由“在我国,邮驿通信从有确凿文字记载的商朝算起它有三大特点相结合

43、的接力传递方式。历代王朝都很看重邮驿,称其为国脉 ”可总结出;D 项信息在原文倒数第二段, “清康熙年间,贵州巡抚佟凤彩曾上书皇帝,列数当年驿夫的苦难” 。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以“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比得出答案。5试题分析:A 项“体现了物力在当时处于主要地位的特点”错误,本选项相关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引文的后面有“军情火急,唯靠驿夫加紧催马传送军书”

44、的内容,也就是说文章引用诗歌主要是为了说明传递军书的紧急状况。B 项信息在原文第二段“唐代的官办驿站一般是 30 里一站,既办通信,又为驿夫和旅客提供食宿。专事传送公文和军情” ;C 项信息在原文第四段“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在繁荣的汉唐时期,那里“五里一邮,十里一亭” ,有序地排列在丝路沿线” ;D 项信息在原文倒数第二段“唐玄宗命人在秦岭的群山奇峰之中修建黄花驿,后据考证,竟是为了迎接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果老进京而设置的” 。点睛: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

45、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6试题分析:B 项“最重要的部分 ”错误,本选项相关信息在原文第五段,原文为 “在那里存有数万片简牍,其中大部分都是传递过程中的书信” ,应是“大部分” 。 A 项信息在原文第四段“其中,还有角上插有羽毛的信,就好比是今日之“加急”快件,驿骑们必须快马加鞭,急速进行传递”。C 项信息在原文第五段“1987 年在敦煌发现的悬泉置便是一个著名的古代邮驿。在那里存有数万片简牍,其中大部分都是传递过程中的书信” ;D 项信息在原文倒数第二段“对古代驿站风光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难以掩盖邮驿给民众所带来的苦难和沉重负担” 。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

46、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7 D 8 (1)朗读内容画面逼真,饶有趣味。富有画面感(让人如闻其声) ,映衬出童心的天真可爱。 (2)朗读内容与(朗读)情境构成重合,意韵丰富。老青蛙带满塘的蛙鸣唱,象征语文老师带动学生、方快带动其他人朗读,意蕴丰富。 (3)朗读情境与现实情境形成反差。一本正经的朗读与后文教室里的混乱相映照,使文章有了波澜。 (4)运用拟人修辞和拟声词,描摹池塘黄昏时分青蛙齐鸣的充满生机的景象,

47、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9 (1)为了深化文章主题。 “吟唱”表现“我”心态的成熟, “我”更认可用自己腔调来吟唱,也不害怕登台放腔,比以往更加勇敢自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2)为了丰富文章内容。 “吟唱”是对前面的“朗诵与呐喊”的有效补充,反映“我”由追随他人到迎难而上、再到勇敢自信的成长历程,丰富文章的内涵。 (3)为了让文章笔法灵活,跌宕起伏。 “吟唱”宕开一笔,却又与前文意脉贯通;以“朗诵与呐喊”之外的“吟唱”收结全文,看似闲笔,却巧妙回应文章主旨,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妙处。 【解析】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散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层级为 D 级。【试题分析】A 项是对

48、散文内容的梳理,第一段提到, “他喊我的乳名就说明他对我的不服气” ,而不服气的原因,第一段末尾提到“朗诵课文,他不是我的对手” ,后文又提到,方快因为朗读而成当了班长,有了名气,并带动班里朗读的风气,而“我是其中一个追随者” ,所以 A 项正确。B 项,文中提到“我们老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一方面他“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下,还坚持用普通话讲课” ,这体现他“坚持自我的勇气” ,另一方面,面对方快的恶作剧,他连声叫好,还提拔方快做班长,方快成了好学生,并获得全选朗读比赛第三名,这体现他“用宽容、赏识来改变一个捣蛋学生的胸怀与智慧” ,所以 B 项正确。 C 项,三个“成了” 、三个 “全不顾”都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加语势,再结合具体的内容,可知这种语势正是表现了方快成名后的快意, “我”朗读时的忘我,所以 C 项正确。D 项, “文章借此表达了命运难测、造化弄人的感慨” ,夸大了命运的威力,对主题的理解有误。从文章内容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高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