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9 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7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3 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过滤粗食盐水 B电解水C活性炭净化水 D海水晒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过滤粗食盐水、活性炭净化水、海水晒盐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过滤粗食盐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活性炭净化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2、项错误;D、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 (3 分) “观音素麻花“是四川遂宁特产,因其“香酥、嘎嘣脆”深受八方游客喜爱!主要采用优质面粉和小磨香油(含油酸,化学式为 C18H34O2)等制成。下列关于油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油酸中含有氧分子B油酸属于有机物C1 个油酸分子由 18 个碳原子、34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D油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注意要结合题目要求以及
3、使用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和解答。【解答】解:A、油酸(化学式 C18H34O2)中含有油酸(化学式 C18H34O2)分子而不含氧分子。错误;B、油酸(化学式 C18H34O2)是含碳化合物且具有有机物的性质,所以属于有机物。正确;C、根据油酸的化学式 C18H34O2可知,1 个油酸分子由 18 个碳原子、34 个氢原子和 2 个2氧原子构成。正确;D、油酸(化学式 C18H34O2)中碳氢氧质量比为(1218):(134):(162)216:34:32,所以油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故选:A。【点评】根据化学式计算首先要确保化学式本身正确,其次过程中使用相对原子质量要准确。3
4、 (3 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分析】A、根据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检验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的石灰水,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 pH 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不能将 pH 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验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的石灰水,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验氧气是否收集
5、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 (3 分)下列知识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类型与组成 B化学与生活生铁、钢都是铁合金纯碱、烧碱都是碱生活中软化硬水可用肥皂水酒精、汽油、液化气都是易燃物3干冰、可燃冰都是冰 油锅、电器着火都可用水浇灭C物质与使用 D化学与健康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
6、灰(碱性)混用食醋可以清除水垢人体缺碘易患贫血病老年人缺钙易患佝偻症儿童缺锌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AA BB CC DD【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B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物质的性质及灭火的方法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D根据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解答】解: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可燃冰不是冰,而是天然气水合物,故错误;B油锅着火不能用水灭火,以免发生爆炸;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以免发生触电,故错误;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以防气体不纯点燃发生爆炸;铵态氮肥与草木灰(碱性)混用时会释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食醋能与水垢反应,所以食醋可以清除水垢,故正确
7、;D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疾病;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故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型常因涉猎的知识点较多,多为重要的考试所青睐。处理时可以使用排除法以加快解题速度,如要选正确的,那就在每组中找出一个明显错误的归纳,反之则反。5 (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燃烧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B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C氯化钡、硫酸、氯化铁,氢氧化钾能在溶液中共存D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都会增加【分析】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4B、根据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复
8、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D、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升高、降低,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C、氯化钡、硫酸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氯化铁,氢氧化钾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钾,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说法错误。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
9、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分别减少、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鉴别的原理、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 (3 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 2时,向各装有 50g 水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甲、乙、丙固体各 40g,充分搅拌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乙和丙B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的常用方法是降温结晶C在 T1时,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可能不变D将 T2的甲、乙、丙饱和溶液温度降至 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甲【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
10、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5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A、T 2时,向各装有 50g 水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甲、乙、丙固体各 40g,充分搅拌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乙和丙正确;B、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的常用方法是降温结晶正确;C、在 T1时,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可能不变正确;D、将 T2的甲、乙、丙饱和溶液温度降至 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丙甲错误。【解答】解:A、T 2时,向各装有 50g 水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甲、乙、丙固体各40g,充分搅拌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乙和丙正确,因为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大于 80g,正确不符合题意,故
11、选项错误;B、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的常用方法是降温结晶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在 T1时,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可能不变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将 T2的甲、乙、丙饱和溶液温度降至 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乙丙甲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结晶方法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7 (3 分)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存在着“1+12”的有趣现象,通常情况下,下列选项符合“1+12”的是(
12、 )A1mL 酒精与 1mL 水混合后的总体积B1g 碳和 1g 氧气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C1g 氢氧化钠溶液和 1g 硫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D1g 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 1g 氯化钠固体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析】A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隙进行分析;B根据碳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C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铜能够反应进行分析;D根据饱和溶液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解:A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隙,1mL 酒精与 1mL 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 2mL,故A 不符合;6B当生成一氧化碳时,化学方程式为:2C+O 22CO,碳和氧气的质量比3:4;当生成二氧化碳时,化学方程式为:C+O 2CO2,碳和氧气的
13、质量比3:8,1g 碳和 1g 氧气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故 B 错误;C.1g 氢氧化钠溶液和 1g 硫酸溶液混合后没有气体和沉淀生成,溶液的质量为 2g,故 C正确;D因为溶液是 1g 氯化钠饱和溶液,再加入 1g 氯化钠固体也不溶解,溶液质量仍然是1g,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物质间相互作用时的质量关系方面的问题及对分子性质、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做题时注意抓住要点,细心分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每空 2 分,共 28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限子质量:H-10-16C-12Na-23Cl-35.58 (6 分) (1)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 CH 4
14、(填化学式) ;(2)如图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写出氯离子符号 Cl ;该原子化学性质与下列 B (填序号)相似。【分析】 (1)根据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分析回答;(2)根据离子符号的写法分析回答;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相同的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解:(1)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化学式是:CH 4;(2)氯原子的最外层有 7 个电子,易得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氯离子的符号是:Cl ;该原子与 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7故答为:(1)CH 4;(2)Cl ;B。【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15、知识。9 (4 分)亚硝酸钠(NaNO 2)常用作食品的发色剂和防腐剂,超标会危害人体健康,亚硝酸钠和食盐外观很相似,容易误食导致中毒,已知亚硝酸钠溶液呈碱性。(1)亚硝酸钠中 N 元素的化合价是 +3 ;(2)将酚酞试液分别滴加到亚硝酸钠和食盐溶液中,能使酚酞变红的是 亚硝酸钠 溶液。【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注意要结合题目要求以及使用正确的对应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和解答。【解答】解:(1)亚硝酸钠中钠元素为+1 价,氧元素为2 价,设 N 元素的化合价为 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1+x+(2)20x+3;(2)将酚酞试液分别滴加到亚硝酸钠和食盐溶液中,由于亚硝
16、酸钠溶液呈碱性且酚酞遇碱变红,可知能使酚酞变红的是 亚硝酸钠溶液。故答案为:(1)+3;(2)亚硝酸钠。【点评】根据化学式计算首先要确保化学式本身正确,其次过程中使用化合价要准确。10 (6 分)铝、铁、铜三种金属中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铜 ,铁制品易生锈需要做防锈处理,而铝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铝制品通常不做防锈处理是因为铝表面容易形成 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为验证 Al、Fe、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Al、FeSO 4溶液、Cu Al 2(SO 4) 3溶液、Fe、CuSO 4溶液A1、Fe、CuSO 4溶液【分析】根
17、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的后面,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铝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8化,因此铝制品抗腐蚀性强,铝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铁,说明了活动性铝铁;铜不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为铝铁铜,故该方案合理。Fe 与 Al2(SO 4) 3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铝铁;铁能与 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
18、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为铝铁铜,故该方案合理。Al、Fe 均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铜,铁铜,但无法确定铁和锌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故答案为:铜;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11 (6 分)硫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写出丁图中物质的化学式 H 2O ;(2)遂宁市禁止在城区燃放烟花爆竹,原因之一是烟花爆竹中含有丙图中物质,该物质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能形成酸雨,写出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S+O 23SO2 ;(3) (2)中化
19、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反应 。【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丁图中物质的化学式;(2)根据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丁图中的物质是水,化学式是:H 2O;(2)由图示可知,丙物质是硫,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能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硫燃烧的方程式是:S+O 23SO2;(3) ) (2)中化学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故答为:(1)H 2O;(2)S+O 23SO2;(3)化合反应。9【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要求会读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
20、意图,对比反应前后的微粒的变化及构成,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化学反应的实质,物质的类别等。12 (6 分)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KNO3,CuCl 2、KC1、BaCl 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验证其成分,做如下实验:(1)取样加入适量水完全溶解,溶液呈无色;(2)将(1)所得溶液均分两份,向其中 1 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无沉淀产生;(3)向另一份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据此分析: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是 KNO3、KC1 或 KC1 ;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KCl+AgNO 3AgCl+NaNO 3 。【分析】根据氯化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
21、成氯化银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氯化铜在溶液中显蓝色,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取样加入适量水完全溶解,溶液呈无色,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氯化铜,将(1)所得溶液均分两份,向其中 1 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无沉淀产生,所以溶液中一定不含氯化钡,向另一份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钾,题中的现象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硝酸钾,所以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是 KNO3、KC1 或 KC1;产生沉淀的反应是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化学方程式为:KCl+AgNO3AgCl+KNO 3。故答案为:KNO 3、KC1 或 KC1;KCl
22、+AgNO 3AgCl+KNO 3。【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2 个小题,每空 2 分,共 14 分)13 (6 分)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0(1)写出图中标有 a 的仪器名称 铁架台 ;(2)写出实验室用 B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H 2O2 2H2O+O2 ;(3)若用装置 C 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c (填“b”或“c” )端进入。【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作进行分析;(2)根据装置特点选择适当的药品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根据氧气
23、不易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解:(1)仪器 a 的名称是铁架台;(2)装置 B 没有酒精灯,适用于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3)若用装置 C 收集氧气,应该短进长出,氧气应从 c 端进入。故答案为:(1)铁架台;(2)2H 2O2 2H2O+O2;(3)C。【点评】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 (8 分)草酸(H 2C2O4)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在 170以上易分解,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确定草酸分解产物,做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草酸的分解产物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CO、CO 2猜想CO、
24、H 2O猜想CO 2、H 2O、H 2猜想CO、CO 2、H 2O经小组同学分析得出上述猜想 一定是错误的。【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过程(部份固定装置已略去)11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A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错误将分解产物从左至右依次通过各装置F 中无水硫酸铜 无变化 G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正确问题解答 (1)装置 C 的作用 除去原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2)写出装置 E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交流反思】为防止污染环境,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分析】
25、 【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论推测实验现象;(1)根据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进行分析;(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反应物中有氢元素,生成物中也一定有氢元素,所以猜想一定错误;【进行实验】【将分解产物从左至右依次通过各装置】因为猜想正确,草酸的分解产物中没有氢气,和氧化铁反应的产物中没有水,所以 F中无水硫酸铜无变化;【问题解答】(1)除去原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干扰一氧化碳的检验;(2)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12Fe2O3+3CO2Fe+
26、3CO2。故答案为:【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将分解产物从左至右依次通过各装置】无变化;【问题解答】(1)除去原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2)Fe 2O3+3CO2Fe+3CO2。【点评】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实验装置的作用等为解答的关键。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7 分)15 (7 分)向部分变质的 NaOH 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完全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是 2.2 g。(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 A 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氯化钠 。(3)计算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规范的计算过程)
27、。【分析】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以及与二氧化碳生成有关的盐酸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由图可知完全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是 2.2g。(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 A 点时,此时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已经恰好完全转化为氯化钠,所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氯化钠。13(3)设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x由图可知,与二氧化碳生成有关的稀盐酸的质量为 100g50g50gCaCO3+2HClCaCl 2+H2O+CO273 4450gx 2.2g73:4450gx:4.4gx7.3%故答案为:(1)2.2;(2)氯化钠;(3)7.3%。【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