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15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答案)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7437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15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教版】2019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15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教版】2019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15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教版】2019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15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教版】2019届高考地理教师用书:第15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五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讲Error!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是什么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在哪里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 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 400 mm 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区内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

2、部则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为什么1.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2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怎么办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2防治内容Error!3防治原则(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 )、治沙相结合。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

3、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以“案例 ”为依据探规寻律走向考 点 一 荒 漠 化 的 成 因 、危 害 及 防 治 措 施实践理在书中(一)荒漠化的含义及类型(二)西北地区荒漠化1脆弱的生态环境:2荒漠化的原因及治理措施:(1)自然原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2)人为原因及其相应的治理措施:题在书外(2018湖南衡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被联合国授予“生态治沙”的典范。库布齐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北部,黄河南岸,总面积约 145 万公顷,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之一。每年春季,此地成了北京风沙的

4、主要沙源地。材料二 如图为库布齐沙漠位置图。(1)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难度相对较小,分析其原因。(2)为什么在每年春季,该地容易产生沙尘暴?审题指导1审设问第(1)题, “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比” “治理难度较小” 考查库布齐沙漠治理的优势,主要从水源方面分析。第(2)题, “春季” “易起沙尘暴”从当地自然环境角度分析。2审图文(1)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 ,沙源多,植被稀少;春季气温回升快,多 大风天气。少(2)靠海近降水量较塔克拉玛干沙漠多;靠近黄河水源 较塔克拉玛干沙漠丰富。答案 (1)库布齐沙漠距海相对较近,降水量比塔克拉玛干沙漠多;库布齐沙漠靠近黄河,地下水位较高

5、,植树种草易成活;离黄河近,引水灌溉方便。(2)春季气温回升快,水分蒸发多;降水量少,地表干燥;春季北方多大风,容易形成沙尘暴;春季地面植被稀少,易起沙。把握规律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1成因分析思路要看清题意,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 ,还是没有限定,综合分析。在进行分析时,一般应按以下思路展开:(1)自然原因:地形原因(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 )、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条件 (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 )、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2)人为原因: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

6、(3)分析原因时不要每一方面都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2措施分析思路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主要从以下角度进行:根据成因确定 根据区域生态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根据阶段确定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根据“措施”确定根据典型区域的发展措施确定和其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区域的发展措施,借鉴典型区域的经验题组冲关1(2016海南高考)如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 59 月土壤水分含量(%) 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1)(3) 题。(1)该固定沙丘( )浅层

7、土壤含水量低 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68 月土壤含水量低 68 月土壤含水量高A BC D(2)68 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风速较大 蒸腾量较大 气温较高 降水较少A BC D(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植树 B种草C栽灌木 D自然演化解析:(1)C (2)B (3)D 第(1)题,读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沙丘深度,曲线代表土壤含水量百分比。从空间分布上看,随着沙丘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说明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深层土壤含水量高。从时间分布上看,5 月和 9 月土壤含水量在 7%左右,含水量较高;6 8 月土壤含水量在 4%以下

8、,含水量较低。第 (2)题,读图分析,68 月土壤含水量较低,从材料提取信息“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 ,该地位于非季风区,夏季不受季风影响,风速较小;该地位于西北半干旱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多,但水分蒸发量大。第(3)题,从材料提取信息该地区 “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说明人类活动干扰很小,因此保护该地区生态,最佳办法是顺应自然,让其自然演化,无需人为干涉。 2下表为近 60 年我国某区域主要资源类型变化情况表(单位:万公顷) 。读表完成(1)(2)题。项目 起始点 最近点耕地 120.97(1949 年) 412.46(2010 年)草地 5 725.9(1980 年) 4

9、809.02(1999 年)林地 195.17(1994 年) 201.46(2009 年)湿地水系 280(1949 年) 126.74(2009 年)沙地 7 350(20 世纪初) 7 467(2009 年)社区 1.67(1978 年) 8(2009 年)(1)据表中信息,该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主要有( )森林面积锐减 土地荒漠化严重 水土流失很严重 水资源短缺 草地退化严重A BC D(2)近几年,该地区在治理环境问题上取得很大成就。下列措施对治理该地区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A全面禁止耕作业B调整农业结构,进行生态退耕C大面积植树造林D实施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解析:(1)C (2

10、)B 第(1)题,表中显示该地区沙地面积最大,林地、湿地面积最小,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生态问题为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和草地退化。第(2)题,表中草地面积减少最多,此外湿地水系也有减少,而耕地面积增大,因此需要调整农业结构,实施生态退耕。以“联系”为桥梁追因溯源逻辑推理考 点 二 水 土 流 失 的 防 治思维线索师说考点(一)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自然条件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的覆

11、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水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2人为原因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重点分析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1)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树木用作薪柴。(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3)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设施等开发建设不当。(二)水土流失的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的过程,其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如下所示:(三)治理措施工程措施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

12、控制、固定住,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恶化生物措施主要是采取种树种草、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题组冲关1(2018福建厦门一中模拟) 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湿润的喀斯特地区,因土壤严重侵蚀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下表示意贵州省典型石漠化地区 20062010 年土壤侵蚀情况。读表完成(1)(3)题。地形 年平均土壤侵蚀程度/(t/km 2)高原山地 643.2高原盆地 190.6高原峡谷 16.0(1)该地区石漠化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13、)A地形崎岖 B降水丰富C过度垦殖 D过度放牧(2)高原山地的土地利用方式中,土壤侵蚀量最大的是( )A坡耕地 B撂荒地C经济果木林 D水土保持林(3)目前,高原峡谷区土壤侵蚀程度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A植被多,水土保持良好 B土层薄,已近无土可流C坡度大,开垦耕作困难 D径流小,土壤侵蚀量小解析:(1)C (2)A (3)B 第(1)题,地形崎岖、降水丰富属于自然原因,故 A、B 错误;贵州省放牧业并不发达,故 D 错误;因人类不合理的垦殖活动,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加剧了当地石漠化。选 C。第 (2)题,高原山地地区坡度较大,不适宜开垦,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而经济果木林、水土保持林植被覆盖率高

14、,土壤侵蚀量较小;撂荒地是指荒废的土地,土质较结实,地表有植被覆盖,土壤侵蚀量也较小。选 A。第(3) 题,高原峡谷区地形起伏大、土层薄,已近无土可流,故土壤侵蚀程度较低。选 B。2(2015浙江高考)我国水土保持法 规定, “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如图为黄土高原某地陡坡耕地景观图。完成(1) (3) 题。(1)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会( )改变地貌类型 影响降水量 破坏自然植被 松动地表土体A BC D(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地形坡度大 植被稀疏 降水量大 全年风大 土质疏松 冻融作用强A BC D(3)列举治理黄土高原陡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解析

15、:第(1)题,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会导致自然植被破坏,使本来就疏松的土质更加疏松,一旦遭遇暴雨,水土流失就很严重,故选 D。陡坡耕地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地貌类型,也不可能影响该区域的降水量,故排除 A、B、C。第(2)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很多:如地形坡度大,使地表径流加快,会加剧土壤侵蚀;植被稀疏,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流失;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等。黄土高原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距海洋较远,且夏季风受到秦岭、太行山的阻挡,因而降水量并不大;全年风大与水土流失关系小;冻融作用主要发生于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故选 A。第(3) 题,治理黄土高原陡坡耕地水土流失应从多方面分析

16、,包括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植被,修筑梯田等。答案:(1)D(2)A(3)退耕还草(林 );种草植树;修筑梯田。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2018天津模拟)如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1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过度砍伐大约 600 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过度放牧大约 2.4 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 BC D解析:1.B 2.A 第 1 题,依据图中荒漠化严重

17、区位置,结合非洲气候分布,可知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热带草原带。第 2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图中显示过度砍伐面积大约为 60 百万公顷,过度放牧面积大约为 240 百万公顷,过度开垦面积大约为 110 百万公顷。在人为因素中,过度放牧面积最大,应该是首要因素。(2018广西重点高中联考)如图为某区域 1 月等温线分布图。近年来,M 地土地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读图回答 35 题。3图示区域( )A1 月等温线向南弯曲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B东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分布CM 地年降水量比 N 地多DM 地气温年较差比 N 地小4M 地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18、)A过牧过垦,土地退化加剧B修路开矿,破坏地表植被C城市面积扩大,非农用地增加D动物迁徙,踩踏啃食草皮5治理 M 地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是( )A修建梯田,平整土地B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C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D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解析:3.B 4.A 5.D 第 3 题,图示区域东部有大兴安岭分布,呈东北西南走向;1 月等温线向南弯曲主要受地形影响;M 地处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N 地处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冬季 N 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气温较高,M、N 两地夏季气温差别不大,因此,M 地气温年较差比 N 地大。第 4 题,由图可知,M 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处于农牧过渡地

19、带,过度放牧和农垦活动容易造成土地荒漠化。第 5 题,A 项所述为我国南方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良好的植被覆盖能减少风沙危害,增加土壤水分,防治土地荒漠化,而 B、C 两项所述措施有可能破坏植被;合理的载畜量有利于草场的可持续利用,故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可以有效治理土地荒漠化。(2013重庆高考)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 68 题。6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7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 )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

20、行的是(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8如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A B C D 解析:6.B 7.D 8.A 第 6 题,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发生主要与地势起伏状况、降水多少及降水强度、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土质等密切相关,因此地理兴趣小组对小流域水土流失进行调查之前应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降水量分布图,故选择 B。第 7 题,本题中涉及的是年产沙量,因此时间限定是“一年” 。 “一年”为期限的水土

21、流失状况绝不是“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所能反映的,而应是全年降水的土壤流失量状况,因此排除 A、B两项。最能反映“流域内”水土流失状况的是流域出口而不是流域源头,因为河流往往是“泥沙俱下” ,因此判断 D 项是正确的。第 8 题,水土流失的一般分布规律为:坡度小时,受雨面积大,径流量大,但流速小,侵蚀程度较小;随坡度增大,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当坡度大于 4050时,受雨面积小,虽流速大,但径流量小,侵蚀程度较小。所以图中坡度小于 20时,单位面积产沙量较少;当坡度大于 20时,单位面积产沙量迅速增大,在坡度未达到 40之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所以选 A。(2018广东湛江一模)抱坡岭是三

22、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 911 题。9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10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爬山难度 B增加耕地面积C便于汇集雨水 D提高地面美观度11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的特点应具有( )A耐旱、耐贫瘠 B耐旱、耐盐碱C耐涝

23、、耐贫瘠 D耐涝、耐盐碱解析:9.C 10.C 11.A 第 9 题, “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 ,说明植被少、坡度大;而该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海南岛,降水多,则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该山体为石灰岩矿山,易出现因水土流失导致的荒漠化,自我修复能力差,故要进行人工修复。第 10 题,注意修复的目的是使其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植被修复离不开水,该山体坡度大而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同时石灰岩地区地表水缺乏,故退台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收集雨水,则 C 正确。第 11 题,石灰岩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区地表水缺乏、土壤贫瘠,故植被要能适应干旱和土壤贫瘠的条件。二、综

24、合题(共 56 分)12(2018福建厦门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 分)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 ,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薯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1)分析黄泛平原风沙区多沙地的自然原因。(8 分)(2)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种植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8 分)(3)分析红薯种植加剧开封风沙活动的原因,并说明“冬小麦 红薯”模式能抑制风沙的原因。(10 分)解析:

25、第(1)题,明确黄泛平原是黄河决口泥沙堆积形成,即可分析多沙地的原因。第(2)题,注意红薯生长习性:“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 ;沙地本身就疏松,同时起垄地势较高而利于排水、不易涝。第(3)题,红薯“喜温”与当地冬季寒冷不符,故冬季不能种植而地表裸露;起垄必然翻动土地,在春季大风下会加剧风沙活动。 “冬小麦红薯”模式解决了冬春季地表裸露问题。答案:(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输沙量大;该区域地势平坦,夏季多暴雨,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成灾,大量泥沙堆积地表。(2)沙地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岗地利于排水,不易发生涝灾;起垄种植可加厚土层,且更易排水。(3)开封冬半年气候寒冷,不适宜喜温的红薯

26、生长,只种植红薯会导致冬春季土地裸露;春季红薯种植前需翻土起垄,导致土层更疏松。两茬作物种植季节相连,可减少地面裸露时间;红薯生长初期可利用小麦秸秆覆盖地表。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 分)材料一 黄土高原地区煤、稀土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曾是植被茂密的地区,但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下,现在变成了沟壑纵横的地区。近年来,黄土高原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生态修复、建淤地坝等,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 12 万平方千米。如图为黄土高原示意图。材料二 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工程措施。如图是鱼鳞坑剖面示意图() 和平面排列示意图()。(1)分析图中甲地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自

27、然原因。(6 分)(2)材料一中甲地区工业发展有哪些区位优势?(6 分)(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8 分)(4)有人认为需要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建设鱼鳞坑,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10 分)解析:第(1)题,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需要从地形、降水、土壤、植被等方面分析。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矿产资源丰富,再结合黄土高原示意图可知该地处于三省交界地带,区际联系方便,目前该区域的开发还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第(3)题,需要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从水土流失对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的影响分析。第(4)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赞成,从保持水土、提高植物成活率

28、方面分析;若不赞成,可根据图中的引水沟判断,鱼鳞坑会对地表造成破坏。答案:(1)地表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垂直节理发育;位于季风区,降水变率大、多暴雨等。(2)煤炭、稀土、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承东启西,位于三省交界地带,区际联系方面;国家政策支持。(3)使地表崎岖;土壤肥力降低;植被覆盖率下降;气候趋于干旱;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易造成洪涝灾害。(4)赞成。利用鱼鳞坑拦截坡面径流,可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增大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或不赞成。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大力建设鱼鳞坑会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在短期内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第二讲Error!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

29、带雨林为例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在哪里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有什么价值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在自然界中,森林在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森林还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方面的环保功效。森林的急剧减少,会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之所以说雨林是人类需共同保护的资源,这是因为雨林具有全球环境效应,表现在

30、:(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球之肺” 之称;(2)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3)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现如何1.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2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被毁的原因:(2)开发计划:怎么办1.雨林面临的两种前途2保护雨林的具体措施以“图表”为抓手图文印证深刻直观考 点 一 森 林 的 开 发 和 保 护图解考点(一)森林的 7

31、大环境效益“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净”净化空气“美”美化环境“物”繁衍物种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尘”吸烟除尘“沙”防风固沙(二)热带雨林的 3 大全球生态效应1 “地球之肺”雨 林 植 被 光 合 作 用 固 定 CO2放 出 O2 影 响 全 球 碳 氧 平 衡2 “绿色水库”3 “基因宝库”(三)不同区域内的森林生态功能差异地区 生态功能湿润地区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干旱、半干旱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沿海地区 防止海风、海浪侵袭城市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等(四)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题组冲关1如图为某地森林树种分布示意图,图中不同的符号

32、代表不同的树种。据图完成(1)(3)题。(1)此种森林最可能属于(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寒带针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雨林(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的国家是( )A日本 B巴西C芬兰 D俄罗斯(3)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的森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B该区域森林的破坏对土地资源的影响是生物多样性锐减C该区域盛行轮荒制度,是森林遭破坏的主要原因D该区域的森林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解析:(1)D (2)B (3)A 第(1)题,由图可知,在 100 m2 的范围内,就有 10 种左右的树种,说明树种特别丰富,应属于热带雨林。第(2)题,选项中只有巴西有热带雨林分布,且亚

33、马孙流域是世界雨林面积最大的分布区。第(3)题,热带雨林的破坏对土地的影响主要是土壤侵蚀,肥力下降;轮荒是我国黄土高原存在的耕作制度,热带雨林地区存在迁移农业,两者有所区别。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是亚寒带针叶林。2.(2018南昌模拟)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如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据此完成(1)(2)题。(1)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净化地表径流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净化空气、美化

34、环境A BC D(2)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解析:(1)A (2)C 第(1) 题,由材料可知,该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位于我国云南省,森林位于山地的最高处,森林的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地表径流;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是我国北方森林的主要作用;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是城市森林的主要作用。第(2)题,梯田的高度与劳动强度无关;该地地势较高,不易发生洪涝灾害;对当地人来讲,梯田“不算是”美景了;村寨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可以避免稻田使用化肥、农药污染居民的饮用水,获得清洁的水源。以“联系”为桥梁

35、追因溯源逻辑推理考 点 二 湿 地 的 开 发 和 保 护思维线索师说考点(一)湿地的概念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二)湿地形成条件在湿润地区,降水较为丰沛,或气温较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表有多条径流汇集。地下有隔水层或冻土,不利于地表水下渗。(三)湿地的功能(四)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湿地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湿地减少,质量下降,各种效益难以发挥,原因分析如下:类别 主要表现气候变暖,干旱加剧,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湿地日渐消失自然原因海岸侵蚀,使滩涂湿

36、地面积不断减少 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环境压力过度开发利用湿地的动植物资源大量围垦湿地泥沙淤积严重环境的严重污染外来物种的侵袭人为原因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五)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湿地 目的大河中下游湖泊 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内陆干旱区湖泊 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大河上游(如我国三江源湿地) 保护水源和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东北三江平原湿地 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黄河三角洲湿地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六)湿地保护措施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节约用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保护湿地的

37、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题组冲关1(2015天津高考)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 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 (1)(2)题。(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解析:(1)C (2)B 第(1)题,一般来说,只有大量注入淡水才会引起艾比湖

38、的含盐量减小,A 错误;湖中芦苇大量死亡,导致水质变差,鱼类会大量死亡,而不是鱼类密度增大,B 错误;湖水面积缩小,湖水总蒸发量会减小,D 错误;湖水面积缩小,其自净能力就会减弱,故答案选 C。第(2)题,从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来看,修建水库会截留水源,导致艾比湖更加萎缩,A 错误;在艾比湖流域实施退耕还草、保护水源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可以防止湖面缩小,B 正确;退耕还湖有一定作用,但是水产养殖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并且其对艾比湖增加水源没有作用,C 错误;同理,种植芦苇也不能增加水体的数量,D 错误。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主要栖息在淡水湿地,性情胆小,反抗天敌与

39、保护幼鸟的能力弱;不善游泳,利用长喙在浅水或泥土中摄食植物茎叶、昆虫、鱼、蛙等。如图所示,隆宝湿地是黑颈鹤的高原繁殖地,每年秋季黑颈鹤克服重重障碍飞往纳帕海越冬,次年春季又返回隆宝湿地,两地间往返时间约 1 个月。(1)分析隆宝湿地成为黑颈鹤繁殖地的有利条件。(2)分析黑颈鹤迁徙至纳帕海越冬的主要原因。(3)推测黑颈鹤从隆宝湿地向纳帕海迁徙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黑颈鹤主要栖息在淡水湿地,性情胆小,反抗天敌与保护幼鸟的能力弱,以植物茎叶、昆虫、鱼、蛙等为食,结合上述黑颈鹤的生长习性与隆宝湿地的位置,从该湿地的水质、人类活动强度、黑颈鹤天敌数量、食物丰富程度等方面进行分

40、析。第(2)题,对比两湿地的位置,结合温度、食物、水深等条件分析黑颈鹤迁徙至纳帕海越冬的原因。第(3)题,结合迁徙途中的地形、人类活动、食物来源等分析即可。答案:(1)为淡水湿地,水面宽广,水深适宜,夏半年水草繁盛,食物丰富,利于黑颈鹤栖息;海拔高,人烟稀少;天敌较少。(2)隆宝湿地海拔较高,冬季寒冷,食物短缺。纳帕海纬度与海拔较低,冬季水温较高;冬季为枯水期,水深适宜,利于黑颈鹤摄食。(3)穿越崇山峻岭,多恶劣天气;人为偷猎捕杀;( 大型雕类等)天敌威胁;人类活动导致沿途食物减少。大题增分(七)生态环境问题类题目答题规范高考对生态环境类问题的考查,一般从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三个

41、角度命 制。解题时要注意:首先明确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分别对该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其次在回答相关措施时,一定要紧扣设问指向,做到答题更具针对性。典题示例(2015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2)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3)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4)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审题指导1审设问第(1)题, “地势特点”主要描述海拔的高低变化趋势。第(2)题, “维持河套灌渠

42、功能”灌渠的功能是灌溉,维持灌溉功能必须有沟渠,即要避免淤积。第(3)题, “污染严重的原因”从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两方面分析。第(4)题, “治理” “污染的措施”针对造成污染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2审材料“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黄河含沙量 ,引水入灌渠泥沙易大淤积。“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农田灌溉退水含有大量化肥、农药的残留,汇入乌梁素海后会污染乌梁素海。3审图表从河套平原示意图中可以看出,黄河水经总干渠灌溉农田,退水汇入到总排水渠,流入到乌梁素海,水流流向为由西南流向东北;乌梁素海较为封闭,只有几条灌溉退水干渠汇入。答案 (1)特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43、或西南高,东北低) 。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2)问题:泥沙淤积。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3)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4)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技法点拨一、循思维

44、流程快解题角度一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其思维流程为:角度二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其思维流程为:二、用答题术语保高分(一)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术语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多暴雨冲刷;地表植被覆盖较差;地面起伏大,冲刷力强水土流失人为原因 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坡地开垦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多沙质沉积物;全球变暖,蒸发旺盛荒漠化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注意环保自然原因 气候变干,蒸发加强;沉积物长期积累湿地萎缩 人为原因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大量引水灌溉;环境污染;

45、河流的截流改向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生物演化森林破坏 人为原因 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商业性伐木,居民烧柴等自然原因 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生物多样性减少人为原因 乱砍滥伐,生物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二)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答题术语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工程措施农业上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引水灌溉、兴建水利设施(打坝淤地,建水库、电站和水渠等);防洪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分洪区、蓄清排浑、加固堤坝等;建设工业区和城市的工程措施主要有建基础设施、建筑物等;交通工程措施主要有修铁路、公路、飞机场、汽车站、港口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秸秆还田,封山育林、育草,建

46、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野生动物,移植珍稀野生植物等技术措施交通技术措施主要是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有深耕改土、科学施肥、科学育种、轮作套种、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喷灌和滴灌等生活措施 建沼气池、普及省柴灶、以天然气作燃料等经济措施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如开展多种农业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使工业由资源消耗型向高科技、节约型转变;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等政策措施 主要有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城市规划或旅游等环保措施主要有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和环保产业,控制、治理环境污染,立法进行环境监督、管理、保护,提高环保意识,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应用体验1(2015安徽高考)阅读图

47、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如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 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解析:第(1)题,图中水系复杂,注意题干问的是“干流流向 ”,因此要找出本区水系的干流,一般认为一个水

48、系中最长的一条河流为干流。在描述干流流向时注意河流途中经过的地形区及干流方向发生变化的河段。第(2)题,湿地的形成条件,一般从水的盈、亏两方面分析。盈一般指水的来源( 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 );亏要分析排水条件(盆地地形排水不畅)、蒸发量(与气温有关、年平均气温4.7 )、下渗(有冻土,不利于水分下渗)等方面。第(3) 题,由材料中的描述“是传统的畜牧业区 出现过牧现象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等,可以推知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合理放牧、退耕还湿、加强管理、加强环境教育等。答案:(1)( 自源头 )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地理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