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 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单项选择题(2018苏州调研)石斑鱼属于高经济价值鱼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域。1980 年台湾人工繁殖石斑鱼成功,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斑鱼生产地区,主要分布在嘉义到屏东。至 2000 年,开始有台湾养殖户至越南发展石斑鱼成鱼养殖,但当地技术尚未能培育出优良鱼苗,所需鱼苗仍从台湾多家鱼苗公司进口。近年来,越南又有些台湾石斑鱼成鱼养殖户迁至柬埔寨等地,发展新的养殖基地。读图回答 12 题。1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看,目前台湾石斑鱼成鱼养殖户至越南、柬埔寨建立新的养殖基地的现象,说明该石斑鱼成鱼养殖产业的发展,最可能属于图 1 的阶段是( )A甲
2、B乙C丙 D丁2目前台湾石斑鱼成鱼养殖区域有从嘉义往云林(图 2)扩散的趋势,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地层下陷,造成原养殖区域饲养面积缩减B全球变暖,造成温暖海水分布向高纬扩张C台风肆虐,造成沙泥质海岸水质浊度增加D洋流减弱,造成养殖海域浮游生物量减少解析:1.C 2.B 第 1 题,随着石斑鱼人工繁殖成功,销量逐渐增加,到了丙阶段,销量最高,随着市场扩大和需求增多,就会促使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因此就会出现台湾石斑鱼养殖户到越南、柬埔寨建立新的养殖基地的现象,故选 C 项。第 2 题,由材料可知,石斑鱼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域,石斑鱼向高纬度地区扩散可能是高纬度地区水温符合石斑鱼的生长
3、需要,原因可能是全球变暖导致水温升高,故选 B 项。(2018南京、盐城模拟)2016 年国务院一号文件强调支持粮食生产优势区的建设。读我国水稻优势区分布图,完成 34 题。3我国水稻优势区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A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C土壤肥沃 D劳动力丰富4东北逐步成为我国稻米优势区,其主要原因是( )A土壤条件改善 B机械化水平提高C农业技术革新 D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解析:3.A 4.C 第 3 题,优势产区都属于季风气候,所以雨热同期,A 项正确,相比较而言,长江上游地形不够平坦,南方地区的红壤较贫瘠,东北地区劳动力不够丰富。第 4 题,水稻喜水喜热,东北地区热量不足,需要通过农业技术
4、改良水稻的特性,所以 C项正确。(2018南京模拟)人口原始密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的人口数量,生理密度是指单位可耕地面积的人口数量,农业密度是指单位可耕地面积的农村人口数量。读表完成 56 题。某年部分国家的相关数据比较表国家原始密度/(人/km 2)生理密度/(人/km 2)农业密度/(人/km 2)阿根廷 14 149 17澳大利亚 3 38 4日本 338 2 827 603印度 336 620 454美国 31 156 36中国 136 1 025 7065分析表格可知,此年份( )A印度可耕地面积约占土地面积一半B阿根廷人口总数最少C美国人均可耕地面积最大D中国城市化水平最低6下列关于
5、上述国家农业发展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和日本水稻种植业科技及机械化水平较低B澳大利亚东水西调缓解了墨累达令盆地水源紧张C冬季低温和冻害是印度农业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D阿根廷的粮食和肉类消费主要依赖国内广阔市场解析:5.A 6.B 第 5 题,依据表中数据可知,印度可耕地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一半;无法确定各国的人口总数;人均可耕地面积最大的是澳大利亚;由各国人口生理密度和农业密度分析可知,印度城市化水平最低。第 6 题,澳大利亚东水西调为大分水岭西侧的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发展提供了水源;日本水稻种植业科技及机械化水平较高;印度农业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和洪涝;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商品率
6、高,粮食和肉类主要用于出口,故阿根廷的粮食和肉类消费主要依赖国际市场。精准农业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如图为精准农业系统工作示意图。读图回答 78 题。7上图中能够反映对农业生产影响程度增强的因素是( )A工业基础 B交通C市场 D技术8下列国家发展精准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基于发达的传统工业支撑B以色列基于温室技术和节水灌溉系统支撑C越南基于丰富的农产品支撑D中国基于广大的土地资源支撑解析:7.D 8.B 第 7 题,从材料中“精准农业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可以看出,图中能够反映对农业生产影响程度增强的因素是技术
7、,故D 项正确。第 8 题,结合题干,精准农业依赖于发达的科技,美国发展精准农业基于其先进的农业科技,以色列降水稀少,发展精准农业基于温室技术和节水灌溉系统支撑,而越南和中国要想发展精准农业就得在农业上投入大量的科技,加强对农产品的研发,故 B 项正确。二、双项选择题(2018盐城模拟)甘肃的榆中、皋兰等地海拔 1 5003 300 m,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夏季商品蔬菜生产基地,菜花、娃娃菜等产品大量供应上海、广州等地。读图完成 910 题。9菜花、娃娃菜在榆中、皋兰大量生长,其主导因素有( )A地形 B水源C气候 D土壤10夏季上海、广州从甘肃等地购入菜花、娃娃菜等蔬菜的原因是( )A上海、广州
8、气温高,不利于此类蔬菜生长B上海、广州多台风、洪涝,影响蔬菜生产C上海、广州天气炎热,菜农种菜积极性不高D甘肃此类蔬菜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解析:9.AC 10.AD 第 9 题,夏季高温,不适合蔬菜生长,但是榆中、皋兰等地海拔 1 5003 300 m,由于海拔较高,气候较为凉爽,地处内陆,晴天较多,光照好,适合蔬菜生长,成为夏季蔬菜生产基地。第 10 题,由于独特的气候,甘肃所产菜花、娃娃菜质量高,夏季广东、上海气温高,不适合蔬菜生产,且市场需求量大,因此从甘肃大量购入蔬菜。(2018南京、盐城模拟)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种子。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我国在东北和华北等地也
9、相继建立了一些玉米制种基地,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并不能提供理想的制种条件。如图为现代农业种、粮分工示意图,据此回答 1112 题。11河西走廊相对于东北、华北玉米制种的优越条件是( )A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B相对湿度小,利于储藏C光照时间长,强度大D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12发展现代农业种、粮分工的意义是( )A降低普通农民的种植成本B技术水平高,种子质量好C劳动力投入和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D提高专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解析:11.BC 12.BD 第 11 题,制种的条件包括种植条件和储存条件,河西走廊气候干旱,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种植业单产高、质量好;气候干旱有利于种子储存。第 12
10、题,农业制种、种粮分工,可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专业化水平;提高种子质量,提高农民收入。但可能会增加农民购买种子的成本,导致农业成本增加。三、综合题13(2018徐州测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澜沧江下游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该地茶园大多每亩配植 1520 棵水冬瓜树,建立了多层次生态系统结构茶园。水冬瓜树树体高大,分枝部位较高,枝叶分布适中,秋冬季落叶,根系分布在土层 50 cm 以下,根系分泌物呈酸性,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具有一定经济价值。材料二 如图为澜沧江流域位置图和澜沧江下游茶园多层次生态系统结构景观图。(1)澜沧江流域的地形特征是_ 。(2)图示茶园为优质茶叶产地,推
11、测其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3)说明该地茶园栽种水冬瓜树对提升茶叶品质的影响。解析:第(1)题,从地势(北高南低 )、地形类型及分布(山高谷深、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等方面分析其地形特征。第(2)题,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应从地形、降水、气候等方面分析。第(3)题,据题意分析可知,水冬瓜树树体高大,分枝部位较高,枝叶分布适中调节光照强度;秋冬季落叶,根系分布在土层 50 cm 以下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根系分泌物呈酸性增加土壤酸性;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减少茶树虫害。答案:(1)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山高谷深,北高南低(2)地形起伏大,排水条件好;降水充沛,多云雾;气候温和,热量充足。(3)增加土壤
12、酸性;调节光照强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茶树虫害。14(2018南京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农业部 2009 年发布了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 年) ,20092014 年茶园种植面积扩张迅速,涨幅达 48%;茶叶产量和名优茶产量均增长了 1.6倍。材料二 中国四大茶区分布示意图(图 1)、西南茶区茶叶生产在全国占比示意图 (图 2)、20092014 年中国茶叶产量与名优茶产量重心转移路径示意图(图 3)。(1)我国茶树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原因有_。(双选)A多低山丘陵,利于排水 B纬度较低,温暖湿润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土壤肥沃,多呈碱性(2)据图
13、3 简述我国茶叶生产地区的空间变化趋势。(3)分析与西南茶区相比,江南茶区发展茶叶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4)请为西南茶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解析:第(1)题,茶园喜多雨湿润的亚热带气候、酸性土壤和有利于排水的地形条件。第(2)题,据图中信息答题即可。第(3)题,对江南茶区和西南茶区的茶叶生产自然区位和社会经济区位进行对比分析即可。第(4)题,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茶园生产的建议。答案:(1)AB(2)茶叶产量与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名优茶产量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名优茶产量重心的移动快于茶叶产量重心的移动。(3)有利条件:技术发达,生产水平高;经济发达,市场广阔;交通发达,运输便利。(任答 2 点)不利条件:土地成本较高;劳动力成本较高;生态环境不如西南茶区。(任答 2 点)(4)实现规模化生产(扩大茶园基地规模 );提升茶叶品质(发展生态化生产) ;提高机械化水平,实施标准化生产(实施专业化生产 );提升品牌化经营;促进茶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发展技术,培育优良品种;立体农业开发;发展旅游业。(任答 4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