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1516 上传时间:2019-07-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北省唐山市 2019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保持生命力的精神支柱、保持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在新时代,

2、我们要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准则和必由之路,在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中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相契合,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物,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全过程。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要坚持辩证的方法,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有所保留、有所抛弃、有所转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前提是科学评判传统文化,区分精华和糟粕。这种评判不能仅仅凭感觉、凭主观情感,而要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中华民族伟大

3、复兴的需要,形成科学的评判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标尺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传承和弘扬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协调、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不少相关文化产品还缺乏吸引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呈现方式与体验方式过于单一,互动性差,缺少趣味和韵味。随着数字技术及新媒体的发展,不仅文化的生产方式、储存方式、表现方式发生了变化,文化的传承方式、传播方式、体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4、。这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要注重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转化,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让人们在形象化、互动化的感知中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出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转化,将其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使其与节日庆典、礼仪规范、民风民俗相衔接,与文艺体育、旅游休闲、饮食医药、服装服饰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等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还要弘扬中华民族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回答和解决

5、现实问题为旨归,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坚守基本思想元素,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大胆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通过转化吸收、吐故纳新、博采众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实现新的发展。(摘选自夏建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创造性转化、创

6、新性发展,才能推动其现代转型。B. 科学评判传统文化,区分好精华和糟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前提。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吸引力的一个原因是其呈现方式与体验方式过于单一。D. 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的主要目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文化具有时代性为立论前提,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问题。B. 文章论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提出了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的准则和方法。C. 文章阐发了作为评价传统文化重要标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D. 文章在论述对待传统文化要弘扬包容精神时,关照了时代发展,关照了理论

7、与现实。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评判传统文化应有科学标准,如果仅凭感觉、主观情感评判,就会做出错误评判。B. 注重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就能让其“活”起来。C. 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生产生活,才能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D. 中华传统文化不能创新发展的原因是缺乏文化交流,不能吸纳国外的文化成果。【答案】1. C 2. C 3. A【解析】【1 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

8、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 C 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吸引力”错误,以偏概全,原文为“不少相关文化产品还缺乏吸引力” 。故选 C。【2 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论证的方法等。答题时注意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题中 C 项, “阐发了作为评价传统文化重要标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错误,无中生有,并未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故选 C。【3 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

9、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设错方式一般为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近几年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成为一个热点,重点注意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淆。题中 B 项, “注重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就能让其活起来”错误,原文“要注重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注重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 、形式和渠道”不是传统文化“活起来”的充分条件,把或然变成了已然;C 项, “只

10、有才”错误, “融入生产生活”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没有条件关系,原文“将其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等之中” ;D 项, “原因是缺乏文化交流,不能吸纳国外的文化成果”错误,错误之一,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文化交流是其中的一方面;错误之二, “吸纳国外文化成果”错误,是“借鉴优秀的文化成果。故选 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中国政府控制着中国三大移动运营商,并一直在指导它们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部署大规模 5G 测试网络。投资分析师克里斯莱恩表示:“中国运营商将自己的工作视为执

11、行政府政策,而大多数全球电信公司试图平衡竞争因素,因此自然会放慢投资步伐。 ”中国政府还承诺向中国运营商提供大量 5G 频谱。与美国和许多其它国家的运营商相比,这种安排要宽松得多,在这些国家,运营商向监管机构支付数十亿美元,以获得使用频谱碎片的权利。为中国移动运营商建设基础设施的中国塔公司表示,在政府分配频谱后的 3 年内,该公司将有望实现 5G 覆盖中国。在美国,这一进程可能会慢得多,因为需要建设更多基础设施。诺基亚全球 5G 技术开发主管迈克墨菲表示,中国运营商将主要使用与 3G 和 4G 类似的频段,这将使它们能够重用一些现有的基站。但在美国,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威瑞森计划使用一种高频频段

12、,这种频段的信号传输距离较短,所需的基站数量是 4G 的 3 至 4 倍。运营商需要与每个城市就安装这些站点的合同进行谈判,一些城市已经发出了抵制的信号。(摘编自中国为何在 5G 领域遥遥领先 )材料二:5G 的“领跑”优势,来之不易,凝聚着中国企业坚持科技创新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以中兴通讯为例,2013 年至 2017 年,中兴通讯研发投入达 56318 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约12%。2018 年 1-9 月,研发投入为 8526 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145%。专利数字更为直观。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中兴通讯专利累计超过 73 万件,全球授权专利累计超过 35

13、 万件,其中 5G 专利申请超过 3000 件。中兴通讯研发的业界首个基于 AI 的 5G 网络切片商用运营系统,实现切片敏捷部署、智能分析和快速自愈,极大地简化 5G 网络运营,运维效率提升 30%以上,建网成本降低约 20%。截至 2019 年 2 月底,中兴通讯已与全球 30 家运营商开展 5G 合作。(摘编自5G 争夺战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材料三:4 月 2 日,在 2019 互联网岳麓峰会上,中国移动总经理李跃深度诠释了“4G 改变生活,5G 改变社会”的观点,他通过实际案例对“5G 改变社会”进行了阐述。5G 可以实现 4K 超高清直播。1 月 13 日,通过中国移动的 5G 试

14、验网络,成功将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4K 超高清信号回传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机房,实现了我国首次 5G 网络 4K 传输。5G 可以实现 VR 远程实时教学。中国移动通过 VR 将成都一个小学和四川凉山一个小学实时连接,经过 5G 传输,实现了“两个学校的孩子们坐在不同教室进行同一场教学。 ”5G 可以实现远程医疗手术。3 月 16 日,中国移动助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成功完成了全国首例基于 5G 的远程人体手术。5G 可以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结合,比如环境监控、智能路灯、智慧政务等。此外,5G 还可以实现智能化无人驾驶、智慧生产等。李跃认为,5G 既是一个高速率低时延的移动网,又是一个可以为各行

15、各业服务的专用网,5G 发展将为整个社会带来巨大改变。(摘编自中国移动总经理李跃:5G 发展将为社会带来巨大改变 )材料四:在 5 日闭幕的 2019 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5G 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广受关注。不过,一些业界人士也提出了这种新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潜在风险。德国凤凰接触器公司通信软件研发负责人弗兰克哈克梅尔在工博会上说,随着无线网络从消费领域扩展到工业和基础设施领域,5G 时代的网络安全需要更加重视,而网络运营商应该负起更大责任。此外,也正是由于 5G 时代的工业生产将更依赖公共网络,网络服务的可靠性需要相应提高。德国西门子公司数字和创新部门副总裁安德烈亚斯克普克告诉记者,对于工业界

16、来说,最看重的其实并不是传输速度,而是可靠性。克普克说,虽然 5G 在技术上更先进,但技术更复杂,零部件也更多。这些因素都增加了 5G 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成本。不过,对于 5G 的挑战和潜在风险,业界专家总体仍持乐观态度。德国博世公司通信和网络技术部负责人安德烈亚斯米勒认为,这些并不是大问题,因为新技术的问题总是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解决,而且全球业界已经有不少抵御网络风险的传统方法和安全机制。(摘编自工业领域的 5G 之路仍存挑战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获得政府分配的 5G 频谱后,中国移动运营商将使用类似 3G 和 4G 的频段,利用现有的一些基站,在三年内实现

17、 5G 覆盖中国。B. 由材料二可以看出,中兴通讯 2013 年至 2018 年 9 月间研发投入接近 650 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 10%以上,高投入获得了大量专利。C. 央视春晚深圳分会场 4K 超高清信号回传,成都与凉山小学远程实时教学等,表明 5G 具有网络传输信号更清晰,传播速度更快等特点。D. 5G 会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在环境监控、智能路灯、智慧政务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实现智能化无人驾驶、智慧生产等。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中国体制下,5G 的推进得到了政府的统一指导、协调和大力支持,这使中国在 5G 领域遥遥领先,这是国外

18、一些运营商很难做到的。B. 5G 争夺战让中国相关企业得到了锻炼和发展,促进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有些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向世界。C. 相对于 4G 重在关注人民的生活, 5G 跳出生活层面,更多关注的是社会层面的发展,服务于各行各业,将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改变。D. 5G 技术要想在工业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需在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建设、维护成本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以便更好的适应工业生产。6. 同样是对 5G 相关消息的报道,前三则材料在报道内容上各有怎样的侧重?是怎样突出各自的侧重点的?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答案】4. A 5. C 6. 内容上的侧重: 材料一侧重报道政府的大

19、力支持是中国 5 G 领先的原因 。材料二侧重报道中国5G 领跑与中国企业坚持创新密切相关。材料三侧重报道 5G 发展为社会带来的巨大改变。如何突出:材料一主要通过中外对比,突出我们的优势。材料二主要通过列数字,突出中国企业科技创新的付出和收获。材料三主要通过实例来突出 5G 发展为社会带来的巨大改变。【解析】【4 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 A 项, “在三年内实现

20、”错误,原文为“有望实现” ;“中国移动运营商”错误,有望在三年内实现 5G 覆盖中国“ 的主体是中国塔,而不是中国移动运营商。故选 A。【5 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题中 C 项, “5G 跳出生活层面”错,原文“5G可以实现 4K 超高清直播” “5G 可以实现远程医疗手术” ,可见 5G 同样关注民生。故选 C。【6 题详解】此题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和分析说明方法的题目,概括侧重点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和摘编文章的标题作答,手法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可根据材料一

21、的标题“中国为何在 5G 领域遥遥领先”和文中的句子“中国运营商将自己的工作视为执行政府政策” “中国政府还承诺向中国运营商提供大量 5G 频谱”概括材料一的侧重点;根据文中的句子“5G 的领跑优势,来之不易,凝聚着中国企业坚持科技创新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可以概括材料二的侧重点;根据材料三的标题“中国移动总经理李跃:5G 发展将为社会带来巨大改变”和文中的句子“中国移动总经理李跃深度诠释了4G 改变生活,5G 改变社会的观点,他通过实际案例对5G 改变社会进行了阐述”可概括材料三的侧重点。说明手法,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中国运营商将主要使用与 3G 和 4G 类似的频段,这将使它们能够重用一些现有

22、的基站。但在美国”可知是对比;根据“研发投入达 56318 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约 12%。2018 年 1-9月,研发投入为 8526 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145%” “中兴通讯专利累计超过 73 万件,全球授权专利累计超过 35 万件,其中 5G 专利申请超过 3000 件”可知材料是列数字;根据“他通过实际案例对5G 改变社会进行了阐述”可知材料三是列举实例的方法。(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雁塔其实是一个人孙天才记得岑参有一首诗: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不知为何,在我从

23、小到大读这首诗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总是回旋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唐代僧人玄奘。大雁塔离我居住的新村很近,也就两三站路的距离。站在乐游原上向西南眺望,那座六十四米之高的伟岸身躯就那样巍然屹立在历史的天空。其实,最早到西域求法的不是唐僧。从三国到东西晋到南北朝,史书上记载的离开东土到西天取经的就有一百七十人,但能够全身而归的却只有四十三人,大多数都死在了路上。但这种西天取经的壮举,却成为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象征。不管佛教能否称得上真理,当时的人们就是怀着这样的信仰不断往西天求法的。这是僧侣的追求,也是自公元 3 世纪以来的传统。贞观三年八月,唐僧“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从长安出发,经秦州,过兰州,

24、过凉州,过甘州,过肃州,唐僧是日宿夜行的。在抵达玉门关的时候,唐僧所骑的那匹白马死了。现在的疏勒河边还有一座白马塔,一颗曾经拴马的大柳树还存活在寺院门口。他又买了一匹又老又瘦的红马,收了一个叫石盘陀的徒弟。这时,捉拿唐僧的文书早已到达,但他们趁着夜色的掩护偷渡成功了。那个羌笛怨柳春风不度的地方我去过,一座夯土的孤台上唯余了几面断垣残壁,前面的戈壁荒漠上就是散落的烽燧了,当地人叫白墩子。又是几天几夜的行走,到了第五座烽燧,也就是最后一座烽燧,那个叫石盘陀的胡儿深知,再往前就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死亡之地。这胡儿动摇了,也是想着协助偷渡出境是死罪,也是想着前途渺茫去也是死,就动了抽刀

25、杀师的念头。但唐僧闭目端坐,念珠如常,那种沉静如佛的庄严令这个凡夫俗小还刀入鞘了。在八百里浩瀚无边的莫贺延碛,一个大唐的苦行僧孤身而西,人兽的骨骸是生灵的路标。在漫天扬卷的黄风黄沙中,唐僧随身携带的水袋不慎掉在沙土上。水尽则命尽呀!他牵马往回走了。可他突然想到,他是发过誓的,不到天竺,绝不回头,宁愿朝西而死,也不东回一步。就这样,又西行了四天四夜,到第五天的时候,他的意志再也撑不住他的身体,他躺倒了。或许是有佛祖在冥冥护佑,那匹老瘦的红马拖着他走,前面是一片水草丛生的绿地就这样,出了流沙,到了伊吾,到了高昌。又西行千余里到了天山,那里海拔四千多米,月佘的踏雪卧冰自不须说,在高昌剃度的四个徒弟已

26、有两死,二十五个使役冻毙者十之六七,三十匹牛马也死之将尽了。但这个人依旧义无反顾,千里万里,一路向西,渡孔雀河,过铁门关,越白山黑岭,穿江河泽川就这样,历经十八个春秋的千难万劫,一个大唐的和尚携带着三百五十七部梵文经典回到了他的祖国。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 “道俗奔迎,倾都罢市” ,那是一种怎样举国相拥的盛隆啊!我知道,矗立在大慈恩寺西院的那座塔,是唐僧“亲负篑箕,担运砖石,首尾两年,功业始毕”的。我也知道,这座塔之所以叫大雁塔,是因为大唐西域记中那只舍身而死的大雁菩萨般慈悲显灵的传说。一部西游记已让这个人家喻户晓,一座大雁塔也让这个人名留千古而不朽。这个人俗名陈祎,法名玄奘,赐号“三藏法师”

27、 。这个人活了六十四岁,大雁塔高六十四米。真的,每当我站在乐游原上眺望西南的时候,我都觉得那座高耸入云的塔是一个人。有人说,大雁塔是西安人心中的一枚印章。我以为,大雁塔抑或是一种颇有典范意义的民族性格或中国精神(摘编自人民日报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段引用岑参的诗,并非闲笔,一方面引出文章的叙述对象,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 文章详细的叙述了唐僧西域求法的经过,生动地描述了西域求法的艰难,也烘托了唐僧一路向西、百折不挠的人物形象。C. 文章中“水尽则命尽呀!他牵马往回走了 ”的情节,不但无损于唐僧的人物形象,这样

28、的叙述,反而使读者更感到真实可信。D. 文章通过唐僧西域求法的壮举,讴歌了勇于反抗、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对读者极具启发和教育意义。8. 第三段叙述了唐以前西域求法的情况,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9. 作者为什么说“我都觉得那座高耸入云 的 塔是一个人”?试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答案】7. D 8. 为全文定下悲壮的基调。 介绍了西域求法的历史,点明了无悔追求 “真理”是一种精神的传承。突出了西域求法的艰难,为下文写唐僧西域求法张本(做铺垫) 。 9. 大雁塔是唐僧 的 化身,是唐僧亲自参与建造了大雁塔。大雁塔象征唐僧精神,舍身而死的大雁菩萨和唐僧舍身求法的精神高度契合。大雁

29、塔象征的舍身求法的唐僧精神是颇有典型意义的民族性格或中国精神唐僧的形象、精神也和大雁塔一样永垂千古而不朽。【解析】【7 题详解】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 ,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题中 D 项“勇于反抗” ,文中无据,无中生有。故选 D。【8 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文章语段作用 的 能力,答题时注意情节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

30、内容的角度分析作用,题目要求分析“第三段叙述了唐以前西域求法的情况,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首先看内容,根据“从三国到东西晋到南北朝,史书上记载的离开东土到西天取经的就有一百七十人”可见其历史悠久, “成为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象征” 点明其“无悔”的追求, “也是自公元 3 世纪以来的传统”,点明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从结构看,此段处于文章的开头部分,写的是取经人悲壮的经历,奠定全文额基调,后写唐僧取经,此段写前人取经,为其作铺垫。【9 题详解】此题考核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要求概括作者说“我都觉得那座高耸入云的塔是一个人”的原因,答题时注意梳理文章的内容,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作答,此题可根据文中

31、的句子 “是唐僧亲负篑箕,担运砖石,首尾两年,功业始毕的” “这座塔之所以叫大雁塔,是因为大唐西域记中那只舍身而死的大雁菩萨般慈悲显灵的传说” “但这种西天取经的壮举,却成为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象征” “一部西游记已让这个人家喻户晓,一座大雁塔也让这个人名留千古而不朽” “大雁塔抑或是一种颇有典范意义的民族性格或中国精神”概括答题要点即可。【点睛】分析文中语段作用,答题时要结合段落在文章中位置来回答,有指定就问题回答,没有指定,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内容上的作用一般为交代、充实文章的内容,深化、升华主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结构上的作用一般为,开头,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

32、调,制造悬念;中间,过渡照应,承上启下,推动情节发展等;结尾,呼应前文,照应标题,卒章显志等。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赵景纬字德父,临安府于潜人。少勤学,弱冠得周敦颐、程颢兄弟诸书读之,恨不及登朱熹之门。熹门人叶味道谓之曰:“度正,吾党中第一人。 ”遂往见,首诲以求放心为本。由是往来味道、正之间,研索益精。入大学,登淳祐元年进士第。授江阴军教授,诸生守其榘度。知台州,两辞,不许,趣命益严。至郡以化民成俗为先务首取陈述古谕俗文书示诸邑且自为之说使其民更相告谕讽诵服行期无失坠约束官吏扰民五事。取孝经庶人章为四言咏赞其

33、义,使朝夕歌之,至有为之感涕者。旌孝行,作训孝文以励其俗。平重刑,惩哗讦,治豪横。建黄岩县社仓六十有六。节浮费,为下户代输秋苗,奏蠲五县邑河渡钱。期年之内,乞归田里者再,皆不许。乃乞于赤城、桐柏之间采药著书,庶几有补后学,使病废之身不为无用于圣世,不许。御笔兼崇政殿说书,造朝,侍缉熙殿。彗出于柳,景纬应诏上封事曰:今日求所以解天意者,不过悦人心而已。百姓之心即天心也。闾阎之糟糠不厌,而燕私之供奉自如,则人不悦。百姓之膏血日削,而符移之星火愈急,则人不悦。不公于己而欲绝天下之私,则人不悦。夫必有是数者,斯足以召怨而致灾。后以直敷文阁知嘉兴府,至郡,首以护根本、正风俗为先务。拜宗正少卿,御笔兼侍讲

34、。以礼记进讲,开陈敬恕之义。封还滥恩词头,帝从之。进权礼部侍郎兼修玉牒,进圣学四箴 。有疾,谢医却药,曰:“使我清心以顺天命,毋重恼我怀。”拱手三揖乃卒。诏特赠四官至中奉大夫,谥文安。景纬天性孝友,雅志冲淡,亲没无意仕进,故其立朝之日不久云。(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一百八十四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至郡以化民成俗为先务首取陈述古 谕俗文书示诸邑且自为之说使其民更相告谕讽诵服行期无失坠B. 至郡以化民成俗为先务首取陈述古谕俗文书示诸邑且自为之说使其民更相告谕讽诵/服行期无失坠C. 至郡以化民成俗为先务首取陈述古谕俗文书示诸邑且自为之说使其民更相告谕讽诵服行期无失坠D

35、. 至郡以化民成俗为先务首取陈述古 谕俗文书示诸邑且自为之说使其民更相告谕讽诵服行期无失坠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诸生,指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学校(太学)学习的学生。B. 社仓,古代为防荒年而在乡社设置的粮仓。是民办粮仓的一种。C. 御笔,指帝王亲笔所书或所画,也借指圣旨。文中指皇帝亲笔批示。D. 封事,密封的奏章。臣下上书奏事,防止内容泄漏,用皂囊封缄。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赵景纬读书勤奋,积极从师受学。赵景纬读周敦颐、程颢兄弟的书,跟随朱熹门人叶味道、度正学习,精深的研讨探求。B. 赵景纬注重教化,倡导百姓行

36、孝。他任职台州时,把孝经庶人章编成四言诗,歌颂孝道,让百姓早晚诵唱,收到了效果。C. 赵景纬忠于职守,敢于劝谏皇帝。他借出现彗星一事,告诫皇帝要关心百姓疾苦,否则会召怨致灾;封还皇帝过当施恩的诏书。D. 赵景纬性情冲淡,不汲汲于官场。他在仕途中多次请辞,双亲去世后更是无意仕进;他还曾经采药著书,对后世学者有所补益。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节浮费,为下户代输秋苗,奏蠲五县邑河渡钱。(2)闾阎之糟糠不厌,而宴私之供奉自如,则人不悦。【答案】10. B 11. A 12. D 13. (1)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为贫民百姓代交秋税,上奏免除五个县的河渡钱。(2)民间百姓的粗劣食物

37、都不能满足,可是(官宦们)私宴的供给还和原来一样,那么百姓就不高兴。【解析】【10 题详解】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书”动词, “抄写”的意思,作并列谓语,前面断开;“期”是希望的意思,作后句的谓语,前面断开。故选 B。【11 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

38、,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A 项, “进入中央学校(太学)学习的学生”错误,诸生,指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原文有“授江阴军教授” ,可见是在地方。故选 A。【12 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题中 D 项, “曾经”错误,原文“乃乞于赤城、桐柏之间采药著书,庶几有补后学,使病废之身不为无用于圣世,不许” ,他想如此,但皇帝没有答应。故选 D。【13 题详

39、解】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句子,第(1)句,浮费:不必要开支;下户:贫民百姓;输:缴纳;蠲:免除。第(2)句,闾阎:平民百姓;糟糠:粗劣的食物;厌:满足;自如 :和原来一样。【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参考译文:赵景纬字德父,临安府于潜人。少年时勤奋好学,二十岁得到周敦颐

40、、程颢兄弟的各种书阅读,遗憾不能到朱熹门下做弟子。朱熹的门人叶味道对他说:“度正,是我们这些人中的第一人。“赵景纬便前去拜见, (度正)首先教导他以安心为本。从此在叶味道、度正之间往来,研讨探求更加精深。进入太学,淳祐元年进士及第。任江阴军教授,学生都遵守他的规矩。被任命为台州知州,两次推辞,不被允许,催促的命令更加严厉。到台州,将教化百姓改变习俗作为首要事务,首先拿来陈述古的谕俗文 ,抄写给各县看,并且亲自进行讲解,让百姓互相转告、诵读、遵行,希望不要丢弃。限制官吏骚扰百姓五件事。拿孝经庶人章作四言诗,歌咏赞颂孝的大义,让百姓早晚诵唱,以至有人感动落泪。表彰孝顺行为,作训孝文来劝勉风俗。公正

41、判刑,惩办吵闹、攻击别人的人,整治豪强。在黄岩县建造社仓六十六座。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为贫民百姓代交秋税,上奏免除五个县的河渡钱。一年之内,两次请求还乡,都不准许。于是请求在赤城、桐柏之间采药著书,希望对后世学者有所补益,使自己废病之身对圣世还有些用处,不准许。皇帝亲笔内批兼任崇政殿说书,到朝廷,侍奉缉熙殿。彗星在柳宿出现,赵景纬应诏上密封奏章说:今日寻求缓解天意的方法,不过是取悦民心而已。百姓的心意就是天心。民间百姓的粗劣食物都不能满足,可是(官宦们)祭祀后同族亲属私宴的供给还和原来一样,那么百姓就不高兴。百姓积累的财富一天天减少,可是官府收税的文书像流星一样越来越急,那么百姓就不高兴。对于自

42、 己不要求公正却想杜绝天下私心,那么百姓就不高兴。如果有这几样,就足以招来怨恨导致灾难。后来以直敷文阁任嘉兴府知府,到任,首先把保护根本、端正风俗作为当务之急。任宗正少卿,皇帝亲笔内批兼任侍讲。给皇帝讲解礼记 ,阐明恭敬宽容的要义。封还皇帝过当施恩的诏敕,皇帝听从了他。进升代理礼部侍郎兼修玉牒,进献圣学四箴 。患病,谢绝医药,说:“让我清心以顺从天命,不要再烦恼我的心。“抱拳作揖三次就去世了。诏令特赠四级官到中奉大夫,谥号文安。赵景纬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平素的志趣平和淡泊,双亲去世后不想进身做官,所以他在朝廷的时间不长。(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

43、小题。听郑羽人弹琴【唐】李中仙乡景已清,仙子启琴声。秋月空山寂,淳风一夜生。莎间虫罢响,松顶鹤初惊。因感浮华世,谁怜太古情。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羽人” ,就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飞仙,诗中 “仙乡” “仙子”两词照应了诗的题目。B. 秋天的夜晚,明月照在山中,山林一片寂静,诗人听仙人弹琴,淳古之风油然而生。C. 诗中选取的“琴声” “秋月 ”“松鹤”等意象,同尾联的“浮华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D. 弹琴人特殊的身份,独特的意境,以及浮华的现实,催生了诗人昔盛今衰的幽怨之情。15. 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4. D

44、 15. 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一幅秋夜草间寒虫不鸣、松顶鹤惊欲飞的清幽画面。侧面烘托了琴声的美妙,为抒发思古之情做了铺垫。【解析】【14 题详解】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此类试题一般从意象的含义、手法及其解说、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曲解诗意等角度设错,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 D 项, “昔盛今衰的幽怨之情”错误, “因感浮华世,谁怜太古情” ,表达作者追寻“淳古之风” 。故选 D。【15 题详解】此题考核概括画面内容并分析其作用的能力,概括画面内容注意围绕意象描绘,概括意境,作用注意情景的关系,答题时“

45、莎” “虫” “松” “鹤”描绘,突出“清幽”的特征;分析作用,注意结合前面的“琴声”和后面的“太古情” ,分析烘托琴声的美妙,为抒发思古之情做了铺垫的作用。【点睛】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有时后面在加上情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劝学中,直接表明不断积累善行而形成的结果的语句是:“_,_。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渔人初到桃花源便被热情款待的句子是:“_,_。 ”(3)杜鹃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蜀道难中

46、“_”一句渲染蜀道夜晚空寂苍凉的气氛;琵琶行中的“_”表现了作者被贬江州内心的孤寂悲愁。【答案】 (1). (而)神明自得 (2). 圣心备焉 (3). 便要还家 (4). 设酒杀鸡作食 (5). 又闻子规啼夜月 (6). 杜鹃啼血猿哀鸣【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规”的写法。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前,在中国快速发展和世界深刻变化两个历史性进程交织作用下,使国家安全的内

47、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深刻,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必须统筹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从国内看,安全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既要重视国土安全,又要重视国民安全。当前,人民群众对安全的需要和国家安全供给能力之间尚存差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妥善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解决好安全问题的重要前提。从国际看,随着经济全球化扣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一方面,国家安全的外部环境 ,各种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跨国界流动更加迅速,带来的安全挑战尤其是重大安全风险 ;另一方面,各领域安全风险和挑战的内外联动、累计叠加效应日益明显,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成本持续上升。在

48、此背景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挑战,世界各国是 的命运共同体。 ( ) ;只有走共同安全之路,国家安全才能持久。因此,在新时代,对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的认识,必须 ,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情怀。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在中国快速发展和世界深刻变化两个历史性进程交织作用下,使国家安全的内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B. 在中国快速发展和世界深刻变化两个历史性进程交织作用下,国家安全的内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深刻。C. 中国快速发展和世界深刻变化两个历史性进程交织作用,使国家安全 的 内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深刻。D. 在中国快速发展和世界深刻变化两个历史性进程交织作用下,国家安全的内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错综复杂 日积月累 同舟共济 居高临下B. 盘根错节 与日俱增 休戚与共 居高临下C. 错综复杂 与日俱增 同舟共济 高屋建瓴D. 盘根错节 日积月累 休戚与共 高屋建瓴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只有每一个国家都安全了,世界才会安全B. 只有世界安全了,一个国家才有可能安全C. 因为世界安全了,一个国家才有可能安全D. 如果世界安全了,那么每一个国家就会安全【答案】17. D 18. C 19. B【解析】【17 题详解】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三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