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 幼时记趣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重点 )3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文章内容。(重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作者沈复是清朝乾隆年间人,他首先是一个落魄的商 人。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商 人重利轻别离”的诗句,但沈复并非如此,从他的自传体作品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 闲情记趣 坎坷记愁 浪游记快 中山记历 养生记道)中我们感悟到的是人世间至真至纯的情感,从中窥到了人性人情之真,趣味兴致之真。今天,我们就通过读他的幼时记趣一文来体味这种趣味兴致之真。二、自主预习1作家作品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今江苏苏州人,清代
2、作家。他一生长期做幕僚,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能文善画,著有浮生六记 。他儿时就表现出富于想象、幻想的性格特点。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 。 浮生六记是一本自传体散文,记叙了作者夫妇的家居生活和浪游各地的见闻,以及他们的坎坷遭遇,文字朴素自然,情感真挚。 浮生六记顾名思义有六记:一是 闺房记乐 ;二是闲情记趣 ;三是坎坷记愁 ;四是浪游记快 ;五是中山记历 ;六是养生记道 。2朗读课文,解决重点字音。童稚(zh) 藐小(mio) 鹤唳(l)沟壑(h) 土砾(l) 凹凸(o t)怡然称快(y) 庞然大物(png) 项为之强(jing)3借助工具书,疏通加点词语。张目:扩张。必细察其纹理:这里泛指
3、花纹。夏蚊成雷:像雷。项为之强:“强”同“僵” ,僵硬。观之:观察这一景象。之,代“群鹤舞空”的景象。作青云白鹤观:观赏,看。称快:说,声称,这里是喊、叫的意思。以丛草为林:把。 “以为” ,即“把当作” 。神游:精神,意识。庞然:的样子。盖一癞蛤蟆: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这里是“原来是”的意思。4把握特殊句式。(1)省略句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余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私拟作群鹤舞空。余 私拟作群鹤舞于 空。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则或千或百蚊 果然鹤也。使与台齐。使之与台齐。一日,见二虫斗草间。一日,余 见二虫斗于 草间。驱之别院。驱之于别院。(2)倒装句徐喷以烟。以烟徐喷。(状语
4、后置的倒装句)(3)被动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由 “为所”引导的被动句,解释为“被”)5积累成语。明察秋毫形容眼力可以看清极细小的东西。后形容人很精明,能够洞察事理。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这是夸张的表现方式。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怡然自得形容心满意足、十分愉快的样子。w w w .x k b 1.c o m庞然大物很大的东西。庞然,高而大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表面上强大而实际上虚弱的东西。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理清文章脉络,本文是如何布局谋篇的?明确:本文没有连贯的情节,以总分结构叙述了作者童年生活中的趣事,全文紧扣一个“趣”字来写,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 1 自然
5、段 ):总叙“物外之趣” 。第二部分(第 2 4 自然段):具体记叙“物外之趣” 。2课文写了哪几件有趣的事情?请用四字短语概括性地说一说。明确:观蚊成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3三件趣事可否调换位置,为什么?明确:不可以。因为三件趣事的写作的顺序是由室内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拟作群鹤,到把丛草、虫蚁、土砾凸凹处拟作“林、兽、丘、壑” ,再到癞蛤蟆与小虫在其中的生死之斗。w w w .x k b 1.c o m(二)内容探究1文中表现作者充满“童趣”的句子有哪些?明确: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
6、,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总结:以上都说明作者充满童趣。2文中表现作者观小为大的丰富想象力的句子有哪些?各出现在哪一幅画面里?明确: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观蚊如鹤)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得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神游“山林 ”)庞然大物,拔山倒 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驱打蛤蟆 )四、板书设计自然景 物 思维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夏蚊成 雷丛草、虫蚁、土砾癞蛤蟆 联想和想象群鹤舞空 怡然称快森林、野兽、丘壑 怡然自得庞然大物拔山倒树 大快人心 w!w!w.!x!k!b!(鞭打、驱赶)五、课外拓展查找资料,
7、积累有关鹤的成语与诗句。示例:成语:鹤立鸡群:比喻人的才能或仪表卓然出众。w!w!w.!x!k!b!鹤唳风声:形容极度惊慌、疑惧或自相惊扰。或形容凄凉的景象。鹤发童颜:白色的头发,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 刘禹锡 秋词 其一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想象与联想。2领会作者的童心童趣,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象,才能有物外之趣的道理。(重点)3学习本文的写作值得借鉴的地方。(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香港是弹丸之地,高楼林立,将道路挤得没有了,楼与楼之间没有空间建路,怎么办?建筑师们就带着画好的图,来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在楼与楼之间画
8、上路,孩子们拿起笔,不假思索地就在楼与楼的空隙间画上楼梯,楼梯间搭上天桥,几分钟内就把成人们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解决了。这说明孩子的想象是奇特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复杂的事情,通过孩子们的想象,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幼时记趣 ,理解作者的童心童趣。二、自主预习幼时记趣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 ,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明确: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反映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和观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文中很注重对观察到的细节进行描写:对藐小微物, “细察其纹理” ;对丛草、虫蚁, “定神
9、细视” ;对二虫相斗,观之“出神” 。这样的观察,实际上是“看”与“想”同时进行的。 “察”这个动作本身就含有思考的意思。因此,观察促进了想象和联想,观察越细致,联想就越丰富,想象就越奇特,例如,把飞舞的蚊群,想象为“群鹤舞空” ;把蚊群冲烟飞鸣,想象为“鹤唳云端” ;把“丛草”想象为“森林” , “虫蚁”想象为“野兽” , “土砾”想象为“丘谷” 。这些都是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想象的,而这里的联想和想象,又是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的,因而对事物的描写真实、生动,富有生活情趣。三、合作探究(一)内容探究1蚊不是鹤,但作者“私拟作群鹤舞空” , “作青云白鹤观” ,于是在作者眼里,
10、蚊“果然鹤也” , “果如鹤唳云端”了。作者观蚊如鹤达到如此高妙的境地,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明确:蚊不是鹤,但作者“私拟作群鹤舞空” , “作青云白鹤观” ,于是在作者眼里,蚊“果然鹤也” , “果如鹤唳云端”了。两个“果”字,强调了想象情景的逼真,作者之所以能达到观蚊如鹤如此高妙的境地,关键在于“心之所向” ,在于作者善于想象与联想。这里作者不是单凭视觉去接触画面,而是心有所向,凭借主观想象去感受画面。当然这种主观想象是合理的,因为蚊与鹤有形似声似之处。正由于这种想象是合乎情理的,所以作者能够进入一种观 察自如的神奇、美妙的境界。2写神游山林的乐趣突出了作者幼时的哪 些心理特点?明确:表现了作
11、者幼时观小为大、喜欢想象的特点。作者由丛草、虫蚁、土砾联想到自然山林、野兽等美景,进入了心旷神怡之境,丰富了美的感受,获得移情入境、小中见大、微中见奇的欣赏效果。当然,这种想象和乐趣与作者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是密切相关的。缺乏知识和生活,也就无从想象,自然也就没有神游 的感受。(二)写作借鉴1这是一篇叙述童年趣事的美文,其核心就是凸现那令人没齿难忘的童真童趣。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的?按照什么结构来行文的?明确:文章以儿童眼中看世界所得“童趣”为主线,按照“总分”结构组织全文,紧扣一个“趣”字来写。先总写童年时常有超乎尘世之外的乐趣。然后分说三件趣事:第一件趣事是观蚊如鹤之趣,视飞蚊为“群鹤舞空”
12、 ,于蚊帐中玩蚊子, “我”感到极其愉快;第二件趣事是神游山林之趣,视丛草为林木,虫蚁为走兽,土砾为丘壑, “我”神游其间,怡然自得;第三件趣事是观二虫相斗,视为“庞然大物”的蛤蟆吃掉了二虫, “我”生气,鞭而驱之。至此,几个分散的小故事就连缀成一个整体,取得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2小组讨论:本文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在平时的作文中学习、借鉴?明确:(1)观察细微,凸现童真。童年趣事,均是琐事,但在孩子的眼中却是难忘的“大事” 。文章在安排好线索的同时,以儿时观察事物的独特角度,精选了充满童趣的典型材料,生动细致地加以刻画。这样,整篇文章童趣横生,每个故事引人入胜,每个细节生动传神,字里行 间凸现
13、童真。如 “冲烟飞鸣”中的“冲”字,使人想象到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 飞乱闯的情状;蛤蟆 “拔山倒树而来” ,初读似乎感到有违事理,细品则深感用语之妙,作者重在神似描写,且符合儿童的感知、心理特征和“蹲其身”平视的错觉,生动而真实。(2)想象丰富,童心可爱。本文通过大胆的想象,进行高度的夸张来极力张扬童趣。兼用夸张和比喻的“夏蚊成雷” ,找到了蚊群嗡嗡与闷雷之间的声似,以蚊喻鹤,找准了二者体形的形似, “心之所向” ,眼前果然就出现了“群鹤飞舞”的景观,进而创造性地“作青云白鹤观” ;把“丛草”当作森林, “虫蚁”视为野兽,土砾比作丘壑,同样是“我”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的产物,而这些联想和想象,又
14、是以一颗天真的童心作为出发点的,因而显得形象逼真,情趣盎然,更使文章洋溢着新奇烂漫的童趣。四、板书设计幼时记趣总说(1)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藐小微物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分析(24) 夏蚊成雷想象群鹤飞舞留蚊帐中想象鹤唳云端小草丛杂联想神游山林观察虫斗蛤蟆吞虫入神观之兴浓鞭打惩暴善于想象与联想纯真的童心和童趣五、课外拓展阅读下面材料,想想你儿时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很多的趣事,请你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材料一:三个孩子问妈妈:“妈妈,您的生日到了,我们要送您一件礼物。您要什么?”“我只想要三个听话的孩子。 ”“啊, ”老大叫了起来, “那我们不成了六兄弟了吗?”材料二:教堂里,一个小男孩在祈祷:“上
15、帝呀!我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请把首都移到上海吧!”一个牧师在旁边听到后,问小男孩:“小朋友,你为什么祈祷要把首都移到上海?”小男孩说:“有一个考试题问的是首都在哪,我答的是上海。 ”材料三:一位老先生沿街缓慢地行走,看见一个小男孩正在够一个门铃,但门铃太高,怎么也够不到,心地善良的老先生 停下来对小孩子说:“ 我来帮助你打铃吧。 ”于是他使劲儿打响铃儿,整个房子里的人都听到了铃声。小孩这时却对老先生说:“现在咱们逃走吧,快!”_ _答案示例:有一次,我卖报纸,想到平时妈妈买东西的时候都砍价,就学着妈妈的样子对收报纸的说:“报纸 4 毛一斤,太贵了,3 毛吧!”收报纸的就说:“3 毛就 3 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