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7072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年秋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年秋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年秋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年秋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论述类文本(15 分)阅读下文,完成 13 题。中国茶道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 ,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橘皮、桂圆、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 ,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 “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品茶” ;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茶艺” ;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茶道的

2、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 “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茶道追求“和” ,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太和” ,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太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 ,放置在地上从“土” ,炉中烧木炭从“木” ,木炭燃烧从“火” ,风炉上煮茶汤从“水” ;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老子说:“至

3、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中国茶道

4、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 ,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情要真闲。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

5、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 。1下列不能作为为“中国茶道”下正面定义的证据的一项是(5分)( )A “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 “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B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C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D “和”是中国茶道思想的核心和灵魂,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解析:C 项不能作为正面下定义的证据。因为“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 ,属于“品茶” ;“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 ,属于“茶艺” 。答案:C2下

6、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5 分)( )A按照中国茶道的说法,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 “静”“怡” “真”四字真谛的境界。B中国饮茶可分两类,一类是“混饮” ,就是根据个人的口味,在茶中加入其他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混喝;另一类是“清饮” ,为了不损茶的本味、真香,而不加入任何其他配料,只用开水泡喝。C中国茶道发源于道家的“真” ,它有三个具体要求:一是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二是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互见;三是在品茗过程中放松自己,达到“全性葆真” 。D本文借“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提出的“和、静、怡、真”四字来

7、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并在此基础上为人们认识中国茶道和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解析:A 项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原文讲的是中国茶道一直在追求“和、静、怡、真”的境界,并没有说“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 静 怡 真四字真谛的境界” 。C 项,原文说的是中国茶道起点是“真” ,不是说发源于“真” ;原文说它有“三重含义”不是说“三个具体要求” 。D 项,原文只是借 “武夷山茶痴”提出的“和、静、怡、真”四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而不是就以此为“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 。答案:B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

8、确的一项是(5 分)( )A茶道与饮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是按中国人的观点,茶道的文化品位更高罢了。B文章阐述中国茶道的“和” “静” “怡” “真”四个特点,实际上也是个人见解,主要是从中国哲学儒、佛、道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C中国茶道之所以与日本茶道有区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茶道特别古板严肃,讲究“清寂” ,而中国茶道更加重视雅俗共赏,不拘一格。D中国茶道追求的“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的“保合太和” ,后来经过中国“茶圣”陆羽的发展,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解析:D 项推断错误。 “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 ,但是陆羽只是借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理论来阐述自己的茶道观,即五行相生相克,

9、和合统一的哲学观,而不是“经过中国茶圣的陆羽的发展,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 。答案: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 中国多地近日遭遇严重雾霾天气,影响百姓的出行与健康,引发媒体、网友密切关注。最新消息显示,中央气象台 1 月12 日 18 时发布大雾黄色预警,1213 日京津地区、河北东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苏皖北部、四川盆地、重庆西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和南部、贵州西部和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北部等地有能见度不足 1 000 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 200 米。据报道,部分地区城市空气重度污染,PM 2.5 监测指数接近或达到顶峰数值。1

10、2 日北京 PM2.5 指数濒临“爆表 ”,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上午 9 时的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几乎所有区域仍被意味着最严重污染的“深褐色”覆盖,PM 2.5 指数最高站点为 456。除北京外,河北、天津、山东、湖北、河南等地高速公路、机场处于封闭状态,旅客出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专家建议市民朋友尽量选择室内活动,尤其是老人、儿重、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尽量缩短外出时间,室外停留时做好自身防护,不要做呼吸量较大的剧烈运动。(节选自“中兴网”)材料二 自 1 月 4 日以来,河北省几乎天天都是雾霾天气,成为不折不扣的“雾霾之月” 。为此,记者采访了省气象局气象服务首

11、席专家。据专家介绍,从几次明显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分析,都和大气环流的调整有关。大气环流由前期的经向型转为纬向型环流,冷空气势力明显减弱。本来在“三九” “四九”受冷气团控制的我国中东部地区(包括河北省) ,被变性的大陆高压控制,加上气温缓慢回升,近地面湿度增大,导致隆冬季节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对于河北省包括石家庄在内的中南部地区居民来说,冬季雾霾频发几乎已经习以为常。在 1 月份河北省发生的几次能见度小于 50米的强浓雾,几乎都出现在石家庄、邯郸等中南部县市。究其原因,这与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等县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平原地区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有着重要的关系。受西部的太行山脉影响,风速在到达河北省中

12、南部地区后减小,容易出现静稳和逆温天气,使大气垂直层结构稳定,不利于污染物水平和垂直扩散。河北省 1 月份雾霾天气频发除了与冷空气弱,风速小有关外,前期降雪多引发近地层空气湿度大也成为原因之一。受降雪影响,连日来,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空气相对湿度都在 80%以上,受夜间辐射降温影响,导致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趋于饱和,最终使水汽凝结而形成雾霾。(节选自燕赵晚报)材料三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 1 月份我国中东部多次严重的空气污染?中国气象局组织召开雾霾天气成因分析与预报技术研讨会,邀请大气和环境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参加研讨会的专家认为,静稳天气和污染排放是雾霾形成和持续的重要因

13、素。由于在一段时期内大范围的气溶胶(污染物) 的排放变化不会很大,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变化主要受到气象条件的控制。今年 1 月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有利于形成雾霾的气象条件,与前期最大的不同是中纬度地区环流经向度小,这使得此期间北方冷空气强度变弱,南方暖湿气流相对较强,大气静稳且相对湿度较高。专家指出,我国气溶胶浓度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是较高的,仅次于南亚城市,远高于欧洲、美洲的城市。气溶胶粒子不仅对形成霾有贡献,还作为凝结核参与到了雾的形成过程中,因此,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粒子对雾和霾的形成都有极大影响,大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秀骥强调,不能把 1 月份的雾霾事件简单归结于全球气候变暖。雾霾形成,

14、气象是一个条件,但更重要的是大气污染总体在加剧。1 月份的雾霾天气过程警示我们,大气污染已经到了危险的极值,加强节能减排的研究、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节选自“人民网”)【相关链接】 气溶胶是悬浮在空气中的液态或固态微粒,含有各种微量金属、无机氧化物、硫酸盐、硝酸盐和含氧有机化合物等。它们可以来自被风扬起的灰尘、海水蒸发而成的盐粒、火山爆发的散落物以及森林燃烧的烟尘等天然源,也可以来自化石和非化石燃料的燃烧、交通运输以及各种工业排放的烟尘等人为源。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5 分)( )A材料一着重报道了我国多地雾霾天气的严重状况,连百姓的出行和健康都受到影响

15、,甚至正常的户外活动都不能开展。B材料一中,作者以北京为例,说明部分地区城市空气重度污染,PM 2.5 监测指数接近或达到顶峰数值。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着重分析了雾霾的成因,但两则材料关注的地区范围不同,专家的观点也大相径庭。D三则材料虽然来源不一,报道的角度内容也各不相同,但都关注了“雾霾”问题,都能引起民众对防霾治霾的重视。解析:A 项“正常的户外活动都不能开展”错,原文中专家建议“尽量少”和“做好防护” 。C 项两则材料中专家的观点大同小异。D 项 “报道的角度、内容也各不相同”有误,材料二和材料三都侧重分析了雾霾的成因。答案:B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6 分)( )A

16、雾霾会导致能见度降低,交通受限,影响出行;还会危害身体健康,特别是对老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B由于太行山脉阻滞了西北风,因而风速减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这导致河北省 1 月份能见度小于 50 米的强浓雾都出现在南部县市。C导致 1 月 4 日以来河北省几乎天天都是雾霾天气的原因是冷空气势力减弱和气温回升造成的近地面湿度增大。D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变化主要受到气象条件的控制,一旦出现有利于形成雾霾的气象条件,雾霾就会形成和持续。E大气污染既有天然源,也有人为源,其中,人类活动产生的大气气溶胶粒子对雾和霾的形成都有极大影响。因此,雾霾治理,当务之急是加强人为污染物排放的研究和治理

17、。解析:B 项错在“都出现在南部县市” ,原文是“几乎” ;C 项原因分析不全面,原文是“河北省 1 月份雾霾天气频发除了与冷空气弱、风速小有关外,前期降雪多引发近地层空气湿度大也成为原因之一” 。D 项在一段时期内大范围的气溶胶 (污染物)的排放变化不会很大的情况下,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变化才主要受到气象条件的控制,要形成雾霾,单有气象条件是不够的。答案:AE6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概括雾霾形成的原因。请根据材料三,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分别提一条防霾治霾建议。(6 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的分析和筛选的能力,考生要注意题干“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概括雾霾形成的原因。请根据材料三,从个

18、人和社会的角度分别提一条防霾治霾建议” ,根据题干的要求相应地到材料中去筛选和分析答案即可。点睛:信息筛选、概括内容要点或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和综合两种,局部指答题的区间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指答题的区间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还是综合,局部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本题题干是有明确的指向性的,考生扣住对材料二和材料三的理解和分析即可。答案:(1) 雾霾的成因:气象条件;地理条件;污染物排放。(2)建议:就个人而言,在日常生活中要努

19、力节能减排,践行低碳生活。就社会而言,要加强节能减排的研究,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三、文言文阅读(2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服除,为晋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侍郎,兼修国史。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食则百事废 ,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 。又曰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 。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瓦,呼嗟道路。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

20、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 ”不纳。复谏曰:“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颙颙以谓朝有新政。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员浸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为殚,太仓之米不支。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亦未止。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繇兹向春,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又突厥于中国为患日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先天元年,为侍中。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明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

21、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由黄门监改紫微令。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宋璟闻而叹曰:“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赠幽州都督,谥曰忠。(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5 分)( )A又突厥于中国为患日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 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 /何以防之B又突厥于中国为患日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 /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 /复何

22、以防之C又突厥于中国为患日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 /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 /复何以防之D又突厥于中国为患日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 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 /何以防之答案:C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 “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 “进士”是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 “服除 ”亦称“除丧” “脱服” ,俗称“脱孝” 。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亲族中,按五服制度,各人所服及服期不同,除服时间亦先后不一。C “赠幽州都督”

23、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D “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解析:D 项,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答案: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 )A魏知古正直有才能,考中进士后,先后两次编修国史,仕途顺利,多次升迁,历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吏部侍郎等官职。B唐睿宗为公主修建道观,魏知古多次进谏,直言盛暑修观,劳民伤财,有违安养百姓的治政之本,唐睿宗认为他言辞恳切,于是停止了修建道观。C窦怀贞等阴谋乱国,魏知古秘密揭发他们的阴谋,窦怀

24、贞被杀,魏知古被赐封二百户,五百段物。随后,玄宗亲笔下诏又增加一百户,表彰他显著的节操。D魏知古担任侍中期间,多次受到封地、财物的赏赐,恩意优渥。然兴衰不由人,后因与姚崇不和,改授工部尚书,罢除参知政事一职。解析:B 项, “唐睿宗停止修建道观”属无中生有;且魏知古前后两次进谏,第一次是站在百姓角度,第二次站在国家内忧外患的角度。答案:B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5 分)译文:_(2)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5 分)译文:_答案:(1) 违背人事和天时,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不急的事

25、务,百姓心里动荡不安,众人议论纷纷。(2)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献诗婉言规劝,(皇帝) 亲笔下诏答复给予表扬,并且赏赐五十匹布帛锦缎。【参考译文】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正直有才能,考中进士。以著作郎的身份编修国史,几次升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年,担任吏部侍郎一职,因为母亲去世而解职。守孝期满,担任晋州刺史。睿宗即位,因为他是旧属吏而授任黄门侍郎,兼修国史。适逢建造金仙、玉真观,虽然正值盛夏,工程紧迫,魏知古进谏说:“臣听说古代的君主统治百姓,一定会时时注意百姓忧虑的事情,如果百姓忧虑食物就废除百事 ,因此说不做以无益害有益的事 。又说不要违背百姓而放纵自己的欲望 。这都是兴化立治、施政

26、养民的根本。如今为公主建造道观,将以此树立功德祈求福佑,然而造观的地方都是百姓的住宅,忽然逼迫,令他们转移搬迁,扶老携幼,拆椽除瓦,怨声载道。违背人事和天时,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不急的事务,百姓心里动荡不安,众人议论纷纷。陛下为民父母,想要凭什么安定他们呢?希望颁下明诏,顺从人愿,停止劳役,赢得美名,这样过失还不算太多。 ”疏奏不被皇帝采纳。魏知古又进谏说:“自从陛下剪除凶逆,继承帝位,百姓仰慕,认为朝廷有了新政。如今风俗教化衰败日益严重,府库空虚,官员日增,各部门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超过两千,太府的布帛为此用尽,太仓的米粮不能供给。臣先前请求停止营造金仙、玉真二观,到现在还未停止。如今前遭水

27、患后遇旱灾,五谷不熟,因此到来年春天,必定严重饥荒,陛下想要如何救济天下呢?另外突厥对中原为患已久,虽然派遣使者请求婚娶,恐怕豺狼之心,弱小时就顺服,强大时就骄逆,一旦时机成熟兵强马壮,如果乘中原饥荒,窥犯边塞,又如何防备呢?”皇帝赞赏他耿直,让他担任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先天元年,魏知古担任侍中。随从皇帝在渭川打猎,献诗婉言规劝,皇帝亲笔下诏答复给予表扬,并且赏赐五十匹布帛锦缎。第二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阴谋乱国,魏知古秘密揭发他们的阴谋,窦怀贞被杀,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遗憾先前的赏赐少,亲笔下诏又增加一百户,表彰他显著的节操。这年冬天,诏令魏知古主持东都吏部选事,他以称职而闻名,

28、皇帝下诏称赞并赐衣一套。从此皇帝待他恩意更厚,他由黄门监改任紫微令。与姚崇不和睦,改授工部尚书,罢除参知政事的宰相职位。开元三年魏知古去世,终年六十九岁。宋璟听说后感叹道:“叔向是古代流传的正直的典范,子产是古代流传的仁爱的典范,兼而有之者就是魏公啊!”追赠魏知古为幽州都督,谥号忠。四、语言运用(33 分)1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6 分)( )最美的是小城的春天,鸟语花香,风声鹤唳,游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仗着小聪明取得的成绩总是昙花一现,那些最终取得成就的人,却选择了长久地坚持。他们天涯相遇,一见如故,谈起外患内乱仍频的祖国,都恨不得立刻飞回去为它服务。

29、武亦姝在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中勇夺冠军,大家都夸她是一位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那天放学回家,肚子已经打着鼓抗议了,正当我如饥似渴地寻找食物时,突然发现冰箱里放着一块面包,我高兴极了。这正是作家叙述最为迷人之处,他在现实与神秘之间来回走动,就像在一座桥上来回踱步一样自然流畅和从容不迫。A BC D解析: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不合语境。求全责备:要求完美无缺。多用于对别人,倾向于贬义。用在此处不恰当。如饥似渴:好像饥思食,渴思饮那样,形容要求非常迫切。不合语境。答案:B1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5 分)( )A河南农民何刚拒绝了文物贩子的巨额现金,将 19 件从自

30、家院里挖出的珍贵文物悉数交给故宫博物院,填补了博物院藏品的空白。B事实证明,中美新能源战爆发的原因是由新能源产业发展逻辑、政府政策、公共态度和投资环境等多个层面的差异共同所导致的。C广东不仅 GDP 等经济指标飘红,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7 224 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 8.9%。D在北京大学 2017 届本科毕业典礼上,校长林建华寄语毕业生:宁可自己吃点亏,也不要为了一时便宜,丧失对原则和底线的坚守。解析:A 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从自家院里挖出的 19 件珍贵文物” 。B 项,句式杂糅,应删掉“原因是 ”或“由共同所导致的” 。C 项,成分赘余,应去掉

31、“左右 ”。答案:D1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5 分)( )A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D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解析:本题考查用语是否得体。A 项, “府上”是对别人的家的尊称,应改为“寒舍” 。B 项, “垂念”称对方 (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应改为“感念” 。C 项, “家严 ”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应改为“令堂” 。D 项,正确,其中“ 荷

32、”常用于书信、公文等中表示感谢或客气。答案:D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9 分)防疫专家对“家庭养猫灭鼠”不看好,一是_,因为养猫户的捕鼠毒饵的消耗率仅比未养户低 8%,却要消耗大量猫粮,并且养猫户的鼠密度仅比未养户低 10%。二是_ ,猫易携带弓形虫、狂犬病病毒、猫抓热和猫癣等众多病原体。三是猫极不利于防疫。猫密切接触鼠,或将户外的病鼠拖回本宅,_。答案:成本高而作用有限 猫自身也携带大量病毒 容易扩散鼠身上的病毒15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8 分)“爆竹声声除旧岁” ,

33、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_。_。解析:准确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讲,准确是指用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答案:限制燃放烟花爆竹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限制燃放烟花爆竹不一定就能避免环境污染。五、写作(60 分)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

34、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 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不得抄袭。【写作提示】这是

35、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从高中生的同学关系入手,从调查数据起引,强调了求真求实的严谨作风,让同学关系话题显得有话可写。命题的意图在于强调和谐美好的同学关系,这奠定了作文写作的健康导向。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不愉快的争执等往事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可以写成记叙文,重在描写,妙在倒序,可以创新使用书信等体裁。2探讨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材料提供了自我意识强、志趣性格、竞争三个角度,可以攻其一点,也可以多点综合,更可以另抒新见,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借助故事阐发道理,宜联系历史、社会深入分析,不宜面面俱到,蜻蜓点水。3如何增进同学间关系,材料提供了尊重、理解、包容、换位思考等方式,写法同第二点。从文体上看,写记叙文较有话可说,但要注意不要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要从小处着眼,讲究波澜与语言。写议论文,要注意跳出自我的小圈子,不要通篇以周边同学论证,避免缺乏说服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必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