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阅读写作练手资料(含解析)之 古诗词鉴赏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69592 上传时间:2019-06-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语文阅读写作练手资料(含解析)之 古诗词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年中考语文阅读写作练手资料(含解析)之 古诗词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年中考语文阅读写作练手资料(含解析)之 古诗词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年中考语文阅读写作练手资料(含解析)之 古诗词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年中考语文阅读写作练手资料(含解析)之 古诗词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 09 古诗词鉴赏(一)2018 年福建省福州中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4.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临碣石”中的“临” ,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C. 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D. 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5.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

2、要分析。(二)湖北省黄冈市 2018 年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小题。【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注】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19.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同时“单车” “征蓬” “归雁”等也传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激愤。B. 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

3、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C. 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感受到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D. 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 “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20. 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1. 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三)2018 年湖北省咸宁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0

4、. 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 一联也是对仗的。B. 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 ,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 “归雁” ,遥相照应。C. 领联的“潮平两岸阔” ,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D. 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21. 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 。(四)2018 年衡阳市初中学业水平

5、考试试卷语文(试题卷)二、诗词鉴赏与阅读理解阅读归园田居(其三) 完成下列小题。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7.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句中“盛”与“稀”前后对比,突出南山下的土地的荒芜,侧面写出诗人的灰心丧气B. 三、四句写一早就去除草,直到黄昏月出才扛着锄头回家。截取两个片段,归纳一天劳动的辛苦。C. 五、六句承上而来,描绘了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出了诗人垦荒劳动的艰辛D. 最后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卒章显志,表达出作者的心愿。8. 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6、五)盐城市 2018 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 8 题。 (6 分)宿牛群头 胡 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蘑菇。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 供晚厨。(选自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 )【注】牛群头:地名。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1)诗中“拙” “满”二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六)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2018 年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语文试题阅读古诗文,回答下面小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连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7、有什么作用?(七)成都市 2018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五代词,完成小题。南乡子李珣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13. 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14. 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A.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B.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八)湖南怀化市 2018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

8、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0.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 ,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B.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 ,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C.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D.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11. 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九)2018 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9、。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1. 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22. 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2018 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对下面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这首元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B. “聚” “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C.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D. “兴,百姓苦;亡,百

10、姓苦”的意思是: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十一)攀枝花市 2018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4 分)乙卯重五 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 ,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注释】乙卯:指 1195 年,这年作者 71 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 。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1)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端午节的什么习俗?(2)请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人“笑”的原因。(十二)山东德州市 20

11、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陇 西 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7. 本诗从题材上属于(_) ,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_) 。8. “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9. 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十三)2018 年江苏省宿迁市语文中考试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 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选自全唐诗 ,中华

12、书局 1960 年版)注贾至曾调守到此。5. 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_。6. 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专题 09 古诗词鉴赏(一)2018 年福建省福州中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4.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临碣石”中的“临” ,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C. 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D. 本诗寓情于

13、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5.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答案】4. C 5.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解析】4.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故 C 项分析不正确。5.本句话翻译为: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的景象。(二)湖北省黄冈市 2018 年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小题。【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

14、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注】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19.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同时“单车” “征蓬” “归雁”等也传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激愤。B. 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C. 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

15、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感受到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D. 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 “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20. 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1. 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答案】19. C 20. 尾联揭示了征战者光明的内心世界。尽管征尘千里,遮天蔽日,但征战者心中始终充满明亮的阳光,心系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报效君王(国家)。 21. 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远处烽火台-缕孤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者一轮

16、圆圆的落日。此句选取了塞外特有的景物“大漠” “长河” “孤烟” “落日” ,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乙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冰冻的水寒冷得使马受了伤,悲凉的北风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此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 “悲风” ,极言天气之寒,突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景色。【解析】19. C 项理解不正确, “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 “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不合诗意。20.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心系祖国,视死如归,报效君王的思想感情。21.诗歌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

17、联系的文章诗歌,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甲诗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乙诗突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景色。(三)2018 年湖北省咸宁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0. 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 一联也是对仗的。B. 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 ,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

18、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 “归雁” ,遥相照应。C. 领联的“潮平两岸阔” ,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D. 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21. 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 。【答案】20. D 21. “正”是指风顺而不猛, “悬”是端端直真地高抹着的样子。 “风正一帆悬”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写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顺风前行的样子。【解析】20. D 项“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对这首诗解说错

19、误。应该是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21. “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 ,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四)2018 年衡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语文(试题卷)二、诗词鉴赏与阅读理解阅读归园田居(其三) 完成下列小题。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7.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句中“盛”与“稀”前后对比,突出南山下的土地的荒芜,侧面

20、写出诗人的灰心丧气B. 三、四句写一早就去除草,直到黄昏月出才扛着锄头回家。截取两个片段,归纳一天劳动的辛苦。C. 五、六句承上而来,描绘了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出了诗人垦荒劳动的艰辛D. 最后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卒章显志,表达出作者的心愿。8. 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答案】7. A 8. 指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解析】7.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交代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的情况,为后面的“但使愿无违”表达做铺垫,这里并不是表现出诗人的“灰心丧气” 。答案为 A。8.这首诗歌生动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

21、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又蕴含了对黑暗官场的厌恶,表现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据此可知“愿”指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五)盐城市 2018 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 8 题。 (6 分)宿牛群头 胡 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蘑菇。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 供晚厨。(选自元明清诗歌鉴赏辞典 )【注】牛群头:地名。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1)诗中“拙” “满”二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 “茁”是旺盛的意思, “满”是装满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雨过之后,蘑菇长得十分旺

22、盛,数量很多,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2)表达了作者旅途中的安逸闲适。【解析】(1)作答时,先解释词语的意思,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最后再指明作者的情感。这里首先要注意“拙”应该是通假字,同“茁” , “茁壮”的意思,用来修饰“蘑菇” ,写出蘑菇长得旺盛;“满”则写出蘑菇的多。由此可以看出,描写的对象主要是“蘑菇” ,写出它的旺盛与多,从而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2)从诗歌的一二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这里描写的是大自然的美丽之景,而三四两句则是写诗人从牧童那里买来蘑菇做晚饭,表现出诗人的安逸闲适之情。(六)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2018 年初中毕业学

23、业统一考试语文试题阅读古诗文,回答下面小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连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示例:这首诗的颔联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解析】诗人以“风飘絮”比喻国势如同风中柳絮一般十分危急,以“雨打萍”来比喻自己家破人亡的凄凉状态。浮萍本就是孤苦无依的象征,而诗人又在“萍”字上加入“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 “风飘絮”和“雨打萍”这两者在一起写出了国破家亡的凄凉境遇,比喻祖国

24、大好山河的破碎和自己一生像浮萍漂浮不定。(七)成都市 2018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五代词,完成小题。南乡子李珣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13. 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14. 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A.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B.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答案】13. 从“思乡”二字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思乡小词。词中写岸边烟雨朦胧,花瓣伴着

25、雨滴飘落水中,鹧鸪几声啼叫,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借景抒情,为下文渲染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做铺垫。 14. C【解析】13.结合诗句的内容“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分析,这首诗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思乡之情。14. C 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也是表达了作者深处边疆之“远” ,保家卫国,但功业未建,只有在杯酒中表达内心的孤独凄凉,寄托思乡之愁。ABD 三项并没有体现出这种心境,故选 C。(八)湖南怀化市 2018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

26、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0.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 ,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B.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 ,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C.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D.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11. 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0. B 11. 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哀伤,

27、有凄清悲凉之感,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解析】10. B 项有误, “羌管悠悠霜满地” ,写出了边关寒冷,生活很艰苦。11.本词上阕写景,突出了边塞风光的“异” ,这是描写的表达方式。下阕抒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写出了征人矛盾的心情,既思念家乡又为国担忧;“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更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还从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九)2018 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1. 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展现出一幅动人

28、的山林秋色图?22. 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答案】21.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22. 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深秋枫林红叶要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使秋天更富有生机。这体现了诗人一种豪爽向上的精神。【解析】21.可从“远上寒山石径斜”提取“寒山” “石径” 。从“白云生处有人家”提取“白云”“人家” 。从“停车坐爱枫林晚”提取“枫林” 。从“霜叶红于二月花”提取“霜叶” 。22.一问,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可分析“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作答。二问,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

29、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2018 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对下面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这首元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B. “聚” “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C.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D.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 项“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对这首元曲理解有

30、误。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说如果天下安定,皇家定要大兴建设,劳民伤财,百姓不好过;如果国家灭亡,灾难四起。战祸不断,百姓也受苦。感慨天下不论是兴是亡受苦的都是老百姓。写出作者当时一种忧民的思想。(十一)攀枝花市 2018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4 分)乙卯重五 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 ,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注释】乙卯:指 1195 年,这年作者 71 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 。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

31、上艾枝。(2)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端午节的什么习俗?(2)请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人“笑”的原因。答案:(1)比喻(或对偶) ;吃粽子、插艾枝(2)山村景色美好;节日气氛浓厚;较早做完天的事情;能轻松享用晚餐。 (意思对即可)【解析】 乙卯重五诗这首五律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表达了诗人端午节的喜悦心情。(1)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意思是:吃了两只角的粽

32、子,高冠上插着艾蒿。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就像“发髻”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从句式来看,这两句“粽包”与“艾束” 、 “分两髻”与“著危冠”词性相对,属于对偶。 “粽包”是端午节吃粽子习俗,“艾束”是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据说艾叶气,熟芬芳,能通九窍,去疾病,故载于帽子上。从这两句中可以看出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插艾枝。(十二)山东德州市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陇 西 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7. 本诗从题材上属于(_) ,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_) 。8. “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

33、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9. 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7. 边塞诗 高适/岑参。 8. 借代 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9. “河边骨”是实写, “梦里人”是虚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解析】7.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这首陇西行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所以从题材上属于边塞诗。唐代边塞诗人主要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王昌龄、崔颢等。8.(1)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

34、“换名” 。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 “貂锦”原指战士身上穿着的衣服,这里采用的“局部代整体”的借代的修辞手法。 (2)诗文的前两句的意思是: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沙场。这两句诗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的悲壮事实。 “誓扫” “不顾”等词语,表现了唐军将士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据此理解概述作答。9.诗文中的“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 ,一边是现实将士战死沙场的真实场景,一边是梦境中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恋人,虚实相对,对比鲜明,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35、一个“可怜” ,一个“犹是” ,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十三)2018 年江苏省宿迁市语文中考试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 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选自全唐诗 ,中华书局 1960 年版)注贾至曾调守到此。5. 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_。6. 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答案】5. 高山、落叶、秋风 6. 相逢喜悦,淡泊坦荡,感伤惆怅【解析】5.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高山、落叶、秋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