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演练巩固提升,备考方略突破,板块二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讲古人风云,知人间冷暖 第三讲 联教材,分类记,破解古代文化常识题,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目的在于检测考生的文化素养,旨在让考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综观近三年的考情可以发现,考查的主要是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出现的、含义比较固定的、与理解文意有密切关系的、且出自文本的一类古代文化名词。古代文化知识题重在考查识记能力,但由于该考点考查的词语是从文言材料中引发出来的,故兼考理解和推断能力。,一 熟知“6类”常识的记忆法 (一)科举记忆法 明清时期的考试共分四级,分别是“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中榜者为“秀才”,乡试中榜者
2、为“举人”,会试中榜者为“贡士”,殿试中榜者为“进士”。举人中的第一名为“解元”,贡生中的第一名为“会元”,进士中的第一名为“状元”。一个考生,假若能连获上述三个第一名的话,那他就是“连中三元”了。,对点训练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判断: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2)征辟是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 ,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答案:(1) (2)征 辟,(二)古代官
3、职记忆法 学习和研究历史,一定要研究历史人物;而在阅读历史人物的史料时,常常会遇到人物官职升降的问题。在古代史书中,特别是人物传记中,表示官职升降的词有不少。所以,正确地辨析这些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疏通文义,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及历史环境是相当重要的。对于这类文化常识的记忆,可采用歇后语的方法: 封用赠捐署授官,拜补除。拔擢加陟升调移,迁转徙。征辟进简召铨选,荐举察。出仕起就宦权摄,领兼假。贬黜罢夺放废去,免谪适。致仕致政事告老,乞骸骨。,对点训练 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判断:“九卿”又称九寺,“寺”即官署。唐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
4、。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2)填空:秦汉的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 ,汉称 。属官有郡尉、监御史、督邮(巡察各县官吏的功罪)、主簿等。汉代的相国相当于太守。隋唐的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 答案:(1) “唐以太常”应为“汉以太常” (2)郡守 太守,(三)称谓记忆法 尊称:自家父母称“高堂、双亲、膝下”,别家父母称“令尊、令堂”,老师称“恩师、导师、夫子”,他家房居称“尊府、贵宅”,自家居室称“草堂、寒舍”。 谦称:学生自称“门生、受业、不才、小生、小可、晚生、后学”等。,雅称:自家父亲称“椿萱”,自家母亲称“萱堂”,岳父母称“泰山、泰水”,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
5、夫妻称“伉俪、伴侣”,丈夫称妻子“内人、可卿”,妇女称“巾帼”,男子称“须眉”,同学称“同窗”。 婉称:家父母称“家严、家慈”,去世父母称“先父先严、先母先慈”,夫妻一方亡故称“丧偶”,夫死未嫁之女称“遗孀、孀居”,妻死未娶称“鳏夫、鳏居”。,对点训练 3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判断: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按照一定的标准,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个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号。有时也有私谥,是有名望的学者死后其亲友门人所加的,如陶渊明死后,颜延之为他作诔,谥为“靖节征士”。( ),(2)填空:古人常以官职爵名、籍贯郡望来尊称别人。如杜甫被称为 ,王安石被称为王临川,韩愈被称
6、为 。此外,唐代诗人常以排行相称,如元稹被称为 。 答案:(1) (2)杜工部 韩昌黎 元九,(四)时辰记忆法,对点训练 4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判断: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昳、日中、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2)填空:古代把晚上 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 作为三更,丑时为四更, 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答案:(1) “日
7、昳”与“日中”应互换位置 (2)戌时 子时 寅时,(五)文体记忆法 中学教材所选的古文篇目,一般都按“语录体、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这四种文体去优选文章的:论语:语录体,是孔子的学生和后学者关于孔子言行思想的记录,共20篇;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编年体,是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国语战国策:国别体,是分国叙述的记言史书;“二十四史”:纪传体,是以记载帝王、诸侯王、社会各界著名人物事迹的历史巨著,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他都是“断代史”。,对点训练 5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判断: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8、,如史记太史公自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 ),(2)填空:古代传类文章,大致分三种,一是史书上的人物传记,称为“ ”;一是史书之外,一般文人学者所撰写的散篇传记;一是用传记体虚构的人物故事即 。 答案:(1) (2)史传 传记小说,(六)基数记忆法 殿试一甲等:状元、榜眼、探花 汉代二京都:洛阳、长安 政务三省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星宿四象分: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夜晚五时段:一更、二更五更 许慎六书创: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惧、爱、恶、欲 方位八荒地: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古国九州天
9、: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 儒家十义德: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父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对点训练 6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判断:古代所说的“二十八宿”是指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2)填空:古代所说的“五行”是指 、木、水、火、土;“五音”是指宫、商、角、 、羽;“五谷”是指稻、黍、 、麦、豆。 答案:(1) (2)金 徵 稷,二 牢记快解常识题的基本流程 (一)快解文化常识题“4步骤” 第一步:通读。对全文尤
10、其是前后文语境的把握十分重要,这类词语并不全部都考查识记,也考查对动态语境的理解。 第二步:联想。这些考查的词语,绝大部分来自必修和选修的文本。联系课内出现的文化常识,这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基础。对古代史书中常出现的官职、制度、礼仪、科举等知识,要有相对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第三步:推断。文化常识的考查,高考其实不主张“死记硬背”,所有考题均与语境有密切的联系,可以根据前后语境推断。 第四步:检验。带入检验,这是确保万无一失的重要一步。无论什么题目,只要是依据文本作答的,都必须带入原文检验。,速记必备知识 常见设误方式 1扩大范围。如解说“太子”,扩大范围说“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2跳脱背景。如解
11、说“嗣位”,说“最年长的儿子”继位,忽略嫡庶。 3张冠李戴。如将对“庙号”的解说弄成对“谥号”的解说。 4以今释古。如将“中国”的今义说成“中国”的古义。,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答题思路 第一步:通读。这篇传记主要介绍了范纯礼敢于抗言、关怀下属、执法从宽而最终遭人
12、暗算的故事。“陵寝”属于宫室建筑类,判断难点在“陵墓建成后,还需”,A项可依据常理判断为正确。 第二步:联想。B项中的“株从”可联想苏武传中的“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连坐?”“连坐”又称“株连”,指旧时一人犯法,其家属亲友邻里等连带受处罚,由此判定B项正确。,第三步:推断。C项属于职官沿革类,判断点一是“指开封府前任府尹”,从原文“方务去前之苛”可判断此处表述正确;二是“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此处出现错误。“令尹”是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此处混淆了“令尹”与“尹”这两个不同时期、不同职权的职官名。三是“是知府的简称”。“知府”是明朝才正式有的官职名,宋朝时府的地方长官
13、叫“知府事”。因此,把“知府”说成是“尹”的简称,混淆了古代职官的朝代。,第四步:检验。“御名”放入文中,可以看出三句话三个判断点均正确,故D项正确。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错误。 形成答案 ( ),C,【参考译文】 范纯礼字彝叟,因父亲范仲淹的恩荫,担任陵台令和永安县令。永昭陵兴建,京西转运使把木材、石料、砖和工匠役徒摊派给一路,只有永安不接受命令。使者把这件事报告给陵使韩琦,韩琦说:“范纯礼难道不知道这件事吗?一定有他的说法。”后来,众人责问他,纯礼说:“陵寝都在永安县境内,一年四时都要修缮管理,没有闲着的时候,现在竟然和其他各县平摊赋役,怎么比得上将赋役搁,置,用它来供奉平时的用度呢?”韩琦肯
14、定了他的回答。回到朝廷之后,他被任命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的身份出京管理遂州。泸南有边防事务,征调赋税严苛急切,纯礼一概以静应对,分辨其中可以备办的,不从百姓那里征取。百姓在庐舍中画像,把他像神一样地加以供奉,命名为“范公庵”。草场失火,百姓疑虑害怕,看守草场的官吏惊恐地等待责罚。纯礼说:“草湿就会产生火气,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只让他们暗中赔偿。库吏偷丝太多当判死罪,纯礼说:“因为乱糟糟的丝杀了他,我不,忍心。”听任他的家人立刻出钱买下丝来赎罪,命令释放受到牵连的人。升任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即位,(纯礼)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担任开封知府。前府尹治政苛刻严酷,纯礼说:“宽柔刚猛相济
15、,是圣人的教诲。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严,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因此一概以宽大处事。皇帝直接下令审讯享泽村村民谋反一事,纯礼审问事情的缘由,(原来是)这个人到戏场看戏,回来的路上看到工匠做桶,就把桶拿来戴在头上说:“和刘先主相比怎么样?”于是被桶匠,抓住。纯礼第二天上朝应对,徽宗问怎么处理这件事,纯礼回答说:“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会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按不应做此事的罪名杖责他,就够了。”皇帝说:“(这样做)凭什么惩戒后人呢?”纯礼回答:“正是想要外面的人知道陛下不滥施刑罚,足够作为典范了。”徽宗听从了他的话。纯礼沉稳坚毅、刚强正直,曾布畏惧他,激怒驸马都尉王诜
16、说:“皇上想要任命,你为承旨,范右丞不同意。”王诜发怒。恰逢王诜招待辽国使者,纯礼主持宴会,王诜诬告他总是直称皇上名字,纯礼被罢免为端明殿学士、颍昌府知府,掌管崇福宫。崇宁五年,复任左朝议大夫,掌管鸿庆宫。去世,享年七十六岁。,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B“吏部”掌管全国文武官员的选用、任免、考核、调动等事务,主管是吏部尚书和吏部侍郎。 C“春秋”既可指春季秋季,也可指我国特定的历史时代,还可指儒家经典,文中用以指年龄。,D“少牢”指我国古代祭祀时用羊和猪当祭品,“太牢”则指祭祀帝王时用牛、
17、羊和猪当祭品。 解析:根据积累的文化常识可知,吏部掌管全国文官,兵部掌管全国武官。故选B项。 答案:B,【参考译文】郝处俊,安州安陆人。他爱好学习,特别喜欢汉书,大致都能背下来。贞观年间,考中进士,任著作佐郎,承袭父亲的封爵。兄弟间和睦友爱,侍奉舅舅们很是恭敬。朝廷召他去任太子司议郎,逐步升官至吏部侍郎。上元初年,高宗皇帝在翔鸾阁大宴群臣,那时赤县与太常的音乐演出班子分东西朋,皇帝诏令雍王贤掌管东朋,令周王显掌管西朋,要他们比赛角胜,郝处俊劝说:“礼中要教育,孩子不说谎,是担心孩子们会生出欺诈之心。现在两位王还很年轻,意志品德尚未定型,就让他们聚朋结党,相互夸示,这不是教导仁义、表现雍容祥和的
18、办法。”皇帝于是即刻制止,并感叹:“处俊有远见卓识,不是一般臣子所能比得上的。”开耀元年(681)死,终年七十五岁。皇帝哀叹他的忠心赤诚,为他在光顺门举哀,用少牢祭奠,送治丧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诏令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其入葬事宜。,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将军以数千之众/欲规霸王之事/不行/仁恩而反遵覆车/不畏天乎/贼遂释之/俱免于难/ B今将军以数千之众/欲规/霸王之事不行/仁恩而反遵覆车/不畏天乎/贼遂释之/俱免于难/ C今将军以数千之众/欲规霸王之事/不行仁恩而反遵覆车/不畏天乎/贼遂释之/俱免于难/,D今将军以数千之众/欲规霸王之事/不行仁恩而反/
19、遵覆车不畏天乎/贼遂释之/俱免于难/ 解析:句中“不行仁恩”是单独的事件,前面断开;“反遵”的内容是“覆车”,不要断开。 答案:C,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细弱,在古代,因女子和孩子细小柔弱,所以常常用“细弱”来借指妻子儿女,泛指家属。 B三辅,既指汉代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种官职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亦指其所辖地区。 C巡狩(巡守),谓天子出行,视察邦国州郡。古时皇帝五年一巡守,以视察诸侯所守的地方。,D薨,仅用于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解析: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答案:D,
20、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林沉稳好学,博学多闻。他家里藏书丰富,加上受学于喜好文采的张竦,学识广博,被当时的人称为“通儒”。 B杜林志节高尚,受人尊崇。他为隗嚣所拘,终不失节归附,他亲自推弟弟的灵柩车,令刺客也感动于他的道义,不忍行刺。,C杜林举贤荐能,奖掖后进。先后向朝廷推荐了同郡范逡、赵秉、申屠刚、牛邯等人,对郎官中喜好学问的人经常加以指点。 D杜林恪尽职守,深受器重。他随从皇帝南巡,几位王傅数次被宣召,有人因交游广泛不能前去应诏,唯独杜林有召必到。 解析:C项,应为“同郡范逡、赵秉、申屠刚、陇西牛邯等人”。 答案:C,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1、(1)隗嚣素闻林志节,深相敬待,以为持书平。(2) 余人虽不见谴,而林特受赏赐,又辞不敢受,帝益重之。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答案:(1)隗嚣向来听说杜林的志气和节操,非常尊敬对待他,让他担任持书平(治书侍御史)。 (2)虽然其他王傅没有受到批评,但只有杜林受到赏赐,他又推辞不敢接受,光武帝越发器重他。,【参考译文】杜林字伯山,扶风茂陵人。杜林少年时喜好学习,为人沉稳,家中有很多藏书,加上外祖父家张竦父子喜好文采,杜林跟随张竦研究学问,学识渊博,当时被人称为通儒。,起初杜林做过郡中小官。王莽失败后,盗贼四起。杜林与弟弟
22、杜成以及同乡范逡、孟冀等人带着家眷一起到河西客居。路上遇到几千个贼人,(这些贼人)抢掠他们的财物,强脱他们的衣服,拔刀指向杜林等人想要杀死他们。孟冀仰起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将军知道天理神明吗?赤眉军有百万之众,所向无敌,但因为残害民众不行天道,最后走向灭亡。如今将军仅凭几千人,想要谋求称霸称王之事,不施行仁义反而重蹈赤眉军的覆辙,难道不畏惧上天吗?”贼人于是就放了他们,大家都免于一死。,隗嚣向来听说杜林的志气和节操,非常尊敬对待他,让他担任持书平(治书侍御史)。后来杜林因病请求离去,辞还了官职。隗嚣又想强令他任职,杜林就推说病重。隗嚣心中虽然不满意,但又想宽容他,就下令说:“杜伯山这个
23、人天子无法使他臣服,诸侯也不能跟他交朋友,大概他是像伯夷、叔齐一样以吃周的粮食为耻辱。现在暂且从师友的位置上,打通友好的通道,按照他的志节行事好了。”杜林虽然被隗嚣软禁,但一直没有屈服。建武六,年,他的弟弟杜成去世,隗嚣才同意杜林护送杜成的灵柩回乡。杜林走了以后隗嚣又后悔了,又命令刺客杨贤在陇坻拦截杀害杜林。杨贤看到杜林亲自推着车,把弟弟的灵柩运送回去,就叹息道:“如今的世道,还有谁能像杜林这样实行仁义之道的?我虽然是个小人,但怎么能忍心杀害义士呢?”于是就逃亡离去。,光武帝听说杜林已回到三辅,就征拜他任侍御史,亲自接见他,向他请教经书故旧以及西州的事情,对他非常满意,赐给车马衣被等物。朝中百
24、官知道杜林是凭借着名望和美德受到重用,都很尊敬和惧怕他。京师里的士大夫们都推崇杜林的学识渊博。,第二年,朝廷广泛议论郊祀礼制,多数人以为周朝祭祀后稷,汉朝应当祭祀尧,诏令再让公卿们商议,大家的意见都相同,光武帝也同意。只有杜林一人认为周室的兴盛,是托了后稷的福,而汉朝的崛起,却并不是缘于尧的功劳。祖宗先例,应该有所继承。最后决定采纳杜林的意见。,后来代替王良担任大司徒司直。杜林推荐同乡范逡、赵秉、申屠刚以及陇西牛邯等人,都被提拔重用,天下贤士都归附杜林。建武十一年,司直的官职被废除,让杜林代替郭宪担任光禄勋。在宫内负责值宿警卫,在宫外总管左、右中郎将以及五官中郎将,周到严密恭谨小心,推举贤才被
25、认为公正无偏。郎官中有喜好学问的人,经常得到杜林的教诲和指点,从早到晚杜林家里经常坐满了好学之士。,后来皇太子刘强自己请求退位,封为东海王,所以加派官员部属,任用杜林为王傅。随从光武帝南巡。当时几位王傅数次被光武帝宣召,有的因为交游广泛,不能前去应诏;唯独杜林忠于职守,有召必到。虽然其他王傅没有受到批评,但只有杜林受到赏赐,他又推辞不敢接受,光武帝越发器重他。建武二十二年,杜林又担任光禄勋。不久,代替朱浮担任大司空。第二年去世,光武帝亲自参加葬礼为他送葬,任用其子杜乔为郎官。,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
26、王的贵族。 解析:“都是以皇帝的年号纪年的方法”错误,“世宗”是皇帝的庙号。 答案:A,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 B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一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即指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C“七月壬辰朔”中的“朔”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即每月的第一天。 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仕”有区别,“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解析: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其中一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