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方略】高考语文总复习板块二 专题二 第五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9544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PPTX 页数:81 大小:48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方略】高考语文总复习板块二 专题二 第五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备考方略】高考语文总复习板块二 专题二 第五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备考方略】高考语文总复习板块二 专题二 第五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备考方略】高考语文总复习板块二 专题二 第五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备考方略】高考语文总复习板块二 专题二 第五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演练巩固提升,备考方略突破,板块二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第五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题型一 鉴赏修辞手法 一、“7类”常见修辞手法要掌握,掌握关键能力 修辞手法题答题“3步骤” 1准确指出修辞手法 古代诗歌用得较多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等,而诗句中往往有些词语具有暗示作用,要注意由此出发,来判断这些常用的修辞手法。,2分析手法的

2、运用 首先要回答出这首诗或词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其次分析这种手法的运用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同时结合诗歌的主旨分析诗人的感情。 3赏析表达效果 有些诗歌本身蕴含着作者非常复杂的思想情感,鉴赏时要在分析修辞手法的基础上加以点明。,二、解题思路示范 典例1 (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的两种修辞手法。,答题思路 第一步:准确指出修辞手法 品读诗歌,明确诗意,结合关键词判断修辞手法。从词中我们不难发现,这里主

3、要运用了比拟和排比的手法。 第二步:规范答题思路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该修辞手法的运用及目的。抓住“争先”“鏖战”“缴缠”分析比拟手法,从三句元曲整体上分析排比手法。,第三步:赏析表达效果 赏析修辞手法的运用所起的表达效果,从词中看,比拟手法重在分析“生动形象”,排比手法重在分析对气氛的“渲染”。,形成答案 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

4、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对点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注】 韩元吉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 宋史孝宗本纪载,隆兴二年十月,金人分道渡淮,十一月,入楚州、濠州、滁州,宋朝震动,酝酿向金求和。这就是作此词的政治背景。,上阕写景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答案:夸张,“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峭壁如削、倚天而立、直插江中的雄奇壮美之景;拟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青山似女子蛾眉不展,凝愁带

5、恨,寄寓了词人内心的愁苦;比喻,“天际两蛾凝黛”句将江天之外两座夹江而立的远山比作女子的蛾眉,突出了远山的秀美。,题型二 鉴赏表达方式 一、“2类”常考表达方式新体验 1.描写 描写从对象上看主要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要求选取典型景物,讲究描写角度,描写手法,这些手法有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对比衬托等。,(1)诸觉结合 诸觉结合是指在诗歌描写时,从调动感觉的不同角度写。包括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即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来描写景物,便于从景物的不同角度入手表现景物的不同侧面。

6、赏析时应指明诗歌调动了多少种感觉,并说明表现了各个侧面怎样的效果。,(2)正侧结合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是两种不同的描写角度,有着不同的作用。在写作中,二者往往是相互结合,但也会有所侧重。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或事物形象,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赏析时应点明诗歌中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又有怎样的效果。,(3)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是指在一首诗歌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动写静,二是以静写动。动静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动态和静态相互结合,相互映衬。赏析时

7、应指明诗中的“动”是什么,“静”是什么,二者结合有怎样的效果。,教材助解 1试赏析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四句是如何描写蜀道的。 答案:使用夸张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上渲染了一种惊险的气氛,烘托了蜀道的难与险。,2阅读琵琶行节选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几句是如何描写琵琶声的? 答案:

8、正侧结合。从首句至“四弦一声如裂帛”为正面描写,诗人运用比喻、通感、想象等手法,使用了形象感极强的拟声词,充分描写出琵琶女弹奏的音乐旋律起伏跌宕、感人至深以及自己内心复杂多变的情感。最后两句为侧面描写,通过写周围环境的寂静,来表现音乐美妙动听、引人入胜的强大魅力。上句写人,下句写景,情景相生,境界全出。,3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怎样运用以动写静的?试简要分析。 答案: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4李白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如何以

9、静写动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借这形如香炉、经日光照射而云蒸霞蔚、紫烟缭绕的高大山峰,为壮美的瀑布制造阔大而神奇的背景,突出瀑布这一主要景观。瀑布自“前川”奔泻而下,近看自然极有动感,然而诗人却在“遥看”,着一“挂”字,便化动为静了,使得整条瀑流如玉帘垂空,又如白练高悬。,2.抒情 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抒情是古诗创作中运用最多、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乐景哀情、哀景乐情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托物寓理),借人抒情,借事抒情(即事感怀),借古抒情(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用典抒情)等。另有对比、衬托等手法。其实,间接抒情就

10、是借物、景、人、事等进行的抒情。间接抒情的手法与表现手法有重合之处。 赏析时如是间接抒情,应指明是哪种间接抒情,抒的是什么情。,教材助解 5试指出下列诗句的抒情方式和蕴含的思想感情。 (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抒情方式: 思想感情: (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抒情方式: 思想感情:,(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抒情方式: 思想感情: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抒情方式: 思想感情: 答案:(1)直接抒情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2)用典抒情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3)叙事(细节)抒情 离别之苦、不舍之情 (4)直接抒情 蔑视权贵、傲岸不羁,二、表达

11、方式鉴赏新思路 典例2 (2017浙江卷,改编)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 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插:通“锸”。铁锹。,这首诗的叙述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答题思路 第一步:明方式 题干指明要求对这首诗的“叙述特色”进行赏析,属于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题。,第二步:释运用 (1)从叙述的角度来看,本诗题为“采地黄者”,正文是采地黄者对当时年景、生活窘迫、采地黄的艰辛、卖地黄的悲戚遭

12、遇的讲述,诗歌通篇都是自述;(2)从叙述的顺序来看,诗歌先写采地黄,再写卖地黄,属于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3)从叙述的特点来看,全诗没有能够直接体现情感的词汇,属于纯客观叙述。,第三步:析作用 (1)从叙述者的角度来看,这种叙述方式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采地黄者对自己辛酸遭遇的叙述也就更能给读者深刻的感受。(2)从叙述的先后顺序来看,可以使所叙述事件逐层深入,条理清晰,脉络分明。(3)从叙述的特点来看,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灾荒年头,连马食都吃不上的悲惨遭遇,有力地抨击了豪门大户对农民剥削的残酷性。,形成答案 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以

13、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对点训练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水龙吟登瓜步江楼 徐之瑞怒涛千叠横江,是谁截断神鳌足?却思当日,风云叱咤,气吞巴蜀。江左夷吾,风流顿尽,神州谁复?但茫茫睹此,河山如故。悲何限、吞声哭。正拟清游堪续,剩荒台、乱鸦残木。伤心地、莫话,南朝旧事,春波犹绿。鼎鼎华年,滔滔逝水,浮生何促!指三山缥缈,凌云东去,醉吹霜竹。,【注】 徐之瑞:字兰生,浙江仁和人。明崇祯九年举人,入清不仕。神鳌足:传说女娲断鳌足做撑天之柱。西晋初期,王濬率军自巴蜀顺江东下,

14、迫使吴国投降。温峤认为王导有管仲(夷吾)之才,能辅助局势未稳的东晋。,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词的下片。 解析:解答本题,需找出所写之景,体会词人所抒之情,从景与情之间的距离和感情色彩等角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分类作答即可。,答案:写哀景抒哀情。以荒凉残破之景抒发凄凉孤寂之情,以沧桑巨变抒发亡国之痛。以乐景衬哀情。春波犹绿,故国不再,令人伤怀。触景生情。本想游赏,可眼前荒台、乱鸦、残木之景十分荒凉,让词人联想到南朝旧事,勾起亡国之恨。寓情于景。华年蹉跎如滔滔逝水,“浮生何促”,抒发词人年华易逝、人生短促的感慨与救国无术的愤懑悲痛。,表达方式题答题“3步骤” 第一步:明技巧。指出诗歌所

15、运用的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及特点。(重点关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白描等) 第二步:释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表达方式是如何运用的。 第三步:析作用。简析该表达方式对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意境和表达情感等方面的作用。,题型三 鉴赏表现手法 一、“7类”常考表现手法要知晓,掌握关键能力 表现手法题答题“3步骤” 1明技巧 通读整首诗词,把握关键词句,找出这首诗(词)使用的表现手法。 2释运用 结合相关语句分析这个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析作用 表现手法往往与作者情感联系在一起,有些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必须从诗歌的总体出发,扣住诗歌的主旨来作答。答出该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传达了怎样

16、的旨趣及运用该手法的效果。,二、解题思路示范 典例3 (2018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王昌龄 李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夜来莲花界【注】,梦里金陵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 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答题思路 第一步:明技巧 词的开篇就采用了先染后点的手法,缘情布景,渲染氛围,整个上片句句都在言情,却无一语直接言情,因此词的上片都是在染。下片开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才在上片蓄势极足的情况下,如闸门大

17、开,将堆积已久的感情倾泻而出,点破“离别”的情感内涵,这是点。,第二步:释运用 这首诗主要写离情别绪,诗歌在第二句先点“送君多暮情”;再展开写暮景,通过层层铺垫,渲染其情;最后以“叹息”再次点明别离之情。 第三步:析作用 作者在本诗中运用先点后染再点的手法,着意抒发“多暮情”,全诗幽淡惆怅,表达出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之情与眷恋之意。,形成答案 “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对点训练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18、。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辛弃疾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注】 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这首词在写法上很有特色,词人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解析:作者的眼前是“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但词人的感触则是“多情白发春无奈”,这是借乐景写哀情。作答时,要结合词句具体分析。,答案: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或“反衬”)的表现手法。田园风光怡人,农家生活闲适,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事业

19、上的失意与感叹岁月流逝的惆怅之情便油然而生;而对闲适、古朴的村居生活的描写,更让人感受到词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甘闲居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态。,题型四 鉴赏结构技巧 一、“3大类”常考结构技巧要熟记 古诗,除注意写景抒情、炼字炼句外,也讲究结构之妙。通常也会使用线索、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卒章显志等结构技巧。但要注意三个特殊之处: 1情与景的结构关系。无论是诗还是词,一般都是先写景叙事,再抒情议论。也有先情后景,先理后叙,或者边写景边抒情的布局特点。,2近体诗特别讲究结构上的起承转合。开头起句作用有:总领全文,统摄全篇,引出下文,铺垫,奠定感情基调,点题,点明季节、时间、地点等。“承(转)”句作用

20、有:照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过渡、蓄势等。“合”句作用有:呼应、总结、卒章显志(情理)、深化主题(情理)、首尾圆合等。,3结尾的两种特别之处:卒章显志(情或理)和以景结情。 (1)卒章显志。在结尾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志向、情感。这是古诗普遍使用的结尾方式。 (2)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全诗,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掌握关键能力 第一步:明技巧 指明行文构思的技巧(铺垫、照应、以景作结、先抑后扬、卒章显志) 第二步:释运用 阐述内容的转换,景

21、情的关联。 第三步:析作用 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效果,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二、解题思路示范 典例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八声甘州 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 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22、”此处化用杜诗。,本词上阕选取的李广的事迹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题思路 第一步:明技巧 在这首词的上阕,作者运用层层铺垫的手法,来叙写李广的事迹,主要是为下阕情感的表达埋下伏笔。,第二步:释运用 从词中看,“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是写李广灞陵受辱;“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是写李广射虎中石;“落魄封侯事”是写其功高难封。诗为言志,联系作者的生平,不难理解他之所以选取这些事迹,主要是为了申诉自己无端落职、赋闲家居的不平,暗示自己和李广境遇相似。,第三步:析作用 这首词的上阕通过写李广的灞陵受辱、功高难封,暗寓自身的赋闲在家、理想抱负付诸东流的坎坷境遇。 形成答案 这首词的上阕选取了灞陵

23、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和功高难封侯的事迹,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对点训练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宿山寺 项斯 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 月明古寺客初到,风度闲门僧未归。 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 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 这首诗歌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篇章结构的能力。解答本题一定要结合全诗去分析,诗中“黄昏”“月明”“中宵”等词,可解读出按时间顺序,同时,相应概括、归纳诗句意思。 答案:以时间为顺序(黄昏月明中宵),首联写山寺所处的环境,颔联写初到山寺,颈联写夜宿

24、山寺的所闻所见,尾联写诗人的感想。,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乔吉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雪练从天上停止工作的织机上垂挂下来,表现了瀑布的雄奇飘逸。 B后四句写近景,飞沫溅落,让人感到穿着的单薄;倾泻的瀑布,色白而流急。 C这首小令境界开阔,即景抒情,移情于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瀑布的胜景。 D全曲语言流畅,词句朴实,令人心旷神怡,如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解析:选项中说词句“朴实”错,应是“诡丽”。 答案:

25、D,(2)本曲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结合内容进行赏析。 答案:比喻:运用“雪练”“冰丝”“带雨”“露华”“白虹”“玉龙”“晴雪”等多角度、多层面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画出瀑布的动态、静态和色相、神韵。夸张:说“雪练”从高天上垂挂,突出了瀑布之高;“几千年晒未干”,表现出瀑布的气势。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雄奇豪迈的浪漫主义风格。排比:“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增强了语势,突出了瀑布的颜色和飞泻之快。,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吴文英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26、 【注】 吴见山:吴文英的词友,二人常有唱酬相和之作。吴文英: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两句,是写女子眉如远山长,她登上高处,心中感到凄凄凉凉,无心赏景远望。 B“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两句,是说山风很大,词人只能用帽子来抵御“吴霜”的寒冷,由此可见词人已年老力衰。,C“一年佳节过西厢”一句,直叙去吴见山家饮酒,重阳佳节在老朋友家的西厢房中度过。“佳节”指的是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秋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D“秋色”“雁声”和“斜阳”都是写景,词人对景思亲,感慨自己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流露出词人的哀

27、愁、郁闷。,解析:A项,通读全词可知,本词的叙述主体并非女子,而是词人自己。首句“山远翠眉长”是描写词人登高所见的寒山空蒙、山气青翠欲滴的图景。B项,对词句的理解有误,“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两句中,“吴霜”指白发,词句写词人虽然用黑色的帽子遮盖住白头发,以免显露出自己的老态来,但是秋风狂劲,仍旧不时地要从头上的“乌帽”中吹飘出白发来。C项,“与除夕、清明节、中秋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表述有误,“中秋节”应改为“中元节”。,答案:D,(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其中两种简要分析。 答案:比喻。如“山远翠眉长”一句,远远望去,寒山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诗歌将青翠的山气比作

28、“翠眉”,展现了重阳节登高的美景。拟人。“菊花清瘦杜秋娘”一句,写菊花清瘦,赋予菊花以人的特征。“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伎。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伎一样楚楚动人,将词人内在的羁旅之愁形象化。以乐景衬哀情(或:借景抒情)。面对“山远翠眉长”的重阳节美景,词人没有觉得愉悦,反倒感到“高处凄凉”,使他不忍细睹,美景更衬词人的愁闷之苦。触景生情(或:以景结情)。“雁声”与“斜阳”往往与羁旅漂泊相联系,词人听到雁声,看到斜阳,触发了思乡之情和对自己羁旅漂泊的感慨。,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29、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注】 本诗作于开成四年,当时杜牧在宣州为官,即将离任回京。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今安徽潜山)赴任。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 B颔联通过“云遮寺”“柳拂桥”这些景物,点明了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之景。 C裴坦刚中进士,将前往舒州为官,他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踌躇满志,春风得意。 D颈联“君意如鸿”

30、“我心悬旆”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解析:B项,颔联是想象友人裴坦赴任途中所见之景,并不是“诗人离任归京途中所见之景”。 答案:B,(2)本诗前两联是如何写景的?分析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解析:此题考查写景时使用的手法和情景之间的关系,手法注意区分眼前景和别后的想象之景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然后通过意象分析远近关系,最后分析景和情的关系。分析情感时,注意注释和诗中“同归”“故国”等词语蕴含的心情。,答案:虚实结合。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实写。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虚写;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是实写。远近结合。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

31、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近景。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远景;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是近景。 反衬(或:以乐景衬哀情)。前四句通过描写江南早春明丽和煦的美景,反衬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自己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二句描写莲塘秋夜的清幽景色:弯月当空,低照池塘,波光闪动,把读者带入一种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美丽境界中去。 B三、四句描写白莲的清雅风姿:莲叶茂盛,恰如冉冉绿云;莲花初绽,好似刚刚匀就脂粉的美人,散发出阵阵馨香。,C五、六句描写白莲的孤独情态:荻花纷飞,秋水生寒,白莲独自抱着红蕊映照湖面,仿佛

32、在对着镜子窥视自己的晨妆。 D七、八句转写对白莲命运的关心:将来白莲的芳魂会归向何处?末句营造出一种开阔悠远的境界,暗示其结局美好。,解析:D项,“开阔悠远的境界,暗示其结局美好”错,应是一种凄迷渺茫的境界,暗示白莲将消失得无影无踪,难觅芳魂。 答案:D,(2)这首词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通过白莲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属于典型的借物抒情,也可以说是托物言志。在分析表达的情感时,要分析意象特征,知人论世。莲花本身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白莲更显其洁身自好的情操;联系注释给出的词人的身世背景,可知词人是以白莲自况,表明自己不与异族同流合污的忠贞气节。,答案: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词人以莲自况,把自己的情志寄托在白莲身上,抒发了自己在明亡之后孤忠自守、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不与异族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