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7429 上传时间:2019-06-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哈六中 2021 届高一上学期 12 月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吟诵,惜之念之的文化遗产吟诵是学习中国古典诗歌非常重要的入门途径。许多学者的经验表明,高声朗读和吟诵是学习诗歌和古文的一种方式;不出声音地读,就不能真正对作品的内容、情意有深入的体会和了解。吟诵是一种既遵循语言特点,又根据个人理解,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通过自己抑扬抗坠的声调表现出来的方式。它比普通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吟诵之目的不是为了吟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藉着吟诵的声音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因此,吟诵之前有两点基础必不可省:一是对于作者与诗

2、歌情意的了解;二是读诵的节奏平仄。没有这两点基础的自由吟是不能通达的。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吟诵,其他国家的文学没有。中国的语言跟世界上其他语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其他国族的语言是拼音语言。世界的几大古文明都中断过,只有我们中国的古文明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为什么?因为当时代不同、地点不同,语音一改变,拼音文字及其蕴含的东西就容易丢失。中文不是拼音文字,而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每一个形体就是一个音节,单音独体。单音独体的语言,其节奏基础是两个字一个音节,中国吟诵也是这样。所以最早的诗经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可如果总是两个字两个字的,太单调,所以从两个字一停顿的四言诗发展成

3、为五言诗,之后,又从五言发展出七言诗。诗之为用,是要使读诗的人有一种生生不已、富于兴发感动的不死的心灵。为什么诗歌的吟诵重要?因为诗歌有一种声律,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它的抑扬起伏有一种节奏,有一种顿挫。吟诵不但是读诗、欣赏诗、理解诗的重要法门,而且是写诗重要的入门途径。诗要自己“跑”出来。诗怎么自己“跑”出来?你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你熟于吟诵,于是你的诗是随着声音跑出来的。中国的好诗都有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这种兴发感动的力量从何而来?无论就作者还是读者而言,都是从吟诵得来的。吟诵是一种律动,先于文字,语言文字伴随着这个节奏的律动自己“跑”出来。吟诵不是制造一个

4、音乐的调子去唱,它不死板。每个人都不同,同一个人的吟诵也会不同。同一首诗你可以早晨吟的时候调子高一点,晚上吟的时候低一点,也可以今天吟得快一点,明天吟得慢一点,要伴随着环境,把自己的心灵、感情、意念跟那首诗打成一片。中国诗歌的吟诵,就是要在相同的声调之中,很微妙地传达出不同的感受。外表看起来很简单,四个字一句,两个字一个停顿,都差不多。可是你念的时候,哪个字长一点、短一点、高一点、低一点,有很微妙的差别,变化万端。吟诵传承最好从娃娃抓起,这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百年大计。继承和发扬吟诵,既需要认真对待,又不能急功近利。如果仅仅为了吸引更多人人注意而过分宣扬似是而非的“吟诵” ,乃至将其变成一种才

5、艺表演,那只会混淆视听,最终反而适得其反。(摘自人民日报 ,有改动)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吟诵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之心灵,达到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而默读,就不能体会和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意。B. 吟诵是一种律动,它先于文字。诗人需要对诗歌中文字的音声、节奏、韵律非常熟悉。只有熟于吟诵后,诗人的诗才会随着声音自己“跑”出来的。C. 中国古文明没有中断过,这是因为文字不同。我们的象形文字是单音独体,表意较为稳定;当时代、语音等条件变化了,拼音文字就会丢失其蕴含的东西。D. 吟诵较为自由与灵活。比如吟诵关雎读者可以因时间、心境的不同,自我调控声音的高低

6、快慢。但是据其变化,吟诵的抑扬顿挫要大体一致。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两段首先阐述吟诵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方面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接着对吟诵的概念、目的、前提做了具体的论述。B. 三、四两段分别阐述了中国诗歌便于吟诵与象形文字单音独体的特点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吟诵对于诗歌创作的作用。C. 五、六两段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吟诵及其传承作了具体阐述,强调了吟诵重在传达个体的感受,吟诵的传承不可急功近利D. 文章围绕“吟诵” ,采用例证法、喻证法、比较法等论证方法,从“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层层展开论述。结构紧凑,论证严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7、的一项是A. 吟诵比普通朗诵对作品内涵有更深入的体会,利于读者和作者的交流和感应,从而使读者对作者与诗歌情意有了了解,也有利于对读诵节奏平仄的把握。B. 中国吟诵最初的节奏基础是两字一停顿;中国象形文字的每个形体就是一个音节,是单音独体。单音独体语言的节奏基础是两字一音节,中国吟诵也是如此。C. 吟诵不是按照一个调子唱,它不死板。它需要根据个人理解,通过抑扬顿挫的声调,依循作品的平仄音韵把诗中的喜怒哀乐、感情的起伏变化吟诵出来。D. 中国诗歌的吟诵看似很简单,其实富有变化,很微妙,我们不能轻视它。它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这一工作既需要认真对待,又不能急功近利。【答案】1. B 2. D 3.

8、A【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 项,结合文本内容“不出声音地读,就不能真正对作品的内容、情意有深入的体会和了解”分析可知, “默读,就不能体会和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意”表述绝对。C 项, “拼音文字就会丢失其蕴含的东西”结论错误,原文为“因为当时代不同、地点不同,语音一改变,拼音文字及其蕴含的东西就容易丢失” 。D项,结合文本第三节内容分析, “吟诵的抑扬顿挫要大体一致” ,于文无据。故选 B。点睛:

9、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 项, “采用例证法、喻证法、比较法等论证方法”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可知,文

10、中没有喻证法。故选 D。【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 项, “从而使读者对作者与诗歌情意有了了解,也有利于对读诵节奏平仄的把握”分析不当。原文为“吟诵之前有两点基础必不可省:一是对于作者与诗歌情意的了解;二是读诵的节奏平仄。没有这两点基础的自由吟是不能通达的” 。故选 A。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神舟十一号”航天员飞天归来“交答卷”昨天,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公开亮相

11、。 “今天,我们向祖国和全国人民交答卷来了。飞赴太空前,我们曾庄严承诺,请祖国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如今,我们实现了承诺。 ”指令长景海鹏说。这是 11 月 18 日返回地球后,两位航天员首次讲述 33 天太空飞行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据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两名航天员返回北京后进行了 3周的隔离恢复。目前,他们身体重力再适应进展顺利,各项生理指标恢复符合预期目标。隔离恢复期间,航天员中心采取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监医保措施。航天员恢复情况表明,这些措施科学有效。隔离恢复期结束后,两名航天员将进行为期 1 个月的疗养,促进身体全面恢复。景海鹏:陈冬太棒了 没出现一点失误景海鹏是

12、我国唯一一位三度飞天的航天员。他说,由于工程技术上的不断提高,这次飞行提供了更加舒适完善的工作生活环境。与自己曾执行过的“神舟七号” 、 “神舟九号”飞行任务相比,这是“一次真正享受和体会失重的飞行任务” 。景海鹏说,以前看不到新闻联播和体育节目,吃饭也只是为了保证营养。而这次飞行,不仅能看到各种电视节目,还能享受到各种美食。 “一边吃饭,一边听音乐、看电视,让我们的身心状态非常好。 ”“红烩排骨、香芋蹄筋,什锦蔬菜”说起为这次太空之行准备的美食,景海鹏如数家珍, “不仅能吃饱、能吃好,还能点菜。 ”景海鹏说,5 天不重样的菜谱,让他想吃什么,就点什么。其中雪菜兔肉就是他的最爱。他在保证工作之

13、余,专门抽出时间来欣赏和拍摄舷窗外的地球美景。在飞船上升段时,景海鹏看到了太空与地球之间形成的一道漂亮的天地线, “已经四年没有欣赏到这么美的景色了,当时心情很舒服。 ”景海鹏说。“陈冬表现太棒了,如果满分 100 分,我给他硬邦邦的 100 分。 ”景海鹏说,陈冬把地面上教员所教的东西,都运用到天上去,没有出现一点失误。陈冬:难忘的经历 幸运的旅程对于第一次执行任务的陈冬来说,难忘的经历实在太多。第一天太空飘移,第一次种菜、养蚕宝宝,在太空中看祖国壮丽山河第一次真正的失重感觉,陈冬记忆犹新。 “不知道怎么用劲,只要稍微一使劲,就容易过。 ”他说,刚开始,每走一步都需要找束缚器,后来慢慢适应了

14、失重环境。 “我也开始享受失重,还自创了很多姿势,如翻跟头、转圈等。”陈冬觉得,能和景海鹏组成乘组,非常幸运,心里很踏实。任务期间,景海鹏在方方面面都非常照顾自己。 “从一进船,就告诉我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平时也经常嘱咐我多休息。 ”让陈冬感动的是,运动时,景海鹏看到他流汗了,总会递上毛巾,甚至会把加热好的水递到他嘴边。工作中,景海鹏又是严格认真的,一次做不好就继续做,直到拿到满意的数据才行。太空跑步的诀窍:仰起头33 天的太空之旅,航天员参与的在轨试验和实验有 38 项之多。每一项,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跑台束缚系统技术验证就是其中一项。景海鹏说,第一次,别说跑,走都走不成样。那天晚上

15、,景海鹏对陈冬说:“如果不成功,咱们回去可没法向科研人员交代。 ”第二次,景海鹏和陈冬开始相互观察,寻找技巧,慢慢地可以走上几步了,但远远没有达到能跑起来的要求。这让他俩压力更大了。第三次刚开始,景海鹏还是没办法跑起来。 “可以理解,不能原谅。 ”有些无奈的景海鹏一边走着,一边仰着头对陈冬说。就在这一仰头的瞬间,景海鹏突然感觉到自己能跑起来了。突如其来的感觉,让他明白了通过头部可以调整重心。 “速度越大,头需要往后仰的角度越大。 ”慢慢地,他走了起来,然后加快跑了起来,最终验证成功了。到了后半段,他和陈冬甚至可以双臂展开、抱着头、背着手,变换各种姿势地走或者跑。 “第四次,我们完全可以像在地面

16、上使用跑步机一样,非常轻松自如地跑起来。 ”景海鹏说。(2016-12-08北京晚报有删改)4.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 陈冬能够把地面上教员所教的东西,没有一点失误地运用到天上,为此景海鹏对他非常满意。B. 景海鹏和陈冬在 33 天的太空之旅中,完成了需要参与的 38 项在轨试验和实验,连很难的跑台束缚系统技术验证都顺利攻克了。C. 此次航天飞行对于三度飞天的景海鹏和第一次执行任务的陈冬来说,有着不同的感受:景海鹏觉得是一种享受,陈冬则一直非常紧张。D. 这次太空之旅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不仅可以看新闻联播和体育节目、吃美味的食物,还可以翻跟头、转圈。5. 下列针

17、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本文的小标题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前两个小标题提示读者写作的对象分别是景海鹏与陈冬,最后的小标题概括了二人摸索太空跑步方法的内容。B. 这篇新闻报道采用了“倒金字塔”式的结构,从景海鹏、陈冬亮相开始说起,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使读者想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太空生活。C. 在太空工作中严格认真,队友之间相互配合,对待实验反复尝试,都是景海鹏与陈冬完成任务的主观原因。D. 本文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其中对两人练习太空跑步的重点描写,给读者以现场感,增强了新闻的文学性。E.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 ,这篇报道的刊发距离景海鹏、陈冬公开亮相只有一天,体现了

18、新闻及时迅速的特点。6. 这则报道的第二段属于新闻的哪部分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4. A 5. BD 6. 1.新闻背景 2.(1)补充说明新闻内容,交代了航天员的恢复状况及我国有效的恢复措施。 (2)增强新闻知识性,讲述航天员航天背后的相关内容。 (3)让读者全面了解航天经历,突出航天员的勇敢和奉献精神。 (4)深化新闻主题,体现答卷的意义。【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

19、容较难。B 项, “连很难的跑台束缚系统技术验证都顺利攻克了”错误。原文没有说明全都完成了, “跑台束缚系统技术验证”并非很难,攻克也并不顺利。C 项, “陈东一直非常紧张”无依据,原文只是说“对于第一次执行任务的陈冬来说,难忘的经历实在太多” 。D 项,结合文本内容“而这次飞行,不仅能看到各种电视节目,还能享受到各种美食” “我也开始享受失重,还自创了很多姿势,如翻跟头、转圈等 ”等分析可知, “还可以翻跟头、转圈”不是此次更加舒适环境的表现。故选 A。【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

20、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B 项, “采用了倒金字塔式的结构”错误。 “倒金字塔”结构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 。这篇报道并没有使用“倒金字塔”式的结构。D 项, “本文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文章没有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故选 BD。【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

21、心意思的能力。新闻,它的结构通常包括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标题、导语、主体三个部分必不可少,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里面,没有明显的标志。结合报道的第二段内容分析,是新闻背景。新闻背景常见的作用:说明新闻事物的起因;阐明事伴发生和发展的条件;启示新闻事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阐发新闻事件的实质和意义,使新闻所包含的内涵更为明白显豁;有助于显示和突出事件的重要性, 提高新闻价值;帮助读者掌握新闻的中心思想,正确理解新闻所要表达的意思;烘托主题,给读者以立休感等。结合文本内容“据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两名航天员返回北京后进行了 3 周的隔离恢复”“航天员恢复情况

22、表明,这些措施科学有效”等分析可知,补充说明新闻内容,交代了航天员的恢复状况及我国有效的恢复措施。结合“他们身体重力再适应进展顺利两名航天员将进行为期 1 个月的疗养,促进身体全面恢复”分析可知,增强新闻知识性,让读者全面了解航天经历,突出航天员的勇敢和奉献精神。【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

23、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陆贾从高祖

24、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 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

25、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 ”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 ”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踦 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陆生

26、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节选自说苑奉使)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节选自史记南越前传) 【注】 椎结:同“椎髻” ,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踦:同“崎岖”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B. 天子闻

27、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C.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D.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畏惧表现。 荆轲刺秦王:“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B. 足下,敬称。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以。 战国策:“愿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C. 剖符,符,信符。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

28、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 。 史记:“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D. 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北的。史记:“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B. 尉佗原本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C. 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

29、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D. 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10.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答案】7. C 8. A 9. B 10. (1)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2)我没有从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解析

30、】【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君王王”的第二个“王” ,为动词,称王,称王的地点是“南越” ,不应该断开,排除 A 项、B 项。 “助”的内容是“诛暴逆” , “新劳苦”是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劳苦乱离的意思,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 D 项。句意:现在天子听说您在南越称王,不帮助天下人讨伐暴逆,朝廷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您;天子怜惜百姓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劳苦乱离,才暂且罢兵,派遣我授予您南越王的金印。故选 C。【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

31、。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A 项,“前倨后恭的畏惧说法”不对,应改为倨傲。 “箕踞” ,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法。比喻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故选 A。【9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 项,根据原文“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

32、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分析可知, “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无中生有。故选 B。【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 “足下” ,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 ;“弃” ,背弃;“捐” ,抛弃;“以” ,介词,凭借;“区区” ,小小;“为” ,成为;“且” ,将要;“及” ,至、到、到达。 (2) “中国” ,中原(古今异义词) ;“吾不起中国”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33、) ;“故” ,所以;“王” ,称王;“此” ,代词,这里;“使” ,假如;“遽” ,就;“若” ,比得上。【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陆贾跟从高祖平定天下

34、,当时人们都称他是能言善辩的说客,他伴随在高祖的身边,常常出使各个诸侯国。到高祖时,中原刚刚平定,尉佗平定了南越,便在那里自立为王。高祖派遣陆贾(出使南越),赐给尉佗金印,任命尉佗为南越王。陆贾到了南越,尉佗梳着椎形的发髻,像簸箕一样地伸开两腿坐着(很傲慢的样子),接见陆贾。陆贾于是劝说他道:“您本是中原人,父母兄弟和祖先的坟墓都在真定。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况且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只有汉王首先进入函谷关,占据咸阳。项籍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们都归属于他,可以称得上是强大无比。但是汉王

35、从巴蜀出兵,征服天下,平定诸侯,最终诛灭项羽,灭掉楚国。五年之间,天下平定,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而是上天辅佐的结果。现在天子听说您在南越称王,不帮助天下人讨伐暴逆,朝廷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您;天子怜惜百姓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劳苦乱离,才暂且罢兵,派遣我授予您南越王的金印,剖符为信,互通使臣。您理应到郊外远迎,面向北方,拜倒称臣。但是,您却想以刚刚建立,还没有把人心收拢起来的小小南越,在此不向汉朝称臣。倘若让朝廷知道了此事,挖掘烧毁您祖先的坟墓,诛灭您的宗族,再派一名偏将带领十万大军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杀死您投降汉朝,就如同翻一下手掌那么容易了。 ”在这种情况下,尉佗就急急忙忙站起身来,向陆贾道歉说

36、:“我在蛮夷中居住时间长了,所以太失礼仪了。 ”接着又问陆贾:“我和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更贤能呢?”陆贾说道:“您似乎比他们贤能。 ”尉佗又问:“那我和皇帝相比谁贤能呢?”陆贾回答:“皇帝从丰、沛起兵,讨伐暴虐的秦朝,消灭强大的楚国,为天下的人兴利除害,继承了五帝三皇的宏伟业绩,统理整个中原,而中原的人口以亿来计算,土地方圆万里,处于天下最富饶的地域,人众车多,物产丰富,政令出于一家,(这种盛况是)从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而现在您的人众不过几十万,而且都是未开化的蛮夷,又居住在这局促狭小的山地海隅之间,只不过如同汉朝的一个郡罢了,您怎么竟同汉王相比!”尉佗听了大笑说道:“我没有从中原起

37、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尉佗非常喜欢陆生,留下他和自己饮酒交谈几个月。尉佗说:“南越国中没有人值得(我)同(他)交谈,直到你来,让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从未听到过的道理。 ”陆贾完成拜尉佗为南越王的使命,使他向汉称臣,服从汉朝的管制约束。陆贾回到朝廷之后,把在南越的情况向高祖汇报,高祖非常高兴,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南越王尉佗,真定人,姓赵。秦国兼并了六国。到秦二世时,南海郡尉任嚣得病将死,把龙川令赵佗召来。任嚣当即向赵佗颁布任命文书,让他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任嚣死后,赵佗借机逐渐按照法律杀了秦朝安置的官吏,用自己的亲信做代理长官。秦朝被消灭后,赵佗就攻击并兼并了桂林

38、和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祖平定天下之后,因为中原百姓劳顿困苦,所以放过了赵佗,没有派兵诛灭他。汉高祖十一年,派遣陆贾去南越,立赵佗为南越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古意 沈佺期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释:本诗题目又作独不见 ,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流黄:褐黄色的绢,诗中用来做征衣。1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这首七言律诗写的是一位闺中思妇与长久戍边未归的丈夫相互思念之情。本诗情致婉转,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B. 首联“卢家少妇” ,名莫愁,是南朝民歌里的人物,

39、后用作少妇的代称。这里精妙地介绍了思妇的身世和处境。C. 颔联写深秋九月正是赶制征衣之季,此起彼伏的捣衣杵声,声声撩人心绪。阵阵飘落的树叶,更使人触目伤怀。D. 颈联是闺中思妇深沉无奈的叹息,进一步阐发题旨。音讯断绝,丈夫生死难以预料,思妇愁肠百结,更觉秋夜漫长。E. 尾联“明月照流黄”写出漫漫长夜,思妇想让眼前皎洁的月光同样照在远方丈夫的征衣上,明月千里寄相思。12. 本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试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1. AE 12. 本诗是用乐府题目来写思妇愁怨的七律诗,用比兴、用典、对比、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手法来表现闺怨。(1)用典:借用卢家少妇的典故,暗示抒情主人公的贵

40、妇身份。(2)比兴:“海燕双栖玳瑁梁”一句运用比兴,双宿双飞的海燕比喻思妇和丈夫彼此恩爱,并以梁上海燕双栖的情景引起思妇心中的愁思。(3)对比:通过“海燕双栖”与思妇独守空闺作对比,更加凸显思妇的孤寂之情。(4)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寒砧木叶” 、 “城南秋夜”这些凄清寒寂之景,更更衬托出思妇孤寂之情。【解析】【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A 项,

41、“相互思念之情”错误。这首七言律诗写的是一位少妇思念久戍边塞未归的丈夫,她所“思而不得见”的是征戍辽阳十年不归的丈夫。E 项, “同样照在远方丈夫的征衣上”错误。卢家小妇在深秋月夜,思念久别远戍的丈夫。愁肠百结,情景是够凄惨的了。谁知这时夜空的明月却格外皎洁,将银灰色的月光默默地洒在她的罗衣上,显得格外的柔和、静悄。尾联为女主人公愁苦已极的独白,她不胜其愁而迁怒于明月了。诗句构思新巧,比之前人写望月怀远的意境大大开拓一步,从而增强了抒情色彩。故选 AE。【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

42、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卢家少妇,名莫愁,梁武帝萧衍诗中的人物,后来用作少妇的代称。 “双栖”两字,暗用比兴。看到梁上海燕那相依相偎的柔情密意,这位“莫愁”女也许有所感触吧。结合“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分析可知,这两联都在写景,因此表现手法就是借景抒情。正是寒砧声落叶声汇集起来在催动着闺中少妇的相思,促使她更觉内心的空虚寂寞,更觉不见所思的愁苦。夫婿远戍辽阳,一去就是十年,她的苦苦相忆,也已整整十年了。颈联出句的“白狼河北”正应上联的辽阳。因此,这位长安城南的思妇,在这秋夜空闺之中,心境就不单是孤独、寂寥,也不只是思念、盼望,

43、而且在担心,在忧虑,在惴惴不安,愈思愈愁,愈想愈怕,以至于不敢想象了。另一方面,一边是丈夫在白狼河北音书断绝,一边是少妇于长安城内彻夜牵念,两者形成对比。【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13.补写出下列句子的

44、空缺部分(1) 观沧海中描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出的句子是_,_。(2) 使至塞上中诗人借两种自然景物自况,写出了飘零之感的语句是_,_。(3) 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_,_。(4) 离骚中写自己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却仍然遭到贬黜的句子是_,_。(5) 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句子是_,_。【答案】 (1). (1)水何澹澹, (2). 山岛竦峙 (3). (2)大漠孤烟直, (4). 长河落日圆 (5). (3)桑之落矣, (6). 其黄而陨 (7). (4)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8). 謇朝谇而夕替 (9). (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10

45、). 岂余心之可惩【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澹”“竦” “陨” “姱” “犹”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孩子,我们希望你能遇到一位不怒自威的老师,希望你当一名怀敬畏、有信仰的学生。当你读了一些书,跋涉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发生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孩子,你要知道,盲目的鼓励和宽容,只能培育

46、温室的花朵。好的教师,必然是宽严相济、奖罚分明的。如果你在学校 、侮辱老师、欺凌同学,老师会以他的方式批评你,你不要 ;老师以他的方式惩戒你,你不要心怀不满,不要指望我们站在你那边,去状告老师,抹黑学校。我们一定会感谢老师,他在尽自己的努力教育你。在这 中,你可以不为我们学习,但你必须为自己而战;( )希望你 ,在规则中懂得敬畏,在敬畏中丰富生命。14.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 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更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B. 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更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C. 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

47、,不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而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D. 你的学历和资质、修为与德行,不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而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1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不学无术 充耳不闻 蹉跎岁月 不负众望B. 百无一能 置若罔闻 峥嵘岁月 不孚众望C. 不学无术 充耳不闻 峥嵘岁月 不负众望D. 百无一能 置若罔闻 蹉跎岁月 不孚众望16.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跋涉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B. 经历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产生怎样的

48、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C. 跋涉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受到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D. 经历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手持戒尺、心怀慈爱的老师会对你受到怎样的影响,会给你种下怎样的人生梦想。【答案】14. A 15. C 16. B【解析】【1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立足社会谋

49、生的名片” “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两者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选择关系,排除 C 项、D 项。结合关联词“是更是”分析,应该是“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在前,排除 B 项。故选 A。【1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百无一能:指什么都不会做。结合“侮辱老师、欺凌同学”分析可知,选用“不学无术” 。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结合“老师会以他的方式批评你,你不要”分析可知,选用“充耳不闻” 。蹉跎岁月: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高一上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