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20游褒禅山记(2) 练案(含解析)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6737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20游褒禅山记(2) 练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20游褒禅山记(2) 练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20游褒禅山记(2) 练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20游褒禅山记(2) 练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20游褒禅山记(2) 练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练案 20 游褒禅山记 (2)本练案共 2 页,满分 40 分,时间 40 分钟。一、根据提示默写原文语句。(5 分,每空 1 分)1作者认为要想做出一番大事业,就要有三个条件。其中“_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_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_”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2 “_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_,可以无悔矣,_其孰能讥之乎_?”指出只要“尽吾志” ,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3作者从石碑文字漫灭引出后人的胡乱猜测发出自己的感慨:“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_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_,何可胜道也哉!”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6 分) 导 学

2、号 30994263王僧虔,金紫光禄大夫僧绰弟也。僧虔少时,群从并会,客有相之云:“僧虔仕当至公,余人莫及。 ”及僧虔弱冠,雅善隶书,宋文帝见其书素扇,叹曰:“非唯迹逾子敬,方当器雅过之。 ”为太子舍人,退默少交接。吴郡顾宝先卓越多奇,自以伎能,僧虔乃作飞白以示之。宝先曰:“下官今为飞白屈矣。 ”孝武初,出为武陵太守,携诸子侄。时兄僧绰为人所害,兄子俭中涂得病,僧虔为废寝食,同行客慰喻之。僧虔曰:“亡兄之胤,不宜忽诸,若此儿不救,便当回舟谢职。 ”还为中书郎再迁太子中庶子甲族由来多不居宪台王氏分枝居乌衣者位宦微减僧虔为此宜乃曰此是乌衣诸郎坐处亦可试为耳。孝武欲擅书名,僧虔不敢显迹,常用拙笔书,

3、以此见容。转会稽太守。中书舍人阮佃夫家在东,请假归,客劝僧虔以佃夫要幸,宜加礼接。僧虔曰:“我立身有素,岂能曲意此辈,彼若见恶,当拂衣去耳。 ”佃夫使御史中丞孙复奏僧虔,坐免官。寻以白衣领侍中。元徽中,为吏部尚书,寻加散骑常侍,转右仆射。升明二年,为尚书令。时齐高帝辅政,朝廷礼乐多违正典,僧虔上表请正声乐,高帝乃使侍中萧惠基调正清商音律。齐受命,文惠太子镇雍州,有盗发古冢者,云是楚王冢,大获宝物,有得十余简以示僧虔,云是科斗书考工记 , 周官所阙文也。武帝即位,以风疾欲陈解,迁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及此授,僧虔谓兄子俭曰:“汝任重于朝,我若复此授,一门有二台司,危矣。 ”乃固辞,上优

4、而许之。客问其故,僧虔曰:“吾荣位已过,无以报国,岂容更受高爵,贻官谤邪?”俭既为朝宰,起长梁斋,制度小过,僧虔视之不悦,竟不入户。俭即日毁之。俭每觐见,辄勖以前言往行、忠贞止足之道。永明三年薨,时年六十。追赠司空,侍中如故。谥简穆。 (南史王僧虔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A还为中书郎/再迁太子中庶子/甲族由来多不居宪台/ 王氏分枝居乌衣者 /位宦微减/僧虔为此官/乃曰/此是乌衣诸郎坐处/亦可试为耳/B还为中书郎/再迁太子中庶子甲族/由来多不居宪台/ 王氏分枝居乌衣者/位宦微减/ 僧虔为此官/乃曰/此是乌衣/诸郎坐处亦可试为耳/C还为中书郎/再迁太子中庶子/甲族

5、由来多不居宪台/ 王氏分枝居乌衣者/位宦微减/ 僧虔为此官/乃曰/此是乌衣/诸郎坐处亦可试为耳/D还为中书郎/再迁太子中庶子甲族/由来多不居宪台/ 王氏分枝居乌衣者 /位宦微减/僧虔为此官/乃曰/此是乌衣诸郎坐处/亦可试为耳/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弱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冠礼在宗庙里进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B飞白,书法中的一种特殊笔法,它的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且能给人以飞动的感觉,故称其为“飞白” ,也叫飞白书。C中书舍人,古代官职名。舍人起初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南朝时中书舍人

6、掌起草诏令,参预机密,权势日重,甚至专断朝政。D白衣,是古代平民服,因此白衣多指平民。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和足下等。【解析】 D 项, “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 足下等”错误, “足下”不是对百姓的称呼,是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 ,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王僧虔长于书法,广受称赞。宋文帝赞扬王僧虔题在扇子上的字写得比王子敬好,王僧虔所做的飞白也使吴郡狂人顾宝先折服。B王僧虔兄长去世,代育其孤。他不仅在王俭生病时尽心尽力照顾他,而且经常用前人的优秀言行、忠贞知足的道理勉励他。

7、C王僧虔博览文史,重视礼乐。他能辨识出古墓中出土的竹简是周官缺少的部分,还建议朝廷礼乐采用符合正典的音乐。D王僧虔行事低调,屈己自容。他和王俭身居高位,王僧虔辞官以回避皇帝的猜忌。王俭为他所修的房子规格稍过,他竟然不愿进门。【解析】 D 项, “王僧虔辞官以回避皇帝的猜忌 ”于文无据,从文中来看, “汝任重于朝,我若复此授,一门有二台司,危矣” “吾荣位已过,无以报国,岂容更受高爵,贻官谤邪” ,意思是“你在朝中担当重要职务,我如果又被授给这样的职务,一门当中有两个台官,实在危险” “我的荣誉和地位已经过分,却无以报答国家,哪能容许再接受更高的爵位,让别人去说闲话呢” ,可见王僧虔辞官是怕别人

8、说闲话。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孝武帝欲擅书名,僧虔不敢显迹,常用拙笔书,以此见容。 译文:孝武帝想独自拥有好书法的名声,王僧虔不敢显露痕迹,常常使用拙劣笔迹书写,因此被孝武帝接纳。(2)我立身有素,岂能曲意此辈,彼若见恶,当拂衣去耳。译文:我立身一向有自己的原则,哪能委屈心意奉迎这些人?他如果看我不顺眼,我便拂衣而去。【参考译文】王僧虔,金紫光禄大夫王僧绰的弟弟。王僧虔年少时,许多人一同聚会,宾客中有人给他相面说:“王僧虔做官要做到公,其余的人赶不上。 ”等到王僧虔二十岁时,很擅长隶书,宋文帝见到了他书写的素扇赞叹说:“不仅仅是笔迹超过王子敬(王羲之第七子,东晋著名书法家)

9、,而且典雅的风度也在他之上。 ”他当了太子舍人,退避沉默,很少交际。吴郡的顾宝先卓越多奇才,自以为技能高妙,王僧虔便书写了飞白拿给他看。顾宝先说:“下官现在被飞白折服了。 ”孝武帝初年出京为武陵太守,带子侄们同行,当时他的哥哥王僧绰 被人杀害,哥哥的儿子王俭中途得病,王僧虔废 寝忘食照顾他,同行的宾客对他进行慰问开导。王僧虔说:“亡兄的后代,不能疏忽,如果这个孩子不 能救治,就应当调转 船头辞职。 ”还朝后担任中书郎,又调任太子中庶子。世家大族向来大多不做御史,住在乌衣巷的王氏分枝,官位稍低。王僧虔做了这个官,便说:“这里是乌衣诸郎的住处,我也试 着在此居住。 ”孝武帝想独自拥有好书法的名声,

10、王僧虔不敢显露痕迹,常常使用拙劣笔迹书写,因此被孝武帝接纳 。调任会稽太守。中书舍人阮佃夫家在东部,请假回家,宾客因为阮佃夫官居要位,受到宠幸,劝王僧虔应该好好以礼接待。王僧虔说:“我立身一向有自己的原则,哪能委屈心意奉迎这些人?他如果看我不顺眼,我便拂衣而去。 ”阮佃夫说给宋明帝,便让御史中丞孙敻上表弹劾王僧虔,因而免官。不久以平民担任侍中。元徽时期,任吏部尚书,不久做了散骑常侍,调转 为右仆射。升明二年,做尚书令。当时齐高帝辅政,朝廷礼乐大多不合正典,王僧 虔上表请求校正声乐,高帝 就让侍中萧惠基调正清商音律。齐朝接受天命建立,文 惠太子 镇守雍州,有个盗贼掘开了一座相传是楚王古墓的陵墓,

11、大获宝物,有人得到了十几片竹简拿给王僧虔看,王僧虔说这是蝌蚪文的考工记 ,是周官所缺失的部分。武帝即位,他因为得了风疾,打算请求解职,结果调任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等到这次授官,王僧虔对哥哥的儿子王俭说:“你在朝中担当重要职务,我如果又被授给这样的职务,一门当中有两个台官,实在危险。 ”于是坚持推辞,皇 上宽容地答应了。宾客询问其中的原因,王僧虔说:“我的荣誉和地位已经过分,却无以报答国家,哪能容许再接受更高的爵位,让别人去说闲话呢?”王俭当了宰相以后,建起了一座长梁斋,规格稍微有些超过,王僧虔看了很不高兴,竟不肯进入斋门。王俭当天就把它拆毁了。王俭每次见他,他就用前人的优秀言行、忠

12、贞知足的道理勉励他。永明三年王僧虔去世,当时年龄六十岁。被追赠为司空,侍中职务依旧。谥号为简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 分) 导 学 号 30994264百丈山记朱熹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既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痹迫隘 ,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

13、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 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往来,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

14、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最其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年月日记。【注】 卑庳(b):低矮。庳:原作“痺” ,误。迫隘(i) :狭窄。瀵(fn) 涌:水从源头喷出。这句是说,看见瀑布由前方岩石洞穴中喷涌而出。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A右俯绝壑,左控垂崖 控:控扼,引接B山之胜盖自此始 胜:名词,美景C虽盛夏亭午无暑气 盛:盛大D于林薄间东南望 薄:草木丛生的地方【解析】 盛:炎热。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A台当山西南缺前

15、/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 间峰峦高下 /亦历历在眼B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 间峰峦高下/亦历历在眼C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 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历历在眼D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 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 /亦历历在眼【解析】 从山的位置来看, “西南”和“前”分别从两个方位说明,所以排除 AD;“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不合实际,绵延数百里的山应该是山脉了,不会是 “独秀” ,中间应该断开。所以排除 B。10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A这篇游记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式,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B文章第二段以“涧”为中

16、心,贯串着水的描写,详写涧水美的形貌和作者由此而萌生的审美情趣。C第三段主要写瀑布凌空而泻,气势磅礴,水珠在阳光照射下,璀璨夺目,五彩缤纷,煞是壮观。D本文详略得宜,可观处详写,反之则从略。略写处一笔带过,详写处细描深绘,多层次、多方位地显现百丈山的美姿。【解析】 第三段还有较大篇幅以重彩浓墨描写了山峰的美姿美态。1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5 分)译文:那些畏惧险途的人有的不敢走,然而百丈山值得一看的地方,到这里也就穷尽了。(2)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5 分)译文:于是分别写小诗来记述所到的地

17、方,呈现给同游的各位,并且借此告诉想前往(游览)却没能成行的人。【解析】 翻译时候注意重点字词,第一句的“或”意思是有的, “然”是然而、但是,“ 是” 意思是这, “穷”意思是穷尽;第二句的 “因” 意思是于是, “别”意识各自、分别, “以告”为省略句。【参考译文】登上百丈山约三里路,右边俯临深险的山谷,左边连接着陡峭悬崖;重叠的石块形成台阶,走了十多级台阶方才越过。百丈山的优美景色大概就从这里开始了。沿着石阶向东走,就能看到一个小涧,有一座石桥横跨在它上面。涧里长满苍翠的藤蔓和参天的古木,这里即使在盛夏中午最炎热的时候,也感觉不到逼人的暑气;涧中水流清澈,从高处急速流下,发出淙淙的声音。

18、越过石桥,沿着两边山崖曲折小路而上,可以发现一座寺庙,寺庙大致有三间小屋,都不能容纳十来个人。但这里前面可以俯瞰清澈的涧水,后面临近一泓小池,习习清风从两边山峡间吹来,整日不停。门内横跨小池的又是一座石桥,越过石桥向北走,踏着数级石梯能够进入一座庵中。庵里只有几间老屋,低矮而又狭窄,没有什么值得观赏的。只有庵中的西阁楼风景优美。溪流从西边山谷中顺着石头缝隙奔射而出于西阁之下,南边和东边溪水一同注入小池中,从小池中泻出,形成前面所说的小涧。西阁位居小涧的上游,正对着湍急的水流和峻峭的山石相撞搏击之处,最值得观赏。然而在西阁后面,却是石壁,没有什么风景可看的。唯独在夜里睡在西阁楼上,枕席下面就整宿

19、都响着潺潺的流水声,听久了,更感到悲凉,这种情境令人觉得可爱罢了。出了山门向东,走十多步,可以看到一座石台,其下面临悬崖峭壁,深暗险峻。在草木丛杂的地方向东南眺望,可以看见一挂瀑布由前方岩石洞穴中喷涌而出,凌空而下长达几十尺。瀑布的飞沫就像飞散的珍珠喷洒着雾气,在日光照射之下,光彩鲜明,晃人眼目,让人不敢正视。石台正对着山西南的缺口,它的前面对着芦山,此山独立挺拔而出,周围其它几百里间的高低山峰,也都历历在目,十分分明。太阳迫近西山,余晖横斜照耀之下,群山或紫或翠,重叠相映,数也数不尽。早晨起床向山下探视,满山遍野白云飘荡,像大海波涛起伏;而远近各座山峰隐现于其中,就像时而在飞奔,时而在漂浮,来来往往,有的涌现,有的隐没,顷刻之间,变化万千。石台东面,小路断绝,乡里的人在山壁上凿出石级为路,用以行走,因而在它的东面修造祭神的祠堂,天旱或水涝时在这里向神佛祈祷。那些畏惧险途的人不敢走,但百丈山值得观赏的景物到此也就穷尽了。我和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一起游览了百丈山,大家都赋诗记述百丈山的胜景,我详细叙述了一行人游览的经过。百丈山最值得观赏的地方,要数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几处景点了。因此每一处另外写了首小诗来记述这里的景致,献给同游的朋友,并且借此告诉想前往(游览) 却没能成行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必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