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2019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天津市河西区2019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河西区2019届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1. 下列在厨房中的操作,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拉面条 B. 切黄瓜 C. 酿米酒 D. 磨豆浆2. 下列物质中,性质稳定,可制成航标灯、霓虹灯等电光源的是( )A. He B. C. D. O2 N2 H23. 下列人体所必须的元素中,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的是( )A. 钙 B. 铁 C. 碘 D. 硒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生铁 B. 液态氧 C. 水泥砂浆 D. 洁净的空气5. 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弱的是( )A. 牙膏 : B. 鸡蛋清 :(pH8 9) (pH7 8)C. 肥皂
2、 : D. 炉具清洁剂 :(pH10 11) (pH12 13)6.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其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生成二氧化碳 B. 镁条:生成黑色固体C. 磷粉:产生白烟 D. 硫粉:产生淡蓝色火焰7.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加热液体 B. 闻气体C. 检查气密性 D. 蒸发食盐水8.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原子数目 分子数目 元素种类物质种类 原子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A. B. C. D. 9. 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下列观点或做法完全正确的是( ) A保护空气 B垃圾处理aCO 2增多-酸雨bSO 2排放-温室效应a焚烧秸秆-减轻
3、雾霾b回收废电池-保护土壤C爱护水资源 D能源利用a活性炭-吸附、过滤自来水中的杂质b用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a车用乙醇汽油-无尾气污染b发现可燃冰-无能源危机A. A B. B C. C D. D10. 下列关于反应 C+2H2SO4(浓) CO2+2X+2H 2O 的分析,正确的是( )-A. X 的化学式为 SO3B. X 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 和 X 的质量比为 11:16CO2D. 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 0 价变为 价+411. 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 用 区分 溶液和MnO2 5%H2O2 H2OB.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 和N2 CO2C. 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
4、浓硫酸有腐蚀性D.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12.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或提纯中,所选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 方法和所加试剂选项 实验目的方法一 方法二A 鉴别硝酸铵与氯化铵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B 鉴别棉线与羊毛线 点燃,闻气味,观灰烬 观察颜色C 除去氯化钾溶液中少量碳酸钾 加适量盐酸 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D 除去氧化铜中少量碳粉 加足量的水,过滤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A. A B. B C. C D. D13. 现有 wg 含有 CuO 和 ZnO 的固体粉末,欲测定 CuO 的质量分数。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是(已知 ZnO 在进行下述化学
5、反应时,原理与 CuO 相似)( )A. 将混合物与足量 充分反应,冷却后测出剩余固体质量为 agH2B. 将混合物与足量 CO 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 NaOH 溶液中,测出 NaOH 溶液的质量增加值为 bgC. 将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 NaOH 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出所得固体质量为 cgD. 将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为 dg二、双选题(本大题共 2 小题)14. 物质 X 与 Ba(OH) 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Ba(OH) 2=Y+Cu(OH)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6、可能是酸 B. X 可能是 Cu(NO3)2C. X 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D. Y 和 X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 7315. 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常温下,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放热反应B. 乙和丙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 、 、 、 都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D. 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16. 现有石油、金刚石、氮气、硫酸、碳酸氢钠、熟石灰等六种物质,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2)
7、被称为“工业血液”的是_。(3)可作金属焊接保护气的是_。(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5)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_。(6)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17. 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2)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试管 b 中的气体是_,a 和 b 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约为_。(3)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_(填“硬水”或“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18. 铁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1)认识铁:从宏观看,铁由_组成;从微观看,铁由_组成。(2)生活中:铁可以压成片、抽成丝,利用了铁的_性。为防止铁制品锈蚀,可采用的方法
8、是_。(3)实验室:细铁丝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4)活动性:现有 X、Y、Z 三种金属,已知:X+YSO 4=XSO4+YY+H 2SO4不反应Y+2ZNO 3=Y(NO 3)+2Z,则下列符合要求的 X、Y、Z 分别是_(填序号)。AZn、Mg、Ag BMg、Fe、Ag CZn、Cu、Ag DFe、Zn、Ag(5)工业上:用 1000t 含氧化铁 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杂质 6%的生铁质量为_t(结果精确到 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锌与稀硫酸反应_。(2)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3)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_。
9、20.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1)如图 1 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_表示的是阳离子 (填序号,下同)_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ABCD 表示的是_种不同元素。(2)如图 2 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1. 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填序号)A乙醇 B香油 C面粉 D淀粉(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是_(填序号)。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3)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固体 M 是这 2 种物质中的一种。
10、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二所示实验。t 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烧杯 I 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固体 M 是_。下列关于图二中烧杯内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中溶液的质量是 160gbI、中,只有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c若使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d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4)取一定量的氧化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 100g 质量分数为 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3 小题)22. 如图中的 AF 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_。(2)若实
11、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把生成的气体从_(填“b”或“c”)通入 F 装置,可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4)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顿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至试管_(“上部”、“中部”或“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23. 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五个试剂瓶,分别盛有 NaOH 溶液、CuSO 4溶液、BaCl 2溶液、稀盐酸和稀硫酸。鉴别操作如下:(1)呈蓝色的溶液为 CuSO4溶液。取少量其他溶液分别于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 CuSO4溶液,可鉴别
12、出 NaOH 溶液和 BaCl2溶液。鉴别出 NaOH 溶液的现象是_。(2)另取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 BaCl2溶液,其中一支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实验结束后,将所有试管中的物质充分混合,过滤除去沉淀,得到无色滤液,此滤液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填化学式),取少量无色滤液滴加 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另取少量无色滤液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时,一定无明显现象的是_。A,Ba(OH) 2溶液 BAgNO 3溶液 CMg D酚酞溶液24. 有一包固体粉末样品 M,可能含氧化铜、氧化铝、铜、铝、碳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样品 M 的组成,某化学兴趣
13、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部分生成物已省略)(1)气体是_。(2)向固体 B 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样品 M 中可确定的物质为_(填化学式,下同)。(4)蓝色溶液 G 中一定含有大量的阴离子为_。六、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25. 菠萝能发散出特殊的香味是因为菠萝中含有戊酸乙酯(C 7H14O2)。根据戊酸乙酯的化学式计算(1)一个戊酸乙酯分子中含有_个原子;(2)戊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3)戊酸乙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写最简比);(4)13g 戊酸乙酯中含有_g 碳元素的质量。26. 现有氯化钡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取 26g 该混合物加入足量水
14、使其全部溶解,然后向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 14.2%的硫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沉淀 2.33g。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加入硫酸钠溶液的质量;(2)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3)若将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4.2%的硫酸钠溶液配制成 28.4%硫酸钠溶液,需要蒸发水的质量。答案和解析1.C【解析】解:A、拉面条只是将其拉长,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 B、切黄瓜只是将其切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 C、酿米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 正确; D、磨豆浆只是将其磨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 故选:C。本题
15、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A【解析】解:稀有气体性质稳定、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He 属于稀有气体,可制成航标灯、霓虹灯等电光源;故选:A。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可以根据每种物质的具体性质去选择物质的用途。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3.C【解析】解:碘是合
16、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 故选:C。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熟记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B【解析】解:A、生铁中有铁和碳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液态氧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水泥砂浆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洁净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生铁、水泥砂浆、洁净的空气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
17、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B【解析】解:A、牙膏的 pH 为 89,大于 7,显碱性。 B、鸡蛋清的 pH 为 78,显中性或碱性。 C、肥皂的 pH 为 1011,大于 7,显碱性。 D、炉具清洁剂的 pH 为 1213,大于 7,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且 pH 越小,碱性越弱,鸡蛋清的 pH 最小,碱性最弱。 故选:B。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
18、,呈酸性,且 pH 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且 pH 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6.C【解析】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磷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
19、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磷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7.A【解析】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
20、,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D【解析】解:本题涉及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原
21、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因此,元素的种类也不改变,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但是,物质种类(分子种类)一定要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故选:D。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是:“宏观上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各元素质量和微观上的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不变六不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和“两个可能改变”。9.C【解析】解:A、二氧化硫增多会造成酸雨,二氧化碳过多会形成温室效应,故 A 错误; B、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引起雾霾,焚烧秸秆-减轻雾霾说法错误;回收废电池有利于减少重金属污染,保护土
22、壤,故 B 错误; C、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吸附、过滤自来水中的杂质;用淘米水浇花可节约用水;故 C 正确; D、乙醇汽油可减少污染,不是无尾气污染;发现可燃冰可缓解能源危机,不是无能源危机;故 D 错误; 故选:C。A、二氧化硫增多会造成酸雨,二氧化碳过多会形成温室效应; B、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引起雾霾;回收废电池有利于减少重金属污染,保护土壤; C、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用淘米水浇花可节约用水; D、车用乙醇汽油减少尾气污染;可燃冰可缓解能源危机。本题考查多个知识点,但难度不大,细心分析解答即可。10.D【解析】解:A、由 C+2H2SO4(浓) CO2+2X+2H 2O
23、可知,反应前后碳原子都是 1 个,氢原子都是 4 个,反应前硫原子是 2 个,反应后应该是 2 个,包含在 2X 中,反应前氧原子是 8 个,反应后应该是 8 个,其中 4个包含在 2X 中,X 的化学式是 SO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CO 2和 X 的质量比为:44:128=11:3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前碳单质中碳元素化合价是 0,反应后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化合价是+4,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由 0 价变为+4 价,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河西区 2019 中考 化学试题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