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6675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南省商丘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2018 学年下期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窗体顶端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人在理智未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

2、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流者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决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古今

3、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自合于球规。在不识球规者看,球手好像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白石说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 ”工在格

4、律,而妙则在神髓风骨。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 “从心所欲,不逾矩” ,艺术的创造活动尽于这七个字了。 “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 , “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从心所欲” 。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孔夫子到快要死的时候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摘编自朱光潜谈美 )1. 下列关于“格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格律是诗歌中的不变化者,体现的是整齐、规范和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格律就会变成死板的形式。B.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但这并不是格律

5、本身的罪过,而是人不能活用它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C. 格律不能束缚天才,天才之作往往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风骨。格律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即使他遵循了格律,诗歌也仍然腐滥。D. 古今大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都从格律人手,但后来都达到了脱化格律的境界;是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使他们在整齐之中求变化,避免了单调。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它先于理智而产生,但在理智发达之后,情感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B. 艺术是情感的流露,它也有群性和个性之别,讲究寓整齐于变化,但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C. 诗歌从四言、五言到七言,从古、律、绝

6、到词,体现的是形式的变化,但它们又都讲究格律,体现的又是诗歌的共同特点。D. “从心所欲”和“不逾矩”是一对矛盾,艺术家要打破这个矛盾,做到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 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它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由遗传得来,不易变化;个性则成于环境,会随着环境而变化。B. 作者认为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旨在说明将格律用到出神人化的境界时,就可以超越格律的束缚而达到自由的创作境界。C. 作者认为一味变化也还是单调,所以他不主张从变化人手,认为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D. “从心所欲,不逾矩

7、”是道德家和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也说明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答案】1. D 2. A 3. D【解析】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类注意“答非所问” “内涵、外延不准” “误划类别” “张冠李戴” ;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 “偷换概念” “曲解文意” ;推理类注意“强加因果” “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属于概念类分析,需逐项排查,其中,D 项,以偏概全,不是“都从” ,而是“大半”从格律入手。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

8、解 B。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题中,A 项,理解错误, “情感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错误,应该是“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题中,D 项,无中生有, “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文中无处体现。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英雄佛刘清明节前夕,爸爸给乡下的奶奶打电话,乡下的奶奶说,今年就不用回来啦,有些事奶奶一个人就

9、都办了。爸爸说,那怎么行呢,即便是我答应,虎子也不会答应啊。乡下的奶奶说,那你们就来吧,其实我也想虎子了。虎子不是别人,就是我。不算今年,我已经是第四次回去看望乡下的奶奶和叔叔了。一想到乡下奶奶的小院,我的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向往,我知道,那是我另一个意义上的家。回去那天的阳光很不错,春风已经把田野吹出了毛毛绿。老远,我就看见了站在村口的奶奶,我大喊一声,像一只脱了缰的小马驹,奔向奶奶的怀抱。乡下的奶奶流泪了,她喜悦的脸庞上堆满了皱纹。这样的时刻,无论是奶奶、爸爸,还是我,都是幸福的。乡下奶奶的院落不是很大,有一年下雨,西边的院墙还倒掉了,本来乡下的奶奶是想等当兵的叔叔回家修砌的,可是叔叔没有

10、等来,却等到了爸爸。那一次,爸爸很卖命,他拦住了所有想帮奶奶修墙的乡亲们,一个人忙活了两天,虽然墙修砌得不是很好,可是爸爸却累虚脱了。乡下的奶奶说,你这又是何必呢?爸爸说,只有这样,我的心才能安慰一些。现在,爸爸修砌的那堵墙还好,上面爬满了干枯了的牵牛花的叶蔓,一株枣树探出墙外,似乎在等着我们的到来。乡下奶奶的房子已经很旧了。前几年,叔叔牺牲的时候,政府准备出资为乡下的奶奶翻盖一下老房子,却被奶奶拒绝了。奶奶说我这么大年纪了,房子还能用,没那个必要了,如果政府真的关心我的生活,那么就请你们把村里的小学修一修吧。村里的小学被重新翻盖了,学校是以叔叔的名字命名的,我去过一次,还在学校的门口留下了一

11、张珍贵的照片。后来爸爸也想为乡下的奶奶盖一座新房子,可是奶奶依旧没答应。爸爸常常给乡下的奶奶买很多的东西,但那些东西,是吃的都被她分给了左邻右舍,如果是穿的,就捐赠出去。在这个世界上,我觉得再没有比乡下的奶奶更倔强的人了,但大家都无法改变她,只好改变自己。我没有看到过生前的叔叔,乡下的奶奶常常向我描述叔叔小时候的样子,说那时的叔叔爬墙上树,摸鱼捉鸟,无所不会。等长大了,就变得不怎么爱说话了,但心肠好,碰上邻居有什么帮忙的活儿,总是不惜体力,村里的人都很喜欢他。顺着乡下奶奶的目光,我能够看见那时的叔叔,他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威武的身影常常走进我的梦中,让我流一梦的泪水。叔叔是个

12、英雄,他死于一次探亲回家的路中,因为两个落水儿童,叔叔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叔叔的事迹感动了那个小城所有的市民,他被大家称为英雄。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自不必说。后来政府遵从乡下奶奶的意愿,把叔叔安葬在了老家,因为在那里,乡下的奶奶可以时常地去看一看儿子。我和爸爸这次回来的目的主要是给叔叔扫墓,其实即便我们不回来,乡下的奶奶还有那些乡亲也会把叔叔的墓地扫得干干净净的,但是爸爸说,心里不踏实。清明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中已经有了麦苗的味道。一路上,我们无语,爸爸一手扶了乡下奶奶的胳膊,每年他都是这样的姿态,这样看上去他们更像是一对母子。乡下的奶奶把爸爸买来的鲜花一一摆放在叔叔的墓碑上。整个过程,她的

13、表情肃穆、慈祥,没有一点悲伤。她说,儿子,你哥和你侄子又来看你了,你看看你侄子已经有你那么高了。爸爸说,给你叔鞠个躬吧,我点点头,然后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透过水泥地,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叔叔的生命,正一点点传输到我的身体中。说到这里,可能大家都明白了,乡下的奶奶不是我的亲奶奶,叔叔也不是我的亲叔叔,可是自从叔叔救了我,我们就成了一家人。(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写的是清明节下乡祭扫的事,多处运用了插叙手法,使相关故事的来龙去脉逐渐清晰,丰富了小说的内容。B. 小说善于运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人物,如对“叔叔”的表现,既有外貌、动作等的描

14、写,也有他人的评价。C. 修砌院墙时, “他拦住了所有想帮奶奶修墙的乡亲们” ,这一细节充分体现了“爸爸”因歉疚而急欲补偿的心理。D. “叔叔”舍身救人, “爸爸”知恩图报,待“奶奶”如亲人,这都体现了人们在面对他人的不幸时真诚相助的可贵精神。5. 小说以“虎子”为讲述人,这有什么好处?6. 小说以“英雄”为题,为何却用大量笔墨来写“乡下的奶奶”?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4. B 5. “虎子”是被救者,是事件的当事人,以他的视角讲述,真实亲切。“虎子”是个懵懂的孩子,以他的视角观察,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客观、自然,主题的表达更含蓄、丰富。 6. 便于叙事,可借“奶奶”之口讲述“叔叔”生前的

15、情况。制造悬念,激发读者探寻“英雄”的阅读兴趣。深化主题, “奶奶”面对不幸,坚韧而有大爱,也是英雄。【解析】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AB 项考核艺术手法,CD 项考核情节,其中 B 项“既有外貌、动作等的描写”错误,对“叔叔”的描写都是侧面描写。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章次要人物和人称表现手法的题目,考核的是文章的叙述者,“虎子”作为叙事者,首先明确“虎子”在文中的地位,是“事件的当事人” ,是被救的对象,以其为叙述对象真实可信;然后看“虎子”的特征,年龄小,是个懵懂的孩子,以

16、他的视角观察,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客观、自然。6.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欣赏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首先从文章的内容看, “叔叔”已经去世,借助“奶奶”叙述故事,合乎情理,从结构上看,开头借“奶奶”拒绝我们回来,后又同意,制造悬念;从人物看, “奶奶”面对不幸,坚韧而有大爱,也是英雄,深化主旨。点睛: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答题时一般首先分析其形象特征,然后分析和主人公的关系,对主人公的命运或性格特征产生什么影响,然后分析对揭示文章的主旨方面产生的作用。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2018 年 3 月 28 日,第五届“财经中国 V 论坛人工智

17、能:现实与图景”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表示,尽管当前在一些典型化、标准化领域,人工智能得到了广泛运用,产业正处在快速扩散阶段,但同时也应看到差距。南开大学原校长、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认为,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第一、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第二、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第三、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第四、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对于部分人士

18、担忧人工智能发展可能造成失业,从而导致社会性问题的说法,人工智能发展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李春平表示,人类的一部分事务性劳动逐渐由机器来替代,这是不可逆转的。 “这样的替代,也不纯粹是人工智能技术出现所带来的,还包括其它技术。不过,在很多领域中,并非简单的替代,而更多的是新型技术和行业如何更深度地融合。 ”李春平说。 (摘编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人工智能产业快速扩散专家称仍要坚持务实发展 ,有删改)材料二: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情况注e:预计的,估算的(数据源自2017 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 )材料三:开源化浪潮将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争夺的主战场,而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将在服务机器人领域迎来

19、突破。对此,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陈锡民表示:“到了智能化时代,想把事情往前推进,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快信息化技术和行业的深度融合,因为大家都知道做人工智能的基础首先是最基本的大数据,数据从哪来,数据所有权、使用权怎么开放,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人工智能的生态系统大家才都能运用。 ”在业内专家看来,人工智能未来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如何更好协同在一起,形成良好的 AI 发展生态。其次是建立统一标准,规范大家的行为。最终还是要行业应用,行业深度融合,这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未来人工智能行业要标准化,把一些标准制定出来,这个行业会形成更大的突破。另外,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法律法规制

20、定问题,也是行业面临的挑战。拿无人汽车来说,自动驾驶这个环节,已经涉及法律法规。一旦法律法规跟上了,人工智能的落地也会更加快速。 ”金山云高级副总裁、合伙人梁守星坦言。(摘编自经济参考报 ,有删改)材料四:韩国信息通讯技术振兴中心发表报告指出,中国政府每年在人工智能领城投入超过350 亿元人民币,发展迅猛,与美国的技术差距已从 2015 年的 2.8 年缩短至 1.9 年;而韩国则原地踏步,仅由 2015 年的 2.4 年减为 2.3 年,已被中国反超。报告指出,韩国仅仅依托个别企业投入,政府至今尚未主导设立任何人工智能研究所,每年对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投入的预算也只有 1630 亿韩元,仅相当于

21、中国的 2.7%。前几日,特朗普公开挑起中美贸易战,向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总值 600 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用于限制中国投资购买美国公司技术。此次征税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限制中国正在崛起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关于中美的 AI 竞赛,比尔盖茨在接受 CNN 采访中说,虽然中国 AI 发展迅速,扶持力度巨大,但中国在 AI 方面并不能超越美国。现 Alphabet 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则表示:在未来的核心技术领域,中国 AI 技术有望快速赶超美国,成为核心驱动力。由于美国的崛起也是源于新科技的诞生,所以,如果中国真的在 AI 领域超越美国,将有可能撼动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摘编自互联网,有删改)7. 下

22、列关于人工智能产业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近些年一方面发展迅速,形势喜人;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B. 中国人工智能应用想要在服务机器人领域迎来突破,首先需要加快信息化技术和行业的深度融合。C. 与中国相比,韩国人工智能产业近几年发展相对迟缓,其重要原因在于政府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不够。D. 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其目的就是限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对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可能造成失业而导致社会性问题的担忧,有人认为大可不必,因为机器逐渐代替人类的一些事务性劳动是社

23、会发展的一种趋势。B. 根据材料二可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 2018 年将会掀起一个发展新高潮,预计产业规模将达到 200 亿元,预计增长率将超过 50%。C.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可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还是一片空白。D. 无论是比尔盖茨还是埃里克施密特,他们都承认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至于将来能否超越美国,他们的看法有所不同。9.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应该怎么做?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7. D 8. C 9. 政府加大相关资金投入: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推动重大原创成果攻关与突破:科研机构和企业协同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

24、生态圈和产业链(形成良好的 AT 发展生态) ,进行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大量培养人工智能尖端人才;建立和完善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等:推动行业应用,加快信息化技术和行业的深度融合。【解析】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D 项,以偏概全, “限制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只是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的目的之一。8.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C 项, “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还

25、是一片空白”的表述绝对化,只能说“亟待完善” 。9.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要求回答对“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应该怎么做”的看法,答题时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概括要点,然后整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的超前研发布局” “人工智能尖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快信息化技术和行业的深度融合” “韩国信息通讯技术振兴中心发表报告指出,中国政府每年在人工智能领城投入超

26、过 350 亿元人民币,发展迅猛”概括答题要点。点睛: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马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要避免。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张衡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因以讽谏

27、。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 、 算罔论 ,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

28、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10.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衡

29、因上疏陈事 因宾客至蔺相如们谢罪B. 遂乃研核阴阳 乃幽武于大窖中C. 宦官惧其毁己 武帝嘉其义D.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1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乐;“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B. 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 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C. “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D. 后汉书与史记 、 汉书 、 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12. 下列各组语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戍卒叫,函谷举B.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因以讽谏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

30、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师不必贤于弟子D.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大王来何操?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定,不好交接俗人。(2)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答案】10. A 11. D 12. B 13. (1)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 (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2)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解析】10. 试题分析:A 前“因” ,连词,于是。后“因” ,介词,通过。B 两个“乃”均为副词,就。C 两个“其”均为代词,他。D

31、两个“而”均为连词,表转折。11. 试题分析:A 项“五经”指诗 书 礼 易 春秋五部经书。B 项两都赋作者班固, 二京赋作者张衡。C 项“拜”指授予官职。12. 试题分析:B 项第一句是省略句,第二句是定语后置句。A 项被动句,C 项状语后置句,D 项宾语前置句。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文言句式的题目,不要和现代汉语的句式混淆,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 “也” ,被动句注意“为*所*”结

32、构和“见” “于” ,定语后置句注意“之” “者” ,介宾短语后置句对用“于” “以”引导。13.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骄尚” “从容” “俗人” “雅” “再” “惧” “目” “诡” “患”“谗”的翻译。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曹彦约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注】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天。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 。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

33、正确的两项是A. 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 “留滞舒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B. 诗歌第三、四句写诗人回忆去年在吴门时,城门早早关闭,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的情景。C. 诗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是指拜两次,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D. 最后两句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在异乡,又处于贫寒之中,无暇思念故乡,冬至时思念之情顿起,写下了这首诗。E. 这首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担忧融为一体,扩大了诗歌的内涵。15. 诗眼指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词句,本诗首联中哪个字是诗眼?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答案】14. BD 15.

34、 首联中的“惊”是诗眼。诗人为冬至到来、春节为期不远了感到惊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之情,以及因留滞在舒州,担心不能及时赶回家与母亲春节团聚的忧虑之情。【解析】1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词的内容赏析及手法鉴赏。B 项, “回忆去年在吴门时”错误,三、四两句写的是眼前“滞留舒州”的景象,诗人担心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D 项, “又处于贫寒之中”望文生义, “穷年”指一整年。1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词内容分析。第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字,首先找出来,最生动传神的是“惊”字。具体分析, “冬节”到来, “忆岁时” ,心里一惊:离春节又不远了!不禁回忆起去年春节泊舟平江门外的情景

35、来。名篇名句默写。16. 根据语境,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相应语句。(1) 登高中杜甫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2)白居易琵琶行中“_,_。 ”交代了他与琵琶女产生情感共鸣的原因。(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答案】 (1). 无边落木萧萧下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3). 同是天涯沦落人 (4). 相逢何必曾相识 (5).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

36、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萧” 、 “滚” 、 “涯” 、 “沦” 、 “博” 、 “参省” 、 “知” ,理解字义去记忆。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 ,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17

3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外国媒体臆测解放军新战机隐身性能堪比美国的 F22“猛禽”战机,其实这些不经之谈是为了继续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今年 5 月份商丘、开封地区也可以说是五风十雨,气候出现了异常,恶劣的天气给小麦的产量及百姓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今天,你吃光盘子里的食物了吗?以“光盘”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已经风起云涌,晒出自己的“光盘”的倡议得到了很多人响应。在严打整治斗争中,公安干警周密部署,全警动员,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他们暴虎冯河,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车手,都在这段等待的时间内感到百无聊赖,不能离开车检大厅的

38、他们,想出了各种方法排遣无聊。从查处的典型案件来看,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涉案金额动辄成百上千万,个别甚至近亿元,已经到了毫无顾忌、为所欲为的地步。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不经之谈: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用在此处符合句意。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不合语境。风起云涌:比喻许多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使用对象不当。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贬义词。褒贬失当。百无聊赖: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使用正确。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义)

39、。使用正确。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阅读经典作品,特别是阅读第一手的经典原著,不仅给我们知识的滋养,更给我们智慧的启迪。B. 在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海明威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英雄,他屡次大难不死,佳作迭出,在现实生活和文学事业中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传奇。C. 屠呦呦荣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中国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获得的诺贝尔奖。D.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原创真人秀节目,以全新的节目形态、寓教于乐的节目形式,唤醒和弘扬了更多人学习汉字文化的意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

40、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 A 项,成分赘余,“第一手”与“原著”皆含有“原始”义;C 项,语序不当, “首次”应该在“获得的诺贝尔奖”的前面;D 项, “弘扬”与“意识”搭配不当,应该是“唤醒意识” 。点睛: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此题 D 项动宾搭配不当。19. 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一直认为,除了三国演义中的小说形象,真实的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历史上获得超常名声,多半是因为

41、这篇出师表 。 , , 。 , , 。杜甫诗中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就是这个意思。也会使一代代拥有英雄情怀的后人追思、感慨 即便是一次失败的行动历史上比他更具政治能量和军事成就的人物太多了而一旦有了文学印记 却都没有留下这样的文学印记 因此也都退出了人们的记忆。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重点推敲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本题要注意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抓住“却” “因此” “而” “即便” “也”等关键词来排序即可。故选 D。考点:语言

42、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菊花的适应性强。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在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_。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_。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在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无论是用播种还是用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_使其在中国的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答案】 (1). 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它也能生长 (2). 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3). 菊花良好的适应性21. 下图是一则公益平面广告,根据要求答题。(1)请简

43、要赏析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2)请根据本则广告的立意和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答案】 (1)用了拆字组合的方法,把“食”拆成“人”和“良” ,点出了食品安全第一, 要提高商家的“人品” ,即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食材要用质量过关的“良品” 。这则广告反映了广大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食品 安全。以公式的形式出现,更加醒目。【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为压缩语段中的图文转述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第一问要审清楚题干要求中“赏析创意” ,解答第二问要注意根据的是“广告的创意”和“所反映的现实问题” ,提出相关建议。回答时围绕“商家道德”与“食品安全”考虑即可。【考点定位】扩展语句,

44、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四、写作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这个世界充满假象,唯有痛苦从不说谎!记住,爸爸不能时刻保护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战斗,你要战胜自己的恐惧,试着自己拯救自己。金牌不是从树上长出来的,他需要爱心,努力,还有热情来浇灌。爸爸这样做是为让你们有自由,以后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阿米尔汗摔跤吧爸爸读了上述材料有何感想?从你的学习体验和生活经历出发,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正确对待挫折成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幸运的事,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获得

45、成功。成功不是路边的小石子随处可捡,也不是田间的小草随意可觅。要成功,需要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在这期间是要经过许多挫折的正确对待挫折作文正确对待挫折作文。对待挫折,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是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强者在挫折面前会愈挫愈勇,而弱者面对挫折会颓然不前。我国明代的谈迁用 27 年的时间编成了五百万字的国榷初稿,而被贪婪之徒偷走,他忍受这沉重的打击,埋头书案又干十年,再次写成国榷的第二稿。之后又经过三年的补充、修改,才最后定稿。可以说谈迁一生为写此书呕心沥血,九死而不悔。如果谈迁在遭受初稿被偷的重大挫折之后而一蹶不振,那就不会有 13 年后的成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

46、:“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足,兵法修列;“由此观之,那些“倜傥非常之人“不正是在挫折面前勇往直前、愈挫愈奋的人吗?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才能登上高峰觅得仙草;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深入水底觅得丽珠。“科学上的每一个真理都是在经历无数次的挫折、失败之后才得出的。我们要正视挫折,正确对待挫折,只有这样才能让挫折变成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对待挫折态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同样是失恋,日本相朴力士清水川堕落了;而

47、歌德却写出了千古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 。弱者不敢面对挫折,害怕再一次努力后的失败,因此陷在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其实,挫折不等于失败,真正的失败是自己失去信心,失去成功的信念正确对待挫折。挫折可以战胜,挫折孕育着成功,而前提是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当具备了这些条件之后,挫折就会被你踩在脚下,明天就是拨开浮云见丽日之时。【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材料作文。结合材料内容,提取立意。 “这个世界充满假象,唯有痛苦从不说谎” ,正确认识世界,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一切,正视痛苦,珍惜痛苦的经历;“爸爸不能时刻保护你,爸爸只教你如何战斗” ,不能依赖别人,增强自己的战斗力,不断提升自己;“战胜自己的恐惧

48、,试着自己拯救自己” ,相信自己,依靠自己;“金牌不是从树上长出来的,他需要爱心,努力,还有热情来浇灌” ,成功是需要努力、奋斗的,正确认识成功,不断追求探索,做自己人生的主宰者。点睛:审题时应关注五点:审题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审材料。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包括寓言故事、寓言诗、漫画等赋材料以哲理的文字) 、名言类(包括名人之名言、领导之名言等以说理为目的的警言类文字) 、新闻类(包括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现实生活的表述性文字) 。审要求。如“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