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6293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5月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年5月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年5月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年5月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年5月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 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 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14 个小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 分)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产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净水 B烧垃圾发电 C天然气燃烧 D粮食酿酒2(3 分)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ASO 2 浓度 BNO 2 浓度 CCO 2 浓度 DPM2.5 浓度3(3 分)如图是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钙离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元素位于第三周期B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0.08gC图中 n 值为 8D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2、数为 84(3 分)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2K:2 个钾元素 BF 2:两个氟原子CFeCl 2:氯化铁 DAl 3+:一个铝离子5(3 分)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序最高的是( )A煮沸 B过滤 C吸附 D蒸馏6(3 分)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错误的是( )A 原子结构模型 B 物质分类模型C 二氧化碳分子模型 D 空气组成模型7(3 分)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A 湿衣服晾干 分子不断运动B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起 温度升高,分子增大D 氢气燃烧生成水 分子种类改变AA BB CC

3、DD8(3 分)葡萄糖(C 6H12O6)是一种重要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由 6 种碳元素、12 种氢元素和 6 种氧元素组成B葡萄糖由 6 个碳原子、12 个氢原子和 6 个氧原子构成C每个葡萄糖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为 24D每个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1:2:19(3 分)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 3 种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计量数之比为 1:110(3 分)下列

4、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 C60 则是碳的化合物B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气体之一C古代用墨书写或绘画经久不褪色,这是应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使动物死亡,所以都具有毒性11(3 分)现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氯化钾溶液,各取 20mL 于两个烧杯中,使用下列方法,不能鉴别的是( )A检测导电性 B蒸干C滴加硝酸银 D加入少量氯化钾12(3 分)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B 比较 Fe、Cu 、Ag 的金属活动性C 比较碘分别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D 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13(3 分)区别下列常

5、见的物品,其中两种方法不完全正确的是( )所加试剂或方法选项 需鉴别物质 方法 1 方法 2A 铁粉和炭粉 用稀盐酸 在空气中灼烧B NH4NO3 氮肥和 K2SO4 钾肥加 Ca(OH) 2 研磨并闻气味 加水触摸烧杯C 浓盐酸和浓硫酸 用木条检验 闻气味D 厕所清洁剂与厨房洗涤剂 加入石灰石 加水看是否放热AA BB CC DD14(3 分)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金属铜表面会被锈蚀。经检测锈蚀生成物中除含有 Cu 外,还有 C、H、O 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选项是推测与 Cu 锈蚀有关的物质及相关实验探究。下列有关描述错 误的是( )A锈蚀物中的 H 来自空气中的 H2OB锈蚀物中的

6、 C 来自空气中的 CO2C根据检测结果,探究造成铜生锈的物质只需完成实验、D如图探究实验还缺少金属铜只与 O2、CO 2 两种物质接触的实验二、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只有 1 个小题,共 8 分)15(1 分)根据如图所示的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至少答两点)。16(4 分)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图。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用方程式表示),“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 。17(3 分)如图是一瓶刚打开瓶盖的汽水,写出汽水中的一种溶质 ,打开汽水盖时,汽泡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有关;为了防止打开瓶盖时气泡大量溢出,保存的方法是 。三、(本题只有 1

7、 个小题,共 10 分)18(10 分)如图是高炉炼铁的示意图。请根据图例回答。(1)焦炭在炼铁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2)高炉炼铁会产生大量的高炉气体,其主要成分含有 CO 和尘粒。请你对高炉气体的处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高炉内还原氧化铁的主要物质是 CO,写出炉内生成 CO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要炼得 56 t 纯铁,需要氧化铁的质量是多少?四、(本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18 分)19(8 分)以下是实验室常见的一些化学仪器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 B 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为: 。(2)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 A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反应的化学

8、方程式为 ,如图 C 所示,用排水法收集满 O2 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完成有关氧气性质实验。(3)DG 是探究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 F 操作中,为了使该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G 操作中为了检验木炭燃烧的生成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10 分)海水的综合利用主要流程如图。(1)如图所示的工业生产流程图中横线上应该填写 。(2)根据海水晒盐的工业流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c粗盐提纯制成精盐需要用到过滤操作d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3)制取金属镁,需要在高温熔化状态下电解氯化镁,写出

9、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需要在氩气或者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理由是 。(4)如图,A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A 物质是焙制糕点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 B 物质的一种用途 。H 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请写出 D 与 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 与 I 反应的现象是 。该流程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是 。五、(本题只有 1 个小题,共 12 分)21(12 分)下面是某学习小组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的实验过程。(1)图 1 是甲小组同学向滴有酚酞的稀盐酸中滴加 NaOH 溶液,振荡后溶液仍为无色,此现象 (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

10、反应。(2)乙小组做了如图 2 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步骤 和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 (在“”、“”、“和” 之中三选一填写)。(3)丙小组用温度和 pH 传感器检测反应过程中温度和 pH 的变化,测得结果如图 3 所示。E 点的意义 。BC 段 pH 变化很快的原因 。如图 4 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如果 1 处填写 Cl ,2、3 分别应填写 、 。(4)丁组通过检测溶液导电性变化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图 5,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说明氢氧化钡溶液能导电,导电的原因是 。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小

11、灯泡由亮变暗,再由暗变亮,同时用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导电率变化如图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检测溶液导电性 (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2019 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 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14 个小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活性炭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正确;

12、B、烧垃圾发电包含着物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 B 错;C、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 C 错;D、粮食酿酒有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D 错。故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分析】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目前我国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去分析解答。【解答】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

13、造成了污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目前我国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A、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中的气体污染物;故 A 错误;B、二氧化氮属于空气污染物中的气体污染物;故 B 错误;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 C 正确;D、PM2.5 属于空气污染物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3【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

14、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 g;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 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 4 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 4 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 8 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 2 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解答】解:A、钙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是 4,位于第四周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0.08,单位不是 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第二层最多排 8 个电子,因为钙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因此图中

15、 n 值为 8,该选项说法正确;D、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4【分析】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A、2K:2 个钾元素错误,元素不讲个数,故选项错误;B、F 2:两个氟原子错误,因为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故选项错误;C、FeCl 2:不是氯化亚铁,氯化铁错误,故选项错误;D、Al 3+:一个铝离子正确,故选项正确;

16、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分析】A、根据煮沸会除去水中的细菌微生物和部分可溶性杂质进行分析;B、根据过滤操作的原理进行分析;C、根据吸附会除去异味和杂质进行分析;D、根据蒸馏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解:A、煮沸后得到的水中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B、过滤除去的是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含有可溶性杂质;C、吸附除去的是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含有多种杂质;D、蒸馏的到的水中几乎不含有杂质,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故选: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各种

17、操作的净水效果,然后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6【分析】A、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解答;B、根据物质的分类考虑;C、根据化合物的构成分析解答;D、根据按体积计算空气由 78%N2 和 21%O2 还有 1%其他成分组成分析解答。【解答】解: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 A 模型正确;B、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故 B 分类错误;C、二氧化碳分子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故 C 模型正确;D、按体积计算空气由 78%N2 和 21%O2 还有 1%其他成分组成,模型描述与事实相符,故 D 模型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在解答时,根据物质的构成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做出判断。7【分析】根据分子

18、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湿衣服变干,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D、氢气燃烧生成水,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分析】化学式的意义有:表示一种

19、物质, 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表示该分子的原子构成, 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解答】解:A、根据葡萄糖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不能说几种碳元素,说法错误;B、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一个葡萄糖分子是由 6 个碳原子、12 个氢原子和 6 个氧原子构成,说法错误;C、一个葡萄糖分子是由 6 个碳原子、 12 个氢原子和 6 个氧原子构成,共 24 个原子,说法正确;D、每个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1:2:1,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C:H:O 为(126):(112

20、):(166)72:12:966:1:8,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化学式的意义,从宏观和微观意义入手。会熟练计算各种元素的质量比。9【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H2O CO+3H2,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H2O CO+3H2;A、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后有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 A 错误;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 B 正确;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 CH4、H 2O

21、两种,故 C 错误;D、由上述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计量数之比为 1:3,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10【分析】A、根据金刚石、石墨、 C60 的组成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分析;C、根据碳单质的性质分析;D、根据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分析。【解答】解:A、金刚石、石墨、 C60 都是碳的单质,故 A 错误;B、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 B 错误;C、古代用墨书写或绘画经久不褪色,这是应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 C 正确;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可使动物死亡,

22、是因为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一氧化碳有毒。故 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碳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11【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解答】解:A、检测导电性,能导电的是氯化钾溶液,不能导电的是蒸馏水,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B、蒸干,有白色固体析出的是氯化钾溶液,没有的是蒸馏水,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C、滴加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钾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蒸馏水,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D、加入少量氯

23、化钾,均会溶解,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2【分析】A、根据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水中的白磷的燃烧情况,进行分析判断。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C、要注意变量的控制,注意要除探究要素不同之外,其它条件都应该是相同的。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铜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红磷能与氧气接触,不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

24、验目的。B、图中实验,Fe 与 CuSO4 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 FeCu ;铜与硝酸银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选项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C、图中实验,可以比较碘分别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故选项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D、图中实验,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故选项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

25、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3【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解答】解:A、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木炭粉不能,可以鉴别;铁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黑色固体,木炭粉灼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均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B、NH 4NO3 与 Ca(OH) 2 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K 2SO4 不能,可以鉴别;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硫酸钾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均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木条变黑,浓盐酸不能;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浓硫酸没有;均可以鉴别,故选项错

26、误。D、厕所清洁剂中含有盐酸,能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厨房洗涤剂不能;厕所清洁剂与厨房洗涤剂溶于水,温度均几乎无变化,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4【分析】根据金属铜锈蚀需要同时与水、氧气、二氧化碳接触,分析所设计的一组实验中探究的因素。【解答】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锈蚀物中的 H 来自空气中的 H2O,故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锈蚀物中的 C 来自空气中的CO2,故正确;C实验中金属 M

27、与水、氧气、二氧化碳同时接触而出现锈蚀,实验 中金属只与水接触没有锈蚀,实验中金属只与氧气接触没有锈蚀,实验中金属只与二氧化碳接触没有锈蚀,实验中金属仅与氧气和水接触,没有锈蚀,实验 中金属仅与水和二氧化碳接触没有锈蚀;因此通过实验中出现锈蚀与实验 中没有锈蚀的对比,可得到金属铜锈蚀需要氧气的判断,无法得出是否与其他因素有关,故错误;D如图探究实验还缺少金属铜只与 O2、CO 2 两种物质接触的实验来探究铜的锈蚀与水有关,故正确。故选:C。【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二、根据图文回答下

28、列问题(本题只有 1 个小题,共 8 分)15【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来分析。【解答】解:根据如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制成电缆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制成金属丝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制成热水壶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故填: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只能三选二)。【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6【分析】根据铝和金的化学性质分析回答。【解答】解: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化学方程式是:4Al+3O 22Al 2O3,“真金不

29、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性质很稳定。故答为:4Al+3O 22Al 2O3;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金属铝、金的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17【分析】根据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回答。【解答】解:汽水中的一种溶质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小,溶解度越小;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保存的方法是低温。答案为:碳酸(合理即可);压强;低温(或冷藏)。【点评】本题考查了溶解的现象和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三、(本题只有 1 个小题,共

30、10 分)18【分析】(1)根据焦炭的性质、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可以用作燃料分析;(2)根据一氧化碳的用途回答;(3)根据炼铁的反应原理回答;(4)根据元素守恒,矿石中的铁元素质量等于纯铁中铁元素质量;根据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以及铁在氧化铁中的质量分数即可求得需要这种赤铁矿石的质量。【解答】解:(1)仔细分析炼铁高炉中反应可知,碳首先生成二氧化碳放出大量的热量,可供还原铁矿石提供热量,然后和焦炭反应生成 CO,然后再还原还原铁矿石;故填:燃烧提供反应的热量、生成还原剂 CO;(2)高炉气体中含有能循环利用的气体。故

31、填:循环利用;(3)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 2O3+3CO2Fe+3CO2;故填:Fe 2O3+3CO 2Fe+3CO2;(4)设理论上计算需要这种赤铁矿石质量为 x则:x 56t,解得:x80t。答:至少需要这种矿石 80t。【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四、(本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18 分)19【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注

32、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数字的仪器名称为锥形瓶。(2)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 A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 K2MnO4+MnO2+O2。用排水法收集满 O2 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3)F 操作中,为了使该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可将木炭从瓶口到瓶底缓慢伸入,以使木炭充分与氧气接触。G 操作中为了检验木炭燃烧的生成物,应使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3、为:CO 2+Ca(OH ) 2CaCO 3+H 2O。故答案为:(1)锥形瓶;(2)试管口塞一团棉花;2KMnO 4 K2MnO4+MnO2+O2;先把导气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3)将木炭从瓶口到瓶底缓慢伸入; CO2+Ca(OH) 2CaCO 3+H 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分析】(1)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进行分析;(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和盐水中各种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3)根据氯化镁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镁和氯气,以及镁的化学性质活泼进行分析;(4

34、)根据 A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物质是焙制糕点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所以 A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H 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在高温的条件下会生成 I 和 D,所以 D 是二氧化碳,I 是氧化钙,H 是碳酸钙,C 会与氧化钙反应,所以 C 是水,E 是氢氧化钙, B 是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 G 是氢氧化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工业生产流程图中横线上应该填写结晶;(2)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故正确;b、

35、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少,故错误;c、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粗盐提纯制成精盐需要用到过滤操作,故正确;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正确;故选:acd;(3)氯化镁在熔融状态下电解生成镁和氯气,化学方程式为:MgCl 2 Mg+Cl2,镁的化学性质活泼,所以该反应需要在氩气或者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理由是:高温情况下,镁要与氧气反应,氩气化学性质稳定,起保护作用;(4)A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 物质是焙制糕点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所以 A 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H 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在高温的条件下会生成

36、 I 和 D,所以 D 是二氧化碳,I 是氧化钙,H 是碳酸钙,C 会与氧化钙反应,所以 C 是水,E 是氢氧化钙,B 是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 G 是氢氧化钠,所以A 物质是焙制糕点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B 物质的一种用途是:调味剂、融雪剂、选种;H 是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D 与 G 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 2+2NaOHNa 2CO3+H2O;C 与 I 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实验现象是:放出热量;氧化钙和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氢氧

37、化钙和碳酸钠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该流程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故答案为:(1)结晶;(2)acd;(3)MgCl 2 Mg+Cl2,高温情况下,镁要与氧气反应,氩气化学性质稳定,起保护作用;(4) 调味剂、融雪剂、选种;CO2+2NaOHNa 2CO3+H2O;放出热量;置换反应。【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五、(本题只有 1 个小题,共 12 分)21【分析】(1)根据酚酞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的变色分析;(2) 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无现象分析酚酞的作用;根据氢

38、氧化钠与稀盐酸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回答;(3) 根据 E 点温度最高分析。根据溶液酸碱性的变化分析。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4) 根据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氢氧化钡与稀硫酸的反应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分析。【解答】解:(1)由于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图 1 是甲小组同学向滴有酚酞的稀盐酸中滴加 NaOH 溶液,振荡后溶液仍为无色,此现象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2) 由于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 2O。实验步骤 中的滴管

39、是滴瓶上滴管,要专瓶专用,用完后不用洗涤, 使用的滴管是通用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3) 由温度的变化可知,E 点的意义是:60 秒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热量最多,温度最高。由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可知,BC 段 pH 变化很快的原因是:溶液中的碱较少,随着酸液的滴加,碱很快与酸完全反应,而且酸很快过量。如图 4 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如果 1 处填写 Cl ,2、3 分别应填写: Na+、H 2O。(4) 如图 5,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说明氢氧化钡溶液能导电,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带电颗粒 OH 、B

40、a 2+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小灯泡由亮变暗,再由暗变亮,同时用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导电率变化如图 6,该反应是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钡和水,化学方程是:Ba( OH) 2+H2 SO4BaSO 4+2H 2 O。由于由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水,溶液中始终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粒子,检测溶液导电性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故答为:(1)能;(2)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NaOH+HClNaCl+H 2O;。(3) 60 秒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热量最多,温度最高;溶液中的碱较少,随着酸液的滴加,碱很快与酸完全反应,而且酸很快过量;Na +、H 2O(4)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带电颗粒 OH 、Ba 2+,Ba( OH) 2+H2 SO4 BaSO4+2H 2 O;不能。【点评】本题考查实验的猜想及方案设计,解题时要针对实验现象,特别是有异于正常现象的现象而提出问题,依据题目中的问题,结合课本相关知识进行猜想,进行实验设计时,需针对猜想进行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