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二)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5542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二)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二)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二)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二)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二)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二)一、解答题(共 8 小题,满分 9 分)1按要求填空。(1)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师说 )(2)不知天上宫阙, ?(苏轼 明月几时有 )(3)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王朝的盛衰兴亡;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写王朝盛衰兴亡的句子是“ , 。 ”2按要求选择。(1)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以下句子最适合表达此时情感的一项是 A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B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C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D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

2、项是 其实每种学问都有长久的历史,_,提出过种种不同的解答,你必须明白这些经过,才可以利用前人的收获,免得绕弯子甚至于走错路。A许多人都曾经思虑过、讨论过其中每一个问题B其中每一个问题曾经许多人都思虑过,讨论过C其中每一个问题都曾经许多人思虑过,讨论过D许多人对其中每一个问题都曾思虑过,讨论过3 (2 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长期以来,中国流行的几乎所有法学理论教科书都把法律上的“义务”解释为国家通过法律强加给法律主体的负担和不利。这种对“义务”做出的负价值定位是武断的,因为根据自然法学传统,法律上的义务并不能由国家随意规定,而是源自于自然法的义务,即源于道德义务。源自于道德义务的法律义务

3、是远比“权利”重要得多的正价值概念。与“ 义务” 一语准确对应的概念是“应当” 。 “应当”是一个表达精神现象的用语,是指社会群体对某种行为的看法正确的且必须的。当社会群体用“应当”这一概念把某主体同某行为具体联系起来时,就意味着,该主体负有作(或不作)某行为的义务。义务就是主体作(或不作)某行为的应当性。“应当 ”并不是社会群体随意的看法,而是群体的每一个个体成员依据自身的良心体验形成的对外界行为的看法。一个人在外地听说自己的爷爷生病了,他的第一感受就是“我应当回去照顾爷爷!”这里的“应当”完全产生于主体自我良心的内省式要求。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会由自我良心自发地产生这种原始的义务要求。但是,

4、如果某 A 比较另类,在听说爷爷生病之后毫无反应、沉迷于各种娱乐活动,与其相处的群体其他成员就会告诉他:“你应当回去照顾爷爷!”群体成员对 A 提出的“应当” ,就是赋予 A 一项义务。社会群体成员们之所以对 A 提出这种要求,是因为,该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从自我经历的爷爷生病时的良心感受出发认为:回去照顾爷爷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人类社会实践中,在国家这种组织出现之前很久,社会群体成员就通过对一个一个行为的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由于社会群体成员绝大多数人的良心、理性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以至相似,_,_,即能形成基本共识。譬如,对于杀人行为、盗窃行为,人们一致认为“不应当作” ;对于赡养

5、老人、抚养孩子行为,人们一致认为“应当作” ,等等。人们用语言将这些共同判断表述出来,就形成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口口相传的道德规则:不应当杀人,不应当盗窃,应当赡养老人,应当抚养孩子,等等。人类社会通过道德规则向社会每一个个体成员提出道德义务要求,使每个个体成员负有道德义务。人类社会的道德规则包括 4 个不同层次的规则:禁止损他类规则;倡导利他类规则;劝导自善类规则;引导入圣类规则。其中以不应当杀人、不应当放火、不应当抢劫等规则为主要内容的禁止损他类规则最为重要,它们通常被认为是道德底线规则。这类规则赋予每一个体的道德义务是必须履行的。履行这类义务是维系人类最低限度文明、保持社会最低限度秩序的要求

6、。换句话说,没有对这类义务的履行,人类就会处于丛林状态。所以说,义务是人类文明维系之根。道德规则自身并不具有保证规则赋予的义务得到履行的手段,以致一旦有人违反上述底线道德规则赋予的义务,道德规则自身并无有效应对手段。为了确保人们履行底线道德规则赋予每一个体的义务,人们将道德底线规则加以强化、改造:在底线道德的每一具体义务性规则之后附加针对违反义务的制裁规则,并由一定的社会权威机构对这些制裁规定加以执行,这就使道德底线规则演变为法律规则。人类超越野蛮状态跨入文明门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引导。人类在进入文明状态之前相当长时间内就形成了主要源自于道德底线规则的习惯法。在国家组

7、织形成之后相当长时间里,国家作为执行制裁的权威机构,其适用的仍然是主要源自于道德底线规则的习惯法。只是在国家适用习惯法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出现由国家组织将习惯法成文化的做法,以致最初的成文法主要源自于习惯法,其义务规定部分主要源自于道德底线规则。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农耕文明时代法律规则的义务规定部分主要来自于底线道德义务规则,但是,由于农耕文明各国普遍实行全权君主制度,君主拥有立法权,这使君主代表的国家立法很容易在法律中混入大量的不合理、不适当的义务设定。从农耕文明国家立法到商工文明国家立法都存在大量的国家片面强加给民众的限制。我们把这种国家武力基础上的强制视为“伪义务” 。我们不能把“伪义务”

8、视为义务本体,不能因伪义务的存在而否定义务的真正价值。(1)第 段加点字 “负”在文中是指 (2)第 段假设了爷爷生病是否应当回去照顾的事例,对其用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阐明“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对某种行为所持的 “正确的且必要的”的看法。B阐明“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依据自身的良心体验形成的对外界行为的看法。C阐明“义务”是社会群体成员基于自己的良心感受向某主体提出的“应当” 。D阐明社会群体成员向某主体提出 “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的良心和“义务” 。(3)依据本文,对“义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义务不应是国家单方面的限制。B义务是社会群体行为的“ 应当性” 。C法律上的义务源自于道德

9、义务。D道德义务基于道德规则的要求。(4)联系上下文,填入第段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A因此,社会群体成员们各自做出的对各种行为的基本评价基本是一致的。B所以,社会群体成员们各自做出的对各种行为的基本评价基本是一致的。C所以,社会群体成员能通过行为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D因此,社会群体成员能通过行为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5)两段论述了法律规则形成的 (填入两个字) 、形成的机制和形成后的 (填入两个字) 。(6)本文论证了“法律义务是正价值概念”这一观点,请分析其论证层次。4 (3 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风把人刮歪刘亮程(1)刮了一夜大风。我在半夜被风喊醒。风在草棚和麦垛上

10、发出恐怖的怪叫,像女人不舒畅的哭喊。这些突兀地出现在荒野中的草棚麦垛,绊住了风的腿,扯住了风的衣裳,缠住了风的头发,让它追不上前面的风。她撕扯,哭喊。喊得满天地都是风声。(2)我把头伸出草棚,黑暗中隐约有几件东西在地上滚动,滚得极快,一晃就不见了。是风把麦捆刮走了。我不清楚刮走了多少,也只能看着它刮走。我比一捆麦子大不了多少,一出去可能就找不见自己了。风朝着村子那边刮。如果风不在中途拐弯,一捆一捆的麦子会在风中跑回村子。明早村人醒来,看见一捆捆麦子躲在墙根,像回来的家畜一样。(3)每年都有几场大风经过村庄。风把人刮歪,又把歪长的树刮直。风从不同方向来,人和草木,往哪边斜不由自主。能做到的只是在

11、每一场风后,把自己扶直。一棵树在各种各样的风中变得扭曲,古里古怪。你几乎可以看出它沦桑躯干上的哪个弯是南风吹的,哪个拐是北风刮的。但它最终高大粗壮地立在土地上,无论南风北风都无力动摇它。(4)我们村边就有几棵这样的大树,村里也有几个这样的人。我太年轻,根扎得不深,躯干也不结实。担心自己会被一场大风刮跑,像一棵草一片树叶,随风千里,飘落到一个陌生地方。也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风把你一扔就不见了。你没地方去找风的麻烦,刮风的时候满世界都是风,风一停就只剩下空气。天空若无其事,大地也像什么都没发生。只有你的命运被改变了,莫名其妙地落在另一个地方。你只好等另一场相反的风把自己刮回去。可能一等多年,

12、再没有一场能刮起你的大风。你在等待飞翔的时间里不情愿地长大,变得沉重无比。(5)去年,我在一场东风中,看见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从远处刮回来。它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摇摇晃晃地落到窗台上。那场风刚好在我们村里停住,像是猛然刹住了车。许多东西从天上往下掉,有纸片写字的和没写字的纸片、布条、头发和毛,更多的是树叶。我在纷纷下落的东西中认出了我们家榆树上的一片树叶。我赶忙抓住它,平放在手中。这片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它在什么地方经受了什么样的阳光。另一面粘着些褐黄的黏土。我不知道它被刮了多远又被另场风刮回来,一路上经过了多少地方,这些地方都是我从没去过的。

13、它飘回来了,这是极少数的一片叶子。(6)风是空气在跑。一场风一过,一个地方原有的空气便跑光了,有些气味再闻不到,有些东西再看不到昨天弥漫村巷的谁家炒菜的肉香;昨晚被一个人独享的女人的体香;下午晾在树上忘收的一块布;早上放在窗台上写着几句话的一张纸。风把一个村庄酝酿许久的、被一村人吸进呼出弄出特殊味道的一窝子空气,整个地搬运到百里千里外的另一个地方。(7)每一场风后,都会有几朵我们不认识的云,停留在村庄上头,模样怪怪的,颜色生生的,弄不清啥意思。短期内如果没风,这几朵云就会一动不动赖在头顶,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看顺眼的云,在风中跑得一朵都找不见。(8)风一过,人忙起来,很少有空看天。偶尔看几眼

14、,也能看顺眼,把它认成我们村的云,天热了盼它遮遮阳,地旱了盼它下点雨。地果真就旱了,一两个月没水,庄稼一片片蔫了。头顶的几朵云,在村人苦苦的期盼中果真有了些雨意,颜色由雪白变铅灰再变墨黑。眼看要降雨了,突然一阵北风,这些饱含雨水的云跌跌撞撞,飞速地离开村庄,在荒无人烟的南梁上,哗啦啦下了一夜雨。(9)我们望着头顶腾空的晴朗天空,骂着那些养不乖的野云。第二天全村人开会,做了一个严厉的決定:以后不管南来北往的云,一律不让它在我们村庄上头停,让云远远滚蛋。我们不再指望天上的水,我们要挖一条穿越戈壁的长渠。(10)那一年村长是胡木,我太年轻,整日缩着头,等待机会来临。(11)我在一场南风中闻见浓浓的鱼

15、腥味。遥想某个海边渔村,一张大网罩着海,所有的鱼被网上岸,堆满沙滩。海风吹走鱼腥,鱼被留下来。(12)另一场风中我闻见一群女人成熟的气息,想到一个又一个的鲜美女子,在离我很远处长大成熟,然后老去。(13)各种各样的风经过了村庄。屋顶上的土,吹光几次,住在房子里的人也记不清楚。无论南墙北墙东墙西墙都被风吹旧,也都似乎为一户户的村人挡住了南来北往的风。有些人不见了,更多的人留下来。什么留住了他们。(14)什么留住了我。(15)什么留住了风中的麦垛。(16)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17)早晨我看见被风刮跑的麦捆,在半里外,被几棵铃铛刺拦住。

16、(18)这些一墩一墩,长在地边上的铃铛刺,多少次挡住我们的路,挂烂手和衣服,也曾多少次被我们的镢头连根挖除,堆在一起一火烧掉。可是第二年它们又出现在那里。(19)我们不清楚铃铛刺长在大地上有啥用处。它浑身的小小尖刺,让企图吃它的嘴,折它的手和践它的蹄远离之后,就闲闲地端扎着,刺天空,刺云,刺空气和风。现在它抱住了我们的麦捆,没让它在风中跑远。我第一次对铃铛刺深怀感激。(20)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关键时刻挽留住我们。一株草,一棵树,一片云,一只小虫它替匆忙的我们在土中扎根,在空中驻足,在风中浅唱(21)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22)任何一棵树的夭折

17、都是人的夭折。(23)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选自一个人的村庄 )(1)第(1)段画线句新颖生动,就此进行赏析。(2)探究第(5)段写“我”抓住并观察被风刮回来的“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的用意。(3)第(17) (18) (19)段为什么要写“铃铛刺”?(4)有人认为作者是“自然之子” ,有人认为其“温情的背后有着矛盾、迷惘的灵魂” ,结文章,对此进行评析。5 (1 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咏怀(其四十三)(三国魏)阮籍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朝餐琅玕 实,夕宿丹山际。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注】 阮籍( 210

18、年263 年) ,三国魏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琅玕: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1)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 体诗。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A时代 B韵脚 C句数 D平仄(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 “飞” ,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B “双翮”两句以“凌”和“ 须臾” ,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C “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的现实习性。D “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前面六句的描绘。(3)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 。请结合这一观点赏析本诗。6 (2 分

1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杨子崇杨子崇,高祖族弟也。父盆生,赠荆州刺史。子崇少好学,涉猎书记,有风仪,爱贤好士。开皇初,拜仪同,以车骑将军恒典宿卫,后为司门侍郎。炀帝嗣位,累迁候卫将军,坐事免。未几,复令检校将军事。从帝幸汾阳宫,子崇知突厥必为寇患,屡请早还京师,帝不纳。寻有雁门之围。及贼退,帝怒之曰:“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 ”出为离石郡太守,治有能名。自是突厥屡寇边塞,胡贼刘六儿复拥众劫掠郡境,子崇上表请兵镇遏。帝复大怒,下书令子崇巡行长城。子崇出百余里,四面路绝,不得进而归。时百姓饥馑,相聚为盗,子崇前后捕斩数千人。岁余,朔方梁师都、马邑刘武周等各称兵作乱,郡中诸胡复

20、相啸聚。子崇患之,言欲朝集,遂与心腹数百人自孟门关将还京师。辎重半济,遇河西诸县各杀长吏,叛归师都,道路隔绝,子崇退归离石。所将左右,既闻太原有兵起,不复入城,遂各叛去。子崇悉收叛者父兄斩之。后数日,义兵夜至城下,城中豪杰复出应之。城陷,子崇为仇家所杀。(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坐事免 子崇患之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开皇初,拜仪同 A拜见 B表示敬意的礼节C拜谢 D (被)授予官职累迁候卫将军 A聚集 B屡次C连累 D劳累(3)第 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 居爪牙之寄B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 居爪牙之寄C子崇

21、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 居爪牙之寄D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 /不可居爪牙之寄(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后数日,义兵夜至城下,城中豪杰复出应之。城陷,子崇为仇家所杀。(5)第 段隋炀帝 “下书令子崇巡行长城”的原因是 A杨子崇自己主动请缨,希望能去把守边境要塞。B隋炀帝希望杨子崇给边境的入侵犯者有力还击。C隋炀帝惩治子崇,认为他无中生有,扰乱人心。D杨子崇作离石郡的太守时治理有方,远近闻名。(6) “屡请早还京师”和“上表请兵镇遏”两件事反映了杨子崇 和 的特点。7 (1 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荷塘诗集序(清)姚鼐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其胸中所蓄,高矣,广矣

22、,远矣;而偶发之于诗,则诗与之为高广且远焉,故曰善为诗也。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瞻、黄鲁直之伦,忠义之气,高亮之杰,道德之养,经济天下之才,处而仪谓之一诗人口,此数君子岂所甘载?志在于为诗人而已,为之虽工,其诗则卑且小矣。余执此以衡古人之诗之高下,亦以论今天下之为诗者。使天下终无曹子建、陶渊明、李、杜、韩、苏、黄之徒则已,苟有之,告以吾说,其必不吾非也。适来江宁,识泾阳张君 君以累世同居义门之子,负刚劲之气,兼治烦之才,虽为一令,廿余年屡经踬起,而志不可抑,今世奇士也。而耽于诗,该事道途之闲,不辍于咏。出其诗示余,余以为君之诗,君之为人也。取君诗与比之子建、渊明、李、杜、

23、韩、苏、黄之美,则固有不逮者,而其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而无世俗脂韦之概,则与古人近,而于今人远矣。夫诗之至善者,文与质备,道与艺合;心手之运,贯彻万物,而尽得乎人心之所欲出。若是者,千载中数人而已。其余不能无偏:或偏于文焉,或偏于质焉。就二者而择之,愚诚短与识,以为所尚者盖在此而不在彼:惟能知为人之重于诗者,其诗重矣。张君殆其伦欤!(选自惜抱轩集 )注: 张君:张五典,字叙百,号荷塘,荷塘诗集的作者。义门:仁义之门,封建社会特指以孝义著称,数代同堂而和睦相处的家庭。治烦:治理政事。(1)填入第段方框中的虚词最恰当的是 A也 B耳 C矣 D乎(2)第 段和第 段都提到了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

24、、杜子美、韩退之、苏子瞻、黄鲁直这些人,作用分别是什么?(3)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概述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对此观点作评析。8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螃蟹里面有人造鸡蛋!” “用手机扫 100 元人民币,就会有 AR 效果的“金凤凰”飞出,可以鉴别假币” “莫言将诺贝尔文学奖奖金投资到善林金融,结果被骗得血本无归”“中国国民素质全球倒数第二”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给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层出不穷的谣言,也给人们带来许多困扰,针对这些谣言,你怎么看?2019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 8

25、 小题,满分 9 分)1 【解答】故答案为:(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重点字:授、习)(2)今夕是何年 水调歌头(重点字:调)(3)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重点字:幽)2 【解答】 (1)A “人生若只如初见 ”强调初见的美好, “何事秋风悲画扇”用汉代班婕妤被弃的典故,说的是本应当相爱,却成了相离相弃。不符合。B说的是人生最可贵的事情是能得到知己,萍水相逢也比骨肉还亲。符合。C是说分开的人无法得到对方的消息,强调别离之苦。不符合。D 是说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不符合。(2)空白处上文的陈述对象是“学问” ,从

26、保持陈述对象一致性的角度,主语应是“其中每一个问题” ,排除 AD 两项;比较 BC 两项, “曾经许多人都”强调的是过去有“许多人”思考过,而“都曾经许多人”强调的是“问题”曾经经过许多人的思考,再联系下文的“解答” ,可确定答案应为“强调问题 ”的 C 项。答案:(1)B。(2)C。3 【解答】 (1)理解词语的含义,注意词语所在句子及其前后文的语境根据文中句子“中国流行的几乎所有法学理论教科书都把法律上的义务解释为国家通过法律强加给法律主体的负担和不利这种对“义务”做出的负价值定位是武断的”可知, “负”为“负担和不利” (2)D 论述文中举例是为了论证观点,因此作答本题关键在于结合文章

27、的第三段进行分析根据第三段中的相关句子“应当并不是社会群体随意的看法,而是群体的每一个个体成员依据自身的良心体验形成的对外界行为的看法” 、 “一般来说,每个人都会由自我良心自发地产生这种原始的义务要求” 、 “社会群体成员们之所以对 A 提出这种要求,是因为,该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从自我经历的爷爷生病时的良心感受出发认为:回去照顾爷爷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 ,可知 A、B、C 是正确的,D 项内容在文中找不到依据(3)B 原文第二段为“义务就是主体作(或不作)某行为的应当性” (4)B 因为前文有“由于”一词,相当于“因为” ,那后句应该用“所以” ,排除A、D;内容上注意后句“即能形成基本

28、共识” ,也就是说 “认识基本一致” ,选用 B(5)第一空的填写注意第六段中的句子“这就使道德底线规则演变为法律规则” ,可知,第六段是讲“法律规则形成的原因” ;第七段“人类超越野蛮状态跨入文明门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引导” ,则主要是讲法律规则形成后的作用或意义(6)概括文章的论证层次,也就是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将具有相同内容的段落进行合并第一段提出论点:源自于道德义务的法律义务是远比“权利”重要得多的正价值概念;第二、三段都是谈“应当” ,也就是“义务”的最初源头社会群体成员的良心(感受或体验) ;第四段到第七段分别讲的是:在社会良心的基础上形成道德规则、在道德

29、规则的基础上形成道德义务、在道德义务的基础上形成法律义务、义务使人类跨入文明的门槛、是人类文明维系之根;第八段指出国家武力基础上的伪义务(不是源于义务本体)不能否定义务的真正价值答案:(1)负担和不利(2)D(3)B(4)B(5)原因(“目的”为“宽” , “原因”准确) 作用(意义)(6) 首段提出论点 二三( 2、3)两段论述了“义务”的最初源头社会群体成员的良心(感受或体验) ;四到七段(47 段)论述了道德规则、道德义务、法律义务依次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在社会良心的基础上形成道德规则、在道德规则的基础上形成道德义务、在道德义务的基础上形成法律义务) ,说明义务使人类跨入文明的门槛、是人类

30、文明维系之根最后一段指出国家武力基础上的伪义务(不是源于义务本体)不能否定义务的真正价值,是对议论的补充由根源到发展,论证逐层深入;全面而辩证4 【解答】 (1) “绊住了风的腿,扯住了风的衣裳,缠住了风的头发,让它追不上前面的风”这一句描绘极为形象,别致生动,作者用不同的形式赋予了草棚麦垛生命色彩,通过“绊” “扯” “缠”几个动作词汇表现出其生命的具体特征,传神别致,极具内涵。且这一句与前文“有腿、有头发的、穿着衣裳”对女人衣着的描绘进行具体照应,凸显出文本结构的严谨之美,内容上则是展现出风的狂躁,使得人难以阻挡。(2)这是一道探究题目,主要要求考生从结构上来进行具体分析,文本第五段写“我

31、”抓住并观察被风刮回来的一片树叶的具体用意,主要是突出了一种荒诞性和现代文明性的一种具体选择,文本从这些内容展现出一片树叶刮回来的具体戏剧性,呈现出其核心内容,这一具体细节与上文中人被风刮走从而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事情形成鲜明的对照,凸显出一种自我认同价值。生动详实地写出了外面的世界中存在的诸多不如意现象,表现出作者对外界世界矛盾的一种具体看法,既是一种好奇,又是一种畏惧,极为鲜明地展示出现代文明与原始村庄之间的具体关系,客观详实地写出了现代文明对传统村落的一种巨大冲击,体现出作者内心的极其忧虑之怀。(3) “铃铛刺”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有着其特殊的作用,在不需要他的时候被我们嫌弃而要除掉, “铃

32、铛刺”挂坏了人们的衣服,使得人们内心非常的沮丧,认为“铃铛刺”是不好的东西。但事物总有对立的一面。在关键的时期“铃铛刺”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刮风时遮住了我们赖以生存麦捆,使得我们的生活有了根本性的一种转变,让我们得以继续存活下去,从而引出下文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是自然的重要组成,极为鲜明的表达出人就是自然,自然与人息息相关,这是一种内心的感悟,更是“铃铛刺”所赋予其重要内涵的具体体现。(4)本题是一道典型的探究题目,题目中有两个侧重点,一是“自然之子” ,二是“温情的背后有着矛盾、迷惘的灵魂” ,这是两个对立点,看似矛盾,但实际上不矛盾。自然之子是流量成本以下村庄事务的

33、生命写照,从文本的开头的描写可以具体地进行体会,主要是突出了这些自然之子能够把自己当做一种平等的现象去对待生命,观察生命,特别是具有生命的一种温度和情怀,展现出对生命的一种拓宽,极其鲜明地延续着生命的另一种情怀。另一种角度,刘亮程笔下对外面世界的一种好奇有着具体的体现,所以才有了迷惘和矛盾的灵魂的具体体现,可以说这两者并不矛盾,前者突出的是对自然万物的一种客观评价,后者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思考,都是具有典型意义和准确的内涵的。答案:(1)运用比拟,新颖生动,赋予“荒野中的草棚麦垛”以生命力, “绊” “扯” “缠”等动作真切传神,与前文“有腿、有头发的、穿着衣裳”的女人相照应,表现风的狂躁难以

34、阻挡。(2)作者借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刮回来的荒诞性来写游走于现代文明和原始村庄文明的人的选择。与上文中人被风刮走,改变了命运,渴望被风吹回的沉重形成对照, “从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看出外面世界既有村庄里没有的风雨,也有村庄里没有的阳光。表现了作者对外面世界的矛盾态度:既好奇又畏惧。 “极少回来的叶子”暗示了现代文明对于原始文明“村庄”的巨大冲击。(3)铃铛刺因挂烂衣服而被我们嫌弃并要除掉,但在关键时候却为我们挡住了赖以生存的麦捆,挽留了我们,引出文末我们周围的都已成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人即是自然,自然万物就是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

35、感悟。(4)说其是“自然之子”是由于刘亮程笔下的“村庄”事物都是具有生命的,开头写:“风”是一个撕扯的女子,具有了形象, “云”模样怪怪的等,他总能够把物当作与自己平等的对象去体察,物都具有了生命的温度,从而拓宽自我的生命体验,与现代文明中以“我”为中心的方式截然相反。但另一方面,他的笔下还是淡淡表现出了对外面世界现代文明的好奇,如 11、12、13 段。对于“村庄”的命运他也是迷茫的, “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两种说法,前者是对他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评价,而后者是针对在时代洪流中作者对“村庄”未来的思考评价,都是准确而精到的。5 【

36、解答】 (1)根据以上的分析,从时代、句数、平仄以及体裁等方面来看,属于古体诗。(2)C不是现实习性,而是写出了传说中鸿鹄精食高居,以象征鸿鹄之高洁。(3) “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 ,描孝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双翮”两句以临”和“须臾” ,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量方面,写出了鸿鹄的高洁品质。诗的前六句通过对鸿鹄相随相伴,高飞远举、远离尘器、精神高洁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逃遁世俗、超凡高标,不为世俗所束缚的志向。 ”抗身”二句语气强烈,运用反语,收束了前面六句对鸿鹄描绘,结尾“岂与”两句,从描写“鸿鹄”中荡开一笔,以激烈慷慨的语气,表达了对谄媚之人为个人私利携手

37、言誓的蔑视,隐含了对于门阀士族结党营私的丑恶的批判。本诗是借物咏怀诗,托物言志,表面上看是在写鸿鹄,而实际上借鸿鹄抒发诗人自己高洁的志向,抒发了对“乡曲士”的极大蔑视。答案:(1)古体诗 B(2)C(3)阮籍这首咏怀诗表面上看是在写鸿鹄,而实际上托物言志,通过对鸿鹄高飞远举,远离尘嚣,精食高宿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遁世超逸,不为世俗网罗的志向,同时结尾两句,从描写中荡开一笔,以激烈慷慨的语气抒发了对于乡曲之士为了个人私利携手言誓的蔑视,隐含了对于门阀士族结党营私的丑恶的批判。整首诗寄托遥深。6 【解答】 (1)因犯罪。句子译为:因犯罪而被免职。 以为患。句子译为:子崇把这些事当用忧患。(2) D

38、句子译为:开皇初年,被授予仪同。 B 句子译为:子崇多次升迁至候门将军。(3)D“怯软”形容词作句子谓语,后面没有宾语,在其后停顿,故排除 AC “我众心”是“惊动”的宾语,在其后停顿,故选 D句子译为:子崇胆小怕事,没有根据就胡乱上表,惊扰我军心,不能做大臣。(4)后数日,几天后;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应,接应;为所被。译为:几天后,义军在夜里打到城下,城中的豪杰也出来接应,离石郡失陷了,子崇被仇人所杀。(5)C 题干要求考生在第二段中把隋炀帝 “下书令子崇巡行长城”的原因筛选出来,第二段叙述说因为子崇上表请求朝廷派兵镇守遏制多次侵犯边塞的突厥和带兵抢掠州郡的胡人刘六儿,隋炀帝很生气,于是

39、下令叫子崇去巡行长城。(6)该题为信息筛选、概括归纳题,题干给出了相关事迹,考生只要根据事迹来分析子崇的性格特点即可,子崇知突厥一定会成为寇患,多次请求皇帝早日回京师,皇帝没有采纳,后来果然有了雁门之围,可见子崇对局势分析准确,聪明而有预见;在被贬为离石郡太守后,子崇仍然尽职尽责,请求朝廷派兵镇守遏制多次侵犯边塞的突厥和带兵抢掠州郡的胡人刘六儿,表现得执着而有忠心。答案:(1) 因犯 罪 以 为患(3) D B(3)D (4)几天后,义军在夜里打到城下,城中的豪杰也出来接应,离石郡失陷了,子崇被仇人所杀。(5)C(6)聪明而有预见 执着而有忠心7 【解答】 (1)首先句子“处而仪谓之一诗人口”

40、是陈述语气,大意是一生也只是称之为诗人罢了,句末的虚词“耳”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所以应选 B。(2)第 段作者说到 “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瞻、黄鲁直之伦,忠义之气,高亮之杰,道德之养,经济天下之才,处而仪谓之一诗人耳,此数君子岂所甘载” ,这是在夸赞这些诗人由气节,有高尚的情操,德才兼备,但从不以诗人自居;第 段作者说到 “取君诗与比之子建、渊明、李、杜、韩、苏、黄之美,则固有不逮者,而其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而无世俗脂韦之概,则与古人近” ,这里是将张君的诗歌与子建等人作比较,尽管张君诗歌的水平比不上曹子建等人,但是他的诗清雅逸人,展现了其高亮的节操,这是和子建

41、他们类似的。(3)划线句是“君以累世同居义门之子,负刚劲之气,兼治烦之才,虽为一令,廿余年屡经踬起,而志不可抑,今世奇士也” ,从句子外在特点看, “负刚劲之气,兼治烦之才”是整句,句式整齐,而其它句子则长短不一。从内容上看,是在夸赞张五典一身刚劲的气概,有治理政事的才能,虽然只是一个县令,20 年多次遭到挫折,但他的志向没有被抑制,仍然坚守气节,真可称作奇士。(4)作者的主要观点是“惟能知为人之重于诗者,其诗重矣” ,只有知道了做人要重于作诗的人,他的诗才会有力量。作者强调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的确,为人应在作诗之前。只有具有优良品德的人他的作品才会感染人,打动人心。比如我们学

42、过的辛弃疾的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是一个爱国词人,其词作都抒发报国抗击金兵,收复河山的壮志。不仅是因为他词写得好,才为后人记住,还有就是词作所展现的他的爱国情怀,他的为人,所以我们称他是爱国词人。类似的还有杜甫、陆游等伟大的爱国诗人,是因他们的爱国精神,他们的做人,才使得他们的作品如此的熠熠生辉。答案:(1)B(2)第 段是为了说明这些诗人不以诗人自居,德才兼备;第段是为了对比衬托张君,虽然诗歌比不上他们,但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而无世俗脂韦之概。(3)运用整句和散句,突出了张五典气概超群,才能过人,20 多年遭遇挫折却坚持气节,确实是奇士。(4)主要观点:道德修养对于创作具有重要

43、意义。只有知道做人要重于作诗的人,他的诗才会有力量。参考译文:古代善于作诗的人,不会自命为是诗人的。他们胸中所储藏的,是很高,很广阔,很深远;偶尔抒发在诗上,诗也同时变得高、广阔并且深远了,所以说是善于作诗的。曹子健、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苏轼、黄鲁直的这类人,是有忠义的气节,高亮的节操,道德的修养,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人才,一生也只是称之为诗人罢了,这样的人怎么会甘心呢?立志只是要成为诗人,作的诗虽然工整,但诗是很卑微,肤浅的。我拿这个来衡量古人诗的高低上下,也来评论当今的诗人。即使天下始终没有曹子健、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苏轼、黄鲁直之类的人也就算了,假如有,把我的观点告诉他们,他

44、们一定不会说我的观点不对。我来到江宁一带,结识了泾阳的张五典。张君世代同堂和睦相处,一身刚劲的气概,并有着治理政事的才能,虽然只是一个县令,20 年多次遭到挫折,但他的志向没有被抑制,是当今的奇才阿。他入迷于作诗,治理完政事的闲暇之余不中止咏诗。他把他的诗拿给我看,我认识这是他的诗及他为人的写照。拿他的是与曹子健、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苏轼、黄鲁直的相比较,必然有比不上的,但诗清雅逸人,展现了胸中高亮的节操,没有阿谀,圆滑的情态,这一点是和古人近似,而比当今一般人要高出很多。达到高层次的诗人,诗与诗人的气质相具备,道和技巧结合;心和手的相互运用,包含了一切,将心里所想的全展现出来了。像这样

45、的人,数千年来只有几个人而已。我不可能没有偏差:有时偏向于文采,有时偏向于品质。两个之中选择一个,我确实是见识短浅,认为崇尚的应该在这方面而不是另一个方面:只有知道了做人要重于作诗的人,他的诗才会有力量。张君就有这样的气节!8 【解答】让谣言止于真相,让群众掌握真理近年来,从“抢盐”风潮到香蕉致癌等风波,因不实消息传播造成的荒诞事件时有出现,无不对正常经济社会秩序造成干扰,给相关利益群体带来损失。事实证明,谣言面前没有赢家,增加社会运行成本,也会对普通公众的生活带来困扰和不便。不仅如此,一些谣言还对政府公信力造成损害。社会生活需要信息传播,信息传播必须直面谣言的干扰。人们相信“谣言止于智者”

46、“真相最有力量”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的网络时代,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谣言也可能遮蔽真相,谣言有时候比真相更吸引眼球。在网络环境下,悄然间,信息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权威信息来源的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和媒体,如何学会适应传播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如何让真相不被谣言遮蔽、真理不被谬说损伤,如何让真相跑赢谣言、让公众掌握真理,考验着传播链条上每一个环节。要让真相跑赢谣言,减少谣言对社会的伤害,政府等权威部门要有作为。新的传播环境下,要求政务活动更加公开透明,有了质疑及时回应,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要主动说、尽快说、如实说。发现谣言苗头,及时、理直气壮地公布真相,澄清

47、事实,让真实、真相挤压谣言的空间,让谣言“见光死” 。要遵循新的舆论环境下的现代传播规律,针对不同层次的受众采取不同的发布、沟通办法,注重传播实效,与群众诚恳交流,表达更加人性化,赢得更多受众认可。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带头遵纪守法,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不断提高公信力。公民不仅可以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地缘优势、专业优势,主动参与阻击谣言,消除谣言。 “谣言粉碎机” “真相挖掘机”等民间组织对谣言的反制就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这也是民间力量自发承担传播责任的体现。要减少谣言的产生、传播,减少谣言对社会的伤害,还要让真理战胜谬误。要有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善恶观。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依然可能对真相视而不见,依然可能对谣言坚信不疑。所以,公共机构和媒体,还承担着传播真理、凝聚共识的社会责任,要通过各种方式、途径理直气壮地宣扬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善恶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相、真理要大声讲,要用理性态度、科学观点消解偏激的情绪、固执的偏见,让错误的价值观、不实的谣言没有生存的空间。总之,开放多元的传播环境下,要让真相总是跑赢谣言,让群众充分掌握真理,要求公共机构和每一个公民,都要做负责任的传播者,形成有责、有序的传播新秩序,使社会变得更加健康、成熟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考前押题(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