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8秋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答案版)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6488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18秋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答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版】2018秋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答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版】2018秋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答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版】2018秋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答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版】2018秋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答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元测试第六单元( ZY)(时间:150 分钟 总分:150 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得分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 分)稽首(q) 霓裳( chng) 负笈往游( j) 折戟(j)畎亩(qun ) qn(逡)巡 自 x(诩) chu(踌) 蹰宫 qu(阙 ) 嘉 yo(肴)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D )(3 分)A曾益其所不能 B衡于虑C门人然烛来 D未谙此苦(解析:A 项“曾”通“增” ;B 项“衡”通“横” ;C 项“然”通“燃”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3 分)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选拔)

2、 而后喻( 知晓)B虽有至道(到达了极点) 教学相长也( 长处)C汝若生子是男(你) 头踔出汤中 (跳跃)D负笈往游(书箱) 叩而与语( 探问,询问)(解析:B 项长:促进,增长)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3 分)A空乏其身(穷困缺乏) 儿闻之,亡去( 死去)B比后壮(及,等到) 于是尸乃仆 (倒下)C请师之(拜为师) 阴有归志 (私下里,暗地里)D自诩遇仙(夸耀) 蓦然而踣( 跌倒)(解析:A 项“亡去”意为“逃离” 。)5下列“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C )(3 分)例句:遣之归A何术之求B两手捧头及剑奉之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D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解析:例句和 B 项都是

3、代词的用法;A 项为宾语前置的标志;C 项是结构助词,的;D 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6文化积累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3 分)A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字乐天。他的诗歌作品集是白氏长庆集 。B龚自珍,清代著名思想家 、文学家。他辞官后写成 315 首七言绝句,编定为己亥杂诗 。C张养浩,元代散曲家。 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 “山坡羊”是曲牌名,一般和内容关系紧密。D 过零丁洋的作者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 ,该诗作于他被元军俘虏后经过零丁洋时。(解析:C 项曲牌名一般与内容没多大关系,题目与内容关系紧密。)7句子积累默写句子。(10 分)(1)观刈麦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

4、愿天寒” 同样表现了下层人民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2)赤壁中作者辩证地看待历史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3)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一语双关,写出了形势险恶和诗人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4)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5)己亥杂诗中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二、阅读(50 分)(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 分)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

5、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起(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这,这样(3)空乏其身 空乏:穷困缺乏(4)征于色 征:表现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个国家) 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

6、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导致灭亡。10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能获得什么感悟?(4 分)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并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二)教学相长(11 分)礼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虽有嘉肴 嘉:美味的(2)不知其旨也 旨:味美(3)然后能自强也 强:勉力,勤勉(4)教学相长也

7、 长:促进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所欠缺的地方,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得不透彻。(2)故曰:教学相长也。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13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论述的?(3 分)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三)干将莫邪(11 分)干 宝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

8、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 ”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儿曰

9、:“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 ”于是尸乃仆。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儿闻之,亡去 亡去:逃离(2)不负子也 负:辜负,对不起(3)当于汤镬煮之 汤:热水,开水(4)王如其言 如:按照,依照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我给楚王铸剑,

10、三年才成功,楚王发怒了,我去一定被杀掉。(2)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他马上就拿剑自杀,两只手捧着头和剑进献给侠客,(死后尸体) 直立不动。16 “客”是一个有勇有谋、讲信义的人,他的“勇”表现在哪里?他的“谋”表现在哪里?他的“信义”又表现在哪里?(3 分)他的“勇”表现在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行刺楚王;他的“谋”表现在是他想出了行刺楚王的办法;他的“信义”表现在他不负重托,用生命完成了为赤报仇的任务,兑现了承诺。(四)劳山道士( 选段)(12 分)蒲松龄一夕归,见二人与师共酌。日已暮,尚无灯烛,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诸门人环听奔走。一客曰:“良宵胜乐,不可

11、不同。 ”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且嘱尽醉。王自思:七八人,壶酒何能遍给?遂各觅盎盂,竞饮先,惟恐樽尽。而往复挹注,竟不少减。心奇之。俄一客曰:“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何不呼嫦娥来?”乃以箸掷月中。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已而歌曰:“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其声清越,烈如箫管。歌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惊顾之间,已复为箸。三人大笑。又一客曰:“今宵最乐,然不胜酒力矣,其饯我于月宫可乎?”三人移席,渐入月中。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如影之在镜中。移时,月渐暗,门人然烛来,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几上肴核尚存,壁上月,纸圆如镜而已。道士问众

12、:“饮足乎?”曰:“足矣!” “足,宜早寝,勿误樵苏。 ”众诺而退。王窃欣慕,归念遂息。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光鉴毫芒 鉴:镜子,这里是照的意思。(2)分赉诸徒 赉:赏赐(3)壶酒何能遍给 给:供给,供应(4)乃以箸掷月中 箸:筷子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何不呼嫦娥来?承蒙赐给我们月光来照明,却这样冷冷清清地喝酒!为什么不叫嫦娥来呢?(2)其声清越,烈如箫管。那歌声清脆悠扬,响亮如同吹奏箫管。19请概括这一段“看师演法”的奇特故事情节。(4 分)纸月光满屋、壶酒饮不尽、筷子化嫦娥、酒席移月中。(五)观刈麦(4 分)白居易田家少闲月

13、,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20诗中描写了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一位贫妇人之口,诉说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2 分)21有人认为观刈麦的感情基调是“悲怜自责”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本诗诗句加以说明。(2 分)同意。 “悲怜”是指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如“听其相

14、顾言,闻者为悲伤” ;自责是指看到农民的悲惨生活想到自己“曾不事农桑”而“岁晏有余粮” ,深感惭愧之情。这些奠定了本诗“悲怜自责”的感情基调。三、综合性学习(10 分)中华五千年圣贤辈出,民族文化代代相传。遵义也有很多历史名人,如尹珍、申祐、黎庶昌等。现代社会,古人的许多智慧结晶仍然熠熠生辉。学校开展了一次向古人学习的活动,请你完成活动内容。22列举出可以向古人学习的三个方面。(3 分)示例:教育方法,个人修养,处事智慧,审美趣味。23参照示例,引用古人的原文并写出你的收获。(3 分)观点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要有名族气节,要爱国)观点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要有

15、奉献精神)观点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要乐观)观点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自强)24请从上题四个观点中任选一个进行阐释,要求语言流畅,有说服力。(80 字以内)(4 分)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以磅礴的气势表现了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以及为国家安宁慷慨赴死的伟大精神。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民族大义,时刻怀有爱国之心,从小事做起,不做有损国家形象和利益的事情。四、作文(60 分)25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书写 5 分,作文 55 分)材料:干将莫邪中的侠客以一种“诚信”精神杀死了楚王这个昏君,替赤报了杀父之仇,故事虽然有虚夸的成分,但也体现了侠客的崇高精神。现代社会,我们也同样重视信用,呼唤“诚信”精神的回归。请以“诚信”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500 字;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作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