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2019年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6444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市2019年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2019年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2019年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2019年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甘肃省兰州市2019年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 25兰州市 2019 年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主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数据挖掘的基本目标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隐藏的、潜在的和有用的知识和信息。在数据挖掘过程中,数据挖掘技术具有将人类与自然连接的特征,人对世界的感知不是直接电面向世界,而是类似于通过眼镜来感知世界一样。可以说,数据挖掘技术对人类存在、人类诠释世界等的调节,是新技术背景下人、技术

2、与世界关系的具体表现。就人类存在的境遇而言,数据挖掘技术被使用过程中,自然界依然存在,但一种新的自然界,即由数据挖掘技术所形成的自然界已经成为了人类栖息的场所之一。也就是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界之外,还有由数据挖掘技术对“原始”自然界的数据化处理后所呈现的世界,与数据挖掘技术所带来的新的数据世界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存在场所。这个过程中,即使是“原始性”的数据都是被“加工过的” ,因为数据从来都不是“先于事实的”。实际上,就数据挖掘技术而言,其对数据的处理既可以是随意的,也可以是有选择约。有选择就意味着数据挖掘技术可通过数据处理过程,有意地隐藏一些东西,这也正是数据挖掘技术对人类存在的一种调节。

3、就人类存在的方式而言,数据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一种存在方式。存在的轨迹以数据的方式呈现,存在的历史以数据库的方式呈现。数据打通了万物的在场与不在场、此在与彼在,也联通了过去、现在与未来,一切都以在线的形式存在,带来所谓“不在场的在场” 。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数据的隐蔽、清洗等对某事、某物或某现象予以调节,使其透明性退场。进而一方面将在场的可以转换为不在场的,如图像数据挖掘技术对围像中信息的有关处理:另一方面,将不在场的可以转换为在场的,如通过对某人身体数据的采集,商场可以为不在场的某人提供在场的服务:基于某种软件显示其与某物的契合度、匹配度等,让某人产生了在场的

4、感觉。此外,数据挖掘技术还调节着人自身存在的认同,例如“刷存在感”一词就遗露出人对自身存在认同的一种新方式,2 / 25“点击率”则被视为自身被认同的一个重要考量。与此同时,数据挖掘技术在构成数据自然界的过程中,以一种更新的形式调节着人类视觉、听觉等,进而带来了人们思维方式,认知世界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当驾驶员使用车载导航的时候,其所看到的车载导航所呈现的图景来自数据可视化技术对世界的诠释,是世界被数据化的一种虚拟呈现,驾驶员对世界的感知与此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促进着驾驶员对环境的诠释。因此,驾驶员对环境的诠释与其说是人类通过自然界来获取数据,倒不如说数据为人类了解自然界提供了新的可能。数据挖掘技

5、术以参与的形式进入到世界的构建与诠释的时候,也就开启了有关于新技术所带来的新问题的伦理探究。(摘编自闫宏秀数据挖掘技术与调节:世界、世界的诠释与伦理的内化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数据挖掘技术是一项关于数据的技术,旨在从大量数据中抽取挖掘潜在知识和信息。B. 人类存在场所所以被调节,是因为数据挖掘技术对其数据化处理的方式是选择性的。C. “不在场的在场”指人类存在方式以数据呈现后,让历史得以再现而带来的现场感。D. 数据挖掘技术既参与世界的构建与诠释,又探究着大数据时代技术提出的伦理问题。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借助“数据挖掘技术”的

6、特征,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被使用中,人感知世界的方式。B. 通过讨论数据挖掘技术对人类存在及人类诠释世界的影响,文章将论证推向了深人。C. 文章提出了数据世界里的在场与不在场的存在形式,并举例说明了二者转换的表现。D. 文章通过分析数据挖掘技术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新现象,对技术与人的关系作了论证。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数据自然界是数据挖掘技术对现实世界的解读与呈现,与现实世界并非一对应关系。B. “刷存在感” “点击率” ,可以看出人们对借助数据完成自身存在认同这种方式的认可。C. 驾驶员使用车载导航时,是依靠数据与其所呈现的图景的某种关联,来了解环境的。D. 如果现实世界

7、没有提供有用的数据,数据挖掘技术使用者就不能发现有用的知识信息。【答案】1. B 2. D 3. D【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辨析,寻找细微的3 / 25差别确定答案。此类题目一般采用排除法或者直选法。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 A 项, “数据挖掘技术是一项关于数据的技术,旨在从大量数据中抽取挖掘潜在知识和信息”说法扩大范围,原文说“数据挖掘的基本目标是” 。C项, “让历史得以再现而带来的现场感”曲解文意,原文为“存在的历

8、史以数据库的方式呈现” 。D 项, “数据挖掘技术既参与世界的构建与诠释,又探究着大数据时代技术提出的伦理问题”句意关系有误,原文是“数据挖掘技术以参与的形式进入到世界的构建与诠释的时候,也就开启了有关于新技术所带来的新问题的伦理探究” ,不是并列关系。故选 B。【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分析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D 项, “对技术与人的关系作了论证”理解片面,原文说“是新技术

9、背景下人、技术与世界关系的具体表现” 。故选 D。【3 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D 项, “如果现实世界没有提供有用的数据,数据挖掘技术使用者就不能发现有用的知识信息”说法绝对,原文说“另一方面,将不在场的可以转换为在场的,如通过对某人身体数据的采集,商场可以为不

10、在场的某人提供在场的服务” 。故选 D。【点睛】第 2 题解答时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牛4 / 25沈从文有这样事情发生,就是桑溪荡里住,绰号大牛伯的那个人,前一天居然在荞麦田里,同他的

11、耕牛为一点小事生气,用木榔槌打了那耕牛后脚下。这耕牛在平时是仿佛他那儿子一样,纵是骂,在骂中还不少爱抚的。但是脾气一来不能节制自己,随意敲了一下,不平常的事因此就发生了。牛后脚有了毛病。大牛伯见牛不济事,就蹲到牛身下去,扳了那牛脚看。他这样温和的检查那小牛,那牛仿佛也明白了大牛伯心中已认了错,回头望到主人,似乎说, “我只一点儿不方便,过两天就会好的。 ”天气实在太好了,大牛伯就仍然扛了翻犁,牵了那牛,到田中去做事。看到牛一瘸一拐的向前奔时,心中到底不能节制自己的悲悯。他只是一句话不说,仍然同牛在田中来回的走,仍然嘘嘘的督促到它转弯,仍然用鞭打牛背。但他昨天所做的事使他羞惭, “我本来愿意让你

12、休息,全是因为下半年的生活,才不能不做事!”这种情形他不说话也被他的牛看出了的。犁了一块田,他同那牛停顿在一个地方,释了牛背上的轭,他才说话。他说, “我这人老了,人老了就要做蠢事。我想你玩半天,养息一会,就会好的,你说是不是?”小牛无意见可说,望着天空,头上正有一只喜鹊飞过去。他呢,的确是有点忧愁了。他看到它那一只被木榔槌所敲打过的腿时时抽缩着,又看到同那牛合作所犁过的田,新翻起的土壤如开花,于是为一种不敢去猜想的未来事吓呆了,“万一?”那么,荞麦价不与自己相干了,一切皆将不与自己相干了。总之,牛一死,他什么都完了。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小牛的步伐,他心上的阴影更厚了。吃过了中饭,他就到两里外场

13、集上去找甲长。甲长是本地方小官,也是本地方牛医。他先开口说话, “甲长,我牛脚出了毛病。 ”甲长说:“这是脚癀,拿点药去一擦就好。 ”他说:“不是癀,是搞伤了的。 ”他这样接着说:“我恐怕那么一下太重了,今天早上这东西就对我哭,好像要我让它放工一天。你说怎样办得到?天雨是为方便我们落的。天上出日头,也是方便我们,田不在这几天耕完,我们还有什么时候?我仍然扯了它去。一个上半天我用的力气还比它多,可是它不行5 / 25了,睡到草坪内,样子很苦。 ”甲长答应同他到村里去看看那牛,到将要出门,别处有人送文书来了,说县里召集甲长会议,即刻就到会。大牛伯叹了一口气,一人回了字。晚上听到牛吃草声音,大牛伯拿

14、了灯照过好几次。这夜里大牛伯做梦了,他梦到用四床大晒谷簟铺在坪里,晒簟上新荞堆高如小山。抓了一把褐色荞子向太阳下照,荞子在手上闪放乌金光泽。那养于就是今年的收成。而那参预这收成的功臣那只小牛,就站在身边,他于是向它说话,神气如对多年老友。他说,“伙计,今年我们好了。我们可以把围墙打一新的了,我们可以换一接那两扇腰门了,我们可以把坪坝栽一点葡萄了,我们”好梦是给人的一种嘲弄。所以到大牛伯醒来,就又点了灯到栏中去探望那“伙计” 。他喊那牛作伙计,问它是不是好了一点。他看它还是那样瘸跛,噗的把灯吹熄,叹了一口气,走向房里躺在床上了。到了平时下田的早上,大牛伯却在官路上走,因为打听得十里远近的得虎营有

15、师傅会治牛病,特意换了一件衣,用红纸封了两百钱,到郡营寨去请牛医为家中伙计看病。等会了面,问到情形,这师傅也一口咬定是牛癀。让他拿着药去就行。到后大牛伯忽然想透了,明白是包封太轻了,答应了包好另酬制钱一串。这医生心一活动,不久就同大牛伯取道回桑溪了。这名医在牛脚上扎了两针,把一些药用口嚼烂,敷到针扎处,包了杉木皮,说是过三天包好,嘱帮手拿了预许的一串白铜制钱扛到肩上,游方僧那么摇摇摆摆走了。小牛居然很自然的同主人在一块未完事的田中翻土了,是四天以后的事,好天气还像是单因为牛伯的原故而保留到桑溪。他们大约再有两天就可以完事了,牛伯因为体恤到伙计的病脚,不敢吝惜自己气力,小牛也因为顾虑到主人的原故

16、,特别用力气只向前奔,他们一天所耕的田比别人家用帮工两倍还多。于是乎,回到了家中,牛伯又有理由做那快乐幸福的梦了。牛伯为自己的梦也惊讶了,因为他梦到牛栏里有四只牛,有两只是花牛,生长得似乎比伙计更其体面。第二天一早起来他就走到栏边去看,且大声的告给“伙计”说, “伙计,你应当有伴才是事。我们到十二月再看吧。 ”伙计想十二月还有些日子就点点头, “好,十二月吧。 ”(有删改)6 / 25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寥寥几笔叙写,庄稼汉大牛伯与耕牛关系的不同寻常已跃然纸上;闲话家常的口吻,既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又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必要的铺垫。B. 甲长与得

17、虎营牛医起先都口咬定,大牛伯家耕牛的脚伤是牛癀,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耕牛的脚伤不以为意,这与大牛伯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C.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主要由“伤牛治牛牛愈”等情节组成。作者以写实的手法真实再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流露出对他们的悲悯之情。D. 小说标题为“牛” ,既指农民犁田抢种时节非常重要的耕牛,也指以大牛伯为代表的如牛一般勤劳、善良、朴实、本分的底层农民,可以称一语双关。5. 小说中说“随意敲了一下,不平常的事因此就发生了”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小说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方式来表现大牛伯对小牛的疼爱,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方式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答案】4. C 5. 大牛伯不

18、小心打伤小牛后脚,致使小牛不能正常耕地,耽误了在抢种的好时节和好天气里犁田的时间;大牛伯揪心于如果错过了抢种的时节就会影响当年的收成,失去了平日生活的从容,陷入深深的焦虑和痛苦;大牛伯恐惧于万一小牛病死自己将失去生活的来源,不惜准备不菲的药费,赶到十里地外延医求诊。 6. 如“就蹲到牛身下去,扳了那牛脚看” ,是用动作暗示心理,表现大牛伯既爱又怨的心理。 (如“拿了灯照过好几次” ,是用动作暗示心理,表现大牛伯对小牛脚伤牵肠挂肚的心理, )如“我本来愿意让你休息,全是因为下半年的生活才不能不做事” ,是大牛伯的内心独白,体现着对小牛的抱愧和歉疚。如“我这人老了,人老了就要做蠢事,我想你玩半天,

19、养息一会,就会好的,你说是不是” ,是大牛伯对小牛的自言自语式的谈话,交织着懊悔与忧虑。如“而那参预这收成的功臣那只小牛,就站在身边,神气如多年的老伙计” ,是大牛伯的离奇梦境,写出大牛伯盼望小牛尽快好起来的急切心情。 (如“伙计,你应当有伴才是事,我们到十二月再看吧” ,是大牛伯梦醒后向小牛的喊话,表现了大牛伯想要继续平日幸福生活的愿望。 )如“他呢,的确是有点忧愁了” “总之,牛一死,他什么都完了” “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小牛的步伐,他心上的阴影更厚了”是作者站在观察者的角度,用第三人称写大牛伯的忧虑愁苦、悲观惊恐、焦灼加重的心理。【解析】【4 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0、的综合赏析能力。考查内容涉及理解散文作品7 / 25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散文主旨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目,须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C 项, “作者以写实的手法真实再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解说有误,这里并不是写实手法。故选 C。【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学生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白文章的主旨中心,然后找到题目要求的重要句子,结合上下文语

21、境和题目具体要求,认真审题,仔细揣摩解答即可。本题要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随意敲了一下,不平常的事因此就发生了” 。这句话的本意是发生了不平常的事,这句话在小说开篇,所以这里有暗示铺垫的作用,题目要求解说发生的 “不平常的事” 。梳理情节,可以发现主要是“伤牛治牛牛愈”这几个情节。所以伤牛的情节照应的是,大牛伯打伤小牛后脚,小牛受伤,影响了耕田。小说中多次写到大牛伯夜里去探视小牛,表明大牛伯担心错过抢种时节影响收成,陷入了忧愁和焦虑之中;小说也多次写到求甲长和得虎营的师傅给牛看病,表明大牛伯的担心恐惧,小牛要是病死自己就会失去生活来源,所以他不惜花费药费,几次给牛看病。【6 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

22、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目在解答时,一般来说,要理清故事情节,抓住了故事情节就抓住了分析人物的突破点;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都是用来表现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本题要求从文中举出三处方式不同的例子,说明小说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方式来表现大牛伯对小牛的疼爱。本题非常明确,要求举心理描写的例子说明大牛伯对小牛的疼爱,先找到例子,再加以说明。具体来说有用动作暗示心理,有内心独白暗示心理,有自言自语暗示心理,有梦境暗示心理,有借作者观察角度来暗写心理描写。如“拿了灯照过好几次” ,是用动作暗示心理;如“我本来愿意让你休息,全是因为下半年的生活才不能不做事” ,是大牛伯的内心独白;如“我这人老了,人老了就

23、要做蠢事,我想你玩半天,养息一会,就会好的,你说是不是” ,是大牛伯对小牛的自言自语式的谈话;如“而那参预这收成的功臣那只小牛,就站在身边,神气如多年的老伙计” ,是大牛伯的梦境;如“他呢,的确是有点忧愁了” “总之,牛一死,他什么都完了” “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小牛的步伐,他心上的阴影更厚了”是作者站在观察者的角度。从各个侧面表现大牛伯或既爱又怨、或牵肠挂肚、或抱愧和歉疚、或急切、或忧虑愁苦、悲观惊恐、焦灼加重等等的8 / 25心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技创新引领人类生产生活技术变革,科学普及

24、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二者缺一不可。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决定知识流动的效率,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素质成为当代人基本素养的一个标志,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队伍,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科学普及是一项打基础的工程,要注重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思想的传播,通过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增强公众科学素质。科学普及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有久久为功的劲头,加强制度建设,弘扬科学精神,培育崇尚的文化环境。摘编自社论共促科学素质建设,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科技日报2018 年 9 月28 日)材料二:20062016 年我国国家级区域科普能力发展指

25、数走势【注:】科普能力发展指数是根据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基础设施、科学教育环境、科普作品传播秋普活动共 6 个指标,采用基于标准比值法的综合评价而得出的。(摘编自王康友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17-2018) )材料三:中国北京首届昆虫艺术科普展开放首日,观展人次就突破 5000;重庆科技馆人气高涨,趣味科普实验无形的力与吹出来的科学 给你点颜色看看和神奇的指纹和魔术背后的科学场场爆满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全国多地的文化科普类场馆深受广大游客青睐,科普出游人流暴涨。在丰富多彩的科学普及活动中,科学、文化、艺术、旅游等元素交相辉映,打开了科学素质建设的广阔空间。国庆科普游的火爆,一方面说明目

26、前我国公众的科普意识正在增强,科普氛围日益浓厚,公众对于科技知识的需求旺盛,需要有更多9 / 25高质量的科普活动来满足需求。另一方面,VR、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展大量举办,恰恰证明了我国的创新能力正在逐步提高。(摘编自谭敏国庆科普游火爆说明了什么广州日报2018 年 10 月 10 日)材料四:公民科学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公民个人的生活,同时也在不断影响和改变公众的价值观和对许多公共事务问题的看法。尤其在新媒介和微传播繁荣兴起的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公众理解科学已经成为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今后需要借鉴科学知识和思维才能解决的社会公共问题无疑会越来越多,涉及领

27、域也会越来越宽泛。但是,以往科学普及侧重民众科学知识的补给,而对公民应用科学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当然,这与当时我国科学发展所处阶段以及公民科学知识水平整体偏低有关。现在需要厘清的问题是,公民科学素质是一种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表达,能力应该是素质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因此,当前科普工作的重点应当促进公民从“知识学习”向“能力应用”转化。显然,这种转化是一个由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变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文化建设可以借助“润物无声”的文化渗透力,有效激活民众亲近科学的自觉自发性,有利于为这种转化构建理想的场城条件和社会氛围。(摘编自郑念科学文化建设:现实需求与未来走向 , 科学与社会2017 年 2

28、月)7.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指数呈递增趋势,2016 年发展指数达到最高,是 2006 年的两倍多。B. 西部地区和全国水平的差距近两年在缩小,说明西部地区越来越注重提升科普能力。C. 中部地区科普能力指数呈总体增长偶有下降的特点西部地区指数特点与此相同。D. 东部地区科普能力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科普能力指数自 2014 年后增速加快。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只有不断推动科学普及工作,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才能提高全民的创新能力,壮大科技创新力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B. 国庆期间科普出游人数的猛然增加

29、,既与公众对科普活动的需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关,又与我国科普能力的发展有关。C. 人们通过新媒介和微传播获取科学知识,虽然方便快捷,但因信息来源的开放多元,并不能使公众理解科学,正确看待公共问题。10 / 25D. 随着对民众崇尚科学的文化环境培育的重视,科学应用能力培养成为科普工作的重点,这证明当前我国科普工作重心已经转变。9. 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7. D 8. B 9. 民众的科普意识正在增强,对科技知识的需求旺盛;我国科普能力发展指数逐年提升,科普能力日渐增强;科普工作的重点从促进公民“知识学习”向“能力应用”转化,民众应用科学能力的

30、培养引起关注。【解析】【7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 项, “东部地区科普能力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中西部地区科普能力指数自 2014 年后增速加快”数字表述有误,看图表可知,2015 年西部地区增速下滑。故选 D。【8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与评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

31、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 项,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无中生有。C 项, “人但因信息来源的开放多元,并不能使公众理解科学,正确看待公共问题”曲解文意,原文只是说“以往科学普及侧重民众科学知识的补给,而对公民应用科学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 。D 项, “这证明当前我国科普工作重心已经转变”于文无据。故选 B。【9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本题要求结合材料简要分

32、析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表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二中 20062016 年我国国家级区域科普能力发展指数走势,可以看出我国科普能力发展指数逐年提升,科普能力日渐增强;材料三“国庆科普游的火爆,一方面说明目前我国公众的科普意识正在增强,科普氛围日益浓厚,公众对于科技知识的需求旺盛,需要有更多11 / 25高质量的科普活动来满足需求。 ”概括出民众的科普意识正在增强,对科技知识的需求旺盛;材料四“现在需要厘清的问题是,公民科学素质是一种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表达,能力应该是素质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因此,当前科普工作的重点应当促进公民从知识学习向能力应用转化” ,可以概括出科普工作的重点从促进公民“知识学习”

33、向“能力应用”转化,民众应用科学能力的培养引起关注。综合一下以上内容,整理一下用简洁文字分条表述即可。【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

34、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育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王益柔字胜之。为人伉直尚气,喜论天下事。用荫至殿中丞。元昊叛,上备边选将之策。杜衍、丁度宣抚河东,

35、益柔寓书言:“河外兵饷无法,非易帅臣、转运使不可。 ”因条其可任者。衍、度使还。庆历更用执致,异意者指为朋党,仁宗下诏戒教,益柔上书论辩,言尤切直。尹洙与刘沪争城水洛事,自泾原贬庆州。益柔讼之曰:“永洛一障耳,不足以拒贼。沪裨将,洙为将军,以天子命呼之不至,戮之不为过;顾不敢专执之以听命,是洙不伸将军之职而上尊朝廷,来见其有罪也。 ”不听。预苏舜钦奏邸会,醉作傲歌 。时诸人欲遂倾正党,参政贾昌朝阴主之,张方平、宋祁攻排不遗力,至列状言益柔罪当诛。韩琦为帝言益柔狂语何足深计方平等皆陛下近臣今西陲用兵大事何限一不为陛下论列而同状攻一王益柔此其意可见矣帝感悟但黜监复州酒出为两渐转运使。上言:“今考课

36、法区别长12 / 25吏能否,必明有显状,显状必取其更置兴作大利。夫小政小善,积而不已,然后能成其大。取其大而遗其细,将竞利图功,恐事之不举者日多,而虚名无实之凤日起。愿参以唐四善,兼取行实,列为三等。 ”不行。旧制,选人当改京官,满十人乃引见。由是士多困滞,且遇举者有故,辄不用。益柔请才二人即引见,众论翕然称之。直舍人院、知制语兼直学士院。董毡遇明堂恩,中书熟扶加光禄大夫,而旧阶已特进,益柔以闻。帝谓中书曰:“非翰林,几何不为羌夷所笑。 ”宰相怒其不申堂,用他事罢其兼直。益柔少力学,通群书,为文日数千言。尹洙见之曰:“语淳而厉,气壮而长,未可量也。 ”时方以诗赋取士,益柔去不为。范仲淹荐试馆

37、职,以其不善词赋,乞试以策论,特听之。(节选自宋史王益柔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韩琦为帝言益柔/狂语何足深计/方平等皆陛下近臣/今西陲用兵/大事何限一不为/陛下论列/而同状攻一王益柔/此其意可见矣/帝感悟/但黜监复州酒/B. 韩琦为帝言/益柔狂语何足深计/方平等皆陛下近臣/今西陲用兵/大事何限/一不为陛下论列/而同状攻一王益柔/此其意可见矣/帝感悟/但黜监复州酒/C. 韩琦为帝言/益柔狂语何足深计/方平等皆陛下近臣/今西陲用兵/大事何限一不为/陛下论列/而同状攻一王益柔/此其意可见矣/帝感悟/但黜监复州酒/D. 韩琦为帝言益柔/狂语何足深计/方平等皆陛下近

38、臣/今西陲用兵/大事何限/一不为陛论列/而同状攻王益柔/此其意可见矣/帝感悟/但黜监复州酒/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用荫,指恩荫得官,是古代官宦子弟凭祖辈父辈的官阶功劳人学任官的待遇。B. 直抚,指宣谕诏令并安抚军民,也指遇军旅大事时,派遣前往镇抚的军政长官。C.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时候所用的朝堂。 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即为此意。D. 翰林,起初是指文章笔墨荟萃之地,后来发展成为翰林院和翰林官的专有代称。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益柔腹有谋略,喜论天下之事。他在元吴叛乱时,上奏备战边防选将之策,又推荐了边防将领人

39、选;尹洙贬到庆州,他为其辩冤,但未得到认可。B. 王益柔为人放狂,以致仕途不顺。他醉作傲歌) ,遭人抨击,被列数罪状要置他于死地;他上官董毡之事,招致宰相怨怒,被宰相用他事免其职。C. 王益柔除弊革新,得到同僚拥护。他提出的考核职官的办法,有利于纠正虚名无实的风气;后又提出满两人可引见的京官推选办法,深得大家称赞。13 / 25D. 王益柔少有才学,受到时人赏识。他年少时所写文章博得尹染的夸费;范仲淹举荐他应试馆职,因他不擅长诗赋,就请求朝廷考查他所擅长的策论。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异意者指为朋党,仁宗下诏戒救,益柔上书论辩,言尤切直。(2)顾不敢专执之以听命,是洙不

40、伸将军之职而上尊朝廷,未见其有罪也。【答案】10. B 11. D 12. C 13. (1)与(执政者)意见不和的人被指控结集朋党,仁宗下诏告诚,益柔上书替他们论辩,言辞尤其恳切率直。(2)但(尹洙)不敢擅自捉拿刘沪而听从(朝廷)的命令,这是尹洙不滥用将军职权而尊重朝廷,没有看出他有罪过。【解析】【10 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还原到语境中结合上下文认真揣摩仔细辨别,做出选

41、择,一般用排除法。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句中, “韩琦为帝言”句意完整为一句,后面要断开,排除 AD;句中“一不为”是“都不替”的意思,前面“大事何限”意思完整,与“一不为”意思不连贯,排除 C。故选 B。【11 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42、项” 。D 项, “翰林,起初是指文章笔墨荟萃之地”表述错误,翰林说的是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故选 D。【1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 “王益柔除弊革新,得到同14 / 25僚拥护。他提出的考核职官的办法,有利于纠正虚名无实的风气”曲解文意,他提出的考核职官的办法没有得到拥护,原文说他的建议“不行” 。故选 C。【1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

43、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异意者”名词,与执政者意见不和的人;“指”动词被动用法,被指控;“戒”通“诫” ,告诫;“言”名词,言辞。 (2)中的“顾”副词,只是;“执”动词,捉拿;“是”代词,这;“伸”动词,展开,滥用;“上”名词作状语,向上。【点睛】译文:王益柔,字胜之。为人刚直尚气节,喜谈论天下大事。因荫庇入仕,官至殿中丞。元昊叛乱时,上奏边防选将之策。杜衍、丁度宣抚河东时,益柔写信给他们说:“河外兵饷无法筹措,非要换帅臣、转

44、运使不可。 ”并推荐可胜任的人。杜衍、丁度完成使命回来后,庆历时执政者换人,反对派指认他是旧派的朋党,宋仁宗因此下诏警告。益柔上书辩论,言辞仍然切直。尹洙和刘沪在是否在水洛筑城上发生争执,被从泾原贬到庆州。王益柔为他辩护说“:水洛只不过一小屏障,不足以拒敌。刘沪只是个小裨将,而尹洙是将军,他以天子的命令呼刘沪而不来,就是杀了刘沪也不算过分;但尹洙却不敢专权而听命于朝廷,这是他不滥用将军之职而尊重朝廷,没见他有什么罪。 ”朝廷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参加苏舜钦在进奏院举行的宴会,醉酒后作傲歌 。当时众人正想推翻正党,由参政贾昌朝暗中主谋,而张方平、宋祁、王拱辰则不遗余力地大肆抨击,甚至列举王益柔罪状,

45、说他罪该杀头。韩琦对皇帝说:“王益柔的狂语何足深深计较。方平等人都是陛下心腹近臣,今西方边陲用兵,国家大事何等险阻,他们都不为陛下讨论,却一同来列状攻击一个王益柔,其心意如何由此可见。 ”皇帝觉悟,只将王益柔降黜做复州酒监。出任两浙、京东西转运使。上书说:“今国家考察区别官吏能干与否,都必定要看他是否有明显的功绩政状,而看政状是否显著又势必依据他革旧更新和兴起的有大效益的措施。其实小政小善,积累不停,然后才能成其为大善。如果只取其大政而忽略小政,将导致竞利贪功,恐怕不做实事者日多,而虚名无实的风气日起。希望参照唐时的四善制,并依据官吏的实际事迹,列为三个等级。 ”此建议没有实行。旧制规定,选人

46、应是改任京官,且满十个人才向皇上引见。因此士子多困滞不能晋升,且遇到推举官出了事,便一概不重用。王益柔请求,有二人以上便向上引见,舆论一致称赞此举。值班舍人院、掌管制诰兼直学士院。董毡遇明堂恩典,中书省拟状准备给他加封光禄大夫,而董的旧阶已是特进,王益柔将此告诉皇帝。皇帝对15 / 25中书省说:“不是翰林提醒,怎么不会被羌夷讥笑呢?”宰相恨王益柔没事先向他申明,便以其他事将他兼值的职位罢免。王益柔少时努力好学,博通群书,一日能写数千言的文章。尹洙见到他后说:“语言淳厚而又严厉,气质威壮而又长厚,不可估量呀。 ”当时正实行以考试诗赋择取士子。王益柔却不为此事。范仲淹推荐他考试馆职,因他不善于词

47、赋,乞请改以策论来考试,朝廷特别允许。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根据文意断句。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 、 “云” 、 “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闻武均州报已

48、复西京 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 ,驿路梨花处处开。【注】这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矩报捷官军收复西京洛阳面作的。当时武钜知均州,故诗人称其武均州。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来诸皇帝陵墓在洛阳。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写诗人听到捷报传来后不能自已的欢欣鼓舞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B. “千年计”与“一日回”形成对比,意在突出诗人的自豪感和对敌军的轻蔑鄙视。C. 诗中王师获胜、金军败退、赦令颁布、使者朝祭的景象,都是属于正面描写的内容。D. 诗人将收复失地的功绩一面归于白发将军

49、的壮举,面归于已故诸帝的仁义思德。15. 诗歌以景语结束全篇。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此处用景语描写“寒食”盛况的妙处。16 / 25【答案】14. C 15. 以寒食节时朝陵驿道上处处盛开的梨花,渲染驿道上使者奔驰的热烈气氛;以梨花代春晴风景,暗示了诗人故土收复后皇陵得以朝祭的欢愉之情,寄寓着国家中兴的美好愿景;化虚为实,通过联想方式,强化了诗人兴奋愉悦的情绪。【解析】【1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 “都是属于正面描写的内容”解读有误,由题目“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可知这是想象中别人做的事儿,不属于正面直接写的内容。故选C。【15 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能力,考查的是景语描写的妙处。解答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