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体裁分类练一~三(含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3106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体裁分类练一~三(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体裁分类练一~三(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体裁分类练一~三(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体裁分类练一~三(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体裁分类练一~三(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散文体裁分类练(一) 写人叙事类(时间:30 分钟 满分:3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5 分)旧 戏 台胡容尔这座戏台,在暮风中寂寂地衰败着。黄昏挑起几缕绛红的晚霞,斜斜地搭在了她老旧的前脸儿上。抬眼望去,高处四角飞翘的屋脊上,长满了杂草,还有几株低矮的梧桐。茂盛的草木,在黛色的瓦片缝隙间,没心没肺地招摇着。而低处摊开的长方体的台面,如同一只过期了的粉盒,被随手抛掷在幽暗的巷子深处,透着一抹洇开的荒凉和失落。初见这座戏台,是在遥远的少年时。那一年,我十岁,随外婆搭车来城里。外婆进城,不为别的,只为看戏。当时,这里有当地最有名的角儿。五月,淡紫色的桐花开得正欢。掩映在细碎花

2、影中的戏台,宛如一个淡紫色的梦境。我们来时,台上演着的是玉堂春 ,密匝匝的锣鼓点儿,正一阵阵响得紧。扮演苏三的美娇娘,穿着一身青色的罗裙,挥舞着长长的水袖,步步生莲,咿咿呀呀、幽幽咽咽地唱着、诉着,只觉耳畔有流莺啼转、泉水叮咚,无比曼妙动听。再看那张粉白里透着嫣红的俏脸上,一双细长的丹凤俊眼,左顾右盼,波光流转,好似于人山人海中呼啦啦浮出了一座春天的花园,桃花红、杏花粉、梨花白,令人眼花缭乱,真有说不出的风流缱绻。其实,台下,又何尝不是戏台呢?只不过,观众成了演员。你且看去,台上的艺人演得热闹,台下的众人也看得热闹。有时,台下的剧本,比台上还出彩。我也曾偷偷地溜到后台,看旦角们弄妆、听琴师们调

3、弦。没人顾得上理会一个小女孩的好奇心。不消说,戏外的她们,正在为演绎别人的故事做铺垫。管弦吱呀,丝竹悠扬,嘈嘈切切,一场场好戏即将开场。只不知,台下的她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是否能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戏里戏外。从繁华到落寞,旧戏台,昭示着人世间的沧桑和变迁。这座方寸之间的戏台,已远远滞后于人们挑剔的审美理念。今人的眼睛,早被现代化流光溢彩的剧场所诱惑。说到底,终究是我们辜负了眼前的戏台。这一路风尘仆仆地行来,山一程,水一程,辜负了的何止是这戏台?还有那人、那事和那截青葱岁月,都被漫不经心地搁置,被生硬地冷落和怠慢了呀。旧戏台回不到从前了,我也一样。当年那个扎着两条羊角辫、穿着粉红碎花小袄、依偎在外

4、婆怀中看戏的小女孩,已在似水流年中走失,一去不复返了。一去不复返的,还有我亲爱的外婆。台上台下,千呼万唤,再也寻不到外婆美丽的容颜了。是的,那个装满外婆一世情缘的屋子,就是外婆的戏台。她在自己搭起的戏台上,唱念做打,嬉笑怒骂。身处不同阶段的她,扮演着不同身份的角色,最后连缀成她长长的、多彩的一生。如今,外婆的戏台也旧了,空无一人。人间举步皆戏台。你我在他人的戏中,饰演着分量不同的角色,而别人又在你我的戏中,占据着位子。主角也好,配角也罢,龙套也无妨。哪一个人生,不是悲欣交集的呢?薄薄的暮色中,我望着旧戏台,好像看着另一个自己。那是暮年的我,顶着一头白发,颤巍巍地伫立在风中。是的,总有一天,我也

5、会如这旧戏台一样的颓败,淡了红颜、瘦了相思。须知,人生的夕阳,自有她的可爱金贵。一如这脚下的旧戏台,虽不再作浓情的悲欢离合的场子,却有了平素淡雅的生活休闲功能,每日里迎送在此下棋纳凉的人们。谁又能否认,这不是对生命的另一种诠释呢?人生有着无数的下一场,好戏还在后面。在幽静的岁月深处,命运为你设置了许多谜语,只等你款款走向前来,俯下身去,逐一地揭晓答案,然后淡淡地欢喜。站在只有我一个人的旧戏台上,轻捻时光,生命已被抻长。笑容如渐涌渐涨的春水,在我脸上一点点地荡漾着、丰盈着,一直流向晚霞映红的天边(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的环境描写

6、既写出了戏台如今的衰败景象,也暗示戏台曾经的繁华热闹。B文章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对扮演苏三的美娇娘进行刻画,侧面烘托了戏台之于“我”的巨大魅力。C外婆在自己的人生戏台上谢幕了,她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 ,也曾在“我”的戏台上上演精彩曲目。D文章从“我”少年时看戏写起,中间详略有别,回忆与感触紧密结合起来,时间线索清晰。解析:选 D D 项,文章开篇是立足现在的,少年时看戏是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全文时间是来回跳跃的,并没有以“时间”为线索。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 分)答:解析:首先回归文本找到画线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意思。 “说到底,终究是我们辜负了眼前的戏台” ,关键词

7、是“辜负” ,要在文本中找出“辜负”的表现,如前文所说“从繁华到落寞,旧戏台,昭示着人世间的沧桑和变迁。这座方寸之间的戏台,已远远滞后于人们挑剔的审美理念。今人的眼睛,早被现代化流光溢彩的剧场所诱惑” ,可理解为“我们被现代化流光溢彩的剧场诱惑,远离了戏台,荒废了戏台” ;如下文所说“这一路风尘仆仆地行来,山一程,水一程,辜负了的何止是这戏台?还有那人、那事和那截青葱岁月,都被漫不经心地搁置,被生硬地冷落和怠慢了呀。旧戏台回不到从前了,我也一样” ,可理解为“我们遗忘了曾经在戏台下看戏的生活和感动,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参考答案:我们被现代化流光溢彩的剧场诱惑,远离了戏台,荒废了戏台。我们遗忘

8、了曾经在戏台下看戏的生活和感动,再也回不到从前了。3文章标题为“旧戏台” ,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写了哪些戏台。(6 分)答:解析:此类题目一般按照由实到虚的顺序理解,先到文中圈出写“戏台”的句子,明确其表面的意思,如“这座戏台,在暮风中寂寂地衰败着” ,这里所说的是实际的戏台,是曾经辉煌热闹、上演过一出出好戏,而今已然衰败的旧戏台;如“台下,又何尝不是戏台呢?只不过,观众成了演员。你且看去,台上的艺人演得热闹,台下的众人也看得热闹。有时,台下的剧本,比台上还出彩” “台下的她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是否能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戏里戏外” ,这里所说的“戏台”是指生活中的戏台,观众们在戏台下看戏的场景,就

9、是一种生活戏台;如“已在似水流年中走失,一去不复返了” “一去不复返的,还有我亲爱的外婆。台上台下,千呼万唤,再也寻不到外婆美丽的容颜了。是的,那个装满外婆一世情缘的屋子,就是外婆的戏台。她在自己搭起的戏台上,唱念做打,嬉笑怒骂。身处不同阶段的她,扮演着不同身份的角色,最后连缀成她长长的、多彩的一生” “如今,外婆的戏台也旧了,空无一人” “人间举步皆戏台。你我在他人的戏中,饰演着分量不同的角色,而别人又在你我的戏中,占据着位子。主角也好,配角也罢,龙套也无妨。哪一个人生,不是悲欣交集的呢” ,这里所说的“戏台”是指人生的戏台。参考答案:实际的戏台。文中写了曾经辉煌热闹、上演过一出出好戏,而今

10、已然衰败的旧戏台。生活的戏台。文中写观众们在戏台下看戏的场景,就是一种生活戏台。人生的戏台。文中写了外婆的戏台,实则是写了外婆的一生,是一种人生戏台;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戏,人间举步皆戏台。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5 分)你就这样把草原交给了我艾 平在我六岁的那一天,我亲爱的老祖母,你把我举在马背上,我的腿够不到马镫,你就用红缎子把我捆在马鞍子上。你手牵着马缰绳在前面走,一连走了三个屯子,带我拜见了三个可靠的人。你说的话,现在每一次想起来,总是忍不住流泪。“我把这没有阿爸的孩子交给他的好叔叔了,请你教给他套马的本领吧!” “我把这没有阿爸的孩子交给他的好舅舅了,请你教给他养牛的

11、手艺吧!” “我把这没有阿爸的孩子交给他的好姑父了,请你教他当一个勇敢的男人吧!”我一直记得那个早上,我闻到了你锅里喷香的奶茶味,睁了睁眼睛,又闭上。你把我拎出蒙古包,一直带到牛圈里。你两腿夹着奶桶挤牛奶,让我去把半个月大的小牛犊抱过来撞撞奶。那小牛犊抻开四条腿跑,我追上它,却拦不住它,我拦住了它,却抱不住它,我抱住了它,却抱不走它你把小牛犊撒在草原上,让我每天去抓抱,直到我把小牛犊抱到母牛的身底下。你把羊群交给了我,一遍遍嘱咐我:“遇到事情不要慌。那几头大肚子的母羊要生,你就远远地看着它。如果遇上难产的母羊,你就慢慢地帮着它。 ”阳光温暖。我看见一头母羊正在分娩,我按着你教给的办法,果然一头

12、湿漉漉的小羊羔就在我的手里诞生了。不一会儿,又有一只母羊生出了一只黑脑袋瓜的小羊羔。我正想把羊群拢起来往回走,发现一只小个子母羊也有了生产的迹象。也许是头一次生产,它显得十分惊慌。天色暗下去,老鹰出现了,它闻到了母羊生产的血腥味,在羊群边上盘旋着。我的耐心变成了急躁。当我使着劲把小羊羔从小个子母羊的身体里拽出来的时候,母羊的子宫被我给拽脱落了。当我急吼吼地求助你的时候,你不慌不忙,轻轻地托起母羊的子宫,用温水冲洗干净,一点点送回母羊的腹腔。你又令我提起母羊的后腿,往下顿了几下,还在母羊的下腰处系上了一条皮带,然后把母羊放在蒙古包里照看了一夜。第二天,那小个子母羊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那样开始吃草

13、了。你两天没有给我一个笑脸,第三天,你告诉我,好牧人是会跟草原说话的人。牲畜冷了,你也知道冷;牲畜饿了,你也知道饿;牲畜疼了,你也知道疼你说牛儿羊儿和我一样,都是草原的孩子。那个冬天的雪花好大。早上一推开包门,我就看到了那只灰色的大母狼。它离我们的蒙古包不到五十米,面向我们趴着,一动不动。我急忙翻身上马,操起套马杆。我知道一出手就可以套住狼脖子。就在这时,我的肩膀被你甩出的放羊鞭击中了。你不让我去擒拿这只闯入我们家园的狼。它掏你的马群了吗?它叼你的羔子了吗?它向你发出凶狠的吼叫了吗?你告诉我这条狼不是来祸害人的,它肯定是遇到难处了。你拎着一块羊腿肉,走到离那只狼五六米远的地方,把羊腿肉往狼跟前

14、一扔,可那狼没有动。“嗥嗥” ,直到夜晚,那条狼终于发出了非常微弱的叫声,甚至你拴在羊圈前的牧羊犬都没有被惊动。突然,我听见狼微弱的叫声被放大了不知多少倍, “嗥嗥嗥” ,那声音凄厉又高亢,打破了寂静的夜空。我定神一看,啊?竟是你,我的老祖母,你在帮着那狼大声地叫着!母狼的伙伴听到了呼救声,赶来了。那母狼把头低向身旁的草丛,叼起一只小狼崽。接着,每一条狼都叼起一只小狼崽,飞快地离开了。原来,那母狼是为了守护身底下刚刚出生的孩子。它冒死从早晨坚持到夜晚,才敢召唤同伴来救助。事实证明你说的对,这群狼的家就在周围的草场上,而我们的畜群却不曾被袭击。我亲爱的老祖母,你就这样把草原交给了我。(选自 20

15、17 年 7 月 16 日文汇报 ,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前两段回忆老祖母带“我”去拜见三个可靠的人时的情形,透露出“我”的身世之苦,也表现了老祖母为了教育“我”而煞费苦心。B文章对老祖母训练“我”抓抱小牛犊的描写,既形象又传神,生动地展现了“我”一步一步成为一名臂力强壮的小牧童的艰难经历。C “我”在给小个子母羊接生时,由于急躁竟然给它造成极大伤害,老祖母不但没有怪罪“我” ,还耐心教导“我”要体会牲畜的冷饿病痛等。D老祖母阻止“我”伤害母狼、试探母狼、帮母狼呼唤同伴等细节描写,表现了老祖母善待生灵的思想,也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

16、处的主题。解析:选 C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老祖母不但没有怪罪我 ”错,文中说老祖母“两天没有给我一个笑脸” 。5画线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答: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分析画线部分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内容方面,画线部分紧扣标题中的“就这样” ,写老祖母是怎样“把草原交给了我”的,她教育“我”如何做一名好牧人,突出了文章主题。结构方面,画线部分位于文章中间,上承“我”给小个子母羊鲁莽接生,下启老祖母帮母狼渡过难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参考答案:内容上,紧扣主题。作者以“好牧人是会跟草原说话的人” “牛儿羊儿和我一样,都是草

17、原的孩子”表现老祖母是如何教育“我”作为草原的儿女要学会与草原上的所有生物和平共处、患难与共的。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是对前面“我”给小个子母羊鲁莽接生的教训的总结,也为后文老祖母帮母狼渡过难关作铺垫。6 文章以 “你就这样把草原交给了我 ”为标题有什么妙处?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6分 )答: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内容、结构、艺术效果等方面来分析标题。内容上,标题由三部分组成,即“你” “就这样” “把草原交给了我” ,联系文章内容即可看出标题凸显了后代继承前辈与草原的相处之道的主旨。结构上,联系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可知,文章是围绕“就这样”展

18、开的,并用多个实例展示了老祖母是如何教育“我”与草原生灵相处的,所以说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艺术效果上,标题中的“就这样” ,设置了悬念,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参考答案:内容上,标题中“你”指老祖母,象征牧人的前辈, “我”是老祖母的孙子,象征牧人的后代,标题表明牧人的后代从前辈那里继承了与草原的相处之道,凸显了文章主旨。结构上,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艺术效果上,标题中的“就这样”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人遐想。散文体裁分类练(二) 写景状物类(时间:30 分钟 满分:3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5 分)田埂上的野花芳

19、草李汉荣那天,我独自到郊外田野游逛,时值初夏,油菜正在结籽,小麦开始灌浆,田埂上花草繁密,清香扑鼻。一丛丛、一团团、一簇簇,它们全神贯注地沉浸于自己的小小心事,酝酿着田园诗意,精心构思着代代相传的古老乡土艺术。一些性急的野花已捧出了成熟的小果果,我采了几样放进嘴里,有的纯甜味,有的微甜带涩,有的不甜只涩,有的很苦涩。我当然不能埋怨它们不可口,压根儿它们开花结果就不是为了让我吃。它们是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而保存种子。它们自私吗?不,一点也不自私,它们没有丝毫的私心,也许它们本来无心,若说有心,那也是草木之心,草木之心者,天地之心也。它们延续了自己的生命,也就延续了土地的春天,同时也就延续了蝴蝶的舞

20、蹈事业和蜜蜂的酿造事业,延续了鸟儿们飞翔和歌唱的事业。这样,其实也就延续了田园的美景,延续了人类的审美体验。在公元前的周朝和春秋时代,我们的先人在原野一边耕种,一边吟唱,顺手拈来,脱口而出,就把身边手头的植物作为赋比兴的素材,唱进了风雅颂,在诗经三百余篇诗里,保存着上古植物的芬芳、露水和摇曳的身姿。沿着诗的线索,沿着田园的阡陌,一路走来了陶渊明、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簇拥在他们身边脚下,摇曳在他们视线里的,都是这些朴素的野花芳草。兴许,他们还曾一次次俯下身子,爱怜地抚摸过它们,有时,就坐在地上,长久地凝视着它们,为它们纯真的容颜、纯真的美,而久久沉浸,在这种单纯的沉浸里,他们触摸到了天地的空灵之

21、心,也发现了自己的诗人之心。于是,他们捧出一首首饱含情感之露和灵思之美的诗,献给自然,献给原野,献给这些美好的植物,其实是献给了从大地上一茬茬走过的岁月,献给了一代代人类之心。我看着阡陌上可爱的植物们,内心涌起了很深很浓的感情,对这些野花芳草们充满了由衷尊敬。它们从远古一路走来,万古千秋,它们小心地保管着怀里的种子,小心地捧着手里的露水;万古千秋,它们没有将内心的秘密丢失,没有将手中的宝石打碎。它们完好地保存了大地的景色,维护着田园的诗意。它们是大自然的忠诚卫士,是田园诗的坚贞传人。即使时间走到现代,文明已经离不开钢筋塑料水泥,它们也断然拒绝向非诗的生活方式投降,在僵硬的逻辑之外,依旧坚持着温

22、婉的情思和纯真的古典品质。瞧,此刻,我身旁这些花草,它们手中捧着的,仍是诗经里的露水,仍是陶渊明的种子,仍是孟浩然的气息。我就想,我们手里也曾有过不少好东西,但是,一路上被我们有意无意地丢失了、摔碎了多少?我长久地望着这些温柔的植物们,想起那些关于地球毁灭、动植物灭绝的不详预言和恐怖电影,想起我们充满忧患和灾变的地球,内心产生了深深的忧郁和恐惧,对“灭绝”则是十万八千个不愿意!不说别的,就凭眼前这些温存、美好的植物,这些从上古时代启程,揣着诗经的露水,沿着唐诗和宋词的纵横阡陌,一路千辛万苦走来的野花芳草,这个世界就不该灭绝,而应该千秋万世延续。是的,我们必须将纯真之美坚持下去,将自然之诗捍卫到

23、底。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我听见,在南山之南,在田园远处,亲爱的陶渊明大哥,正向我招手、吟啸(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写“我”品尝了一些野果,味道各不相同,这引发了“我”对这些植物生命意义的感叹,并引起了下文对田园文化的思索。B从诗经到陶渊明,再到盛唐的山水田园派,中国诗歌里始终摇曳着朴素的植物的身姿,它们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和灵思。C本文描写了“我”深爱的田埂上的野花芳草,又描写了充满忧患和灾变的地球,形成对比,引发人们反思,深化主题。D结尾的“亲爱的陶渊明大哥”一句看似调侃,其实是作者借此表达对纯真之美和自然之诗亲近、认同以及

24、坚守的态度。解析:选 C 文中没有“描写”充满忧患和灾变的地球,只是“想起” 。2野花芳草们被“由衷尊敬”的原因主要有哪两个方面?请概括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答: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本题题干已经明确要求从“两个方面”分析野花芳草们被“由衷尊敬”的原因,所以在答题时可以从野花芳草们的外在和内在两方面考虑。外在方面可从自然(环境、物质等)的角度考虑:第一段中的“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而保存种子” “延续了土地的春天” “延续了田园的美景” ;第三段中的“它们完好地保存了大地的景色”可作为答题的依据。内在方面可从文化(人文、精神、文明等)的角度考虑:第二段它们被历代诗人吟

25、咏过,留下了一首首饱含情感和灵思的诗;第三段中的“即使时间走到现代依旧坚持着温婉的情思和纯真的古典品质”可作为答题依据。参考答案:自然(环境、物质等)方面:完好地保存了种子,延续了大地的春天,延续了田园的美景。文化(人文、精神、文明等)方面:被历代诗人吟咏过,留下了饱含情感和灵思的诗歌,坚持着温婉的情思和纯真的古典品质。3这篇散文充满诗意,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6 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语言特色、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中“充满诗意”是关键词,作答时可以从语言特色、表达技巧等角度进行分析。文章中作者运用修辞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美景,而选取的描写对象是野花芳草,作者通过细腻的笔

26、法、充沛的情感让文章有诗一般的意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此外,作者从野花芳草写起,进而写到中国的田园诗,把读者领进了诗的国度,让读者感受到浓浓的诗意。 参考答案:作者用词优美、典雅,且多用修辞,语言生动形象,使文章具有诗一般的意境和美感。作者写野花芳草重在抒情,语言细腻,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使文章具有诗一般的抒情性。作者从野花芳草写到中国的田园诗,让读者感受到浓浓的诗意。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5 分)坝上的云王巨才到坝上,像猛然闯进陌生的世界,一切都那么真实,又真实得让人不敢置信。最惹人的,是那铺天盖地、惊心动魄的云。大团的,如雪域高原巍峨耸峙的群峰,小些的,则像一垛垛随意堆积

27、的棉绒。大团小团的云,逶迤纠结,撕扯不断,威风八面地布满整个天空,让人顿生敬畏。云是低垂的,似乎伸手便可抓到一把。云又是静止的,半天见不到些许变幻。太阳倒像是游动的。当太阳躲在背后的时候,云会呈现浓淡深浅不同的状态,而当她一旦露脸,所有的云团便立刻镶上耀眼的金光,像聚焦在一万只强光灯下,轰轰烈烈,辉煌无比。云层的上面,是湛蓝的天幕。那蓝色,也是辽远的,深邃的,洁净神圣的,伫望之际,总有一种心底空茫,万念俱消,乃至整个人都要被融化的感觉。这样的天空是能够让人陶醉的,感动得掉泪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蓝天白云下的塞罕坝,位于阴山山脉和大兴安岭余脉交界处,蒙语意为“美丽的高原” 。真不敢相信大自然竟

28、有这样神奇的灵感,把一片辽阔的原野摆布得如此周到,协调,精妙绝伦。中心的位置自然是浩浩渺渺、波光幽幽的湖水。从环湖小道走过,不时会有打挺的鱼儿跃出水面,挑逗人们的游兴;茂密的水草间,也会有不知名的野鸟猛地从身边腾起,像故意吓你一跳,而后带着一串悦耳的鸣声顽皮地向远处飞去。湖的四周,是巨幅地毯般铺展开来的草甸,草是浅黄色的,上面缀满蒿子梅、金莲花、野百合、风信子等五颜六色的野花,像是给湖水镶了一圈璀璨的璎珞。再远处,便是由低到高、由近及远次第排开的白桦林和油松林,那白桦和油松都像是经过严格挑选的,高矮粗细全都一样,看去如同士气饱满的军阵,齐刷刷布满大小冈峦,煞是雄壮,威严。谷底是一条小溪,泠泠有

29、声,清澈见底。老曲说这便是滦河的源头,为保证京津用水安全,这一带是绝对不许污染的,连种地都禁止使用化肥农药。小溪对面便是内蒙古地界,山坡上一排青砖红瓦的平房,老曲说那村子叫十二座连营,属克什克腾旗。我问他家在什么地方,老曲左手一指,说就是远处沙柳树下的那几排房子,叫西连营。问光景过得咋样,答说还行吧,你们租的这三匹马都是我的,两个月旅游旺季,少说也能收万把块钱;平常时间,房前屋后种点荞麦莜麦土豆萝卜什么的,基本够一家人吃了;也没有什么负担,两个孩子一个在湖南上大学,一个在县政府上班。农村人要求不高,能自给自足,自由自在,也就满足了。老曲 70 多岁,脸膛黑里透红,看去不到 50。见我们七嘴八舌

30、连声称羡,他憨厚而不无幽默地表示,生活在这个地方,再不显得年轻些,能对得起身边的青山绿水,白云蓝天吗?第二天,走进农场展览馆,发现另一个精彩的伏笔!原来,这些让我们一整天赞叹不已、流连忘返的秀美风光,这被称作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天堂的塞罕坝,既非老天恩赐,也非祖宗馈赠,而是当代英雄胼手胝足、生死以之的杰作。这方曾是皇家林苑的风水宝地,历经放围垦种和战乱破坏,全国解放时已变成风沙肆虐的莽莽荒原。为了“给北京阻沙源,给天津涵水源,给国家增资源,给地方拓财源” ,1962 年 2 月,来自全国 19 个省市的 127 名大、中专毕业生和 242 名工人到这里安营扎寨,开始了植

31、树造林,重建绿色屏障的征程。共和国版图上,一个新型的国营林场由此诞生。想想看,那是一种何等艰苦卓绝的征战:平均气温零摄氏度以下,最低可达零下 40 摄氏度。全年降水量仅 417 毫米,无霜期也只有 42 天。又赶上三年困难时期,物质供应极度匮乏。正是在这种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年轻的创业者们不避风霜劳苦,吃窝头,住窝棚,饮雪水,抡铁镐,历经一次次失败,又夺得一个个胜利,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硬是在这片海拔 1 500 米以上的荒沙地上,营造出一派葱茏的绿意。现在,塞罕坝人工林和草原面积达到 1 658 平方公里。这中间,自然包含几代林业工作者的汗水和心血,有说不完的感天动地的故事。汽车沿京承高速公路

32、南行,过了古北口,天气又变得灰蒙蒙的。如同从一场美轮美奂的舞台情景中返回现实,思绪纷然,感慨丛生。(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头描绘坝上的云以及云在太阳下的不同形态,表现云辽远、洁净神圣等特点,是为了引出下文蓝天白云下的青山绿水。B文章运用移步换景和比拟的手法,通过对色彩、声音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秀美的塞罕坝是大自然精妙绝伦的天然馈赠。C文中写几代林业工作者艰苦卓绝的征战,表现了造林护林者的艰辛与奉献,也从侧面表现塞罕坝曾遭受严重的人为破坏。D文章通过塞罕坝风光的描写、与老曲的对话和农场展览馆的介绍,将自然景色和人文思考有机融合,富有浓郁

33、的时代气息。解析:选 B B 项,不是“移步换景” ,而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写景。5开篇说塞罕坝“一切都那么真实,又真实得让人不敢置信” ,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答:解析: 解答本题,可结合位置分析。其位于文章的开头,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参考答案:勾起读者阅读的好奇心。表达对塞罕坝的惊奇与赞美,引出下文对塞罕坝秀美风光的描写。与文末写归途中的污染现实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对塞罕坝的珍惜。6作者发现的两个“精彩的伏笔” ,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谈谈你的理解。(6 分)答:解析:结合题干提示“两个精彩的伏笔 ”,结合文本内容,找出伏笔的内容,然后谈自己的理解。如第一个“精彩的伏笔

34、”指的是老曲的身心年轻生活满足;第二个“精彩的伏笔”指的是塞罕坝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优美环境。两个伏笔,层层递进,强调林业英雄的努力与奋斗。参考答案:第一个“精彩的伏笔”指的是老曲之所以能身心年轻生活满足,是因为塞罕坝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优美环境的庇护。第二个“精彩的伏笔”指的是塞罕坝之所以有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优美环境,是因为几代林业工作者植树造林艰苦创业造就的。两个“精彩的伏笔” ,层层递进,强调塞罕坝美好生活和优美环境源自几代林业英雄艰苦卓绝的努力与奋斗。散文体裁分类练(三) 议论说理类(时间:30 分钟 满分:3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5 分)音 乐赵丽宏深夜。

35、无月,无风。带木栅栏的小窗外,合欢树高大的树冠犹如张开着巨臂的人影,纹丝不动,贴在墨一般深蓝的天幕上。一颗暗淡的星星孤独地挂在树梢上,像凝固在黑色人影上的一粒冰珠,冷峻而肃穆。静。静得使人想到死亡。思绪的河流也因之枯涸,没有涟漪,没有飞溅的水花,没有鱼儿轻盈的穿梭只有自己沉闷的呼吸,沉闷得像岩石,像龟裂的土地,像无法推动的铁门。难熬的寂静。这时,突然有一种极轻微的声音从远处飘来,仿佛有一个小提琴手将弓轻轻地落到E 弦上,又轻轻地拉了一下。这过程是那么短促,我还没有来得及品味其中的韵律,声音已经在夜空里消失。世界复又静寂。在我的小草屋里,这响动却留下了回声,一遍又一遍,委婉沉着地回荡着,回荡成一

36、段优美的旋律,优美中蕴涵着淡淡的忧伤,也流淌着梦幻一般的欣喜。眼前恍惚有形象出现一个黑衣少女,伫立在月光下拉一把金黄色的小提琴,曲子是即兴的,纤手操持着轻巧的弓,在四根银弦上自由自在地跳跃滑行,音符奇妙地从弓弦下飘起来,变成一阵晶莹的旋风,先是绕着少女打转,少女黑色的长裙在旋风中翩然起舞,旋风缓缓移动,所达之处,一片星光闪烁。渐渐地,我也在这旋风的笼罩之中了。我仿佛走进了一个辉煌的音乐厅,无数熟悉的旋律在我耳畔光芒四射地响起来。钢琴沉静地弹着巴赫,长笛优雅地吹着莫扎特,交响乐队大气磅礴地合奏着贝多芬也有洞箫和琵琶,娓娓叙说着古老的中国故事终于,一切都消失了,万籁俱寂,只剩下我坐在木窗下发呆。窗

37、外,合欢树的黑影被镀上了一层亮晶晶的银边。月亮已经悄悄升起以上的经验,距今已有二十多年,那时我孤身一人住在荒僻乡野的一间小草屋里,度过了无数寂静的长夜。静夜中突然出现的那种声音,其实是附近的人家在开门,破旧的木门被拉动时,门臼常常发出尖厉的摩擦声,从远处听起来,这尖厉的声音便显得悠扬而奇妙,使我生出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门臼的转动和美妙的音乐,两者毫不相干,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似乎很荒唐,然而却又是那么自然。我曾经请一位作曲家对音乐下一个定义,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答道:“什么是真正的音乐?音乐是人类的爱和智慧的升华,是人类对理想的憧憬和呼唤。 ”他的回答使我沉思了很久。这回答当然不错,可是用这样的定

38、义来解释其他艺术,譬如绘画和舞蹈,似乎也未尝不可。但音乐毕竟不同于其他艺术。音乐把人类复杂微妙的感情和曲折丰富的经验化成了无形的音符,在冥冥之中回响,它们抚摸、叩动、撞击甚至撕扯着你的灵魂,使浮躁的心灵恢复宁静,使干涸的心田变得湿润,也可以让平静的心灵掀起奇妙的波澜。音乐对听者毫无要求,它们只是在空间鸣响,而你却可以使这鸣响变成翅膀,安插到你自己的心头,然后展翅翱翔,飞向你所向往的境界音乐是自由的,又是无所不在的。有什么记忆能比对音乐的记忆更为深刻,更为顽强,更为恒久呢?我想起了最近欣赏的一场交响音乐会。指挥这场音乐会的是一位个子矮小、性格文静的中年人,当他站到庞大的乐队前面,不慌不忙地举起指

39、挥棒时,就像一个骄傲而威严的大将军面对着他的千军万马乐队演奏的是瓦格纳的歌剧唐豪赛序曲。小小指挥棒挑出了惊天动地的声音。然而我的眼前既未走来朝圣的信徒,也没有舞出妩媚的仙姑,那位在盛宴上放歌豪饮的英雄更是无影无踪。我似乎又走到了二十年前我常常走的一道高耸的江堤上。灰色的浓云低低地压在我的头顶,眼前是浩瀚无际的长江入海口,浑黄的江水在云天下起伏翻滚,发出低沉的咆哮,巨大的浪头互相推挤着,成群结队向我扑来。巨浪一个接一个轰然打到堤壁上,又被撞成水花和白雾,飘扬到空中,飞溅到我的身上。我的整个身心逐渐湿润了,清凉了,郁积在心底的忧愁和烦闷在轰鸣的涛声中化成了轻烟,化成了白色的鸥鸟,振抖着翅膀翔舞在水

40、天之间。浓重的铅云开裂了,露出了隙缝,一道阳光从隙缝中射进来,射在起伏的水面,波浪又把阳光反映到空中。我是在一片光明的包围之中了(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回忆和音乐有关的经历,思考音乐独特的价值,全文描写和议论相结合,想象与联想并用,诗意地渲染出音乐的魅力。B住在荒僻乡野的作者听见了附近人家的开门声,误以为是小提琴的声响,进而产生一系列关于音乐的美好幻想,这也算是美丽的错误。C第段“音符奇妙地从弓弦下飘起来,变成一阵晶莹的旋风” ,运用通感手法化无形为有形,表现了音乐的灵动和飘逸之美。D文章从二十年前的感受写起,最后又联想起二十年前漫步的江堤,前后

41、呼应,由虚到实,表现出音乐给人的强烈而深刻的震撼。解析:选 C A 项,还有“抒情” 。B 项, “误以为是小提琴的声响”不妥,从原文可知作者知道这是开门声。D 项, “由虚到实”不当。2从文中看,作者认为音乐“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点是什么?(6 分)答: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应找到答题区间,即文章的第段, “音乐把人类复杂微妙的感情和曲折丰富的经验化成了无形的音符你却可以使这鸣响变成翅膀,安插到你自己的心头,然后展翅翱翔,飞向你所向往的境界” ,然后分层筛选概括即可。参考答案:音乐能通过无形的音符表现人类复杂的情感和体验,并能通过声响撞击人的灵魂,抚慰人的心灵。音乐无所不在,听者可以根据自己的

42、需要展开自由的想象。音乐可以让人有更为深刻、更为顽强、更为恒久的记忆。3作者为什么会写到瓦格纳的歌剧唐豪赛序曲?请结合文章,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6 分)答:参考答案:(示例一)举例证明音乐的独特性,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文中的“我”在听唐豪赛序曲时,眼前并没有出现作品本身想要表现的信徒、仙姑、英雄等形象,而是联想起自己二十年前常走的一道江堤,形象地表现出自己从压抑低沉走向轻松愉悦的情感变化过程。既表明音乐所表现的情感的复杂性,也强调听众可以自由地展开联想,进入自己所向往的境界。(示例二)通过听唐豪赛序曲产生的联想,形象地表现了音乐的强大魅力。音乐仿佛将作者带回二十年前曾走过的江堤,音乐的节奏和

43、波浪的起伏融合,生动地表现出音乐从压抑低沉走向轻松愉悦,最后一片光明的恢宏境界。音乐唤醒了人沉睡的经验,抚慰了人忧伤的心灵,具有神奇的魅力。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5 分)读书是一种“遇见”赵 畅我以为,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 。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如果说, “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那么,选择怎样的“遇见” ,读书人理应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苏东坡说得好:“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 ”那么,什么才是“所欲求者”?我想,除要选择那些契合自己的兴

44、趣爱好和功课长进的书籍外,关键一定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去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淘洗的经典。须知,读一本经典抵得上读几十本、上百本普通之书。而对于那些平庸的书籍,我们还是少读或者不读为妙。那样的“遇见” ,只是重复,只会无端损耗你去选择读一本经典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太不值得。交朋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越好。读报看到一个材料:在当年的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在读书方面都是学贯中西,打通文理。因此,吴宓、陈岱孙、金岳霖、贺麟等能用中国话语、中国文化娴熟诠释西学;冯至讲浮士德时,可以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诠释浮士德 “一个越来越高尚

45、越纯洁的努力,直到死亡”的主题。一些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教授,也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学识。物理学教授王竹溪编写新部首大字典 ,在语言学界颇有影响;化学系教授黄子卿工于书法,热爱旧体诗,时常与文学教授游国恩探讨诗歌;年轻的数学家华罗庚则对散曲充满热爱读书的“遇见” ,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换言之,一定要避免人云亦云的做法,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 ,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诚如孟子所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据说,梁启超先生对于所读之书是不愿轻易相信的。他作王荆公 ,为搞清楚王安石新政的真相,不仅反复研读王临川全集 ,还参阅宋人文集笔记凡数十种。所以,当与宋史互相参证时,

46、他始发现其中的一些以讹传讹抑或故意诋毁、污蔑的谬误,然后,他“一一详辩之” ,以还原历史真相。这种实事求是的“遇见”方式,不仅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自己的治学态度负责。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则是一种以“遇见”叠加“遇见”而解疑释惑的有效方法。延伸或者跳出书本的平面“遇见” ,而到现实的自然与社会中去作立体的“遇见” ,其效果或许会更精彩,更生动。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就对读书与旅行之间的关系有着独到的理解。他说:“我是搞历史地理的,旅行有时会带来契机,长期解不开的谜解开了。我曾和凤凰卫视拍过告别三峡的纪录片,就看到当地一个盐场,卤水直接从山里流出来,这种卤水看着普通,其实咸得不得了,直接放在

47、锅里煮就成了盐。这里的盐场一直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在用,后来才停掉。我研究移民史,巴人曾迁到这里煮卤产盐,巴人为什么一度很强势,地盘能扩展那么大?他们控制着盐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原本,葛剑雄教授在读书中无法解开的疑窦,想不到因为一次拍纪录片的“遇见” ,终于茅塞顿开。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现实自然与社会中的立体“遇见” ,无疑是对书本知识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和佐证。想起杨绛先生说过:“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

48、对质。 ”这无疑是对“读书是一种遇见”最生动的诠释。而一个会“串门” 、常“遇见”的读书人,更让“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可能,水到渠成。(摘编自人民日报 ,2017 年 10 月 09 日 24 版)4通读全文,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 分)( )A读平庸的书籍只会无端损耗你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还是少读或者不读为妙。B读书的“遇见”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面越广越好,所以读书只须匆匆而过即可。C从书本中来,到生活中去,这种立体“遇见”是对书本知识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充和佐证。D第段加点词语“或许”指可能但不肯定,表示猜测,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解析:选 B B

49、项,结合第段句子“读书的遇见 ,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可知“读书只须匆匆而过即可”分析不正确,故理解错误。5请简要梳理第段作者的写作思路。(6 分)答: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这段文字,并明确其层次。第一、二句为第一层,直接提出本段的观点;第三、四、五、六句为第二层,选取梁启超还原历史真相的事例进行具体论证;第七句为第三层,总结全段,指出这种实事求是的“遇见”具有重要意义。然后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 “其次” “最后”等表示起承转合的词语即可。参考答案:这一段首先提出读书是主观能动的行为,要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的观点;其次选取梁启超还原历史真相的事例进行具体论证;最后总结指出这种实事求是的“遇见”具有重要意义。6从全文看,作者认为读书时怎样才能做到有益的“遇见”?(6 分)答:解析:首先分析题干可知,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理解,然后细读全文,明确答题段落在文章第段,并抓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