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0105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2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初三语文调研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20182019 学年初三教学调研试卷语 文 2019.04注意事项:1. 本调研卷满分 130 分,调研时间 150 分钟;2. 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卡上,请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3. 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答题卡卷面清洁。第一部分 (24 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唐代大诗人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曾先后出任苏州刺史。有学者认为,苏州文风之盛,与他们前f() 后继的推动是分不开的。韦应物不忘民间疾苦,大有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赢得了苏州人的爱戴,世世代代敬称

2、他为“韦苏州”。白居易在唐代诗人中 A (首当其冲/首屈一指) ,他在苏州大兴水利,遍植桃李,给后世留下了一条 B (别具特色/别开生面)的山塘街,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能ti()然处之,到任后清正li n()洁,勤政爱民,百姓对他的政绩也是bo() 奖有加。风雨沧桑,岁月更迭,三位诗人治苏州,已成为千古美谈。(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前f( )后继 ti( )然处之 lin( ) 洁 bo( )奖(2)根据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 、B 处。(2分)A处的词语是 B处的词语是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者、篇名。(10分)(1)但

3、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2)潮平两岸阔,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悠然见南山。 ( 饮酒)(4)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 论语 )(7) ,一览众山小。 (杜甫 )(8)李白的行路难一诗中,“ , ”两句表明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坚信终会到达理想的彼岸。3名著阅读。(5 分)(1)下 面 语 段 中 所 提 到 的 “这 颗 行 星 ”指 的 是 哪 里 ? 为 什 么 此 时 小 王 子 说 自 己 “很 孤 独 ”? (3 分 )“你们是什么人?”小王子问。初三语文调研

4、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你们是什么人你们是什么人 你们是什么人”回音又回答道。 “请你们做我的朋友吧,我很孤独。” 他说。“我很孤独我很孤独 我很孤独” 回音又回答着。小王子想道:“这颗行星真奇怪!它上面全是干巴巴的,而且又尖利又咸涩, 人们一点想象力都没有。他们只是重复别人对他们说的话在我的家乡,我有一朵花。她总是自己先说话” (2)近期,“西游纪念馆”准备征集西游宝物,你准备推选下面哪一件宝物?请说说它的神奇之处,并概述相应情节。(2 分 )1 号宝物:玉净瓶 2 号宝物:如意金箍棒 3 号宝物:芭蕉扇我推选 号宝物,理由: 4每年 4 月 23 日是“世界读书日”, 右图是关于“世

5、界读书日”的一张宣传海报,请说说它的创作意图。(3 分) 第二部分 (46 分)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 56 题。 (6 分)忆秦娥咏桐李清照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注】本首词写于李清照南渡之后。5请赏析“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一句的表达效果。(3 分) 6“断香残酒情怀恶”,李清照在这首词中寄情于酒。其实,很多文人也是如此。请分别写出以下诗句中“酒”所蕴含的情感。(3 分)(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2)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莫笑

6、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游山西村) 初三语文调研试卷 第 3 页 共 6 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9 题。(12 分)(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左传曹刿论战)(二)中贵人 将骑数十纵 ,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

7、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 前!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 “皆解鞍下马!” 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 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注】 中贵人:有地位、受宠信

8、的宦官。纵:放马奔驰。陈:同“阵”,这里指布阵。7请根据词典常用义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并填在相应空格处。(4 分)加点字 古代汉语词典常用义 字义选项(1)三人还射 A返回 B环绕 C回头,回身 D反而 (2)即有急,奈何? A走近,接近 B如果 C即使 D就,就是 (3)今皆解鞍以示不走 A认为,以为 B因为 C用D表目的,相当于“用来” 、“以便” (4)胡皆引兵而去 A拉弓 B延长 C引导,诱导 D率领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1)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2)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9战场,是对将领智慧的考验。请结合两则选文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曹刿和李广

9、的智慧分别体现在哪里。(4 分) 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 1013 题。(11 分)材料一:未来,新闻写作机器人将会被普遍运用。人工智能在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互联网时代的海量信息需要媒体从纷繁的大数据中挖掘报初三语文调研试卷 第 4 页 共 6 页道,这将使新闻写作机器人的优势得以突显。新闻写作机器人还可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能对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进而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处理那些重大而又无法通过实时直播传输的讯息,新闻写作机器人也更为迅捷、精准,通过实时数据检测、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就能将消息发布和传达给受众。材料二:在 A

10、I(人工智能)席卷各大行业的浪潮下,写作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曾一度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孤岛。然而,这座孤岛也被 AI 浪潮“ 侵门踏户 ”了。但是,使用 AI 技术进行新闻写作也有它的局限性。要让 AI 学会写作,必须要锁定某个特定应用目标,进行大量资料搜集和模型训练;训练范围拉得越大,则训练的成效与精确度往往会越差。目前 AI 技术只能在风格类似、词汇量使用范围较小的领域完成文本生成。此外,如要创作那些富于创造力和思辨能力的文章,AI 就无能为力了。材料三:受技术的限制,当下的“人工智能+写作”整体还比较初级,一方面需要人力的参与;另一方面,机器人在自然语言的处理、理解方面都还存在着障碍。机器人

11、只是通过大数据分析,学会了某些词汇和语法,而对写出来的内容其实并不真正理解。举例来说,就像 2013年上映的人工智能科幻电影Her一样,当女主角说出 “我爱你”的时候,她只是发出了音节,却完全理解不了背后的情感。人类丰富、细腻的情感,是冰冷的机器无法体会的。这也是 AI技术将要面临的挑战。材料四: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新闻写作机器人可以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进而影响用户的阅读习惯。B如果不能进行大量资料搜集和模型训练,机器人则无法完成写作。C当前“人工智能+写作”的一大局限,就是只能应用于特定领域。D材料四中的“奇点”可以理解为人工智能与人类智力发展相当

12、的一个点。11与传统记者相比,新闻写作机器人有哪些优势?请就相关材料进行概括。(3 分) 12请赏析“然而,这座孤岛也被 AI 浪潮侵门踏户 了”中加点词的妙处。(3 分) 13材料四设想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但在新闻写作领域这个设想未必能成为现实。请结合相关材料,简述其理由。(3 分 )初三语文调研试卷 第 5 页 共 6 页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418 题。(17 分)船的事路明我 爸 无 意 中 说 起 , 在 他 考 入 师 范 之 前 , 有 过 一 段 在 船 厂 当 青 工 的 经 历 , 这 触 动 了 我 妈 的浪 漫 神 经 。 我 妈 想 起 小 学 时 集 体 参

13、 观 江 南 造 船 厂 的 情 景 : 小 朋 友 们 排 着 队 , 仰 头 看 高 大 的 船 坞 ,江 风 阵 阵 , 黄 浦 江 船 鸣 。 我 妈 托 腮 问 , 你 们 造 什 么 船 , 万 吨 轮 吗 ? 我 爸 只 好 讪 讪 地 回 答 , 水 泥船 啦 。小镇去上海有三条路。一是铁路,镇北的夏驾桥有一个小站,沪宁线上几班慢车在此停靠。一条乡间小路通向夏驾桥,刮风一阵土,下雨一身泥。二是公路,在汽车站等候县城发往安亭的班车,一路折腾到静安寺的外婆家,四五个小时过去了。三是水路,江南水路通畅,坐船是传统的出行方式。以前,小镇周边的村庄普遍种双季稻,冬天还要种一茬小麦或者油菜

14、。一年收获三回,肥料就不够用,农民摇着简易的水泥船,去上海郊区的粪站拉粪,一船能拉五吨。那是庄稼人的宝贝。我爸初中毕业后插队当农民,也曾领受过几次“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两个壮劳动力轮流摇船,来回两天,算双工分。薄暮时分,河面倒映着晚霞,小船欸乃而行,船桨荡开涟漪,两岸风景后退以至后来老师教我们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我总会想到那诗情画意的场景。我小时候喜欢扒着桥栏,看往来的船只。最好看的是拖船,为首一艘马达突突,后边跟着长长的一串,像蜈蚣一样,像火车一样。夏天,和小伙伴们捏着鼻子从桥顶往下跳,溅起高高的水花。船老大高声骂,小猢狲,不要命了。除 了 水 泥 船 , 农 民 家 里

15、还 有 一 人 宽 的 小 木 船 , 船 身 和 船 桨 刷 了 桐 油 , 靠 人 力 划 。 镇 上 有碾 米 厂 、 缫 丝 厂 和 榨 油 作 坊 。 一 大 清 早 , 小 船 摇 曳 , 划 开 水 道 , 送 蚕 茧 来 , 送 稻 谷 来 , 送 菜 籽来 。 那 样 的 日 子 , 老 街 热 闹 得 像 过 节 一 样 。 下 午 , 男 人 醉 倒 在 大 大 小 小 的 酒 馆 里 , 女 人 买 了 布和 鞋 , 买 了 糖 果 和 油 盐 酱 醋 , 买 了 自 动 铅 笔 和 彩 色 橡 皮 , 独 自 划 船 回 去 , 把 老 街 的 一 部 分 带 回村

16、里 。我妈在上海住院的那一年,我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放学后,我久久地坐在江边,看船。江风阵阵,空气里有鱼和河蚌的腥味。黄昏时,女人蹲在船头,用捡来的树枝生火,升起明亮的蓝色的烟,和小镇人家的炊烟似乎不同。不一会,飘来红烧鲫鱼和咸肉菜饭的香味。两三岁大的船家小孩,捧着铁皮小碗,专心地吃饭,一对光脚在船沿晃荡。我饿了,可是我不想走。这些随处停泊的船,这些生活在船上的人们,满足了一个南方孩子对游牧生活的想象。在河道纵横的江南,他们才是最自由的。奶奶喊我回家吃饭了。我不吭声。让我的名字在风里多飘一会,像炊烟。在那个寂寞的暑假,我和一个船上的男孩交上了朋友。男孩比我大一岁,假期跟爸妈出来跑船,每隔三四天

17、来一次小镇。我带他打街机,钓龙虾,吃老街的油墩子和糖枣,他带我到船上玩,送我新鲜的河蚌和油炸的小鱼。他爹娘是典型的苏北船民,高大黝黑,五个脚趾分初三语文调研试卷 第 6 页 共 6 页开,吸盘一样紧扣甲板。我妈还在住院,我有点羡慕他,不知谁更像在漂泊。那个泥鳅一般黝黑的男孩,用平静的语气告诉我,他老爹刚做了决定,不打算再让他读下去了。老爹说,跑船的,只要会写自己的名字,会做带小数点的加减法,看得懂水路图,已经足够。其他的,要从风里浪里学到。他娘在船上喊,家来。他应了一声,飞快地跑回去。他走了之后,黄昏变得空荡。我见过船民睡觉的船舱,在甲板底下,略低于水面。我无数次想象躺在里面的感觉,会不会像睡

18、在水里。很多个夜晚,我都想推开门跑出去,跑到河边,随意跳上一条船,听一夜的水声。第二天早晨,发现自己醒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可惜,关于船的事,在斑驳与繁华中,渐渐成了历史。河道里,唯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观光船在徐徐前行。河岸边那些零零散散的人家,也换成了大大小小的特色商铺,每至夜晚,任由霓虹流转,及至洒满这条熟悉而陌生的河道。其实,梦也是一条船,它将童年时那些美好而忧伤的过往,折成一只满载温柔的船,一夜间行过千山万水,又悄无声息地停靠在二十年后的这个清晨。(选自 2018 年 5 月 25 日文汇报,有删改)14本文围绕“船”重点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述。(3 分) 15第段中,作者花了不少笔墨写“

19、铁路”和“公路”,不属于“船的事”,这些文字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理解。(3 分 ) 16拉粪本是一件苦差事,但第段却将其写得诗情画意,有什么用意?(3 分) 17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 分)(1)奶奶喊我回家吃饭了。我不吭声。( 联系上下文,品味加点词蕴含的丰富情感。) (2)他走了之后,黄昏变得空荡。( 请揣摩加点词的含义。) 18余光中先生说:“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与文字相遇,每如撒盐于烛,会喷出七色的火花。”本文作者通过“船的事”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写出你的感悟思考。(4 分) 第三部分 (60 分)19作文。(60 分)小王子中有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所有的大人

20、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 这些少数的成年人依然用孩子般的目光去观看美好的世界,他们富于想象、童心未泯、初三语文调研试卷 第 7 页 共 6 页单纯率真、不计功利生命于他们而言,真是一件赏心乐事。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一个“孩子般的成年人”?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 600 字;不得套作、抄袭;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 本人的姓名、校名。20182019 学年初三教学调研试卷语文参考答案 2019.041. ( 1)赴 泰 廉 褒 (2)首届一指 别具特色2. (1)千里共婵娟 (2)风正 一帆悬 (3)采菊 东篱下( 陶渊明) (4)谁家

21、新燕啄春泥 (5)日 蓉乡关 何处是 (6)匹夫不可夺志 也 (7)会当凌绝顶( 望岳) (8)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3. (1)地球。 此时他在沙漠里, 荒无人烟, 感觉空旷; 他和他星球上的那朵花闹别扭,一路上一 直想念那朵花; 他一直没有找到朋友。 (2)1 号宝物: 观音菩萨的玉净瓶能盛四海之水; 内储甘露水, 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大战红孩儿 时, 扑灭了红孩儿的“三味真火”; 观音曾用此瓶中水,救活人参果树。(神奇之处与情节 各 1 分)2 号宝物: 金箍棒具有灵性, 能随孙悟空心意任意变化长短相细。 孙悟空用它下打阎 罗殿、 上打凌霄殿, 取经路上战死白骨精、 蜘蛛精等。

22、 (神奇之处与情节各 1 分) 3 号宝物: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可变大变小; 可以扇出风和雨。 铁扇公主把孙悟空扇到了小须弥山; 可 以扇出水气, 帮助唐僧师徒扇灭了火焰山的火。 (神奇之处与情节各1 分)4. 海 报 中 有 很 多 书 , 是 为 了 突 出 “读 书 日 ” 的 主 题 ;多 本 书 叠 加 成 “书 ”的 繁 体 字 ,是 为 了 体 现 创 意 、 增 加 古 典意 味 ; “ 读 书 让 生 活 更 精 彩 ” (或 “书 是 人 类 获 得 智 慧 的 钥 匙 ”) 是 为 了 表 明 读 书 的 意 义 、 重 要 性 (一 点 1 分 )5. 运用多种感官描写(从

23、视觉、听觉来写)或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 描绘了暮色之下烟雾淡薄、柄鸭归巢、号角传响之景, 渲染了萧瑟、 凄清、 压抑的氛围 ; 烘托了词人国破家亡的伤痛和漂 泊他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手法 1 分, 内容 1 分, 情感 1 分)6. (1)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表现边塞将土功业未立、 归家无期的惆怅(或“思乡之情” )。 (2)“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鬢微霜, 又何妨!” 抒发诗人不服老、 愿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 (3)“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表现作者对农村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的赞赏。7. C B D D 8. (1)李广随即(立刻、于是、就) 率领一百多

24、骑兵追赶那三人。(得分点:乃、遂,从,骑,驰) (2)这时正值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这件事很奇怪,不敢进攻。(得分点:是,会,怪)9. 曹刿面对强敌, 在“彼竭我盈”时进军,在对方“辙乱旗靡”时追击。 (1 分)准确判断战场形 势,抓准战机,赢得胜利。(1 分) 李广面对数千骑兵,“解鞍, 令士皆纵马卧。”(1 分) , 巧用疑兵之计,虚张声势,借此迷惑 敌人,使敌人不敢贸然出击,从而保全性命。(1 分)10. A 11. (1)新闻写作机器人有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 (2)新闻写作机器人可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 (3)新闻写作机器人能更迅捷、精准地处理那些

25、无法及实时直播传输的信息。 (一点 1 分,三点即得满分)12. 运用拟人的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写作领域受到 AI 强势介入的情形。(修辞 1 分,答到“介入” “影响” “进入” 等基本义得 1 分, 答到“强势” “来势汹汹” “势头很猛” 等情状词给 1分。)13. 机器人写作只能应用于特定领域;无法写出那些体现创造力和思辨能力的文章; AI 的发展要 受技术的限制; 机器人无法体会人类丰富、细腻的情感。 (一点 1 分, 答出三点得 3 分。)14. 父亲摇船去拉粪; 农民划小木船去老街买卖物品; “我” 坐在江边看船: “我” 和船上的一个男孩交朋友。 (一点 1 分, 答出三点

26、得 3 分。)15. 不多余。 是以铁路、公路的交通不便, 来反衬水路的通畅,点出坐船是那时较为常见的传统 出行方式。 (2 分) 借铁路、公路和水路的描绘, 展现了当时水乡生活的社会风貌,有利于主园 区初三语文调研试卷 第 8 页 共 6 页题情感的表达。 (1 分) (如答 “多余”, 能从避免笔墨分散的角度来回答,酌情给一至两分。 )16. 营造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 烘托出人们劳动时的愉悦心情,流露出 “我” 对船上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也隐含着作者对江南水乡旧有生活方式的怀念。( 一点 1 分,答出三点得 3 分。)17. (I) “我” 不吭声是因为母亲不在身边所产生的孤寂感; “我” 看到船上一家人温馨和乐的生活场景而心生羡慕; 蕴含着 “我” 对自由的向往。(一点 1 分, 答出两点得 2 分。) (2)一语双关,既指男孩走后环境的空旷、寂察,也指此时小男孩离开后“ 我”内心的失落与 孤独。(一点 1 分,共 2 分)18. 通过对船事的叙述,表达了“我”对家乡生活的热爱; 对童年生活的眷念;对简单自由的生 活方式的向往; 借助对比,隐含着对江南水乡传统生活(美好事物)消逝的担忧、失落;表达 “我”对美好人情(人与人之间简单质朴的关系 )的怀念。( 一点 1 分,答出四点得 4 分。)初三语文调研试卷 第 10 页 共 6 页初三语文调研试卷 第 9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