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1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含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9323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1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1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1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1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1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精选大题1 (2018 北京海淀区模考)货币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货币既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又影响着政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事实载:“四川山路峻险,铁钱脚重,难于赍挈” , “当时设法者措置得宜,常预桩留本钱百万贯,以权三百万贯交子(纸币) ,公私物一,流通无阻,故蜀人便之。 ”元末为了支付镇压农民军的军费,新的钞票大量印行,不到两年,原先规定可以兑换 1000 文铜钱的至正印造元宝交钞,便只能兑十几文了。元末人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中收有散曲醉太平小今:“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黄河)变钞(钞票贬位)祸根源,惹红巾(起义军)万千”材料二三十

2、年代初,中国白银被西方列强大量抢购,经济形势日益恶化。同期,日本企图形成日满华经济区,以推进华北的分离。为此国民政府于 1935 年 11 月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 ,设立专门委员会,办理法币发行等事宜。倪定一切款项概以法币为限,禁止白银流通。法币的发行一举结束了千百年来货币发行与流通的混乱状态,实现了中国币制的统一。相对于旧的货币体系和制度,能更深、更广、更多层面的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这也是现代经济的特征之一。并形成民族国家经济共同体,在金融方面完成了对日作战的准备,为“增强抗战能力之最大因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位。1937 年抗战前

3、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 14 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 5 千亿元。到 1947 年 4 月,发行额又增至 16 万亿元以上。1948 年,法币发行额竟达 660 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 47 万倍,物价上涨了 3492 万倍,法币彻底崩溃。摘编自中国货币银元 、 民国中央银行货币史法币材料三每次金融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催生布雷顿森林体系,20 世纪 70 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向松柞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宋朝交子流通的背景,并比较宋元时期纸币流通的作用有何不同。(2)依据

4、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原因和主要措施,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政策变化的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和崩溃的原因。【解析】(1)关于宋朝交子流通的背景,根据材料一“四川山路峻险,铁钱脚重,难于赍挈” “当时设法者措置得宜,常预桩留本钱百万贯,以权三百万贯交子(纸币) ,公私物一,流通无阻,故蜀人便之。 ”等信息可从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川交通险峻,金属货币交易不便;纸币发行者储备足够的金属货币保证纸币的信用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关于作用的不同,根据材料一“公私物一,流通无阻,故蜀人便之”可知宋纸币流通的作用;根据材料一“元末为了支付镇压农民军的军费,新的钞票大量

5、印行,不到两年,原先规定可以兑换 1000 文铜钱的至正印造元宝交钞,便只能兑十几文了”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黄河)变钞(钞票贬位)祸根源,惹红巾(起义军)万千”等信息可知元纸币流通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三十年代初,中国白银被西方列强大量抢购,经济形势日益恶化。同期,日本企图形成日满华经济区,以推进华北的分离。 ”可从抵御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防范日本经济侵略方面回答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原因。根据材料二“为此国民政府于 1935 年 11 月颁布法币政策实施法及兑换法币办法 ,设立专门委员会,办理法币发行等事宜。倪定一切款项概以法币为限,禁止白银流通”可从通过立法手段进行、建立专门

6、机构负责方面回答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根据材料二“法币的发行一举结束了千百年来货币发行与流通的混乱状态,实现了中国币制的统一” “并形成民族国家经济共同体,在金融方面完成了对日作战的准备,为增强抗战能力之最大因素 。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法币急剧贬位” “1937 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 14 亿余元1948 年,法币发行额竟达660 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 47 万倍,物价上涨了 3492 万倍,法币彻底崩溃。 ”等信息概括国民政府法币政策变化的影响即可。(3)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原因,根据材料三“20 世纪 30 年代大萧条催生

7、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经济危机的影响、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等方面回答形成原因即可。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根据材料三“20 世纪 70 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经济滞胀、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经济多极化趋势出现等方面回答崩溃的原因即可。【答案】(1)背景: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川交通险峻,金属货币交易不便;纸币发行者储备足够的金属货币保证纸币的信用。作用:宋代交子流通,便于民众携带;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元朝滥印纸币,造成货币贬值,掠夺民众财富,引发农民起义。(2)原因:抵御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防范日本经济侵略。措施:通过立法手段进行;建立专

8、门机构负责。影响:法币政策实施之初,实现了中国币制的统一;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经济的发展。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导致了法币的贬值和崩溃,使民族工业陷入困境,广大民众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是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3)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世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二战后西欧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在美国主导下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主要国家尤其美国经济出现“滞胀”

9、 ,欧共体的成立大大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日本迅速崛起,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出现,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走向崩溃。1 (2019 杭州中学模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经济优势历史悠久,但它对三个方面的侵蚀无能为力。首先,外国供销商能利用鸦片市场。其次,他们能找到中国进口商品的替代品制造自己的瓷器和丝绸,种植自己的大黄,在别的地方如印度和斯里兰卡种植茶叶。最后,他们用工业机械化来超过中国的生产。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 19 世纪发生的。从长期来看,这些变化中的最后一项意义最为重大。因为中国无法实现生产的机械化。从影响方面来看,19 世纪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

10、起的作用,肯定比 16、17 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的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摘编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材料二 19 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 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在 19 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摘编自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20 世纪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1933 年 罗斯福新政,

11、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1936 年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44 年 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1947 年 关贸总协定签署1949 年 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56 年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中国失去“经济优势”的原因。概括“19 世纪西方的冲击”对中国在政治和思想上所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中期世界经济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原因。【解析】(1)从材料中“首先,外国供销商能利用鸦片市场。其次,他们能找到中国进口商品的替代品制造自己的瓷器和丝绸,种植自己的大黄,在别的地方如印度和斯里兰

12、卡种植茶叶。最后,他们用工业机械化来超过中国的生产。 ”中归纳 19 世纪中国失去“经济优势”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 世纪西方的冲击”对中国经济转型所产生的影响。(2)第一问,据材料“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在 19 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可以得出世界市场的形成;据表中信息可以得出世界经济制度化、体系化和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产生。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得出工业革命,经济发展殖民扩张和两种制度之间的相互借鉴等。【答案】(1)原因:西方利用中国的鸦片市场;西方减少从中国的进口;西方实行机械化生产;中国封建制度落后,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天朝上国的心态。影响:政治上,逐渐沦

13、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想上,睁眼看世界,开启主动学习西方的历程。(2)变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扩大,到进一步制度化;出现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与发展;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原因:经济发展;工业革命(交通革命) ;殖民扩张;经济大危机和世界大战的冲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和竞争。2 (2018 云南曲靖中学模考)世界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联系不断加强的历史,中国自古以来的发展也与世界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汉武帝以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沿海

14、港口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后直到非洲东海岸。这条海路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它的开通和发展,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中国古代史材料二由于宋明之间中国白银需求增长一直快于供给增长,明代白银购买力相当于宋、元时期的两倍。而美、欧正处于“价格革命”时期,导致中国商品以白银为计量单位所表示的相对价格极为低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价格优势。有些外国学者则估计美洲白银总产量的 1/3-1/2 都流入了中国。摘编自剑桥中国明代史材料三中方愿同印

15、尼和其他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使双方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缡之路” 。节远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携手建设中国一东盟命运共同体(1)根据材料一回答,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而言是一条怎样的“海路”?结合史实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3)依据

16、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的时代背景。并谈谈你对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解析】(1)从“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可以看出海上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中国与东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和平往来的通道。主要原因:我们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部分分析,中国自身内部是唐后期到宋朝时期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政府的重视。外部主要是造船技术的提升、指南针的应用等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繁荣。(2)从“美洲白银总产量的 1/3-1/2 都流入了中国”可以得出特点是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中国贸易顺差。原因:从“美、欧正处于价格革命时期,导致中国商品以

17、白银为计量单位所表示的相对价格极为低廉”得出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产生了“价格革命” ;此外中国是农耕经济高度发达,传统手工业发达的国家,丝绸、瓷器等大量出口。此外,明朝商品经济发达,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也是重要原因。(3)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的时代背景我们要分国内背景和国外背景两部分分析,国际背景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国内背景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认识:结合材料中观点以及自身的理解进行分析即可,要观点明确,积极,合理。【答案】(1)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东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和平往来的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唐后期到宋朝时期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造船技术的提升、指南针的应用等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繁荣;政府的重视。(2)特点: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中国贸易顺差。成因: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中国农耕经济高度发达,传统手工业发达;丝绸、瓷器等大量出口;明朝商品经济发达,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3)背景:国际背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日渐加强;国内背景: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日渐提高。认识: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是全球政治、贸易格局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有利于中国的贸易发展和战略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历史高考 > 三轮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