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珍藏】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A卷)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7531 上传时间:2019-04-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师珍藏】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A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师珍藏】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A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师珍藏】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A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师珍藏】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A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师珍藏】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A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A)第十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2、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本 卷 共 25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50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项 是 符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有学者认为,中国“第一个千禧之后的三百年,所产生的第一流科学家竟占秦汉以来两千多年的 38%”。这一时期中国科技成就斐然的主要原因是A受统治者采取一系列加

3、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B政权林立、战乱纷争,促进火药武器的问世C与封建王朝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息息相关D学者提出经世致用思想,提倡社会实践2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 ,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3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 、低秀(才) ,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4、。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4 墨子中有关于“圆” “直线” “正方形” “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的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 。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缺乏理性精神 B有

5、很强的封闭性C求善而不存真 D落后于西方国家6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 ”“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 ”这说明元曲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7古代中国有数量丰富的各类文学作品,其中被誉为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的是A 诗经 B 离骚C 上林赋 D “三吏”8下表为明代小说“三言” “二拍”主要人物形象及人数统计表。据此可知艺术形象 财主及子女大、小商人及子女官宦之子女 侠士皇帝、皇后、太子出现人数 21 142 52 6 25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文学创作 B古代侠义精神

6、日益走向没落C官宦文学被平民文学所取代 D世俗文学是明代文化的主流9中国古代一位文学家,出生书香门第,早年生活优裕,后来经历过南渡悲苦、对山河破碎有切身感受,作品中蕴涵着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这位文学家是A柳永 B苏轼C李清照 D辛弃疾10历史上曹操的形象多变。西晋陈寿著三国志 ,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而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则多有贬损,曹操假谲、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这说明A儒学地位的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B记述者的立场影响了历史评价C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D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变模糊11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 ,到清代被誉为“雅乐”

7、 “盛世元音” ,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 ,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12唐朝某位书法家在总结书法创作时说:“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轻重,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攲正。 ”以下书法作品与其描述最符合的是A BC D13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书写工具的不同 B书写材料发生变化C经济和文化交流需要 D书法艺术不断发展14图中的动

8、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 。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15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他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在千福寺壁画中,他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A吸收融合外来的绘画方式 B借鉴民间风俗画表现手段C重视线条描绘的写实风格 D具有浓郁的世俗化的倾向16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

9、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这表明宋代A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B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C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 D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17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1927 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与这一认识变化相关的是A经典力学的诞生 B进化论的传播C电气革命的出现 D量子论的提出181919 年 11 月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致辞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 ”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相对

10、论A成功地解释了物理学中光电效应现象B使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巨大进步C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性意义D改变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角度和方式191871 年,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安排了人类与整个动物生活有关的证据,断定“如果有谁不愿意像野蛮人那样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支离破碎的,那他就不再能相信人类是一个单独的创造行为的成果” 。达尔文旨在A否定了神创造世纪的理论 B论证自然选择法则的科学性C强调生物界各物种的联系 D反映了生物学取得显著成就20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是,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生物大爆炸等问题,达尔文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11、据此可知A达尔文进化论挑战神学创世说 B达尔文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之上C科学发展的水平受时代的限制 D达尔文进化论不是一种科学理论21从 1960 年到 1978 年,苏联政府严格控制的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和天体物理学、量子力学、应用数学等研究领域大大领先同时期的欧洲甚至美国,专利发明转化速度也在世界领先。这一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军事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B苏联政治制度的优越性C适应了现代科技进步的要求 D欧美各国更加注重民生2219 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

12、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A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B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C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D资产阶级与平民实现了完全平等23 全球通史说:“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厂那里得到的东西要比矿山和工厂从科学那里得到的东西多得多。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它已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全新的工业。 ”材料中的描述应该出现在A18 世纪晚期 B19 世纪前期C19 世纪末期 D20 世纪中期24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 1877 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 1885 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

13、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 1903 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 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 100 家工厂从此类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经济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B工厂开始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C发展重化工业成为当时主要潮流D科技成为推进经济的重要动力25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科技革命的特征:第一次科技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科技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 。关于三次科技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A “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B “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C “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D “个性化”是

14、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化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四 大 题 , 共 计 50分 。 考 生 根 据 要 求 进 行 作 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时间 科技成就1150 年 欧洲第一座纸坊在瓦伦西亚建立1220 年 帕多瓦大学、那不勒斯大学、图卢茨大学、剑桥大学、罗马大学先后成立1242 年 英国科学家罗杰培根给出了详尽的火药制造工艺的指导1296 年 西班牙牧师雷蒙拉撰写了知识的构架 ,内容涉及农业、建造、铸造、航海1307 年 伦敦执政官禁止用煤作为燃料来生产石灰,以减少有毒烟气的排放1345 年 荷兰工程师使用风车驱动水泵抽水,用于围海造陆工程1380 年 在热

15、那亚与威尼斯之间的战争中,欧洲历史上首次发射了军用火箭1405 年 三角帆在西班牙的船只上使用,很快遍及地中海地区1420 年 德国出版了为炮手而写的手册烟花1425 年 德国传教士尼古拉斯提出地球绕着地轴自转,同时绕着太阳公转1442 年 德国发明家古登堡开办了一家使用活字印刷的出版机构1470 年 法国第一家出版机构在索邦神学院成立据克拉克世界科学史等解读材料,结合世界史的等其他相关史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12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3 分)材料一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提出一个著名论断:蒸汽机=水排+风箱。他想用这一

16、公式说明,没有中国古代技术成就,西方近代革命的心脏蒸汽机是不可能被发明的。从蒸汽机的关键结构看, “风箱”解决了双作式阀门问题,而“水排”则提供了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之间的转换设备。 “风箱”是我国宋代发明,尔后传到西方,18 世纪在欧洲普遍应用,而“水排”在 1900 多年前就在我国出现, 后汉书杜诗传中有明确记载。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古代先进的技术已经为蒸汽机发明打下了基础,但最早发明“风箱”和“水排”的中国人却没有制造出蒸汽机。薛依群谁让我们与蒸汽机擦肩而过材料二 熟练技术工人的缺乏使得蒸汽机的制造和日常维护在人手上显得捉襟见肘,蒸汽机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也就很难在全行业得到推广使用。对于

17、那些资本规模较小的工厂主而言,在他们积累足够资本之前只能推迟或者引进很少的蒸汽机。正如钱乘旦教授所说:“每当蒸汽机发生严重故障,瓦特都要亲自去用户那里维修,这样自然会使许多人望而却步,不敢贸然购买蒸汽机,这种局面要等到机工成长起来及机械学成为完整科学,机器工业成为新一代工业部门才能转变,而这就需要整整一代人的时间。 ”总之,19 世纪 30 年代前的很长时间内,作为新鲜事物的瓦特蒸汽机在传播过程中并没有被所有人接受。卢德运动中的手工劳动者将瓦特蒸汽机等机器视为抢夺自己饭碗的“敌人”予以破坏。摘编自高宁波19 世纪 30 年代之前蒸汽机推广使用缓慢原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

18、科技的特点。 (4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 19 世纪 30 年代之前蒸汽机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和西方近代科技的相同影响。 (9 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材料一 作为一种世界观,也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社会达尔文主义”不仅在欧美思想界拥有极其广泛的影响,诸如“生存竞争” 、 “自然选择” 、 “适者生存”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核心概念已经成为当时的“时代标签” ,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论根基和思维范式已经成为当时许多重大社会政治实践的“合法性”依据。历史学家斯登黑尔称,在当时, “社会达

19、尔文主义”实际上已经获得了一种准“宗教”的地位。摘编自周保巍“社会达尔文主义”述评材料二 1894 年,赫胥黎发表进化论与伦理学 ,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他认为社会伦理关系不同于自然法则,因为人类具有高于动物的先天“本性” ,人类社会的进展不应该模仿宇宙过程,而应当在同它斗争中不断走向完善。严复选译了其中的导言和第一部分,命名为天演论 ,内容上加以增减、改造,又以“按语”的形式借题发挥。他认为进化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 “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按语 )摘编自张昭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核心思想,分析“社会达

20、尔文主义”在欧美备受推崇的原因?(8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天演论增改进化论的原因并指出其存在问题?(6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1 分)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工匠地位的提高,使工匠与学者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他们各自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工匠拥有古代的旧技术,并在旧技术上添加了中世纪期间的新发明。同样,学者提供了关于被重新发现的古代、关于中世纪的科学的种种事实、推测及传统做法。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导致技术上的进步;技术进步转而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受到科学的促进。航海学校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相继开办,天文学由于其明显的

21、实用价值而得到认真的研究。采矿工业的需求引起动力传送和水泵技术的进步。这是重新开始关心机械原理的起点。同样,冶金业是化学取得显著进步的主要原因,最后,这些领域里的新知识通过大学和印刷品得以促进和流传。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那时的牛顿,已经是出版了数学原理的牛顿,已经是发明了微积分的牛顿。那个时候,他已经成为科学史上神话般的人物。在世界各地,人们对他的力学体系顶礼膜拜,仿佛见到了上帝的启示。尽管牛顿不愧为近代物理学的一级大师,但任何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牛顿在世的时候或许因为他的权威光环而使得其不致暴露,也不会有多少人去质疑。但真理终有揭晓的一天。摘编自近代物理学发展史读书报告(1)

2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欧洲近代科技兴起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7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受到人们尊敬和膜拜的原因,并以史实说明“真理终有揭晓的一天” 。 (4 分)一 轮 单 元 训 练 金 卷 高 三 历 史 卷 ( A)第十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答 案1 【解析】材料“第一个千禧之后的三百年”是指两宋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宋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从而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故 A 正确;火药用于战争是在唐末,排除 B;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是封建王朝推行的经济政策,排除 C;D 项是明末清初产生的,

23、排除。【答案】A2 【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 ,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 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 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 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 不正确。【答案】B3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 ,不论老童、低秀才还是没有怎么读过书的人,都以“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

24、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一现象说明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体现出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D 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只是书籍的普及,不能得出学术文化水平的高低,A 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士大夫地位的提高及经世致用的思想,故排除 B、C。【答案】D4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墨子中的“圆” “直线” “正方形” “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 C 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A 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B

25、 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D 错误。【答案】C5 【解析】根据关键信息“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 “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可知,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突出,但轻视理论构建,缺乏理性精神,故 A 正确。B、C 项也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但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均排除;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D 明显错误,排除。【答案】A6 【解析】 “少引圣籍,多发天然” “雅俗共赏”说明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接近民众,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故 A 正确;“寄情山水,意境悠远”属于山水画的特点,排除 B;元曲的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 “句式整齐

26、,语言精炼”是唐诗的特色,排除C;“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排除 D。【答案】A7 【解析】注意题干信息“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结合所学可以知道,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符合题意,故 A 正确。 离骚是浪漫主义文学,排除 B。 上林赋以夸耀的笔调描写了汉天子上林苑的壮丽及汉天子游猎的盛大规模,歌颂了统一王朝的声威和气势。在写作上,它充分体现了汉大赋铺张夸饰的特点,规模宏大,叙述细腻,不符合现实主义的特点,排除 C。 “三吏”虽然是现实主义文学,但是不符合“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27、 ,排除 D。【答案】A8 【解析】表格显示明代小说“三言” “二拍”主要人物形象主要是大、小商人及子女,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到文学作品的创作,A 正确;“三言” “二拍”描述主题不能说明古代侠义精神衰落,B 错误;此时只能说明小说的世俗化趋势,C 错误;世俗文学并不能代表主流文化,D错误。【答案】A9 【解析】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这种生活经历在作品上有明确的体现,所以材料中所说的这位文学家是李清照,而不是柳永、苏轼、辛弃疾等选项,所以 C 正确。【答案】C10 【解析】西汉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西晋和

28、南朝时儒家思想的地位没有变化,排除A;西晋陈寿和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所处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因而对曹操看法不同,故 B 正确;C 的说法不科学,排除;D 显然与事实不符合,排除。【答案】B11 【解析】由“官腔” 、 “雅乐” 、 “盛世元音”等词汇,可以看出昆曲被官府和贵族所重视,所以在重要的宫廷活动中常有昆曲演出,官府和宫廷主要代表了封建士大夫的欣赏层次和品味,江南地方郡邑大夫的活动也以昆曲显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说明昆曲流行的原因是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这体现了社会等级的分明,故选 D 而排除 C;心学强调本心体悟和致良知,主张内心反省和自我领悟,与题意不符,排除 A;京

29、剧形成于道光年间,而昆曲在明朝就流行了,排除 B。【答案】D12 【解析】由材料“每秉笔必在圆正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攲正。 ”,可见该书体讲究字体端正,横平竖直,是楷体的特点。B 字形方正,故选 B。A 简约流畅,属于行书,排除;C 字体狂放潦草,属于草书,排除;D 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属于小篆,排除。【答案】B13 【解析】汉字的发展演变是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需要,规范统一和书写简便的字体更有利于生产生活和文化交流,故选 C。ABD 会影响到字体的变化,但不是主要因素,排除。【答案】C14 【解析】图中的动物是长颈鹿,而明朝君臣则认为这是传说中的麒麟,麒麟在传统中国被视为

30、祥瑞之物,这说明明朝君臣在用传统文化解读朝贡贸易的贡品,故 B 正确;图中属于古代绘画中的动物画,属于传统的绘画类型,故 A 错误;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严重,下令实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故 C 错误;材料体现的观念仍然是“天朝上国”的观念,故 D 错误。【答案】B15 【解析】 “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体现了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D 正确;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并未体现重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排除 A;材料并未反映宗教画借鉴民间风俗画表现手段,排除 B;材料反映吴道子宗教画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并非“写实” ,排除 C。【答案】D1

31、6 【解析】根据“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 ,结合所学,宋朝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文化繁荣,出现适应士大夫和富民需要的文人画,和平民喜爱的通俗画,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D 正确;A 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材料反映的是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并未体现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排除 B;材料无法体现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排除 C。【答案】D17 【解析】电子的运动轨迹属于微观世界。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量子论的提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故 D 正确;经典力学就是牛顿力学,故 A 错误;进化论是关于物种演化的理论,故 B 错误;电气革命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 C 错误。【答

32、案】D18 【解析】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所以 A 不符合相对论这一概念,排除;量子物理学使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巨大进步,故 B 也与题意不一致,排除;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性意义,故 C 也与题意不符,排除;量子论和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角度和方式,故选 D。【答案】D19 【解析】据材料信息“不能再相信人类是一个单独的创造行为的成果”可知,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否定了神创论,故 A 正确;材料未涉及自然选择法则,故 B 错误;达尔文的论断并非强调生物界各物种的联系,故 C 错误;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也不能说

33、明生物学取得显著成就,故 D错误。【答案】A20 【解析】 “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生物大爆炸等问题,达尔文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说明进化论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C 正确;A 和 B 不是出了体现主旨;进化论是科学,D 错误。【答案】C21 【解析】1960 年到 1978 年处于美苏争霸时期,苏联大力发展军事工业,这促进了与军事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的成就形成,故 A 正确;当时苏联是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缺乏民主性,并不具有较强的优越性,而且政治制度不属于科学发展的直接因素,故 B 错误;现代科技进步的要求,并不能解释苏联科学成就领先欧洲、美国的原因,故 C 错误;欧美各国更加注重民生,缺乏史

34、实依据,且欧美各国的政策重心也不是苏联科学成就领先的直接原因,故 D 错误。【答案】A22 【解析】从材料的信息来看,主要反映了近代交通工具的变化对社会关系产生了影响。ACD 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 B。【答案】B23 【解析】分析题干含义:科学与工厂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科学的重要性增加,科学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科学与技术结合更加紧密,故选 C。其他时间不符合。【答案】C24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通过事例说明电话、电灯、汽车、飞机与“公司”或“工厂”成立之间的关系,即体现了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D 项正确;A、B 两项的表述

35、与题干表述的现象因果关系颠倒,排除;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投资重化工业是当时的社会潮流,C项排除。【答案】D25 【解析】第二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和资本集中,所以才出现了“规模化” ,故 B 正确;“机械化”是指工业生产机器广泛应用而非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排除 A;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是第二次科技革命,排除 C;“个性化”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化而非国际化,排除 D。【答案】B26 (12 分)【答案】示例 1:论点:中国古代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近代化。论证: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大大加速了其近代化进程。12 世纪,欧洲出现了第一座纸坊,纸作为信息记载和传播

36、的媒介,大大优于欧洲之前的羊皮纸。15 世纪,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应用、推广,信息的传播更加高效、廉价。上述发明大大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结论:中国古代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示例 2:论点:中世纪孕育了欧洲的近代化论证:中世纪之于欧洲,不全然是黑暗世纪,也孕育着近代化的希望。一方面,得益于文明的交流,欧洲人逐渐掌握了中国人,印度人,阿拉伯人的一些科技成果(如造纸术,指南正,火药,活字印刷术) ;另一方面,欧洲社会内部也在不断产生着近代社会的一些要素。自 13 世纪起,欧洲各地先后成立了大学。教会神学的研究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多新的科技成果。1

37、4 世纪的英国,至少在伦敦,煤作为燃料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了。结论:凡此种种,可见中世纪孕育了欧洲的近代化27 (13 分)【答案】 (1)特点: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逐渐落后;技术零散,未形成逻辑化的、系统的科学体系;未转化为近代科技;为西方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4 分)(2)问题:熟练技术工人匮乏;机器制造业不成熟,生产进程缓慢;维护和修理困难;资本的投入不足;手工劳动者的抵制。 (3 分)影响: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对世界科技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都对人类文明有者广泛的影响;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6 分)28 (14 分)【答案】 (1

38、)核心思想:“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2 分)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加剧了社会竞争感;垄断资产阶级为其既得利益和地位辩护;欧美国家为其殖民扩张作辩护;西方各国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出现发展不均衡,美德崛起法衰落,需要合理解释;19 世纪科学精神占据主导;“社会达尔文主义”与达尔文观点紧密联系,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6 分)(2)原因:19 世纪末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寻求社会变革理论依据;受西方“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4 分)存在问题:严复对西方文化的介绍有个人的发挥乃至想象,不够客观,有失严谨,有悖真实;承认西方列强对华侵略的合理性。 (2 分)29 (11 分)【答案】 (1)条件:文艺复兴时期工匠和学者的贡献;新航路开辟的需要和推动;中央集权国家的成立及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天才科学家的研究和贡献。 (4 分)影响:推动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进步;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欧洲进行远洋航行和对外殖民活动奠定了基础。 (3 分)(2)原因:建立经典力学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2 分)说明:20 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解决了牛顿经典力学中“绝对时空观”的局限,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历史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