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珍藏】高考生物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B卷)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7484 上传时间:2019-04-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7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师珍藏】高考生物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B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师珍藏】高考生物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B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师珍藏】高考生物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B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师珍藏】高考生物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B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大师珍藏】高考生物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B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生物卷(B)第 四 单 元 细 胞 的 生 命 历 程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2、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细胞体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体积一般较大B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C生物体体积越大,其细胞体积一定也越大D细胞体积小,其完成物质运输的效率高2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 4 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3、A图丁细胞的分裂期时间最长B图乙 ab 过程中,着丝点可能发生分裂C图丙 ba 过程中,染色体组数一直保持不变D图甲与图丙的 b 时刻细胞中都已经存在 4 个中心粒3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B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C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D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4某同学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后,绘制的各时期细胞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B图中 M 为赤道板、 N 为核仁、P 为星射线C有丝分裂过程中,核 DNA 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同步

4、进行的D细胞内有蛋白质的合成,且合成场所为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5为探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与纺锤体是否有关,最佳设计方案是( )A在前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和不做处理的细胞对照B在后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和不做处理的细胞对照C在前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和不分裂的细胞对照D在后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和不分裂的细胞对照6交叉互换发生的时期及对象是(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之间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A B C D7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基因重组B有丝分裂过程中,后期染色体数目最多C减数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D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减

5、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8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为有丝分裂,则 ef 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变B若为有丝分裂,则赤道板和纺锤体都出现于 de 时期C若为减数分裂,则 cd 时期的细胞都有 23 对同源染色体D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于 c d 时期9某科学家用 15N 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32P 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细胞的分裂,已知相应的细胞周期为 20 h,两种核苷酸被利用的情况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15N 和 32P 的利用量,可分别表示细胞中的 DNA 复制和转录的强度

6、B 15N 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32P 则主要作为 DNA 复制和转录的原料C间期细胞中的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代谢活跃,712 小时可能发生突变DDNA 复制速率最快的时间在 10 h 左右,分裂期时间不足 8 小时10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11人的同源染色体有 23 对。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7、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子细胞和异常精子细胞的比例,同时精巢中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是( )A11 有丝分裂 B12 有丝分裂C13 减数分裂 D11 减数分裂12基因型为 AaXBY 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 AA 型配子。等位基因 A/a 位于 2 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有几项( )2 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2 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1 B2 C3 D413一对夫妻中,女性色盲,男性

8、正常,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 XXY 色觉正常的儿子,产生这种染色体变异的细胞和时期分别是( )A卵细胞或精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卵细胞、减数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后期C精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卵细胞或精子、减数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后期14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B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C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15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动植物体内,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实现细胞的增殖是普遍存在的B蛙的红细胞增殖的方

9、式是无丝分裂,人的红细胞增殖的方式也是无丝分裂C在进行无丝分裂之前,遗传物质也要进行复制,但不能很好地实现平均分配D在大多数被子植物的种子发育过程中,有些细胞的增殖是以无丝分裂方式进行的16人的造血干细胞能增殖、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此过程( )A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B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变C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D细胞中不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变化17下列对细胞分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趋向专门化B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器种类、数目发生改变C从分子水平分析,根本原因是蛋白质发生改变D从个体水平分析,其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18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图中至过

10、程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 1 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 2 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 2 与正常肝细胞相比, 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活性更高B细胞 1 所有酶活性都降低,细胞 2 和细胞 1 的遗传信息执行情况相同C成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D效应 T 细胞作用于细胞 1 和细胞 2 使其死亡,此过程不属于细胞凋亡19下列有关细胞衰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例如老年斑B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C细胞内所有的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变小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20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

11、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其大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过程是基因决定的 B图示该过程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C巨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溶酶体有关 D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调亡完成的21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的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增加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22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BRCA 1 和 BRCA2 两个基因突变与发病

12、率关系最为密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BRCA 1 和 BRCA2 可能为抑癌基因B肝脏细胞中不存在 BRCA1 和 BRCA2 基因C乳腺细胞癌变后形态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D紫外线、亚硝胺等因素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可能23如图表示细胞凋亡过程,其中酶能够将 DNA 分子切割形成 DNA 片段;酶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B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C细胞凋亡由细胞自身基因控制,外部因素不影响细胞凋亡D酶发挥作用后的产物是各

13、种脱氧核糖核苷酸24下列属于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共同表现是( )A新陈代谢速度减慢B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C遗传物质和细胞功能发生改变D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25如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为不同的细胞,ac 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相比,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B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相同C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D进入 c 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继而凋亡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 1 分,共 50 分)26 (8 分)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采用以下

14、技术路线。据图回答:(1)可用_对图中发芽的种子进行处理。(2)筛选鉴定多倍体时,剪去幼苗根尖固定后,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_区的细胞。若装片中的细胞均多层重叠,原因是_。统计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细胞数和细胞染色体数。下表分别为幼苗中甲株和幼苗中乙株的统计结果。细胞周期幼苗 计数项目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细胞数 x1 x2 x3 x4 x5甲株细胞染色体数 / / y 2y /乙株 细胞染色体数 / / 2y 4y /可以利用表中数值_和_,比较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与分裂期的时间长短。(3)依表结果,绘出形成乙株的过程中,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周期及下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数变

15、化曲线。27 (8 分)下面图甲中表示人体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生命活动。图乙为图甲中的某个过程,其中 PU、 GATA 为两种蛋白质,是细胞内的调控因子。请回答:(1)图甲中的方式可能有 ;产生的内因是 。(2)图乙属于图甲中的 过程(填序号) 。其中 A、B 、C、D 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3)据图乙分析,将血红细胞前体转变成单核细胞的人为调控措施可能是 。28 (11 分)下图为人体部分细胞分化及凋亡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 a 细胞,骨髓移植实质上是将该图中的_(填字母)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2)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能通过_形成各

16、种组织器官。(3)人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约有 50%的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你认为人的表皮细胞中具有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吗?_。为什么?_。(4)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乙图表示细胞凋亡的过程,图中 Dnase 为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 DNA;Caspase 是一类蛋白水解酶,负责选择性地切割某些蛋白质。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受体的存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的功能。凋亡基因的表达最终通过_(填细胞器名称)来实现。Dnase 破坏 DNA 分子的_,从而形成 DNA 片段,使正常基因失去功能。吞噬细胞以_形式吞噬凋亡细胞,与凋亡细胞分解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_。29 (12 分)癌

17、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癌细胞具有无限_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_系统发挥清除作用。(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 1 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 iPSC 悬液,连续 4 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 1 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 iPSC 的缓冲液,连续 4 周。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 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 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比较表中 iPSC 与两组小

18、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_空白组的数值,说明 iPSC 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表中 DB7 和 iPSC 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 DB7 有_。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_。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 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 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_免疫。(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推测。下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请在下图中选择 A 或 B 填入处,从 CF 中选择字母填入 处。(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 iPSC

19、可以用于_。30 (11 分)下图 1 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图 2 为该种生物不同个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有关基因的组成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 1 细胞内含有_个染色体组,该生物属于_倍体。(2)结合图 2 分析,图 1 细胞内的 2 号染色体是_(“X” “Y”或“常” )染色体,根据基因组成分析,图 1 细胞可能来自于图 2 中的_细胞,图 1 细胞为_。(3)若要对图 1 所属的生物个体进行测交,则另一亲本应是图 2 中的_细胞所示的生物。(4)细胞松弛素 B 能阻滞细胞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加倍,可用于诱导三倍体。用细胞松弛素B 分别阻滞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

20、次分裂和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请预测三倍体出现率最低的是_,理由是_。(5)若将图 2 中乙细胞放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后期,则移向细胞某一极的染色体中,带有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最少和最多分别可能有_和_条。一 轮 单 元 训 练 金 卷 高 三 生 物 卷 ( B)第 四 单 元 细 胞 的 生 命 历 程答 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答案】C【解析】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体积一般较大,A 正确;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其完

21、成物质运输的效率也就越高,B 正确,D 正确;某种生物的细胞体积的大小与生物体体积没有直接联系,C 错误。2 【答案】D【解析】图丁细胞的分裂期时间占细胞周期的比例最大,但不能说明其分裂期时间最长,A 错误;ab 过程为细胞分裂间期,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 错误;图丙 ba 表示分裂期,其中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的数目也加倍,C 错误;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图甲与图丙的 b 时刻细胞中已经完成中心体的复制,因此都已经存在 4 个中心粒,D 正确。3 【答案】C【解析】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 错误;赤道板是一种假想的板,并不存在,B 错误;

22、有丝分裂的细胞可能具有细胞周期,而减数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C 正确;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长,D 错误。4 【答案】B【解析】图中分别指代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末期、间期、中期,其中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A 正确;因图中没有中心体,所以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因此图中 M 为细胞板、P 为纺锤丝,B 错误;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所以核 DNA 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应同步进行,C 正确;细胞对应的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该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完成 DNA 的复制以及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而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 正确。5 【

23、答案】A【解析】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纺锤体是在前期形成的;而且只有分裂的细胞才会形成纺锤体,故选 A。6 【答案】C【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在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故选 C。7 【答案】B【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基因重组,A 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由于后期每条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此时达到最多,B 正确;二倍体生物的性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始终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 错误;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 错误。8 【答案】D【解析】若为有丝分裂,则 ef 时期表示有

24、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由 92 条变为 46 条,A 错误;若为有丝分裂, de 时期每条染色体的 DNA 含量由 2 减少至 1,其原因是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消失,则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纺锤体出现于有丝分裂的前期,赤道板是细胞中央与纺锤体的中轴垂直的一个平面,只表示一个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B 错误;若为减数分裂,则 cd 时期的细胞存在染色单体,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有 23 对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 错误;若为减数分裂,则 cd 时期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25、,而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 正确。9 【答案】B【解析】N 利用率最高时对应 DNA 的复制,P 主要是用于 DNA 转录形成 RNA,A 正确,B 错误;712 小时主要进行 DNA 复制,可能发生突变,C 正确;DNA 复制速率最快的时间在 10 h 左右,分裂期时间从复制结束(14 小时)到分裂结束(20 小时)不足 8 小时,D 正确。10 【答案】B【解析】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A 正确;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 错误;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

26、C 正确;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类似,前期散乱分布,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 正确。11 【答案】A【解析】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一极,则其形成的两个精细胞均不正常,故正常精子细胞 2 个,异常精子细胞 2 个,即为 11;精原细胞增殖结果是精原细胞数目增加,其方式为有丝分裂,A 正确。12 【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 AA 型配子 ”,可知, A 与 A 没有分离,而A 与 A 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正确;“ 不含性染色体”有两种可能: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移向同一极,二是减数

27、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选 A。13 【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色觉正常的儿子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XBX Y,根据亲代的基因型可判断,XB 和 Y 两条染色体均来自于父方,则 X 来自于母方为 Xb,因此确定是男性产生了不正常的精子(X BY) ;由于 X 和 Y 属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见是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 X 与 Y之间没有正常分离所致。综上所述,C 正确。14 【答案】A【解析】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无染色体,处于染色质状态,A 错误;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B 正确;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 正确;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细胞

28、中染色体的形态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D 正确。15 【答案】B【解析】在动植物体内,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是主要的增殖方式,A 正确;蛙的红细胞增殖的方式是无丝分裂,人的红细胞增殖的方式是有丝分裂,B 错误;在进行无丝分裂之前,遗传物质也要进行复制,但不能很好地实现平均分配,C 正确;在大多数被子植物的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细胞的增殖是以无丝分裂方式进行的,D 正确。16 【答案】C【解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故该细胞分化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 错误;细胞分化

29、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均发生改变,B 错误;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 正确;人的造血干细胞增殖过程中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变化,D 错误17 【答案】C【解析】从分子水平分析,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 错误。18 【答案】A【解析】表示细胞分化;细胞 1 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因此过程表示细胞衰老;细胞 2 可以无限增殖,因此过程表示细胞癌变;表示细胞凋亡。细胞 2 属于癌细胞,能无限增殖,且其与正常肝细胞相比,代谢旺盛,因此 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活性更高,A 正确;细胞1 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说明细胞 1 是衰老的细胞,衰老细

30、胞中部分酶活性降低,而不是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细胞 1 是衰老细胞,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而细胞 2 是癌变细胞,其形成原因是基因突变,即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因此细胞 2 和细胞 1 的遗传物质不同,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也不同,B 错误;成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并没有形成完整个体,因此不能体现细胞核的全能性,C 错误;效应 T 细胞作用于细胞 1 和细胞 2 使其死亡,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D 错误。19 【答案】C【解析】衰老细胞中色素逐渐积累,例如老年斑,A 正确;衰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新陈代谢减弱,细胞萎缩,B 正确;衰老细胞中大多数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C 错误;衰老

31、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 正确。20 【答案】B【解析】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A 正确;细胞凋亡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各个时期,B 错误;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巨噬细胞吞噬的凋亡小体是被溶酶体中的酶水解的,C 正确;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调亡,D 正确。21【答案】A【解析】细胞癌变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一系列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A 错误,B 正确;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

32、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如果细胞中的染色体受到损伤,导致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随着它们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一起丢失,则可能会岀现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C 正确;综上分析,癌细胞中遗传物质(DNA)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D 正确。22 【答案】B【解析】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乳腺癌的发生与 BRCA1 和BRCA2 两个基因突变关系最为密切,故 BRCA1 和 BRCA2 可能为抑癌基因,A 正确;肝脏细胞中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 错误;细胞癌变后形态结构发生变化,C 正确;紫外线是物理致癌因子,亚硝胺是化学致癌因子,紫外线、亚硝胺

33、等因素会增加患乳腺癌的可能,D 正确。23 【答案】A【解析】从题干信息可知,细胞凋亡过程中有凋亡基因的表达以及蛋白水解酶分解蛋白质的现象,A 正确;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使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并传递信息,可反映出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 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是也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C 错误;酶能够将 DNA 分子切割形成 DNA 片段,而不是形成各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 错误。24 【答案】D【解析】细胞分化和癌变时新陈代谢速度加快,A 错误;衰老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不一定就是降低,B 错误;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C 错误;细胞分化、衰

34、老、凋亡和癌变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改变,D 正确。25 【答案】D【解析】根据图解 a 是细胞增殖,b 是细胞分化,随着分裂的进行,细胞的分裂能力和分化能力都下降,A 错误;细胞在分裂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保持不变,但在分化过程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因此不同种类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B 错误;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只发生于减数分裂,而通过有丝分裂形成,C 错误;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是细胞衰老的特性,衰老后的细胞将逐渐形成凋亡小体而凋亡,D 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 1 分,共 50 分)26 (8 分) 【答案】 (1)秋水仙素(或低温)(2)分

35、生 解离不充分(或压片不充分) (2 分) x1 x2+x3+x4+x5 (3) (2 分)【解析】 (1)据题意“为获得玉米多倍体植株”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对萌发的种子进行处理,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得到多倍体玉米。 (2)筛选鉴定多倍体时,需要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取玉米幼苗的根尖固定后,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进行观察。由于只有根尖的分生区进行细胞分裂,因此可观察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在进行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是使细胞相互分离开,压片是进一步使细胞相互分散开,如果解离不充分或压片不充分,会使细胞均多层重叠。在观察细胞分裂时,材料经过解离已经死亡

36、。观察到的某一状态的细胞数量越多,说明该时期持续时间越长。因此可用 x1 表示甲株细胞周期中的间期时间长短,用 x2+x3+x4+x5 来表示甲株细胞周期中的分裂期的时间长短。 (3)秋水仙素诱导导致幼苗在有丝分裂前期不出现纺锤体,因此后期染色体加倍后细胞不会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进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诱导之前染色体数目的两倍。再进行下一次细胞分裂时,按照加倍后的染色体数目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因此诱导处理使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周期及下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数变化曲线见答案。27 (8 分) 【答案】 (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2 分)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突变(2 分)(2) 基因的选择性

37、表达(3)降低 GATA 的含量(或增加 PU 的含量) (2 分)【解析】 (1)人体细胞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 (2)乙图所示为细胞分化,细胞发生稳定性差异,属于图甲中的过程。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由图可知,增加 PU 或降低 GATA 的含量可以达到目的。28 (11 分) 【答案】 (1)c(2)增殖和分化(3)有 表皮细胞与神经细胞含有的基因一样,因为它们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2 分)(4)糖蛋白 完成细胞间信息交流核糖体磷酸二酯键胞吞 溶酶体【解析】据甲图分析,a 是胚胎干细胞,b 是皮肤干细胞

38、,c 是造血干细胞,d 是神经干细胞,e 是肝组织干细胞。 (1)一般来说,细胞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因此甲图中全能性最高的是a 胚胎干细胞;骨髓移植实质上是将该图中的 c 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 (2)胚胎干细胞能通过增殖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 (3)表皮细胞与神经细胞含有的基因一样,因为它们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因此人的表皮细胞中具有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 (4)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受体的存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息交流的功能。凋亡基因的表达过程为翻译过程,场所是核糖体,故最终通过核糖体来实现。Dnase 为核酸内切酶,破坏 DNA 分子的磷酸

39、二酯键,从而形成 DNA 片段,使正常基因失去功能。吞噬细胞以胞吞方式吞噬凋亡细胞,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与凋亡细胞分解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溶酶体。29 (12 分) 【答案】 (1)分裂(或增殖) 免疫 (2)实验一:高于可以与抗 iPSC 的抗体结合的抗原iPSC 和 DB7 表面具有类似的抗原,而正常的细胞表面没有(2 分)实验二:细胞(3)F D C B(4)抑制和治疗肿瘤【解析】 (1)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机体的免疫系统能监控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以及癌细胞。 (2)实验一: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主要区别是一个注射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 悬液,一个注射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

40、 iPSC 的缓冲液,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含有 iPSC。由表可知,免疫组细胞与抗体的结合率的数值明显高于空白组的数值,免疫组含失去增殖活性的 iPSC 悬液,从而说明 iPSC 作为抗原,刺激小鼠的 B 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了能与 iPSC 结合的特异性抗体; 由表可知,表中 DB7 和 iPSC 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但都高于空白组,iPSC 刺激小鼠产生了能与 iPSC 结合的特异性抗体,而 DB7 与免疫组的血清混合的结合率达到 82%,说明血清中能与 iPSC 结合的特异性抗体也可与 DB7 结合,推知DB7 有与 iPSC 相似的抗原可与 iP

41、SC 刺激小鼠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结合;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可以看出,免疫组的 iPSC 和 DB7 细胞与抗体的结合率都较高,而正常细胞与抗体的结合率较低,实验结果表明 iPSC 有与癌细胞表面类似的抗原,而正常细胞表面没有。实验二: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 进入机体,被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 T 淋巴细胞,T 细胞分化出效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 T 细胞和肿瘤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这属于细胞免疫。 (3)由上述实验过程可知:DB7 有与 iPSC 相似的抗原,因此上面一组小鼠用 DB7 处理,下面一组小鼠用失去增殖活性的 iPSC 处理,上面

42、一组小鼠发生肿瘤病变,下面一组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在四周后提取第二组小鼠的血清,注射到第一组小鼠体内,从而第一组小鼠产生能与肿瘤细胞结合的效应 T 细胞,与肿瘤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肿瘤逐渐缩小,故答案为B 、 F、 D、C。 (4)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iPSC 既能刺激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刺激机体产生能与肿瘤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死亡的效应 T 细胞,因此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 iPSC可以用于抑制和治疗肿瘤。30 (11 分) 【答案】 (1)2 二(2)常 丁 极体(3)甲(4)阻滞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 受精卵含二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加倍后形成的个体是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2 分)(5

43、)0 6【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 1 中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 2 中,甲、乙是隐性纯合子,根据染色体上的基因可知甲是雄性的,a 位于 X 染色体上,因此甲、乙、丙、丁的基因型分别是 bbddXaY、bbddX aXa、bbDdX aY、BbDdX AXa。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 1 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 2 个染色体组,则该生物属于二倍体生物。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 位于 X 染色体上,则图 1 细胞中 2 号为常染色体;图 1 细胞基因组成为 BBddXaXa,产生的配子为 BdXa,可能来自于图 2 中的丁细胞,则

44、图 1 细胞为第一极体。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 1 所属的生物基因型为 BbDdXAXa,则应该选择 bbddXaY(甲)与之进行测交。 (4)受精卵含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加倍后形成的个体是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因此用细胞松弛素 B 阻滞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三倍体出现率最低。 (5)图乙细胞含有 6 条染色体,根据题意完成一次细胞周期后 6 条染色体上的 DNA 都是一条链含有放射性,一条链不含放射性;第二次分裂时,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都是一条含有放射性,一条不含放射性,若后期不含放射性的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则移向细胞某一极的染色体中,带有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最少和最多分别可能有 0 条和 6 条。欢迎访问“ 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生物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