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7.2.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精品课件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4129 上传时间:2019-03-29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7.2.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7.2.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7.2.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7.2.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7.2.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课时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第7章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学习导航 1.举例说明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学会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2.结合教材阐明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通过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理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重难点击 1.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 2.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作用。,课堂导入 19世纪,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发现了生物发展的规律,证明所有的物种都有共同的祖先。达尔文的这一重大发现,对生物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人们在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基础之上,逐步完善和发展进化论,最终建立了现代生物进化理

2、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当堂检测,二、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内容索引,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基础梳理,1.以种群作为生物进化单位的理由 (1)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并且是个体的 ,而个体 会随着个体的 而消失。 (2)决定生物性状的基因可以通过 而世代延续,并且在群体中扩散,因此生物进化应该研究群体 的变化。 2.种群的概念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 生物的 叫做种群。它是生物进化的 ,彼此之间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 传给后代。,表现型,表现型,死亡,生殖,基因组成,同种,全部个体,基,本单位,各自的基因,3.基因库与

3、基因频率 (1)基因库:一个种群中 个体所含有的 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2)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 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全部,全部,全部等位基因数,在某昆虫种群中,决定翅色为绿色的基因为A,决定翅色为褐色的基因为a,从这个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就这对等位基因来说,每个个体可以看作含有2个基因。假设该昆虫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根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计算: 1.该种群产生的A配子和a配子的比率各是多少

4、?,答案 A配子占60%,a配子占40%。,问题探究,答案,答案 AA占36%,Aa占48%,aa占16%。,2.子一代基因型的频率各是多少?,答案 A占60%,a占40%。,3.子一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答案,由表可知,子三代、子四代以及若干代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与子一代一样。,答案,4.子二代、子三代以及若干代以后,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同子一代一样吗?,答案,答案 对自然界的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不可能同时都成立。例如,翅色与环境色彩较一致,被天敌发现的机会就少些。,5.若上述计算结果是建立在五个假设条件基础上的。对自然界种群来说,这五个条件都成立吗?你能举出哪些实例?,答案,知识整合,当

5、某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时,这样的种群称为理想种群。理想种群中,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的。,拓展应用,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B.种群内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C.两个池塘内的全部青蛙是一个种群 D.一个树林中的全部杜鹃是一个种群,答案,解析 种群是在一定区域内(即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而C项为两个池塘,属于两个种群。,解析,2.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

6、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18%、82% B.36%、64% C.57%、43% D.92%、8%,答案,解析 A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18%1/278%57%,a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Aa基因型频率4%1/278%43%。,解析,3.在某一遵循遗传平衡定律的人群中,已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16%,则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按AA、Aa、aa顺序排列) A.0.36、0.48、0.16 B.0.48、0.36、0.16 C.0.16、0.48、0.36 D.0.16、0.36、0.

7、38,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遗传平衡定律的应用。根据基因库中隐性性状者(aa)的频率为16%。则q20.16,q0.4,而p10.40.6,根据遗传平衡公式,p(A)q(a)2p2(AA)2pq(Aa)q2 (aa)可计算出AA的频率为0.36,Aa的频率为0.48,aa的频率为0.16。,解析,1.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设有某种群, 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用PAA、PAa、Paa表示,A、a的基因频率分别用PA、Pa表示,则:PA,(1)p2代表纯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 (2)2pq代表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 (3)q2代表纯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 即:AA%p2,Aa%

8、2pq,aa%q2。,2.理想条件下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理想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为A和a,设A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q,则pqA%a%1。如果这个种群达到了遗传平衡,那么遗传平衡定律可以表示为:(pq)2p22pqq21。,二、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基础梳理,1.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可遗传变异来源,_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基因重组,(2)可遗传变异的形成、特点和作用 形成:a. 产生等位基因;b.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 。,基因突变,基因型,特点:随机的、 。 作用:只是提供生物进化的 ,不能决定

9、生物进化的 。 (3)变异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是由 决定的。 2.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原因: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更易产生后代,相应的基因频率会 ,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很难产生后代,相应的基因频率会 。 (2)结果: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 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不定向的,原材料,方向,生存环境,不断提高,不断下降,种群的基因频率,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产生进化的原材料,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突变具有低频性,为什么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 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虽然突变的频率很低,但一个种群往往由许多个体组成,而每一个个体的每一个细

10、胞内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问题探究,答案,2.突变大多数对生物体是不利的,为什么还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 生物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环境,微小有利的变异不断积累也能导致生物进化。,答案 不能。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突变和基因重组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吗?,答案,答案 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变化,生物没有进化。,4.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Aa的个体占72%。一年后,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48%,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这一年间种群是否进化了?,答案,分析

11、该种群中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A%AA%1/2Aa%60%;a%aa%1/2Aa%40%。一年后,A%AA%1/2Aa%60%;a%aa%1/2Aa%40%。,分析,知识整合,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由许多个体组成,而每一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内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其中那些微小有利的变异不断积累导致生物进化,但突变本身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自然选择。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解析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从而使生物定向进化,所以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

12、具有连续性,导致生物不断进化。种群中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拓展应用,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答案,解析,5.下列有关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B.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C.变异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只有基因突变,才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答案,解析,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只要生物进化了,基

13、因频率一定发生了改变;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可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与基因突变、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课堂小结,种群,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当堂检测,1.对种群概念的正确叙述是 A.不同空间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B.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C.一片水田中的所有鱼的总和 D.一个生态环境中有相互关系的动植物的总和,2,3,4,5,1,答案,解析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其中的“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例如: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鲤鱼是一个种群,包括所有的大鲤鱼、小鲤鱼和鲤鱼苗。这里必须具体到“鲤鱼”,而不能是“鱼”,因为后者还包括

14、其他种类的鱼。,解析,2.下列关于基因库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答案,2,3,4,1,5,解析 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每个个体中不可能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基因库中只要有一个基因发生变化,则基因库组成一定会发生变化。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基因库随繁殖的进行而不断延续。,解析,解析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这种变异是不定向的,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

15、的。产生有利变异的个体存活下来,产生不利变异的个体会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自然选择的过程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2,3,4,1,5,3.在一次大风暴后,有人搜集了100只受伤的麻雀,把它们饲养起来,结果活下来64只。在死去的个体中,大部分是个体比较大、变异类型特殊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自然选择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特殊的变异类型都是不利的 D.不产生变异的生物才能生存,答案,解析,2,3,4,1,5,4.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AA基因型的频率为40%,Aa基因型的频率为60%,aa基因型

16、(致死型)的频率为0,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基因型的个体占 A.49/91 B.49/100 C.11/20 D.11/17,答案,解析,2,3,4,1,5,解析 AA自交产生AA的比率为40%40%16%,AA与Aa杂交也产生AA,比率为240%60% 24%,Aa自交也产生AA,比率为60%60% 9%,而aa产生的比例为60%60% 9%,所以AA占的比例为49%,而总数变为19%(被淘汰的aa)91%,此时AA的比例为,解析 依图所示,每个小圆圈表示的物种,都有多个变异的方向,但每次都只有一个方向(且同一方向)保留下来,其他变异均被淘汰。说明生物的变异可向各方向发展,一般是不定向

17、的;,5.下图中的小圆圈表示物种,箭头表示物种的变异,箭头线上有两条短线代表被淘汰的变异个体。,2,3,4,1,5,答案,请根据此图解完成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问题: (1)此图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_。,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解析,(2)图解中为什么有的箭头被淘汰?_ _。,2,3,4,1,5,答案,在生存斗争中,不利生存的变异个体,在斗争中被淘汰,解析 生物被保存下来的变异是与环境相适宜的,即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当生物产生了变异后,由环境决定其生存还是被淘汰。,解析,(3)图解中画出的未被淘汰的箭头综合说明了什么? _ _。,2,3,4,1,5,解析 图中大多数的箭头(即变异)被淘汰,就是因为不适应环境的缘故。图中未被淘汰的箭头始终朝向一个方向,除了说明外界环境未变,选择方向没变外,更重要的是物种在进化过程中,通过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得到不断积累和加强,并最终达到进化目的。,答案,解析,说明在生存斗争中适于生存的变异个体被保留,并逐代通过遗传而不断积累加强(说明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人教版 > 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