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六课 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3139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PPTX 页数:82 大小:2.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六课 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2019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六课 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2019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六课 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2019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六课 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2019人教版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六课 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第一节 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学习重点 1.认识选词和炼句的妙处。 2.学会选词和炼句。,探究体验区,考点对练区,内容索引,探究 体验区,阅读引子“一字之师”,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解引子,答案 炼字、选词非常重要,标准是真实、生动地展示生活内容,准确传神地表现人物的内心和个性。选词和炼字并非一日之功,要在实践中多加揣摩,不可凭空臆想。以上郭沫若改剧本的例子,深刻地说明了哪怕是大艺术家也要在生活中、实践中加强炼字、炼句、炼意。,答案,阅读“语言的生命”,思考:语言的生命来源于什么?,析活动,答案,答案 说话和写文章都要遣词造句,都需要经过对词句的推敲与琢磨。文章能

2、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成为经典名篇,具有鲜活的生命力,除了因为文章表达了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外,还因作家在用词造句方面做到了规范、平实、简洁、优美。 (1)遣词造句要注意选用和锤炼修饰语。 写作中遣词造句,首先要选择和锤炼词语,因为它是造句成文的基础。 句子中的修饰语(状语和定语)对表现文章内容和表达作者感情都有重要作用。写作中词句的选用,并不需要词藻多么华丽,句式多么繁复,只要使用恰当、准确、到位,那么该修饰语就会贴切而富有表现力,甚至有“点睛”之妙,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2)遣词造句要注重句式及动词性词语的选用。 写作中正确而又巧妙地选择不同的句式也很重要。适当地调整句中成分的顺序,形成

3、各种变体句式,不但可以突出语句的重点,照顾语句的连贯,使情感表达更充分到位;有时还可以化长句为短句,协调语句的语音和节奏。 选词炼句要注意其他词语尤其是动词性词语的选用。在动词的选择和锤炼上下功夫,可以使本来平淡无奇的动词,在作者的笔下,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让人物“动”起来,让景物“活”起来,生动形象地创造出如诗般的画面,让全篇文章充满灵动之气。,1.什么叫炼字?,知要点,答案 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其根本目的是“炼意”,也就是更好地表达诗歌的意境。古人炼字,包括炼实词和炼

4、虚词两个方面。,答案,2.什么叫炼句?,答案,答案 炼句是修辞问题,同时也常常是语法问题。诗人们最讲究炼句,把一个句子炼好了,全诗为之增色不少。炼句,常常也就是炼字。就一般地说,诗句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谓语的中心词(称为“谓词”)。把这个中心词炼好了,就是所谓“一字千金”,诗句就变为生动、形象的了。著名的“推敲”的故事正是说明这个道理的。相传贾岛在驴背上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既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犹豫不决,用手作推、敲的样子,不知不觉地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前导,韩愈问明白了,就替他决定了用“敲”字。这个“敲”字,也正是谓语的中心词。谓语中心词,一般是用动词充当的。因此,炼字

5、往往也就是炼动词。形容词和名词,当它们被用作动词的时候,也往往是炼字。,3.选词和炼句的要求是什么?,答案 选词要准确、生动,所谓准确就是要用词精当,最真实地表现事物的情态;所谓生动就是善于使用新颖别致的词语,形象地表情达意,但决不能滥堆词藻。 炼句要简洁、连贯。 简洁:辞达而已,但不苟简。如醉翁亭记中用“环滁皆山也”五字交代滁州环境,且富有形象性。 连贯:上下句衔接自然,前后照应。如鲁迅祝福中“她诚然是逃出来的”一句,与上句衔接,与下句照应。,答案,4.如何做到选词的“准确”?,答案,答案 (1)符合特定的情境。 如:“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其中“扶”“失”字用得相当准确。“扶”字把“轻

6、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柔美之感。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用一个“失”字,就勾画出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2)符合事理及对象。即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 (3)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书面语庄重典雅,口语则通俗易懂。它们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使用的场合不同而已。口语和书面语的转化,复述或转述的重点的转化,还要注意转述时间、地点、对象等具体情况。,(4)准确表达范围、程度及心理。如:有一个贝壳迷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收集到几千种远东出产的贝壳。“收集”用得不准。句中有“花了近十年的心血”,找

7、寻的艰难程度应该很深,所以用“搜集”才准确。又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更”字用得准确,写出了诗人越走近家乡,越是担心家里的变故的惶恐心理。 此外,还要注意用词的规范、语序的顺畅、句子的完整等。,5.如何做到语言的“生动”?,答案,答案 (1)恰当选用词语。 使用表现力强的词语。使用的词语具有生动传神的表现力,把词语用活。如宋祈玉楼春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运用了通感手法,一个“闹”字使视觉和听觉得到沟通,生动逼真地写出了枝头繁花竞放、蜂蝶纷飞,春意盎然、活灵活现的景象。 使用色彩浓重的词语。这里主要指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词语的语体色彩。如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中,屈原的女侍婵娟有

8、一段痛斥宋玉投靠南后、背叛老师的话。台词本来是:“宋玉,我特别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演出后有人建议郭老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拍手叫好。好在哪里?原稿是不带感情的判断句,“是”改成了“这”,与“你”“没有骨气的文人”组句后便带上了婵娟强烈的感情色彩,骂得痛快淋漓,感情的抒发较原来强烈得多。 (2)恰当选用句式。 语言表达中,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就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在句式的选择中,应注意特殊句式与常用句式、长句与短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等的穿插交错,注意语句的整散、错综变化、语气、倒装等方面。如:“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

9、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 第三分句本可写成“写文章做演说也要看读者看听众”,但作者却换用反问句式,形成整散结合、同中见异的修辞效果,使语言显得活泼多姿。,(3)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语言若表达生动就应该选择那些具体的、形象的、新鲜的、内涵丰富的和能够调动人的感官体验的词语。,6.如何做到语言的“简洁”?,答案,答案 (1)围绕中心,抓住要点。 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枝不蔓,不仅如此,还要抓住核心,突出要点,做到“简明扼要”。 (2)精于概括,巧用指代。 语言表达只有将必要的叙述与概括相结合,巧妙运用指代,才能做到表达简明。 (3)删繁就简,删掉赘余。 具体方法如下: 辨析并列

10、短语之间是否有交叉或重复关系,有则酌情删除。 对语段中混入的冗余语句,可用浓缩提取法加以排除。,消除歧义。消除歧义可采用如下方法: a.变换词语法。它主要运用于因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及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如“前中国足协副主席南勇被双规前好说话”,只需把“好”改成“喜欢”就消除了歧义。 b.标点法。如“世界杯足球预选赛,同一小组的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获得了冠军”。只需加一标点,变成“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获得了冠军”,就可以消除歧义。 c.采用合称或缩略语或用简称。如“李杜”、“王孟”、WTO、CCTV、“东盟”、“欧共体”、“教科文”、“京沪”等。,

11、d.用文言词语代替现代白话词语。文言文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白话则以双音节为主,采用文言词语可省掉不少字。如:电报中的“不日抵沪”,用“抵”字代替“到达”就可见其效果。 e.运用数字缩略。如:“八荣八耻”、“三苏”、“唐宋八大家”等。,7.如何做到语言的“连贯”?,答案,答案 (1)话题要保持统一。一个长的句子或者一个句群,只有话题统一,中心才能明确,语意才能畅达,表达才能连贯。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最好不要轻易改变主语。 如:“今年是农历癸未年,为我国传统的生肖年羊年。羊在十二生肖中列第八位。所有生肖中最富温情的属相是羊,它温顺并带有些许羞涩的性情,惹人喜爱。”“羊在十二生肖中列第八

12、位”中的话题是“羊”,“它温顺并带有些许羞涩的性情,惹人喜爱”中的话题是“它”(即“羊”),而原句中却插入了一个话题“属相”,宜改成“羊是所有生肖中最富温情的属相”。,(2)表述角度要一致。语言表达中,表述的角度应该前后一致。角度(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人称角度)一致,语言才能连贯。如:“他童年时候讨过饭,少年时候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候又在秦岭荒山里混过日子,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可以叫作困难。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也是享受。”(柳青创业史)前一句的三个分句都从时间角度来表述,前后两句又都以“他”为表述角度,语气连贯,语意畅达。如果不注意语言表述的角度,一会儿以“我”为观察的主体

13、,一会儿又以“他”为叙述的主体,或者一会儿说“天”,一会儿谈“地”,表述角度不断变换,就会影响语言的连贯。,(3)语境要和谐一致。主要是指写景性的文字,要注意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等方面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这些必须和谐一致,句子才能连贯。 (4)保持合理的句序。要使句序合理,条理清晰,句子间就必须讲究顺序。常见的句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由特殊到一般、由总到分、由重到轻、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由因到果,也可以倒过来)。如: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14、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这一语段是以时间顺序“日暮夜里(有人活动)更深人静第二天的早晨”进行排序的。,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我国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可以算作四合式院落的最早实例,发现于陕西岐山凤雏村,是一座距今约3 000年的西周时期建筑遗址。_,这组建筑虽然平面布局已经具备了四合院的基本特征,但是使用功能推断为祠堂,不属于住宅。 A.但是,这组建筑还不能称作严格意义上的四合院,

15、四合院应具备四面方正围合的布局和居住功能两个要素 B.四合院应具备四面方正围合的布局和居住功能两个要素,而这组建筑还不具备居住功能,因此还不能称作四合院 C.四合院应具备居住功能和四面方正围合的布局两个要素,而这组建筑还不具备居住功能,因此还不能称作严格意义上的四合院 D.但是,这组建筑还不能称作严格意义上的四合院,四合院应具备居住功能和四面方正围合的布局两个要素,测基础,解析,答案,1,2,3,解析 横线处的陈述对象应和前文“建筑遗址”及后文“这组建筑”保持一致。B、C两项都没能密切衔接前文“建筑遗址”,且B项“不能称作四合院”和前文“比较公认的可以算作四合式院落的最早实例”内容不符。 D项

16、先说居住功能,后说布局,和后文内容顺序不能照应,可排除。故选A。,1,2,3,1,2,3,2.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_”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我们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_。 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_的事。 A.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气氛 两全其美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气氛 一举两得 C.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氛围 一举两得 D.正是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氛围 两全其美,解析,答案

17、,解析 给出的两句都是杜甫的诗,它们都是“以乐景写哀情”。 “氛围”与“气氛”意义相近,但“氛围”常跟“环境”搭配。 两全其美: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一举两得:指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收获。根据语境,重在“得”,应选“一举两得”。,1,2,3,3.下面一则稿约四处画线部分中有几处语言表达不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论文。为丰富内容,提高质量,特向广大作者征稿。 要求:来稿一律不退,三个月未接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来稿请寄: 邮编:编辑部年月日,答案,1,2,3,解析,答案 错误之处为。 把改为“观点鲜明,逻辑清楚,格式正确,

18、不超过8 000字”; 把中的“被”字删掉; 把中的“敬启”删掉或把“敬启”改为“收”。(“收”不可加括号),解析 “稿约”是报刊的编辑部门向投稿人约稿时的告白,因此从对象上来说,处的“敬启”不符合谦敬的要求。题目要求中“表达不当”的信息,明确告诉考生要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知识角度来考虑,这样的毛病就比较容易发现,的表述不符合逻辑,在连贯上出了问题;的主语是“稿件”,那么作者的稿件采用自然是被采用的,因此“被”就赘余了。当然,本题还涉及常见应用文体的格式相关知识点。,考点 对练区,明考点,题型一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例题1 依照简明的原则,分析下面的一段文字应删去哪些词语。 李玫初涉文

19、坛,第一部处女作是游子的深情。她在其中写道:“不把人当人,尤其是不把女人当人的种种恶行,在我们这块土地上,难道就会完全绝迹了吗?”这话真是尖锐。可以说,李玫是唯一一位令我带着浓浓兴致给予关注的当代作家。 应删去的词语:_,解析,答案,第一部 完全 一位,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的能力。此题目要求语言简明,让考生自己寻找多余的地方,并直接将应该删去的词语写在横线上,较之以往标明序号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处女作”即作者的第一部作品,在“处女作”之前再加“第一部”赘余;“绝迹”是“断绝踪迹、完全不出现”的意思,在“绝迹”前再加“完全”作状语,赘余;“唯一”的意思是只有一个,独一无二,“唯一”后

20、再加“一位”赘余。,例题2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它们有时候是那样,有时候是这样,莫衷一是的模样 那种石库门弄堂是上海弄堂里最有权势之气的一种 它们倒过来倒过去最终说的还是那一桩事,千人千面,又万众一心的 上海的弄堂是形式多样,声色各异的 其实它们是万变不离其宗,形变神不变的 它们带有一些深宅大院的遗迹,有一副官邸的脸面,它们将森严壁垒全做在一扇门和一堵墙上 序号:_,解析,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文段是说明文,介绍说明的逻辑是:上海的弄堂是形式多样的它们是形变神不变的石库门弄堂的特色。然后根据文中关键词语(如“其实”“它们”“声色

21、各异”等)的提示,辨明主干句和解说句的关系,可进一步确定语序。,(1)解答语言简明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找主干,理枝叶,发现和删除赘余词语。 分析句间关系,发现和删除多余的词语或句子。 把握文段主旨,发现和删除游离于中心或话题之外的内容。 防止误解,避免歧义。 (2)语言连贯需要兼顾三个条件:统一的话题、合理的句序、前后呼应。因此,解答语言连贯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题技巧,保持话题及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前后一致,首尾相关。 合理安排句子的顺序,保持条理清晰。 统揽全局,善抓中心句,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 注意必要的过渡、交代、衔接、呼应,注意关联词语和表总括性的词

22、语,注意对一些重要代词和名词的分析,注意抓总领句、起始句、总结句、结尾句。 描述性文字,要特别注意语境(意境)的和谐一致。 要注意上下文句式的协调。使用整句或散句、主动句或被动句、肯定句或否定句、长句或短句等等,一定要考虑整体上的协调,注意与上下文衔接。,题型二 古诗词的“炼字”及“炼句” 例题1 (2017山东)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 岑 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

23、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解析,答案,答案 “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解析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一般遵循以下步骤: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意思是“江水回旋,两

24、边的山崖对峙,像两兽相斗;乌云笼罩,太阳隐去,群峰攒聚”。“斗”字生动地描写了崖石耸峙对立的陡峭、峥嵘之势。“攒”字刻画了光线不明,群峰好像连在一起的密集、重叠之态。,例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 苏 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 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很精妙,请简要赏析。,答案,答案

25、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 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词人的愉悦之情。 叠词。“弥弥”“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声声悦耳。 对仗。“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句式整齐,富于音韵之美。,(1)推究“炼字”的妙用,不可把所分析之字孤立起来谈论,要放在诗句中,结合全诗的内容或语句的含意来分析。解释该字的意义,放入语句中描述景象,关键是点出该字在开拓意境、创设氛围或表达情感方面的效果。 解题步骤:理解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结合该字所在的诗句描述景象。 分

26、析该字烘托的意境或蕴含的情感。,解题技巧,(2)解读关键诗句,包括诗句的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方面,要结合诗句中的词语,尤其是注意诗句中精当的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语的运用,另外还要注意诗句的语法现象以及修辞手法等。 解题步骤:理解诗句的含意。 分析诗句的表达效果或蕴含的情感。可从该诗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和该诗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两方面加以考虑。,练考题,答案,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都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遭遇苦难时,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为苦难,_,因而使

27、灵魂陷入了巨大痛苦。 A.正在于生命的根基被它撼动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被打击 B.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 C.正在于它把生命的根基撼动,把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打击 D.正在于生命的根基因它而受撼动,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因它而受打击,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根据前面“如果说幸福感受”及“苦难之为苦难”的陈述对象,可以排除A、D两项。 再根据后面“因而使”,不宜用“把”字句,故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16,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

28、是“无风不起浪”这句俗语明确地说明了海洋中风浪生成的外部原因。海洋学上,把在风的直接作用下,海面产生的波动称为风浪。_。当能量的收入大于支出时,风浪就将生成与发展,反之,风浪将趋于消衰。由此看出,“风平”才能“浪静”。 A.能量的获取和消耗之间的数量关系,决定了风浪的生成、发展与消衰 B.风浪的生成、发展与消衰,取决于能量的获取和消耗之间的数量关系 C.由于获取和消耗的能量不同,风浪的生成、发展与消衰的状态就不会相同 D.由风浪的生成、发展与消衰的不同状态,可知其获取和消耗的能量不同,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从上下句子语境

29、来看,横线前面说的是“风浪”的形成,句末是“风浪”,因此,横线处应以“风浪”开头,形成句头接句尾的顶真形式,这样读起来较为连贯。横线后面说的是能量的获取与消耗之间的关系及与之相应的现象。综合来看,B项最恰当。,1,2,3,4,5,6,7,8,9,10,11,12,13,14,15,16,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华文化不仅是个人的智慧和记忆,而且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集体记忆,_。_,_,_,_。_,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识路地图上的印记和徽号。今天,我们有责任保存好这张识路地图,并将它交给我们的后代,交给我们的未来。 但是不论在哪里,不论是何时 只要我们的文化

30、传统血脉不断,薪火相传 那些似曾相识的面容、久远熟悉的语言、频率相近的心跳,浸润至今的仪俗、茂密茁壮的传奇、心心相印的瞩望,1,2,3,4,5,6,7,8,9,10,11,12,13,14,15,16,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像种子一样飘向世界各地 是我们在未来道路上寻找家园的识路地图 我们就能找到同心人、同路人 A. B. C. D.,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首句“不仅是而且是”的句式特点,可以确定句紧承其后;再根据“只要就”关联词搭配关系,可以确定的先后顺序。有此两步,答案即出。,1,2,3,4,5,6,7,8,9,10,11,12,13,14,15,16,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

31、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_。_;_。_;_。_。正因如此,老年人跌倒控制干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愿不愿意向跌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是道德问题 按通常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有4 000多万老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 为了保障老人的生命和健康,二者都需要肯定的回答 知不知道怎样向跌倒的老人正确施救,则是技术问题 见危不救,可能导致老人伤残或死亡 救助不当,也可能帮了倒忙,加重老人病情伤情,甚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A. B. C. D.,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观察四个选项可知,第一句不

32、是就是。将横线前的内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1.5亿”,分别与、句连起来读,边读边使用“语意排序法”分析,可发现联系紧密的句子是第句第句中的“30%”“4 000多万”与横线前句子中的“1.5亿”形成照应,由此可排除C、D两项。对剩余的五个句子进行分析,可发现第句中的“可能”与第句中的“也可能”形成照应,第句中的“是”与第句中的“则是”也形成照应,由此可确定、。据此确定答案为B。此外,根据横线第二处与第三处、第四处与第五处之间使用的标点分号,使用“标点排序法”加以分析,也可发现横线第二、三处填、句,第四、五处填、句的排序是正确的。,1,2,3,4,5,6,7,8,9,10,11,12,13,

33、14,15,16,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在日常的平凡生活中的记忆大致如此。 不论记住还是没有记住,不管日久便忘或历久难忘,全是一任自然,具有感性的色彩。 后者,也就是自觉的记忆,则是理性的、刻意的,是为了不被忘却。 人的记忆分为两种:一种是不自觉的,一种是自觉的。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也都有这种自觉的记忆。 前者是自然的、松散的、不经意的。 A. B. C. D.,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文段介绍的是人的两种记忆的特点。引出话题,总领下文;因“自然”相连,其中中的“前者”具有一定的领起作用,

34、应放在前面,顺序为;因“自觉”相连,应在前;中先说“不自觉的”,后说“自觉的”,故在前,在后;说的是不自觉记忆的情况,应排在之后。故选D。,1,2,3,4,5,6,7,8,9,10,11,12,13,14,15,16,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倒洗澡水连盆中的婴儿一起倒掉,显然不明智。 在中国古代,教化的目的是传播礼乐文明,规范社会秩序。 如果能抛弃成见,不因名累实,这一概念必将以新的面貌进入学术界,实现其当代意义。 如果提倡教化,很有可能被视为封建思想的死灰复燃,从而遭到严厉批判。 但在20世纪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教化”变成了等同于吃人礼教的一个贬义词。 A. B

35、. C. D.,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教化”这一关键词及时间词、转折词,可以确定的顺序;再根据“如果”关联词及“批判”词,可以确定紧随后,这样可以锁定答案了。,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7.下面一段文字有的地方重复啰唆,在不影响原意的条件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只填序号) 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浅尝,有的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品尝,慢慢品味;有的书只需读其中的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道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经常读。 必须删

36、除的是:_,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解析 “吞咽”与“浅尝”“咀嚼”不是同一个逻辑层次,应删;“品尝”与“仔细咀嚼”意思相同,应删;“经常读”与“反复读”重复,应删。,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8.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两处错误,使其语意明确、符合题意,将修改后的这段话写在横线上。 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位冉冉升起。然而,由于体制的原因,守着储量丰富的重庆大气田,始终“气不足”“气不顺”。 改为:_ _,解析,1,2,3,4,5

37、,6,7,8,9,10,11,12,13,14,15,16,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位不断提高。然而,由于体制的原因,重庆守着储量丰富的大气田,却始终“气不足”“气不顺”。,解析 两处错误: “其地位冉冉升起”, “气不足”“气不顺”的主语不明。,1,2,3,4,5,6,7,8,9,10,11,12,13,14,15,16,9.修改下面的电报,要求表达原意,简明扼要。 事情已经办妥,准备回广州,我已购买了13号上午8点从山西太原飞往广州的机票,当天中午11点钟左右可以到达广州,请公司派一部面包车来花都新白云机场接我。 修改为:_,解析,解析

38、电报就内容讲有两点: 第一点是“事情已经办妥”, 第二点是请公司来接。其中第二点是主要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13日11时白云机场接。,10.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请把它们找出来,将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1)必须删去的是:_ (2)不能删去的是:_,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 ,解析 可有可无; “将”与后面“埋下了隐患”矛盾,应删去; “为”后有动词“有”,“为”多余,应删去。,1,2,3,4,5,6,7,8,9,10,11,12

39、,13,14,15,16,11.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大学生求职时考官的话,请说出他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 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答案 言外之意:你不适合本单位的工作,我们不能聘用你。 应对示例一(希望留下):单纯也是一种美德,如果我有幸加盟贵公司,我将会很快成为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我希望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 应对示例二(巧化尴尬):感谢你对我的肯定和善意的提醒,我坚信直率单纯是一种美德。将来与你们打交道的形形色色的人中

40、或许就会有我。,解析 抓住考官话的表意重点,从表示转折的“可”中就可以体会考官的言外之意。应对时要注意语言简明、得体,不卑不亢,不失礼貌,同时达到巧妙化解尴尬的目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阅读下面的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全句协调连贯。(可适当增减文字,不得改变原意) 为加快传播速度,增强时效性,承载容量得以加大,前沿性得以提升,发行量得以逐步扩大,规模效益得以提高,本刊决定从2015年起改为半月刊。,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答案 (示例一)为加快传播速度,增强

41、时效性,加大承载容量,提升前沿性,逐步扩大发行量,提高规模效益 (示例二)为使传播速度得以加快,时效性得以增强,承载容量得以加大,前沿性得以提升,发行量得以逐步扩大,规模效益得以提高,解析 画线句由六个并列短语组成,其中“加快”“增强”是动宾结构,其余为主谓短语。结构的不一致,严重影响了句子的连贯,可全部改为动宾短语,或全部改为主谓式结构。,1,2,3,4,5,6,7,8,9,10,11,12,13,14,15,16,13.修改下面一段文字,使之更简明。 春花秋月,夏云冬雪,造化多情,大自然的色彩是美好的。人类应该为永葆大自然的色彩美作出自己的努力,让大海永远蔚蓝,让草原永远青翠。但是人类不以

42、自然美为满足,艺术美的着意创造,有待心灵的加工,压入艺术家的豪情。色彩只有注入了画家的情感,才能成为审美对象。,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答案 删掉。,解析 此文段谈的是自然色彩美与艺术色彩美的关系问题。理解了这个中心,就会发现处是文段中心之外的东西,谈的是环保问题,删掉它,文段就简明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一年将

43、尽夜,万里未归人”历来为人赞赏,称其为“客中除夜之绝唱”(诗薮),请你说说其妙处。,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 这两句形象地写出诗人身处异地,与家人远隔万里的难堪处境。其中,“一年将尽”“万里未归”构成对仗,把悠远的时间性、广漠的空间感,对照并列在一起,自有一种意绪茫茫、百感交集的情思。,1,2,3,4,5,6,7,8,9,10,11,12,13,14,15,16,1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风 王 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户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风声。 (1)这首诗

44、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作简要分析。,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答案 诗眼是“有情”二字。全诗扣住“风”的“有情”来写。前面从“有情”写它带给林壑以清爽,后面又由“有情”赞美它“为君起风声。”,解析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找“诗眼”要联系诗中的形象把握诗中的思想感情。,1,2,3,4,5,6,7,8,9,10,11,12,13,14,15,16,(2)这首诗写“风”,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答案

45、 这首诗以”风“喻人,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首句描写风起,次句用一“加”字仿佛风是急人所需的有意行动。下面写风的活动,用“驱”“卷”“寻”“出”“为君”等字眼,对风进行拟人化的描写,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 几度:几年。翻:反而。共传:一起举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

46、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问年龄。“翻疑梦”,把诗人诧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更”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D.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不觉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 E.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将别之情,不胜黯然,情感起伏,波澜曲折,富有情致。,1,2,3,4,5,6,7,8,9,10,11,12,13,14,1

47、5,16,答案,解析,解析 B项“诧异、自责的神态”错,应是“欣喜、惊奇的神态”。 E项“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错,应是“由上次别离说起”。,1,2,3,4,5,6,7,8,9,10,11,12,13,14,15,16,(2)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答案 “寒”“暗”客观地描写了朋友深夜叙谈的环境特征,孤灯照雨雨愈寒,湿竹环绕浮烟显得更浓更暗; “寒”“暗”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刚重逢又要伤别,心境倍感凄暗; “寒”“暗”二字使情景交融,营造了一幅寒冷、湿暗、凄清的老友话别图,既渲染了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语言文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