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2919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邯郸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邯郸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邯郸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邯郸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绝密启用前高三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网络信息时代,高新技术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渗透,不仅严重地冲击了当下的社会秩序和规则体系,更加深了人类现代生活的风险程度,极大地增加了

2、个人生活的流变系数,使人的全面发展面临多重困境。在物理空间的维度里,人们在血缘的身份确证、地缘的时空限制和业缘的群体认同等因素的制约下,进行着有限的交往。然而,虚拟空间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交往领域,交往主体以符号化的形式开展着全新的网际交往。借助于数字化的信息符号,构成了虚拟主体的符号化表达,使得虚拟环境中的交往主体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生理、地域和身份的束缚,增强了交往的自主性,丰富了交往的形式。但是,新型交互模式的出现,也不可避免地给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人的自主性生存、多样化选择程度的加深与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属的削弱相伴而生,虚拟生存虽然改变了现代人的技术体验和空间体验形式,但也滋生

3、着现代生存的深层焦虑。虚拟主体是一个符号,进行着自觉选择下的行为体验,然而,这一符号又随时变成一副面具,遮掩了行为主体的“本我”,进而导致了人的多重人格。现实生活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的不同境遇和生活规范将造成“本我”与虚拟主体“ 网我”的分离甚至对立。自我存在方式的分裂,带来的不仅是自我认同的危机,更遮蔽了“本我”的真实性,严重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科技巨大的革命力,在为人类创造超越现实、实现自我、追求解放的条件和手段的同时,也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框架,使人类反被置于技术的框架之中,正如马克思当年指出的:“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现

4、代技术的无节制扩张,形成了巨大的张力,形成了巨大的科技旋涡,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遵循技术逻辑而生存。事实上,原始的技术充分地凝结和释放着人文智慧,但现代技术的崛起,魔幻般地幻化出巨大的物质力量的同时,也导致人与自然、技术与人文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张。这种片面性的急剧扩张所形成的科技漩涡,无情地将人类抛入一个机械力高度发达但生存危机丛生的世界之中,技术逻辑约定着人的生存逻辑,从而使人文价值和人的生命意义走向了失落。在网络信息空间里,人们在面临多元文化变相辉映、多元价值交相激荡、多元信仰变相碰撞的文化样态的同时,还受制于技术理性的支配,导致人的全面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假设技术理性被不断泛化成主导其

5、他理性和衡量意义价值的标尺,被认定为这个时代人的最根本的,也是唯一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那么,根植于人类生活意义的文化生活便彻底地失去了价值根基。这样,科技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也制约了人文文化。随着虚拟时代的到来,人文理性和技术理性、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一系列矛盾加剧了科技文化与人文诉求的断裂,彰显人类生活意义的文化褪去了人文价值理性的关怀,这种人文失落必然滋生着文化的嬗变。(摘编自王丽鸽、李炳毅 试论网络社会下人的虚拟生存与全面发展)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人的全面发展面临多重困境,与高新技术冲击当下的社会秩序和规则体系,加深人类现代生活的

6、风险程度有关。B与物理空间不同,在虚拟空间里的网际交往中,人们的血缘的身份、地缘的时空和业缘的群体将不复存在。C. 原始技术充分地凝结和释放着人文智慧,而现代技术在幻化出巨大的物质力量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作用。D. 人在网络信息空间里,除了面临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等文化样态,也受到技术理性的支配,人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章从空间扩大、科技旋涡和文化嬗变三个结果阐述网络时代人的发展的困境。B文章除了阐述网络社会带来的现实症结外,也提到了其带来的好处,有辩证意味。C文章第三段引用马克思的有关言论,论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负面作用。D与重视人

7、的全面发展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虚拟空间对人生存的影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自我身份的迷失、社会归属的削弱,导致人的自主性生存、多样化选择程度的加深,滋生现代生存的深层焦虑。B人在网络世界中的虚拟主体“ 网我”比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主体“本我” 更真实,两者可能产生分离甚至对立。C现代技术的巨大张力使人们自觉主动地接技术逻辑约定生存逻辑,使人文价值和人的生命意义走向了失落。D. 技术理性如果成为主导其他理性和衡量意义价值的标尺,会制约人文文化的发展,甚至会使人类失去人文价值理性的关怀。(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8、6 题。材料一: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 ,是以书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使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孩子课外阅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佳方式之一。以往的亲子阅读,主要是针对上学的孩子,而如夸,亲子阅读的范围已扩展至学龄前儿童,甚至几岁的小娃娃。因为“阅读” 对孩子们来说不仅意味着文字阅读,还包括图画等非文字阅读;亲子阅读有朝着更低龄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有些家庭并没有阅读习惯,可看到别的家庭都进行亲子阅读后,便盲目跟从,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后,由于选材、方法、指导等欠妥,不仅阅读氛围没有营造起来,孩子没有获益,反倒浪费了时间、精力和金钱。(摘编自刘天放奠让“亲子阅读” 流

9、于形式 )材料二:材料三:一些家长对亲子共读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共读就是给孩子传授知识,将共读等同于学算术、学认字、背唐诗、背英语单词,过早将孩子带入应试教育模式,这样反而增加了孩子的烦恼。实际上,阅读是一扇窗口,亲子共读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美好与乐趣,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因此,家长要避免将急功近利的情绪带到共读中。亲子共读不要在意眼前的收获,而要放眼长远,使孩子在阅读中学习到优秀品质。亲子共读也无须拘泥于场所和环境,不是待在家里才能进行亲子共读,要带着孩子大胆走出家门,多参加阅读活动,多走进大自然,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阅读产生更美好的感悟。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阅读环境,让

10、他们明确自己的阅读兴趣,会使亲子共读更有效率。亲子共读贵在坚持,需要家长多用心。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但会冷了孩子的心,还会给他们的性格培养带来不好影响。(摘编自胡蔚中有关 “青衫”的文化常识;第三点应联系注释里的有关内容)16.【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17.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无懈可击: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剔,形容十分严密。白璧无瑕: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语境中用了否定句式,指不是没有漏洞,不是指不完美,应选“ 无懈可击” 。苦思冥想:深沉地思索。思前想后:形容

11、前前后后反复思考。 “思前想后”强调反思,与语境不合,应选“ 苦思冥想”。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语境强调没有计策、办法,应选“一筹莫展” 。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推辞。语境指应该做的事,与道义无关,应选“当仁不让” 。18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 语序不当, “不仅”移到“反弹学说”后面;句式杂糅,删去“不再发生 ”。C 搭配不当, “解决” 与“成果 ”不搭配。D 语序不当, “不仅”移到“ 反弹学说”后面。19.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

12、力。 “理论预言”紧接由上文“假说” , “世界科学家”与下文“ 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国的物理学家”衔接紧密。 “经历漫长的科学实证”与“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和曲折”衔接紧密。20.【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看到了”“ 说清楚 ”“好几个”“名头很响的”“来”五个词语或字在此段语境巾口语色彩很浓,每答对一处给 1 分,只指出错误,没作修改或修改有误,均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看到了”改为“发现”;(2)“说清楚”改为“说明”;(3)“好几个”改为“若干”;(4)“名头很响的”改为“著名”;(5)“来”改为“莅临”。21.【解析 】本题考查

13、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示例一(焦裕禄):他把手伸向远方,像一艘巨轮,开拓着前进的道路;他把心交给群众,像一支蜡烛,燃烧着奉献的灵魂;他把情洒向大地,像一粒磁石,散发着独特的力量。示例二(袁隆平):他像一头黄牛,默默耕耘在田畴,让地球战胜饥饿;他像一朵白云,缓缓漂浮在天空,让名利远离自己;他像一只蝴蝶,翩翩飞翔于丛林,让梦想抵达花丛。示例三(郎平):她像一支利箭,把拼搏精神射向远方,诠释了奋斗的内蕴;她像一只蜜蜂,把无私奉献注入体内,抒写了人生的赞歌;她像一支号角,把青春追求融人乐声,唤醒了大国的梦想。22 【写作提示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

14、作文。所给三则材料都是功勋卓著的老一辈科学家。材料一,钱七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而将全部奖金捐献出来,回馈家乡学子,他淡泊名利、热爱家乡、重视教育的高尚品格,为人景仰。材料二,于敏为我国氢弹研制和国防尖端事业鞠躬尽瘁、敬业奉献。材料三,屠呦呦人选“20 世纪最伟大人物”候选人名单,是因为她坚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的毅力与其辉煌的成就。三位科学前辈在各自领域内辛苦耕耘,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上述材料,重点突出其思想道德素养方面的表现,有共性,也有个性。依据题干设定的写作交际语境,考生围绕“思想道德素养与科学文化素养”二者的关系来发表白己的看法,可以从二者相互关联的整体上来立意;也可在二者联系的基

15、础上,侧重从其中的某一方面来论析。考生应联系实际,比如针对当下社会现实巾的某些现象(重科学而轻道德等,重学业分数而轻思品表现等) ,作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式的深入论说。题干中限定了演讲稿这一写作文体,并且标明了演讲会的主题(相当于勾画了立意的范畴;但在此区间内,每一个演讲者可以见仁见智、自由发挥) ,构思与成文环节,都应考虑到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及语言表达的形式要求。参考立意: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深厚的科学文化素养融合,才能铸就卓越与辉煌;志存高远,务实笃行,锲而不舍,方能成就不凡;科研探索需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引领,才能真正使之为人类造福;坚持科学理想,坚守道德底线,这是科学家的天职。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16、(60 分)说明:1基础等级评分, “题意 ”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 。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 不给分)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3)有文采: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 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个性色彩。3缺标题扣 2 分;不足字数,每少 50 字扣 1 分;每 1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