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量检测四(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基础积累(18 分,选择题每小题 2 分)1下列各项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辞决而行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拜送书于庭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若知我不降明A BC D解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中“说”通“悦” ,愉悦,高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蚤”通“早” ,早点。“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颁”通“斑” ,斑白。“辞决而行”中“决”通“诀” ,诀别。“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中“亡”通“无” ,没有。
2、“拜送书于庭”中“庭”通“廷” ,朝堂。“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中“禽”通“擒” ,逮捕。“合盖隆起,形似酒尊”中“尊”通“樽” ,酒杯。“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倍”通“背” ,违背,背叛。“若知我不降明” ,这句话是说“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 ,句中没有通假字,故选 B 项。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 )A天雨雪,武卧啮雪B而相如廷斥之C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D惠等哭,舆归营解析:本题中,A 项, “天雨雪,武卧啮雪”中的“雨”是名词,却是处于谓语所在的位置,且后面跟了宾语,故应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下,落下” 。B 项, “而相如廷斥之” 中“廷”是名词,
3、朝堂,此处作状语,在朝堂上;C 项,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中“间”是名词,小路,此处作状语,从小路,抄小路;D 项, “惠等哭,舆归营”中“舆”是名词,车子,此处作状语,用车子,这句话是说“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抬回营帐” 。故选 A 项。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完璧归赵 秦王恐其破璧 宁许以负秦曲 毕礼而归之 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 宜皆降之 何久自苦如此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太夫人急止人哭A BC D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 ,这是考查文言实词
4、词类活用现象。 “膏”为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B、C、D 三项与题干中的“膏”均为使动用法,A 项中的为意动用法。答案:A4下列各项中,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连辟公府不就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D大王来何操解析: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例句和选项 B 都是被动句式。答案:B5下列对有关古代文
5、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司马迁,汉朝史学家,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 ,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其史记是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其史学著作后汉书记事上起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公元 25 年) ,下讫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 220 年),囊括东汉一代一百九十六年的历史。C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被称为史学“双璧” , “四史”指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东汉班固的汉书 、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 、东晋陈寿的三国志 。D张衡,东汉人,字平子,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
6、人,他的灵宪属历法书籍,诗歌有四愁诗等。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C 项, “东晋陈寿”错误,陈寿应是西晋时期人。故选 C 项。答案:C6下列句式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何以知燕王 而君幸于赵王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会于西河外渑池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A/ B
7、/ C / D/ /解析:为判断句,为被动句,为宾语前置句,为状语后置句,为定语后置句。答案:D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两句诗描写了天色已晚而雪大天冷的景色。(2)在 赤壁赋 中,作者苏轼与客泛舟赤壁,在“举酒属客”后,大家一起“_,_” ,以此表达内心的快乐。(3)荀子 劝学中,作者用蚯蚓“爪牙”不利、 “筋骨”不强来证明用心专一的重要作用,同时也用相反的事例“_,_”来揭示用心不专的坏处。答案:(1)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2)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3)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二、阅读鉴赏(57 分)(一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19 分)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
9、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
10、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严 大 国 之 威 以 修 敬 也 严 : 尊 重B.且 以 一 璧 之 故 逆 强 秦 之 欢 逆 : 违 背 、 触 犯C.决 负 约 不 偿 城 决 : 决 定D.相 如 度 秦 王 特 以 诈
11、佯 为 予 赵 城 特 : 只 , 不 过解析:C 项,决:必定。答案:C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 以 勇 气 闻 于 诸 侯 愿 以 十 五 城 请 易 璧B. 其 势 必 不 敢 留 君 王 必 无 人C. 不 如 因 而 厚 遇 之 因 宾 客 至 蔺 相 如 门 谢 罪D. 毕 礼 而 归 之 且 秦 强 而 赵 弱解析:A 项,介词,凭借/介词,拿;B 项,副词,一定;C 项,介词,趁机/介词,通过,经由;D 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答案:B10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献璧后,蔺相如采取了三次有步骤的行动:取
12、璧、保璧、归璧。这些行动无不紧扣着和氏璧的命运,这样的布局使蔺相如如同置身于一个五光十色的舞台,其机智果敢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表现。B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先写其动作, “持”“却” “倚” ,显示了他运筹于胸,表露于形,动作迅速,快而不慌,退而有意;“怒发上冲冠” ,更使其怒不可遏的神态跃然纸上。C蔺相如痛斥秦王不守诺言、背信弃义, “相视而嘻”形容秦王与群臣懊丧而又无可奈何的样子,他们在蔺相如的智勇面前理屈词穷,无计可施,不知所措。D在“完璧归赵”的欺诈和反欺诈斗争中,突出了蔺相如的足智多谋、勇敢及不畏强暴。在“完璧归赵”后,秦、赵两国的矛盾得以暂时缓和,蔺相如与廉颇的矛
13、盾也得以缓解。解析:D 项, “蔺相如与廉颇的矛盾也得以缓解”错,选段中并没有交代二者的矛盾;再者,蔺相如加官,逐渐引起了廉颇的不满。因此“蔺相如加官”为蔺相如和廉颇两人的矛盾加剧埋下了种子。答案:D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5分)译文:_(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5 分)译文:_答案:(1) 大王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礼节很傲慢,拿到了璧,递给妃嫔们传看,来戏弄我。(2)我确实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璧回去,从小路已经回赵国了。(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5 题
14、。(19 分)杨选,字以公,章丘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迁易州兵备副使。俺答围大同右卫,巡抚朱笈被逮,超拜选右佥都御史代之。与侍郎江东、总兵官张承勋解其围。忧归,再起,仍故职。四十年擢总督蓟辽副都御史。条上封疆极弊十五事,多从其请。以居庸岔道却敌功,进兵部右侍郎。明年五月,古北口守将遣哨卒出塞,朵颜卫掠其四人。部长通汉叩关索赏;副总兵胡镇执之,并缚其党十余人。通汉子惧,拥所执哨卒至墙下,请易其父。通汉者,辛爱妻义父也,选欲以牵制辛爱,要其子入质,乃遣还父。自是诸予迭为质,半岁而代。选驰疏以闻,自诩方略。选及巡抚徐绅等俱受赏。十月丁卯,辛爱与把都儿等大举自墙子岭、磨刀峪溃墙入犯,京
15、师戒严。帝大惊,谕阁臣徐阶曰:“朕东见火光,此贼去京不远,其令兵部谕诸军并力剿逐。 ”明日,选以寇东遁闻,为将士祈赏。帝疑,以问阶。对曰:“寇营尚在平谷,选等往通州矣,谓追杀者,妄也。 ”帝衔之寇稍东大掠三河顺义围诸将傅津等于郑官屯选遣副将胡镇偕总兵官孙膑游击赵溱击之膑、溱战殁,镇力战得脱。寇留内地八日不退。给事中李瑜遂劾选、绅与副使卢镒,参将冯诏、胡粲,游击严瞻等,俱逮下诏狱。又二日,寇始北去,京师解严。初,谍者言寇将窥墙子岭,部檄严待之,而三卫为寇导者绐选赴潘家口。寇已入,选、绅惧得罪,径趋都城,屯东直门外,旋还通州。及遣镇等御,又不胜。内侍家蓟西者,哗言通汉父子实召寇。帝入其言,益怒。法
16、司坐选、绅、诏守备不设律斩,镒等戍。帝谕锦衣朱希孝坐以纵通汉勾贼罪,复下选诏狱。选不承,止承质通汉父子事,且言事已上闻。希孝录其语上,刑部如帝指论选死。即戮于市,枭其首示边,妻子流二千里。绅论死系狱,诏及镒等戍边。帝虽怒选甚,但欲诛其身,法司乃并坐其妻子。隆庆初,始释还。(节选自明史杨选传)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帝衔之/寇稍东/大掠三河/顺义/围诸将傅津等于郑官屯 /选遣副将胡镇偕总兵官孙膑/游击赵溱击之B帝衔之/寇稍东大掠/三河/顺义/围诸将傅津等/ 于郑官屯选遣副将胡镇偕总兵官孙膑/游击赵溱击之C帝衔之/寇稍东大掠三河/顺义/围诸将傅津等/于郑官屯
17、选遣副将胡镇/偕总兵官孙膑游击赵溱击之D帝衔之/寇稍东/大掠三河/顺义/围诸将/傅津等于郑官屯选遣副将/ 胡镇偕总兵官孙膑/游击赵溱击之解析:“三河” “顺义”为地名,都是“掠”的宾语, “掠”后不应断开,排除 B 项。 “围于郑官屯” 是状语后置句,语意独立,应该断开。排除 C、D 两项。故选 A 项。答案:A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御史,是中国古代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国君置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B忧,丁忧,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
18、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居丧。具体说来,此人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C丁卯,丁卯年是干支历里干支经年的其中之一。干支纪年使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配,组成六十干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当六十干支轮回一次时又称之为一甲子。D阁臣,明、清大学士的别称。大学士入阁办事,故称。自朱元璋废中书省、罢宰相,到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并逐渐发展成为明代替代宰相制的政治机构。解析:“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错,应为“朝廷官员” 。答案:B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杨选是嘉靖时期的进士。俺答包围大同右卫,在巡抚朱笈被逮捕后,被破格提拔,代替朱笈。独当大任,遂解大
19、同之围。B杨选为总督蓟、辽副都御史时,逐条上奏封疆极弊十五事,皇上多采纳他的意见。因居庸岔道退却敌人有功,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C嘉靖四十一年副总兵胡镇将通汉及其同党十多人捉住,杨选以通汉的儿子来做人质作为释放通汉的条件。从这时起通汉的诸个儿子轮流作为人质,杨选和巡抚徐绅等人都因此受到赏赐。D皇帝因听信传言治杨选、徐绅、冯诏守备不设之罪,杨选不承认。皇帝虽然特别恼恨杨选,但只想诛他本人,法司则连带问他妻子儿女的罪。隆庆年初,他的妻子儿女才被释放回家。解析:“独当大任,遂解大同之围”错,应为“与侍郎江东、总兵官张承勋解其围” 。答案:A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通汉者
20、,辛爱妻义父也,选欲以牵制辛爱,要其子入质,乃遣还父。(5 分)译文:_(2)选不承,止承质通汉父子事,且言事已上闻。希孝录其语上。(5 分 )译文:_答案:(1) 通汉是辛爱妻子的义父,杨选想用他来牵制辛爱,要求通汉的儿子来做人质,才遣送回他的父亲。(2)杨选不承认,只承认抓住通汉父子这件事,并说这件事已经报告皇帝知道。朱希孝记录他的话呈给皇帝。【参考译文】杨选,字以公,章丘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官行人。提升为御史,迁易州兵备副使。俺答包围大同右卫,巡抚朱笈被逮捕,越级升杨选为右佥都御史代替他。与侍郎江东、总兵官张承勋解大同之围。因父丧回家,再次被起用,仍然任原职。四十年提升他为总督蓟、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第四 单元 质量 检测 试卷 答案 解析

文档标签
- 高中语文
- 高中语文必修四
- 单元质量检测
- 三年级科学三单元质量检测参考答。
- 20202021学期安徽省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三)
- 安徽省2020-2021学年度第四次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三)
- 2020年八年级上册政治单元质量检测题
- 安徽省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三)
- 皖智2020-2021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三)
- 皖智2020-2021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
- 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第四单元2d
- 语文2020-2021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三)
- 皖智2020-2021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初三(三)
- 皖智2020-2021年中考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三)
- 散文2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5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52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