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家》优选教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2571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家》优选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家》优选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家》优选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家》优选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家》优选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家毕淑敏曾问孩子家是什么?孩子们回答:家是妈妈柔软的手和爸爸宽阔的肩膀,家是一百分时的奖赏和不及格时的斥骂。家是可以耍赖撒娇当皇帝,也是俯首听命当奴隶的地方。家是既让你高飞又用一根线牵扯的风筝轴。这是孩子们关于家的描述,在作家眼中,家又是怎样的呢?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识记文中的生字、生 词。 (重点)2.理解和把握课文中三个比喻句的具体含义;体会 本文极具哲理性的语言。 (重点、难点)3.培养自己爱家爱亲人的情感,学会珍惜家庭生活。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有一首歌叫我想有个家 ,每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的心中总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动,我知道我的感动是对家的感受的共鸣。我不知道同学们对家有

2、怎样的感受,能谈谈吗?(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家”是人们所熟悉的名词,周国平的这篇散文从三个层面写 出了自己对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1 生字注音袅袅(nio) 祝祷(do) 温馨(xn)琐屑(xi) 休憩(q) 冥想(mng)萦绕(yng) 倦鸟思巢(jun) 摇曳(y)黯然失色(n) 陶冶(y) 打扰(ro)2 生词注解 举目无亲:指单身在外,见不到亲属和亲戚。倦鸟思巢:疲倦的鸟儿希望回巢,常比喻游子思乡。命运莫测:命运难以推测。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比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世上没有什么可留恋的。赤条条,形容光着身子,一丝不挂,毫无遮掩。语出红楼梦第二十二回。闲言碎语:

3、没有根据的话;闲话。与正事无关的话。举止泰然: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沉思冥想:深沉地思索。落叶归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究要回到故乡。3 作者名片周国平,1945 年生,上海人。当代学者、哲学家、作家。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与形而上学 ,随感集人与永恒 ,散文集守望的距离 各自的朝圣路 ,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98年底以前的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 (1 -6 卷) ,译有尼采美学文选 尼采诗集等。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一)整体感知听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播放配乐朗读,学生听读,围

4、绕以下问题展开思考。作者把“家”分别比作什么?【交流点拨】找出文章的三个小标题,明确作者把 “家”分别比作一只船、温暖的港湾和永远的岸,再加上引子中把“人生”比作“ 一种漂流” ,可见全文的结构为总分。(二)深层理解1 课文的引子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引子起统领全文的作用。两个比喻将“人一生经历的时间”比喻成“岁月之河” ;将“人生奋斗的过程”比喻成“ 一种漂流” ,从而引出下文。 2 怎样理解作者把“家”比作的那些事物?【交流点拨】作者分别把家比作一只船、温暖的港湾、永远的岸,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的人生经历来理解作者的用意。把家比作一只船,意在说明家在岁月长河中,为亲人战胜莫测命

5、运提供勇气、信心与温暖。把家比作温暖的港湾,说明家是我们远航后休憩的场所,而那些家中的碎屑的噪音和温馨是让我们疲倦的心灵放松的人间乐曲。把家比作永远的岸,表达了作者认为家是我们人生远航的目标和航行中停靠的岸,为我们漫长的人生航行提供动力和补充能量。3 这三部分有没有联系?如果有,是什么关系?位置能不能互换?【交流点拨】简要梳理文章结构。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初步探究作者对家的认识和理解。第一部分家是一只船” ,在人生的长河里漂流,家承载着亲人战胜前方变化莫测的命运。第二部分:“家是温暖的港湾” ,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将人生比作乘船远航,既是远航,就需要休息。家就是供我们休憩的温暖的港湾。第三部

6、分:“家是永远的岸” ,是在第二个比喻的基础上提出的,既是远航,就要有目标,有彼岸和归宿。家就是航行的目标和停靠的彼岸。联系三个小标题,简单理解其间的关系是递进式的,因此,位置不能互换。四、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作家围绕家设了三个比喻,生动而又形象,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课文的语言和写作技巧。二、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一)走进内容分组朗读,合作讨论。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 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 ,又把家比作船、港湾、岸,说说这几个比喻之间的内在联系。【交流点拨】把人生比作漂流,是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的前提,是后面几个比喻的基础。“家是一只船” 的前提是“人生是一种漂流” ,这个比喻是后两个

7、比喻的基点。家是港湾,家是岸,是由家是船生发出去的。“家是一只船”:是因为家的温馨安乐能使漂泊者在陌生的水域不感到陌生,因为家的牢固能使风平浪静、 波涛汹涌化为美丽的风景,因为有一个好家,就不惧怕命运的变幻莫测。家就像一只船,庇护着漂泊者。家是船伴侣载我们穿过漫长的岁月。“家是温暖的港湾”:承接第一个比喻而来。把家比作港湾,道出了家的另一个功能:家能在漂泊者身心疲惫时供人小憩,能在寂寞时给人温暖,能在严肃中放松我们的精神。家是港湾憩息地给我们慰藉。“家是永远的岸”:是前两个比喻的升华,表达了家不仅是船,还是船停泊的港湾,从人生的起始到终结来 看, “家”是永远的岸一巢和根一让我们牵挂。2 三个

8、比喻蕴含了作者对家的什么情感?(可找出作者抒情议论的句子仔细体会。)【交流点拨】三个比喻蕴含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家的赞美、依恋及对过着平凡生活的天下人的祝福。(二)走进语言教师范读,美点欣赏。引用故事、名言,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使内容易于理解,议论更为深刻。1 正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了一 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这是尼采对女人的讥评。【交流点拨】引用尼采的话既引出了话题,又把对家的思考引向深入,借以讨论对家的看法,也使作者的阐述更充分、更具说服力。 2 列举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经历和他对女神卡吕浦索的回答。【交流点拨】奥

9、德修斯的经历和回答,说明一个人不论他经历了什么,艰难困苦也好,飞黄腾达也罢,最后的归宿还是自己的家,证明了“家是永远的岸” 。3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交流点拨】吟诵马致远的词曲,说明家是游子魂牵梦绕的永远的岸。4 引用红楼梦中的话。【交流点拨】论说每一个生命来到和离开人世之时,都与家息息相关,都要登临“家”这个接通现实世界和天堂世界的岸。(三)走进写法1 结构清楚,层次分明。全篇由引子和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的标题均以判断句表述,直接阐述了作者的认识和思考。从标题上看三个小节是三个层次,是一种递进关系。这种关系是建 立在课文开篇句“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种

10、漂流一它确实是的”之上的。这是作者有关“家”的思考的前提,也是话题提出的引子。第一节,表达了作者对“家”的第一层面的哲学认识。 “家是一只船”这个判断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自引子中人生“对于所有人来说是飘过岁月之河” 一句,这是作者用一个比喻句表达对人生的基本认识。第二节,承接第一节的比喻判断“家是一只船” ,进 而阐释“家是温暖的港湾” 。第三节,作者在前两节思考的基础上,用“永远” 一词 把“家”的本质特征给以鲜明的定位一“家是永远的岸” 。最后,作者用红楼梦中的话语论述每一个生命来到和离开人世之时,都是与家息息相关的,都是要登临 “家”这个岸的,为本段主旨做铺垫。2 写作方式先叙写情境,写

11、出自己的感觉、感受,引领读者一步步从感觉到思考,由形象感受到理性认识,一切顺其自然(即先叙述一后议论一再抒情) 。(四)走进主题1 自读课文,理解课文主题。教师:文章是围绕“家”展开的。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认为描述“家”写得最好的语句,然后试着说说你的理解。 (主要结合本文,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有自己的见解,用自己的处理方式来探寻文章的主题。 )【交流点拨】这篇散文以船、港湾和岸为喻,由眼前的现象入手,深入思考,写出了作者对家、对人生的独特思考,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家的依恋及赞美之情。2 齐读课文,寻章摘句,加深课文理解。三、拓展延伸1 仿句练一练。在你心中,人生

12、是什么?家又是什么?仿照例句形式,用一组恰当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例: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那么家是一只船,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永远的岸。参考: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旅行,那么家是一辆汽车,家是加油站,家是终点站。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旅行,那么家是旅行包,家是驿站,家是目的地。如果把人生比作一个大舞台,那么家是给你力量的导演,家是给你机会的主持人,家是给你掌声的观众。2 同学们,你们的家还可以是什么呢?例:家是很温暖的让我们可以依靠可以依恋的地方。参考:家是我们的支柱,时时刻刻支撑着我们,无论我们什么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一想到家,我们就有勇气来面对它。家是一盏为我们点亮的灯,它永远温暖着我们的心,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家是一棵大树,我们在这棵大树的树荫下成长,它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它给我们温暖,给我们依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版 > 九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