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巩固限时练(二)古代中国的经济(A卷)含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0030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巩固限时练(二)古代中国的经济(A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巩固限时练(二)古代中国的经济(A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巩固限时练(二)古代中国的经济(A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巩固限时练(二)古代中国的经济(A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巩固限时练(二)古代中国的经济(A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巩固限时练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A 卷)一、选择题1.(2018徐州模拟)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 )家庭人口 项目 数量 (单位 :钱)收入 粮食 8 500赋役 2 9895 人支出日常开支 7 950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解析】选 D。精耕细作与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 不符,故A 错误;材料中只有“粮食”,有耕无织,故 B 错误;C 忽略了材料中“赋役” ,故 C 错误;据材料中的“5 人” 可知是小农经济,表格中的支出超过

2、了收入,说明了小农的生活艰难,故 D 正确。2.有史料记载,汉代“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因而出现一些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此现象说明,当时 ( )A.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需迫切实行盐铁官营C.商人地位高且势力大 D.实行阶段性惠商政策【解析】选 D。从战国至清,始终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故 A 错误;盐铁官营与材料“纵民” 不符 ,故 B 错误;材料“ 财或累万金”,不能表明汉代富商大贾社会地位的高低,故 C 错误;根据材料“纵民”,体现了文帝时期,对商人控制较松,故 D 正确。3.(2018南京师大附中模拟) 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

3、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手工业 ( )A.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B.突破了政府管理C.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D.部门间联系减弱【解析】选 C。结合材料可知,行会只是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A 错误;行会仍需要“配合政府” ,B 错误;行会需“ 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 ,可见“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故 C 正确;行会长老需要处理与其他行业的关系,D 错误。4.中华社会通史明代卷记载:明嘉靖时,何良俊说:“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赋税日增,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

4、因是 ( )A.安土重迁的观念彻底改变B.出现农村劳动力流失的趋势C.田赋增加使农民纷纷破产 D.商品经济发展使“游手”增多【解析】选 D。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有所变化,但没有彻底改变,A 错误;出现农村劳动力流失是现象不是主要原因,B 错误;材料“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赋税日增,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表明赋税增加,改农业为工商业的人数激增,没有提到农民破产,C 错误;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去农为商的人数增多,D 正确。5.明朝商人黄汴对苏州市场有这样一段记载:“苏州聚货缎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5、( )A.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B.城市商业发展繁荣C.地域性商帮开始出现D.区域长途贩运兴盛【解析】选 B。材料没有体现市突破限制,故 A 错误;苏州作为江苏的大都市,除了货缎外各种用品一应俱全,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城市商业的繁荣,故 B 正确;“地域性商帮”在题干中并没有涉及,故 C 错误;区域长途贩运的状态,仅从题干中无法获取相关的细节,故 D 错误。6.乾隆九年制定的管理澳夷章程规定:洋船出入,严行盘验;夷人有事不能面见督抚等大员,也不准由“熟识商人”代为传达,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清政府制定这一章程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澳门管理 B.取消外交活动 C.严控中外接触 D.禁止海外贸易

6、【解析】选 C。题干中提到的是对夷事务,并未提到澳门的管理,A 错误;题干中“夷人有事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 说明存在外交事务,B 错误;题干中“夷人有事不能面见督抚等大员,也不准由熟识商人代为传达” 说明清政府严格控制与外国的交往,C 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禁止对外贸易,D 错误。二、非选择题7.(11 分)(2018淮安模拟)明代江南与西北地区的经济交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流形式,对于当时及后世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明代江南与西北地区的经济交流中,官方市场是南北方经贸联系的重要渠道。边军因制作冬衣御寒、折为军饷和战功奖赏品而需要大量棉织品,其中绝大部分从江

7、南地区贩运而来。官方的茶马互市亦很兴盛,梭布、绸缎等是茶马互市的重要内容,绝大部分也来自江南。西北地区输入江南地区的则主要是各类毛皮、羊皮、药材等产品。官方市场及边境贸易带来了西北地区商品流通的繁荣及西北商人的活跃,为山陕地区的众多商人日后步入全国市场奠定了基础。边境贸易促进了边境城镇的兴旺,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大量的江南棉布运销西北地区也带来了江南市镇的繁荣。明末松江府须上纳棉布 12 万余匹之巨,加之政府委派的商人采买,成为织户棉织品最可靠的市场保证。但从长远角度看,它又给江南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惰性,使其无需锐意进取。摘编自张海英明代江南与西北地区的经济交流完成下列要求:(1)

8、据材料,概括明代江南与西北地区经济联系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7 分)(2)有学者认为,明朝由官方市场所带来的农业、手工业品的商品化,有其自身的两重性。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 分)【解析】第(1)题,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官方市场是南北方经贸联系的重要渠道”“需要大量棉织品官方的茶马互市亦很兴盛,梭布、绸缎等是茶马互市的重要内容”“西北地区输入江南地区的则主要是各类毛皮、羊皮、药材等产品”概括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带来了西北地区商品流通的繁荣及西北商人的活跃,为山陕地区的众多商人日后步入全国市场奠定了基础”“边境贸易促进了边境城镇的兴旺”“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带来了江南

9、市镇的繁荣”归纳概括;第(2)题,紧扣两重性,依据材料“带来了江南市镇的繁荣”“明末松江府须上纳棉布 12 万余匹之巨成为织户棉织品最可靠的市场保证。但从长远角度看,它又给江南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惰性,使其无需锐意进取”和所学知识,积极方面从棉花种植与棉布纺织商品化、经济繁荣方面回答,消极方面从阻碍经济活力及资本主义萌芽、导致中国的落后方面回答。答案:(1)特点:官方市场起主导作用;交流产品比较丰富,以棉纺织品为主; 经济交流基本是双向的。(3 分,学生若答出“满足军事需要”等类似答案亦可得分,但本小题总分不超过 3 分)积极影响: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边境城镇繁荣;促进江南市镇兴旺; 孕育晋商群体。(4 分)(2)说明:短期看促进了江南地区棉花种植与棉布纺织的商品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繁荣;(2 分)但从长远看,抑制了经济的创新与活力,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历史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