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前提分练提升练习(7)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49435 上传时间:2019-03-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前提分练提升练习(7)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前提分练提升练习(7)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前提分练提升练习(7)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前提分练提升练习(7)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前提分练提升练习(7)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练习 7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小说阅读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2018 姜堰中学考前适应卷)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边城描写了湘西 的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真诚善良的民众。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2)尽管地处火车南站商圈的黄金宝地,但由于管理体制以及人员基本素质等,该企业多年来 。 (3)一些生产者发财心切,质量意识差,搞的是 ;法制观念较差,视法律、合同如儿戏,只想快速发财。 A.秀外慧中 过屠门而大嚼 一锤定音B.秀外慧中 捧着金饭碗要饭 一锤子买卖C.秀色可餐 过屠门而大嚼 一锤定音D.秀色可餐 捧着金饭碗要饭 一锤子买卖2.(20

2、18 淮海中学阶段测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变革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科技飞速发展,全球化日益频繁,人们的交往日趋便捷,整个社会的变革速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B.近年来,高校招生多以“男神”“女神”为宣传点,有人尽管质疑这种方式,但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种宣传方式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具有更好的宣传效果,值得肯定。C.延长售票期的新举措有力地打击了“黄牛”,方便了铁路部门的统筹调配,改善了乘客的购票乘车体验,深受广大乘客所拥护。D.台湾地区地方公职人员选举结果 11 月 29 日揭晓,国台办发言人表示,希望两岸同胞珍惜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成果,共同维护并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3.(

3、2018 淮安、宿迁期中)某同学在搜索网站上查询“韩愈的名句”的内容,用于微专题学习。下列诗句不会在查询结果中出现的一项是( )A.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D.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4.(2018 海安中学阶段检测四)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关于思维形式和规则的科学理念。它 , , , , ,因此它具有无限的科学理论和魅力。 揭示事物世界的本质形成概念、判断、推理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演绎、归纳等方法反映实践现实依据人类在认识过程中的客观实践的事实A.B.

4、C.D.5.(2018 苏锡常镇四市一模)下列对北京 2022 年冬奥会会徽“冬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借用书法元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B.用汉字笔画的变形展现冰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了冬奥会运动项目的特征。C.其中充满韵律感的线条,寓意要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才能获得成功。D.赋予汉字“冬”以动感和力度,代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二、名句名篇默写(8 分)6.(2018 常州一模)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2)以咨诹善道, ,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3)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5、 (4)座中泣下谁最多? 。(白居易琵琶行) (5)惑而不从师, 。(韩愈师说) (6)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8)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现代文阅读(小说阅读)(20 分)(2018 常州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敲铜锣的孩子袁省梅初冬的太阳青白冷寂地走到头顶时,铜锣黄亮的声音在羊凹岭的巷里响了起来,咣,咣,咣。正在玩耍的孩子嚷嚷着,耍把戏的来了。敲铜锣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宽大的棉袄随了胳膊的摆动,像罩了个罩子般硬撅撅地晃,裤子却短,黑红的脚腕露了半截。他看上去也不冷,额上冒

6、着汗,把一面铜锣敲得嘹亮。戏台子下蹲的、站的,来了好多人。冬闲,人们都出来看个热闹。开始演出了。都是十来岁的孩子,已经脱了棉袄棉裤,光着脊背,只穿条灰白的单裤子,在一个黑脸大汉的指挥下,钻火圈,骑单车,抛大缸表演顶尖刀的是敲铜锣的孩子和黑脸大汉。一把亮闪闪的尖刀顶在那孩子的脖子下,另一头的尖刀顶在黑脸大汉的脖子上。一旁的铜锣皮鼓霹雳啪嚓,敲打得紧紧慢慢。看热闹的人心也跟着紧紧慢慢地乱扑腾,就见那黑脸大汉和那孩子顶着尖刀,伸开着两臂,一步一步转着圈走得缓慢、沉重。只见那孩子的脸涨得紫红黑亮,眼睛瞪得溜圆,眼珠子快要蹦出来般,凸出了眼眶,亮的尖刀已经深深戳进了他的喉里。细的棍子一点点弯曲,弯曲终于

7、,在一阵急促的锣鼓声中,在人们的唏嘘中,棍子咔嚓折断。那孩子和黑脸大汉慢慢收了气息,微微笑着向一周的人们鞠躬致意。人们看着那孩子,顺出一口气,旋即就嗷嗷地叫起好来。人们是没想到这小小孩子,黑黑瘦瘦的,还有这般好的气功。有胆大的娃娃悄悄走上去,想摸那孩子的肚子。那孩子故意将肚子鼓得老大,等娃娃们小心地刚碰到他的肚子,他忽地瘪了下去,吓得娃娃手一弹,倏地缩回。那孩子就嘿嘿笑,一旁的人都嘿嘿笑。锣声又响在羊凹岭的巷子时,敲铜锣的孩子开始挨家挨户地收粮食了。那孩子见了门,不进去,站在门口把铜锣敲得响亮。屋里的人听见了,就会拿出两个馒头,或者一个南瓜、三五个红薯,或者是,一瓢麦子、三四个玉米棒子,反正是

8、,家里有啥,就给点啥。那孩子见人拿了东西出来,就不敲了,鞠一下躬,翻过铜锣,接了粮食。出了门,他把铜锣里的粮食装到一只灰的布袋子里。走到二豁子门口时,巷里闲坐的人使着眼色不让那孩子在二豁子家门口敲铜锣。二豁子没有男人,一个寡妇扯着七个淌鼻涕的娃娃,日子过得烂抹布样皱巴。况且,凭着二豁子的性格,她能给你一口唾沫一顿斥骂,还能有什么?那孩子看着人们给他挤眼扯嘴的,以为人家跟他开玩笑,他也朝人们挤眼扯嘴地逗闹。笑闹中,就站在二豁子门口把铜锣咣咣地敲响了。筛晃着一头枯草样乱发的二豁子看见那孩子手上捧着锣,站在当门口,脸上就黑下一层,噘着嘴,不耐烦地摆着手,走走走。那孩子却不走。二豁子看那孩子的黑眼睛溜

9、溜地瞪着她,短的头发硬撅撅地直愣愣,就有点可笑。你要给我当儿子,我把你这布袋子装满。那孩子不说话,也不走。门口看热闹的人哄地笑了,都说留下吧,给二豁子当儿子吧。捧铜锣的孩子还是不说话,笑笑,把铜锣往二豁子脸前凑。二豁子看见铜锣喑哑的光映出那孩子一张谦卑的倦容,抬眼就看见那孩子的眼神也清明,也倔强,好像是,还有点儿忧郁。二豁子的心莫名地疼了一下。这娃。二豁子拍了拍那孩子的头,轻,而且柔。有人说,做她娃多好,省得你跟个讨饭的一样可怜。那孩子突然敲响了铜锣,咣的一声,响亮,突兀,也寒凉,冰块般撞向每个人。人们一个哆嗦,还没回过神来,那孩子缓缓地说,我不是讨饭的。说着,一手提着铜锣,一手把布袋子猛地摔

10、到肩上,在人们的一片惊叹中,走了。那孩子走了好一会儿了,木槌撞在铜锣上的声音,当当当,还清凉凉地响在二豁子的耳边,细碎,纷乱。这娃,脾气还挺大。嗤,再大也是个耍把戏讨饭的。别说了。二豁子突然大吼一声,白白黑黑的碎语刀切般没了,人们瞪着二豁子,不明白她好好的,咋就生气了。二豁子从裤腰里摸出一个黑灰的手绢,抽出五角钱,把手绢包好,又塞到腰里,一手抓了三四个玉米棒子,踏踏地跑了出去。人们面面相觑,抬头看天,讪讪地,天要变了,好像是。人们撵着二豁子时,她已经往回走了。敲铜锣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铜锣,又敲了一下。人们看见那孩子的手上捏着一张皱巴巴的五角钱。过了一会儿,那孩子提着铜锣还在那儿站着。夕

11、阳红亮,将干黄灰白的羊凹岭涂染得明亮,又温暖。7.简要概括小说中羊凹岭人的生活状态。(4 分)答: 8.小说中敲铜锣的孩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答: 9.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状态?(4 分)(1)你要给我当儿子,我把你这布袋子装满。答: (2)敲铜锣的孩子在她身后咣地敲了一下铜锣,又敲了一下。答: 10.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 分)答: 答案精解精析1.答案 D 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秀外慧中:外表秀丽,内心聪慧。(1)结合“自然风光”分析,用“秀色可餐”。过屠门而大嚼: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12、捧着金饭碗要饭:比喻拥有良好的客观条件却不能解决生产、生活问题。(2)结合语境内容分析,用“捧着金饭碗要饭”。一锤定音: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借指凭一句话做出最后决定。一锤子买卖:不考虑以后怎样,只做一次的交易,多用于比喻。结合“质量意识差”“法制观念较差”等内容分析,用“一锤子买卖”。2.答案 D A 项搭配不当。“全球化”与“频繁”搭配不当。B 项“有人尽管质疑这种方式”语序不当,应为“尽管有人质疑这种方式”。C 项“深受广大乘客所拥护”句式杂糅,可改为“深受广大乘客拥护”或“深为广大乘客所拥护”。3.答案 B B 项为白居易的诗句。4.答案 C 语句排序要求将一组句子按一定的逻辑关系重新

13、排列,使之有序。所给句子有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根据“依据”“通过”“形成”“反映”“揭示”这几个词语,可以判断句子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得出答案。5.答案 C C 项寓意牵强附会,没有“历经坎坷”之意。6.答案 (1)朝搴阰之木兰兮 (2)察纳雅言 (3)剑阁峥嵘而崔嵬 (4)江州司马青衫湿 (5)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6)树林阴翳 (7)似曾相识燕归来 (8)舞榭歌台7.答案 精神生活贫乏,物质生活艰苦。解析 首先根据题干要求,到文中找出作者直接或间接写羊凹岭的内容,如第一段写到“初冬耍把戏的来了”,对于耍把戏的欢迎说明羊凹岭人精神生活的贫乏;如演出结束后,敲铜锣的孩子挨家挨户收粮食时,“屋里的

14、人听见了就给点啥”,这说明羊凹岭物质生活的艰苦。8.答案 敲锣召集观众的是他,表演最惊险节目的是他,挨家挨户收取粮食的也是他,表现孩子的少年老成和能担当。表演结束后和村子里的娃娃开玩笑,误会村人的意思朝他们挤眼扯嘴逗闹,表现孩子的活泼顽皮,不失稚气天性。挨家收粮食时不进门,接粮食前鞠躬,表现孩子处事不卑不亢。村人轻慢他跟讨饭的一样,他以锣声表达抗议并转身离开,表现孩子的自尊和倔强。解析 考生应到文中圈出描写孩子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些描写进行概括。从任务的分派来看,这表现出孩子的少年老成和能担当的特点;笑闹中表现出孩子的活泼顽皮,不失稚气天性;“鞠一下躬,翻过铜锣,接了粮食”,这表现出孩子处事的不

15、卑不亢;当别人说他是乞丐的时候,“那孩子冰块般撞向每个人走了”,这表现出孩子的自尊和倔强。9.答案 (1)故意为难孩子,想让他知难而退。(2)对二豁子的反转行为有点懵,下意识地用敲锣表示感谢。解析 第(1)句,语言描写,是二豁子对敲铜锣孩子说的话,联系上文对二豁子的介绍可以知道,二豁子这样说是故意为难孩子,想让孩子知难而退不问自己要粮食。第(2)句,动作描写,一开始二豁子为难孩子,不想给他粮食,而现在不但给了他粮食,还给了他五角钱,敲铜锣的孩子对二豁子的反转行为有点懵,下意识地用敲锣表示感谢。10.答案 呼应开头,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通过环境描写,赞美艰难困苦中绽放的人性美的光辉,升华了主题;语言含蓄,蕴含丰富而强烈的情感。解析 首先回归文本找到小说的结尾,其与第一段的景物描写形成呼应,首尾圆合;“明亮”“温暖”说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人情,羊凹岭的生活也许是贫瘠的、艰苦的,但在这种艰苦的生活中,我们依然能看到温暖的人情,作者借助环境描写,赞美艰难困苦中绽放的人性美的光辉,升华了小说的主题;文章以环境描写收尾,一般都是意味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