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含答案(2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45845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1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含答案(2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含答案(2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含答案(2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含答案(2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考点强化练 21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选择题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第 12 题。1.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聚落布局充分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生物2.随着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有可能发展成为聚落,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 )A.团聚型 B.带状C.网状 D.棋盘状答案:1.A 2.B解析:第 1 题,先民选择居住地时,一般考虑既接近水源又避开洪水的袭击,因此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地形。第 2 题,图中区域位于山区的河谷中,因此其聚落的形状可能是带状。下图为清代台湾岛西北部地区聚落分布图。读图,完成第 34 题。3.就清代初期而言,聚落主要分布在(

2、)A.山地区和丘陵区 B.平原区和台地区C.丘陵区和平原区 D.台地区和山地区4.到清代中期,开拓聚落的重点是( )A.由河流下游河谷平原区进入丘陵区B.由河流下游河谷平原区进入台地区C.河流上游河谷平原及台地区,并沿着河谷上游进入山地区D.河流中下游河谷平原及丘陵区,并沿着河谷上游进入山地区答案:3.B 4.D解析:第 3 题,河流中下游河谷平原区和台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水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适宜居住,有利于形成聚落。第 4 题,由图可知,清代中期以来,开垦者开始从河流的中下游河谷平原地带沿河谷上游向山地区转移,在山间河谷地带形成聚落。读我国巢湖流域古代聚落遗址分布示意

3、图,完成第 56 题。5.图示古代聚落遗址主要分布在( )A.海拔较高的地区 B.河流中下游地区C.山麓冲积扇地区 D.地势平坦的地区26.冬季,巢湖水域面积减小最大的地区可能位于( )A.西北面 B.西南面 C.东北面 D.东南面答案:5.D 6.B解析:第 5 题,读图可知,图示地区总体海拔较低,较大一部分地区海拔在 50 米以下。图中古代聚落遗址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势较低地区,且等高线比较稀疏,说明地势平坦。第 6 题,据图中古代聚落遗址分布可知,西南面聚落较多,且等高线稀疏,说明西南面地势更为平坦,所以巢湖西南面冬季水域面积减小最大。下图所示地区位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

4、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于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图中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据此完成第 78 题。7.与甲路段相比,乙路段( )A.地处居民点热力环流下沉区,浓雾较小B.距离居民区较远,气温较低,浓雾更多C.地势较低平且水汽较多,浓雾更多D.海拔较低,对流较弱,浓雾较少8.随着人口增加,丙村要沿着山前公路扩建居民点,有沿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两种方案,比较适合的方案及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丙村东北方向,交通通达度及降水量B.丙村南偏西方向,可建设用地及地质灾害C.丙村东北方向,劳动力及水源D.丙村南偏西方向,气温及降水量答案:7.C 8.B解析:第 7

5、题,结合文字材料和图形信息,可以得出乙和甲相比,乙地地势更低平,冷空气更易滞留,而且乙路段靠近河流,水汽充足,浓雾更多。第 8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丙村东北方向,靠近陡崖,地质灾害隐患大。丙村南偏西方向,地形平坦开阔,可建设用地较多且远离陡崖,地质灾害少,所以 B项正确。(2018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第二次联考)雅西高速的四川拖乌山隧道段,因落差大采用了螺旋形隧道(就是在山中打出一条隧道,在隧道中盘山)。读图,完成第 910 题。39.雅西高速修筑螺旋形隧道的原因( )A.联系更多聚落B.有利于行车安全C.节约建设成本D.保护生态环境10.高速的修建使当地( )A.人口迁移规模下降B.区域经

6、济差异扩大C.农产品商品率提高D.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答案:9.B 10.C解析:第 9 题,雅西高速修筑于落差大的山地丘陵地区,修成螺旋形隧道可以减缓坡度,增加行车安全度,选 B 项。第 10 题,高速的修建使当地的交通问题得到改善,使得当地的农产品外运问题得到部分解决,选 C 项。读下图,完成第 1112 题。11.为了加强甲、乙两村与城市的联系,拟建两条公路,图中八条规划路线中,最合理的是( )A.和 aB.和 bC.和 dD.和 c12.修建铁路后城市形态发生变化,下列最有可能是将来城市形态的是( )答案:11.D 12.A解析:第 11 题,在山区修建公路,公路线最好与等高线平行,c 线

7、最合理;从甲村到城市公路要过陡坡,道路在陡坡应呈“之”字形,线最合理。第 12 题,城市空间形态可能以铁路为轴线向两侧发展。二、非选择题13.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1)图示中聚落分布规律是 ,呈 状形态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河流对聚落的有利影响是 。 (3)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形。分别说明这样修建的原因。答案:(1)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 带原因: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

8、源相对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比较适宜聚落的发展。(2)供水和运输(3)乙村到甲村地势平坦;乙村到丙村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与等高线平行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带状分布特征。河流流出山口处,地势低平,形成的洪积扇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山区的公路修建时要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节省工程量。乙村到甲村沿河谷修建,地势平坦;乙村到丙村沿等高线修建,呈“之”字形,坡度小。14.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原因。(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试评价当地自然条件对铁路的影响。答案:(1)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岸线较平直。(2)分布特点:西部地区多沿海分布,中部和东部地区多沿河流分布。主要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3)有利:地形平坦。不利:沿途多沼泽;跨越多条河流;多火山、地震,地质基础不稳固。解析:第(1)题,从主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及海岸线形态进行说明。第(2)题,结合图示知,该区域聚落主要沿海岸线和河流分布。从地形、水源和交通等方面说明主要原因。第(3)题,地形平坦为有利影响;从沿途沼泽分布、河流众多及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等方面说明不利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地理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