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45291 上传时间:2019-02-0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 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一、本部分包括 35 题,每题 2 分,共计 7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 B珊瑚虫 C石钟乳 D珊瑚礁2生物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A解剖和分析 B探究和实践 C观察和实验 D取样和实验3沙漠中植物稀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空气4雷达是依照某种动物的回声定位原理发明的,这种动物是( )A蝙蝠 B海豚 C长颈鹿 D乌龟5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对照实验,下列对照实验变量设计不正确的是( )A有空气和无空气

2、 B温度与湿度C20和 40 D有光和无光6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 )A5,10 B10,40 C15,10 D20,30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枯叶蝶酷似枯叶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C蚯蚓可改良土壤 D大树底下好乘凉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A竞争关系 B合作关系 C捕食关系 D寄生关系9如表为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光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有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你认为下列修改建议错误的是( ) 放置黄粉虫的位置黄粉虫的数量 光

3、照 温度 湿度纸盒左半侧 30 只 明亮 15 适宜纸盒右半侧 30 只 阴暗 28 适宜A左右两侧的黄粉虫的数量要相同B左右两侧都要在阴暗的环境中C左右两侧的湿度要相同D左右两侧的温度都应保持在 28左右10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它的范围包括(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B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上层、岩石圈D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11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了分解者,那么( )A生态系统将会越来越大B生态平衡依旧能够维持C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D动物和植物将会越来越繁盛12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下

4、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 D池塘生态系统13“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下列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购物时自带环保袋B晚上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C每天上学由家长开车接送D用餐时习惯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1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一片水稻田中的杂草、青蛙和阳光分别属于(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消费者、非生物的能量C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D消费者、消费者、非生物能量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草原的羊群 B一个湖泊 C一片森林 D一块草地16“绿叶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一步是把植物放黑暗一

5、昼夜其目的( )A转运和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B储备光合作用的原料C消耗叶片内的叶绿素D提高光合作用的产量17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有机物和氧气 B二氧化碳和水C有机物和水 D二氧化碳和氧气18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 )A含氮、铁、磷的无机盐 B含碳、磷、钾的无机盐C含氮,磷、铁的无机盐 D含氮、磷、钾的无机盐19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的主要目的是( )A带来水分 B带来无机盐C避免损伤茎秆 D避免损伤根毛和幼根20根尖的成熟区最明显的特点是( )A根部变粗 B有大量根毛C被根冠包围着 D颜色变深21在人们吃的米饭、花生、鸡蛋中,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包括( )A水、无机盐和维

6、生素 B糖类、无机盐和蛋白质C糖类、脂肪和维生素 D糖类、脂肪和蛋白质22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A大肠 B小肠 C肝脏 D胃23某学校医务室组织学生检查身体,小明用肺活量计测了几次肺活量,数据如表所示,小明的肺活量是( )测量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肺活量/mL 2500 3000 2900A2500 mL B3000 mL C2900 mL D2800 ml24某同学做了这样的实验:在一个无色透明的塑料袋中装入新鲜的黄豆芽,密封,置于黑暗处24h 后,将袋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发生的变化时( )A变浑浊 B变红 C变蓝 D不变25下列各项中,食物链的书写

7、正确的是( )A草羊狼 B阳光草昆虫蛙C兔狐细菌 D草兔 狼细菌26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C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7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什么部位开始被消化( )A口腔、口腔、胃 B口腔、胃、胃C口腔、胃、小肠 D胃、胃、胃28无土栽培指的是植株( )A浸在水里栽培B不需要无机盐的栽培C在配置好的培养液中的栽培D浸在农家肥里的栽培29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过程是( )A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B将光能转变为氧气和二氧化碳C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里的化学能D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和氧气30下列各项是鉴定营养物质的一般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8、A淀粉遇碘变成蓝紫色B燃烧脂肪会散发出臭味C脂肪能在纸张上留下油斑D蛋白质遇高温会凝固成白色固态物质31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下列各项与小肠吸收功能没有关系的是( )A小肠位于腹腔内B小肠很长,有 57mC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D小肠绒毛壁很薄32生物体的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 )A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B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C肺的扩张D肺的回缩33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使叶片的颜色退去的是( )A BC D3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A绿色植物 B土壤 C植食性动物 D阳光35“绿叶

9、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用酒精去掉叶绿素 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 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 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A B C D二、主观题部分本部分包括 5 题,共计 30 分36如图是根尖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根尖各部分的名称:A ;B ;C ;D (2)如果去掉 ,根不能再生长(3)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3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属于 ,兔、鼠、鹰等动物属于 。(2)该图共有 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 。(3)位于食物链中第二环节的生物通

10、常是 (填“植食性”或“肉食性”)动物。(4)如果该环境中鹰大量减少,在一段时间内蛇的数量将会 。38如图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装置图,请回答问题。(1)图中 表示 , 表示 ,表示 ,表示 。(2)当手向上顶起时,的变化是 ,表示这时气体 肺。39如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以此用 A、B、C、D、E 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Y 代表 的消化过程(2)图中淀粉最先被消化的部位是 (3)D 中所含的消化液能够消化的物质有 (4)Y 在 A、B、C 段不能被消化的原因是 40某兴趣小组进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针对该

11、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2)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准确,实验前,首先需要对植物进行的处理是 。(3)实验中,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的目的是为了与不遮光的部分进行 实验。(4)为了让绿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植物放在放在 条件下数小时。(5)用清水漂洗经酒精脱色后的叶片,再向叶片滴加碘酒,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产生了 。(6)滴加碘酒片刻后,再用清水洗去碘酒,观察到的现象是: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色,不遮光部分将变为 色。2018-2019 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部分包括 35 题,每题 2 分,共计 7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各项中

12、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 B珊瑚虫 C石钟乳 D珊瑚礁【分析】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解答】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 机器人、C 石钟乳、D 珊瑚礁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 珊瑚虫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选:B。【点评】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2生物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A解剖和分析 B探究和实践 C观察和实验 D取样和实验【分析】生物学

13、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观察和实验。观察法是实验法的基础,实验法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解答】解: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和实验法是人们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生物学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观察和实验。故选:C。【点评】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3沙漠中植物稀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14、(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空气【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解答】解:水影响植物的分布,主要是因为:第一水是构成植物体的主要成分。第二水是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物质。沙漠干旱缺水,植物种类稀少,植株矮小,对此起决定作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4雷达是依照某种动物的回声定位原理发明的,这种动物是( )A蝙蝠 B海豚 C长颈鹿 D乌龟【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仿生的应用解答时可以从仿生的原理方面来切入【解答】解: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

15、科学,它是在上世纪中期才出现的一门新的边缘科学。仿生学是通过对动物的观察和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机器,创造新技术。某些动物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回声定位。雷达是模仿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来工作的。模仿长颈鹿发明了宇航服,模仿乌龟建造了薄壳建筑。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仿生的原理5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多组对照实验,下列对照实验变量设计不正确的是( )A有空气和无空气 B温度与湿度C20和 40 D有光和无光【分

16、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解答】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A、有空气和无空气,只有一个变量,符合题意。B、有两个变量,不符合题意。C、只有一个变量,符合题意。D、只有一个变量,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探究实验中变量的唯一性是解题的关键符合题意6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与物镜的放大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 )A5,10 B10,40 C15,10 D20,30【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

17、放大倍数的乘积要想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应选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目镜和物镜【解答】解:A、放大倍数为: 51050 倍,放大倍数最小,故符合题意。B、放大倍数为:1040400 倍,放大倍数不是最小,故不符合题意。C、放大倍数为:1510150 ,放大倍数不是最小,故不符合题意。D、放大倍数为:2030600 ,放大倍数最大,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这类题目比较简单,但却容易做错原因就是一看简单,没有认真读题所以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题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枯叶蝶酷似枯叶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C蚯蚓可改良土壤 D大树底下好乘

18、凉【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解答】解:A、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样利于枯叶蝶捕食和避敌,是一种拟态现象,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A 正确;B、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因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 错误;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是生物蚯蚓对环境的影响,C 错误;D、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

19、、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 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A竞争关系 B合作关系 C捕食关系 D寄生关系【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解答】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黄雀。故 C 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

20、之间的关系9如表为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光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有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你认为下列修改建议错误的是( ) 放置黄粉虫的位置黄粉虫的数量 光照 温度 湿度纸盒左半侧 30 只 明亮 15 适宜纸盒右半侧 30 只 阴暗 28 适宜A左右两侧的黄粉虫的数量要相同B左右两侧都要在阴暗的环境中C左右两侧的湿度要相同D左右两侧的温度都应保持在 28左右【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

21、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探究“光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变量是光,因此在此题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而表格中光不同(明亮、阴暗),温度(15,28)不同也有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因此应该为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温度相同环境,相同数量,只有变量光不同。故选:B。【点评】对照实验组的变量与探究的条件有关,必须要保持变量的唯一。10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它的范围包括(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B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上层、岩石圈D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

22、岩石圈的上层【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圈的范围,据此答题【解答】解: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家园,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其中在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是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以下 150 以内的水层中,可见 D 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关键点: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是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以下 150 米以内的水层中11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了分解者,那么( )A生态系统将会越来越大B生态平衡依旧能够维持C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D动物和植物将会越来越繁盛【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

23、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分析作答【解答】解: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如果没有了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不会被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故选:C。【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分解者只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12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 D池塘生态系统【分析】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生

24、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解答】解: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的种类,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在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和池塘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最多,所以自我调节能力最强故选:B。【点评】理解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大小和生物种类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低碳生活”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下列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购物时自带环保袋B晚上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C每天上学由家长开车接送D用餐时习惯使用一次

25、性筷子和餐盒【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解答】解:A、使用环保购物袋(多次使用的购物袋),减少使用使用塑料袋,节约制造中的能量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符合“低碳”生活,故符合题意。B、白炽灯和节能灯消耗的都是电能,电能大部分来源火力发电,所以习惯于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浪费能源,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故不符合题意;C、开车虽然节省时间,但消耗大量化学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生活。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则是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故不符合题意。D、用餐时习惯使用一次性筷子、

26、餐盒和少用纸巾,不但浪费制造中的能量消耗。同时从原料上,多伐树木,不利于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不符合“低碳”生活。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低碳生活”理念的认识和理解,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去分析是否符合“低碳生活”新理念。1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一片水稻田中的杂草、青蛙和阳光分别属于(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消费者、非生物的能量C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D消费者、消费者、非生物能量【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该题要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方面考虑解答【解答】解: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

27、光、空气、水等;生态系统中的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随着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进入动物体内,因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因此一片水稻田中的杂草、青蛙和阳光分别属于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的能量)。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草原的羊群 B一个湖泊 C一片森林 D一块草地【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

28、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A、草原的羊群,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 错误;B、一个湖泊,既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B 正确;C、一片森林,既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C 正确;D、一块草地既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D正确。故选:A。【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

29、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16“绿叶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一步是把植物放黑暗一昼夜其目的( )A转运和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B储备光合作用的原料C消耗叶片内的叶绿素D提高光合作用的产量【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解答】解: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30、所以“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第一步把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使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17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有机物和氧气 B二氧化碳和水C有机物和水 D二氧化碳和氧气【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解答】解: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故选:B。【点评】要真正理解光合作用的概

31、念、公式等相关知识,只有理解了才会灵活运用,这部分内容绝对不能死记硬背18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 )A含氮、铁、磷的无机盐 B含碳、磷、钾的无机盐C含氮,磷、铁的无机盐 D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分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多种无机盐【解答】解: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含氮、磷、钾的无机盐是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故选:D。

32、【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无机盐,了解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19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的主要目的是( )A带来水分 B带来无机盐C避免损伤茎秆 D避免损伤根毛和幼根【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移栽植物时的注意事项,可结合根毛的分布位置和功能来分析。思考解答。【解答】解: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移栽植物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

33、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可见 D 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明确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20根尖的成熟区最明显的特点是( )A根部变粗 B有大量根毛C被根冠包围着 D颜色变深【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尖的成熟区最明显的特点,解答时可以从根尖的概念、各部分的名称、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解: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

34、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尖的成熟区最明显的特点是有大量根毛。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成熟区特点。21在人们吃的米饭、花生、鸡蛋中,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包括( )A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B糖类、无

35、机盐和蛋白质C糖类、脂肪和维生素 D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分析】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人体的供能物质【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人们吃的米饭、花生、鸡蛋等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其中有三类能够供给人体能量即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水和无机盐是简单的无机物,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可见 D 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

36、】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以及对人体的作用,关键点: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22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A大肠 B小肠 C肝脏 D胃【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解答】解: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口腔能初步消化淀粉,胃对蛋白质有一定的消化能力,并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 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

37、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他的消化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故选:B。【点评】小肠的结构特点是和其消化和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注意应把消化功能和吸收功能区分开来23某学校医务室组织学生检查身体,小明用肺活量计测了几次肺活量,数据如表所示,小明的肺活量是( )测量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肺活量/mL 2500 3000 2900A2500 mL B3000 mL C2900 mL D2800 ml【分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

38、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是衡量肺的功能的重要标志【解答】解:测量肺活量时,为了减少误差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因为肺活量是肺的最大通气量。所以“小明测了几次肺活量,数据分别是 2500mL,3000mL,2900mL ”,则小明的肺活量是“3000 毫升”。故选:B。【点评】肺活量取最大值,测量胸围差时,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尽量减少误差,处理数据取平均值24某同学做了这样的实验:在一个无色透明的塑料袋中装入新鲜的黄豆芽,密封,置于黑暗处24h 后,将袋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发生的变化时( )A变浑浊 B变红 C变蓝 D不变【分析

39、】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 水和二氧化碳+能量【解答】解:在黑暗处放置 24 小时后,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将袋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石灰水变浑浊,这个现象说明了豆芽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25下列各项中,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 )A草羊狼 B阳光草昆虫蛙C兔狐细菌 D草兔 狼细菌【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

40、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解:A、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羊、狼的捕食关系,A 正确;B、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B 不正确;C、兔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细菌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的不包括分解者,C 不正确;D、细菌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的不包括分解者, D 不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26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C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分析】光合作用能够合成有机

41、物,贮存能量,呼吸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解答】解: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 水+ 能量,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所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故选:D。【点评】生物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供生物进行生理活动的需要。27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什么部位开始被消化( )A口腔、口腔、胃 B口腔、胃、胃C口腔、胃、小肠 D胃、胃、胃【分析】在消化道内食物转化为可吸收的过程叫消化,消化分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据题意解答。【

42、解答】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是胆汁(不包含任何消化酶)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某同学摄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最终得到一组消化终产物是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所以消化道内,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起始部位依次是口腔、胃、小肠。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应熟练掌握糖类、

43、蛋白质和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化学性消化过程。28无土栽培指的是植株( )A浸在水里栽培B不需要无机盐的栽培C在配置好的培养液中的栽培D浸在农家肥里的栽培【分析】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解答】解:无土栽培中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供给植物矿物营养的需要。所以植物营养液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无机盐的种类与多少类配制的。由于植物对养分的要求因种类和生长发育的阶段而异,所以配方也要相应地改变,培养同一种植物,在它的一生中也要不断地修改培养液的配方已达到植物的需求,所以无土栽培的产量都比土壤栽培的高,C 正

44、确。故选:C。【点评】植物的无土栽培是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可对比植物的其他无性生殖的方式扦插、嫁接、压条来掌握29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过程是( )A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B将光能转变为氧气和二氧化碳C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里的化学能D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和氧气【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完成了两个转化,即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解答】解: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如图: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由表达式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完成了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物质转变。它把二氧化碳和水等

45、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合成的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同时释放氧气,为生物呼吸利用。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故选:C。【点评】光合作用的公式比较直观的体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所以结合表达式能比较容易的完成这题。30下列各项是鉴定营养物质的一般方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淀粉遇碘变成蓝紫色B燃烧脂肪会散发出臭味C脂肪能在纸张上留下油斑D蛋白质遇高温会凝固成白色固态物质【分析】营养物质鉴定的一般方法是:淀粉的特性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蛋白质遇到高温会凝固成白色固态物质;脂肪一般能在纸张上面

46、留下“油斑”,据此解答【解答】解:A、淀粉的特性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因此可以用碘液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若溶液变蓝色,表明食物中有淀粉,若不变蓝色表明该食物中淀粉含量极少或没有,A 正确。B、蛋白质燃烧时有一种焦臭的味道,验证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不是脂肪)可以将其燃烧,看是否会散发出臭味,B 错误;C、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也是有机物,一般能在纸张上面留下“油斑”,C 正确。D、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的有机物,含碳,能燃烧,燃烧时有一种焦臭的味道,遇到高温会凝固成白色固态物质,D 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一些常见物质的特性,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熟记常见物质

47、的鉴别或检验方法,并能灵活迁移应用31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下列各项与小肠吸收功能没有关系的是( )A小肠位于腹腔内B小肠很长,有 57mC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D小肠绒毛壁很薄【分析】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 56 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而内表面有肠腺、有多种消化液送入小肠,含有许多消化酶,能对多种物质起消化作用,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解答】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其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很长,长约 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生物 > 期末试卷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