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11 页期末专题复习: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 24 章 圆 单元评估检测试卷一、单选题(共 10 题;共 30 分)1.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 ) A. 三角形的内部 B. 三角形的外部 C. 三角形的钝角所对的边上 D. 以上都有可能2.如图,O 的直径 AB 垂直于弦 CD, CAB=36,则BCD 的大小是( )A. 18 B. 36 C. 54 D. 723.如图,AB 是O 的切线,B 为切点,AO 与O 交于点 C,若BAO=40 ,则 OCB 的度数为( )A. 40 B. 50 C. 65 D. 754.如图,点 A,B 分别在 x 轴、y 轴上(OAOB),
2、以 AB 为直径的圆经过原点 O,C 是 的中点,连AOB结 AC,BC下列结论:AC=BC; 若 OA=4,OB=2,则 ABC 的面积等于 5; 若 OAOB=4,则点 C的坐标是(2, 2).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3 个 B. 2 个 C. 1 个 D. 0 个5.正六边形内接于圆,它的边所对的圆周角是( ) A. 60 B. 120 C. 60或 120 D. 30或 150第 2 页 共 11 页6.如图,OAB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80到OCD 的位置,已知 AOB=45,则 AOD 等于( )A. 55 B. 45 C. 40 D. 357.有下列几种说法:角平分线上的点
3、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顺次连结矩形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等腰梯形的底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其中正确的有( ) A. 4 个 B. 3 个 C. 2 个 D. 1 个8.蜂巢的构造非常复杂,科学,如图是由 7 个全等的正六边形组成的网络,正六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设定 AB 边如图所示,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 )A. 10 个 B. 8 个 C. 6 个 D. 4 个9.如图,若 AB 是0 的直径,CD 是 O 的弦,ABD=58,则 BCD=( )A. 116 B. 32 C. 58 D. 6410.如图,在半径为 2 的扇形 AOB 中,
4、 AOB=90,点 C 是弧 A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 A、B 重合)ODBC,OEAC,垂足分别为点 D,E;在点 C 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扇形 AOB 的面积为 B. 弧 BC 的长为 C. DOE=45 D. 线段 DE 的长是 2 2 22二、填空题(共 10 题;共 30 分)11.半径为 6cm 的圆中,垂直平分半径 OA 的弦长为_cm. 第 3 页 共 11 页12.如图,在ABC 中,ACB=120,将它绕着点 C 旋转 30后得到DEC,则 ACE=_13.已知,如图,半径为 1 的M 经过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O,且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
5、,点 A 的坐标为( , 0 ), M 的切线 OC 与直线 AB 交于点 C.则 ACO_.314.如图 AB 是O 的直径,C ,D 是O 上的两点,若BCD=28,则ABD=_ 15.如图,在O 中,直径 AB弦 CD,若COD=110,则 的度数为 _16.如图,O 的半径为 2,点 A、C 在O 上,线段 BD 经过圆心 O,ABD= CDB=90,AB=1,CD= ,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17.已知 的半径为 , , 是 的两条弦, , , O 10cm AB CD O AB CD AB=16cm,则弦 和 之间的距离是_ CD=12cm AB CD cm18.如图,AB 为O
6、 的切线,AC 、BD 分别与O 切于 C、D 点,若 AB=5,AC=3,则 BD 的长是_ 第 4 页 共 11 页19.如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8,M 是 AB 的中点,P 是 BC 边上的动点,连结 PM,以点 P 为圆心,PM长为半径作P当P 与正方形 ABCD 的边相切时,BP 的长为_。20.如图,在O 中,AB 为O 的弦,点 C 为圆上异于 A、B 的一点, OAB=25,则ACB=_ 三、解答题(共 8 题;共 60 分)21.用直尺和圆规作图:已知 ABC 与ABC成中心对称(点 A 与 A对应,点 B 与 B对应),请在图中画出对称中心 O,并画出完整的ABC
7、(保留作图痕迹)22.如图,O 的半径 OCAB,D 为 上一点,DE OC,DFAB ,垂足分别为 E、F,EF=3,求直径 AB 的BC长23.如图所示,在半径为 27m 的广场中央,点 O 的上空安装了一个照明光源 S,S 射向地面的光束呈圆锥形,其轴截面 SAB 的顶角为 120,求光源离地面的垂直高度 SO.(精确到 0.1m;第 5 页 共 11 页=1. 414, =1.732, =2.236,以上数据供参考)2 3 524.如图,四边形 ABCD 内接于 O,ADBC,求证:AB=CD25.如图,点 P 是O 外一点,过点 P 作O 的切线,切点为 A,连接 PO 并延长,交O
8、 于 B、C 两点(1 )求证:PBA PAC;(2 )若 BAP=30,PB=2,求O 的半径26.如图, 点 A、E,是半圆周上的三等分点, 直径=2, ,垂足为,连接交于,过作交于AD BC第 6 页 共 11 页(1 )判断直线与 的位置关系, 并说明理由(2 )求线段的长 27.如图,已知ABC 内接于O,AD、AE 分别平分 BAC 和BAC 的外角BAF,且分别交圆于点 D、F,连接 DE, CD,DE 与 BC 相交于点 G(1 )求证:DE 是 ABC 的外接圆的直径;(2 )设 OG=3, CD= , 求O 的半径2528.如图,已知,O 为ABC 的外接圆,BC 为直径,
9、点 E 在 AB 上,过点 E 作 EFBC,点 G 在 FE 的延长线上,且 GA=GE(1 )求证:AG 与O 相切第 7 页 共 11 页(2 )若 AC=6,AB=8 ,BE=3,求线段 OE 的长第 8 页 共 11 页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B 10.【 答案】C 二、填空题11.【 答案】 12.【 答案】150 13.【 答案】30 14.【 答案】62 15.【 答案】35 16.【 答案】 5317.【 答案】2 或 14 18.【 答案
10、】2 19.【 答案】3 或 4320.【 答案】65 三、解答题21.【 答案】解:连接 ,作 的垂直平分线交 点 OAA AA AA如图,点 即为所求C如图,点 即为所求B如图, 即为所求 ABC22.【 答案】解: OCAB,DEOC,DFAB,四边形 OFDE 是矩形,OD=EF=3,AB=623.【 答案】解:在SAB 中, SA=SB,ASB=120SOAB第 9 页 共 11 页O 是 AB 的中点。ASO=BSO=60.在 RtASO 中,OA=27m.tanASO=tan60=AOSO=27SOSO= 15.6m.93答:光源离地面的垂直高度 SO 为 15.6m. 24.【
11、 答案】证明: ADBC,A+B=180,四边形 ABCD 内接于 O,A+C=180,B=C,又 ADBC,且 ADBC,四边形 ABCD 是等腰梯形,AB=CD 25.【 答案】解:(1)证明:PA 作O 的切线,切点为 A,PAB=C,又P=P,PBAPAC;(2 ) PA 作O 的切线,切点为 A,OAP=90,BAP=30,OAB=60,OA=OB,ABO=60,P=30AOB=90P=9030=60OA=OBOAB 是等边三角形OB=ABPA 作O 的切线,切点为 A,PAB= AOB=30,12PAB=P,AB=BPOB=AB=BP=226.【 答案】解:(1)直线 AG 与O
12、的位置关系是 AG 与 O 相切,理由是:连接 OA,第 10 页 共 11 页点 A,E 是半圆周上的三等分点,弧 AB=弧 AE=弧 EC,点 A 是弧 BE 的中点,OABE,又 AGBE,OAAG,AG 与O 相切;(2 ) 点 A,E 是半圆周上的三等分点,AOB=AOE=EOC=60,又 OA=OB,ABO 为正三角形,又 ADOB,OB=1,BD=OD= ,AD= ,12 32又EBC= EOC=30(圆周角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2在 RtFBD 中,FD=BDtan EBC=BDtan30= = ,12 33 36AF=ADDF= = 32 3
13、3答:AF 的长是 3327.【 答案】证明:(1) AD、AE 分别平分 BAC 和BAC 的外角BAF,1=2,3=EAF,1+2+3+EAF=180,2+3=90,即DAE=90,DE 是 ABC 的外接圆的直径;(2 )解:连接 OC,如图所示:设 O 的半径为 r,则 OD=OC=r,DG=r3 ,1=2, , ODBC,OGC=DGC=90,由勾股定理得:CG 2=CD2DG2 , CG2=OC2OG2 , 第 11 页 共 11 页CD2DG2=OC2OG2 , 即( ) 2( r3) 2=r232 , 25解得:r=5 ,或 r=2(不合题意,舍去),O 的半径为 528.【 答案】(1)证明:如图,连接 OA,OA=OB,GA=GEABO=BAO, GEA=GAEEFBC,BFE=90,ABO+BEF=90,又BEF= GEA,GAE=BEF,BAO+GAE=90,即 AG 与 O 相切(2 )解:BC 为直径,BAC=90,AC=6,AB=8,BC=10,EBF=CBA,BFE=BAC,BEFBCA, = =BFBABEBCEFACEF=1.8,BF=2.4,0F=0BBF=52.4=2.6,OE= = EF2+OF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