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课时检测卷(学生版B)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39017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课时检测卷(学生版B)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课时检测卷(学生版B)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钱塘湖春行赏析题一、阅读使至塞上 ,回答问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 ,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2.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 辽阔,路途的遥远。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 “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 塞的。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 “长河”指黄河。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3

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 ,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烽烟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D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4.下列各项中,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3、是(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第二联用“出” “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 “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了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5.“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6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7.尾联用典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

4、隐含在哪两个字中?8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9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10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二、 、阅读渡荆门送别 ,回答问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2.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 ,尾联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3.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 ,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4.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 “入”二字炼得好,请做一点赏析。

5、 6.展开想象,写出“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示的意境。三、阅读钱塘湖春行 ,回答问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颔联抓住了“争” “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3.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一句。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