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37358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单元检测卷(100分,90 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得 分一、选择题(每题 3分,共 36分)1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m/sC “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2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树影 C日食、月食 D海市蜃楼3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后,反射角为 30,则入射角为( )A10 B15 C30 D604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在他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C与平面镜的距离

2、逐渐变小 D与平面镜的距离逐渐变大5如图所示,在下列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6某同学进入泳池前以为池水很浅,踩下去后却有一种“踏空”的感觉,即水的实际深度要比看上去的深一些,其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路可逆7一凸透镜的焦距为 6 cm,若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 15 cm处,可得到(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8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9王派晚自习下课回家的路上,她发现某行人在路灯下经

3、过时,行人影子的变化情况应该是(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10如图所示为小明用透镜观察字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字与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 B此透镜只能成虚像C此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 D此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的镜头11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A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4、 D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2.如图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关于它们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A B C D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5分)13如图所示的漫画说的是一个成语,你知道这个成语吗?_;这个成语说明的光学原理是_。14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 A、B 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 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填“正立”或“倒立”)的。15如图

5、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_(填“左”或“右”)侧,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_。16永州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秀丽,园内严禁游客随地丢弃饮料瓶,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因为透明饮料瓶装水后相当于一个_镜,它对太阳光有_作用,可能引起森林火灾。17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小丽用焦距为 5 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当她把蜡烛放在位置 A时,光屏应向 M点的_(填“左”或“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调好后,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是倒立、_(填“放大” “等大”或“缩小”)的实像,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

6、_(填“放大镜” “照相机”或“投影仪”)上。18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 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 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筒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 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三、作图题(每题 5分,共 10分)19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如图所示,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 P点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 a所示。大雨将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 P点,请你在图 b中画出青蛙视野发生

7、变化后的大致情况。20.如图所示,是一枝菊花的花顶 S反射出的三条特殊光线 SA、SB 和 SC。其中,SA 平行于主光轴,SB经过光心,SC 经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三条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四、实验与探究题(每题 8分,共 24分)2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 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 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 O点,纸板 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_。(2)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_,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_。(3)纸板 ENF是用两块纸板

8、连接而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22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1)请在图中分别作出入射角(用字母 i表示)和折射角(用字母 r表示)。(2)为了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中正确的是( )A只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B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实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C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每次实验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

9、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2)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_(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3)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五、综合应用题(24 题 5分,25 题 10分,共 15分)24为了捕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对准看到的鱼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请你说明其中的物理道理。25小柯生日那天,爸爸送给他一架“傻瓜”相机(镜头焦距为 35 mm)。它不需要调焦(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

10、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就能拍照。这是为什么呢?小柯去请教老师。老师说:“你的照相机镜头可以看成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有一个定量关系。我告诉你公式,你自己算出一组数据,再看看吧。 ”小柯用公式算出了下列数据:物距和像距的变化(f35 mm)u(m) 0.1 0.5 1.0 1.5 2.0 2.5 3.0v(mm) 53.85 37.95 36.28 35.84 35.62 35.50 35.41u(m) 3.5 4.0 4.5 5.0 5.5 6.0 6.5v(mm) 35.35 35.31 35.27 35.25 35.22 35.20 35.18他还是找不到答案,但当他看

11、到说明书上“拍摄时,景物要在 3 m以外”的提醒时,一下子找到了答案。你知道“傻瓜”相机为什么不需要调焦吗?参考答案一、1.D2D 点拨:“小孔成像” “日食、月食”都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树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3C 点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D 点拨: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增大。5A 点拨:黑板反光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故 B错误;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 C错误;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底片上形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D错误。6C 点拨:池底

12、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所以水的实际深度要比看上去的深一些。7B 点拨:当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8C 点拨: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说明树梢的反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因此要将反光镜向下旋转。9D10D 点拨:图中通过透镜看到的字是正立、放大的像,应用了凸透镜成像时 uf 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故 A错误;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可以成虚像,也可以成实像,故 B错误;凹透镜是矫正近视眼的眼镜,故 C错误;此透

13、镜是凸透镜,u2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此原理来工作的,故 D正确。11A 点拨:由题中“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知,眼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是远视眼镜片。12A 点拨: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会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 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可见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正确,错误;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正确,错

14、误。二、13.一叶障目 光沿直线传播14同一直线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倒立点拨: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要通过 A、B 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物体通过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15左 60 点拨:如图所示,画出垂直于界面的法线,可以发现,入射角1903060,则反射角也等于 60。由图可知折射角21,故光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则界面左侧是空气。16凸透 会聚17左 缩小 照相机18凸透镜焦点 右 倒立三、19.解:如图所示。点拨:当井里灌满水后,光线照到水面会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光是从空气射向水,故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视野范围比

15、没有水时大。20解:如图所示。 点拨:对于凸透镜,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四、21.(1)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 (2)测量入射角和对应反射角的大小;反射角与入射角 (3)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点拨:(3)纸板 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而成,这样可通过将 FON纸板沿 ON向后折,观察 FON上是否能够发现反射光线,来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2解:(1)如图所示。 (2)C点拨:(2)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偶然性太大,A 错误;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实验,但得到的折射角是相同的,得不出客观的结论,B 错误;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测量每次实验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发现折射角随入射角变化的规律,可得到普遍性的结论,C 正确。23(1)照相机(或摄像机、摄像头) (2)近视眼镜(3)将蜡烛向上调节(或将凸透镜向下调节或将光屏向上调节)五、24.解:猩猩看到的鱼是水中鱼变浅的虚像,猩猩用矛刺向鱼的虚像,所以抓不到鱼。25解:用“傻瓜”相机拍照,当景物在 3 m以外时,物距变化时,像距变化极小,故在不调焦的情况下,得到的像仍然比较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粤沪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