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河南烩面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羊肉 B青菜 C小麦粉 D花生油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电线 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3下列物品废弃后可能会带来“白色污染”的是( )A塑料袋 B报纸 C玻璃瓶 D铝制饮料罐4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O(NH 2) 2BKNO 3CK 2SO4DCa 3(PO 4) 2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B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D水沸腾时
2、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称固体质量 C读液体体积 D稀释浓硫酸7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 )ANaCl、CuSO 4BCH 4、HCl CSi 、CO 2DAr、Au8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 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Bt 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t 2时,75g 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50g 水,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 25%的溶液9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正常雨水偏弱酸性原因: SO2+H2OH2SO4B
3、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C 2H3OH+3O2 2CO2+3H2O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NaHCO 3+HClNaCl+CO2+H2OD工业上用熟石灰制取烧碱: Ca(OH) 2+2NaNO3Ca(NO 3) 2+2NaOH10偏二甲肼(C 2H8N2)与 N2O4 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 COB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40%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生成 N2 和 H2O 的质量比为 14:911X、Y、Z 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
4、合要求的 X、Y、Z 依次为( )ACu、CuO 、Cu (OH) 2BC、CO、H 2CO3CCaO、Ca(OH) 2、CaCO 3DH 2O2、H 2、H 2O12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 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直接用各金属表示)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MgAlZn;AlMgZn; Al=Mg=Zn; Al=MgZn; Al=ZnMg; AlMg=Zn其中合理的个数为( )A5 个 B4 个 C3 个 D2 个二、填空题13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 78%的气体是 ;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其原子
5、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的 (填“最左边” 、“中间” 或“最右边”)15煤在空气中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 ;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化学方程式为 ;以上反应生成的酸能与碱中和,如果将 Cl2 通入到石灰乳中可制取漂白粉【有效成分 Ca( ClO) 2,化学方程式为 17葡萄糖酸锌(C 12H22O14Zn)中所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 .2015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是一种抗疟疾药,若 14.1g 青蒿素燃烧生成 33.0gCO2 和 9.9gH2O,则青蒿素中氧的质量与其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之比为
6、18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铜和硫酸锌的实验(1)X 的成分为 ;操作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加入 B 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三、简答题19盐酸除铁锈(Fe 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金属铝较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20以下是有关氨气(NH 3)性质的趣味实验(1)如图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当挤压胶头滴管并打开止水夹时,烧杯中的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 ,推测氨气具有哪些性质?(2)氨气与酸反应可生成铵盐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不接触),就有大量白烟产生,请
7、解释白烟产生的原因2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实验室用 KMnO4 制取 O2 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 或 C 装置均可作制取 CO2 的发生装置,B 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 B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3)若用如图 F 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 H2,请简述操作步骤22除去 NaCl 溶液中 CaCl2、MgCl 2、Na 2SO4 杂质的操作有: 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过滤, 加适量的盐酸;加过量的 Na2CO3 溶液(1)以上操作合理的而先后顺序为 (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2)请写出 B
8、aCl2 溶液与 Na2CO3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上述试剂中的 Na2CO3 不能用 K2CO3 代替,请说明原因四、综合应用题23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的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复分解反应发生后,生成物肯定不会是 (填“单质” 或“化合物” )(2)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点所示溶液为碱性bn 点所示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cp 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 NaCl 和 NaOHd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3)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均会变稀,这是为什么?(4)如图装置可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
9、B 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C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 A 装置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提示:Na 2CO3 溶液呈碱性)(5)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这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四氧化三铁反应来制取 25.2kg 铁,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是多少?2016 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河南烩面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羊肉 B青菜 C小麦粉 D花生油【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
10、】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羊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B、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C、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D、花生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故选 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电线 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
11、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铜用于制作电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
12、来3下列物品废弃后可能会带来“白色污染”的是( )A塑料袋 B报纸 C玻璃瓶 D铝制饮料罐【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废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解答即可【解答】解:废弃的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观察选项,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O(NH 2) 2BKNO 3CK 2SO4DCa 3(PO 4) 2【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13、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CO(NH 2) 2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B、KNO 3 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C、K 2SO4 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D、Ca 3(PO 4) 2 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B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考点】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
14、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混合物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进行分析;B、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进行分析;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进行分析;D、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冰块是固态的水,混合以后还是只有水这一种物质,故 A 说法错误;B、水的蒸发是指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 B 说法错误;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故 C 正确;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故 D 解释错误故选 C【点评
15、】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分子的基本性质纯净物的特征、水的电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称固体质量C读液体体积 D稀释浓硫酸【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测量容器 -量筒;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操作方法进行分析;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 左物右码”原则;C、根据量筒读数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闻气体气味的方法应为 “用手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飘入鼻孔”,而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瓶口直接闻,这样易吸入过多气体,
16、可能会使人中毒,故正确;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 左物右码”原则,图示操作错误;C、量筒读数要平视凹液面的最底部,故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 B【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了解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危害和误差7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 )ANaCl、CuSO 4BCH 4、HCl CSi 、CO 2DAr、Au【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
17、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甲烷、氯化氢分别是由甲烷分子、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硅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Ar 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氩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
18、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 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Bt 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t 2时,75g 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50g 水,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 25%的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B、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100%可知:溶解度相等则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甲的溶解度随
19、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可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据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图可知: 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正确;B、t 2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可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正确;D、t 2时甲的溶解度是 50g,即 100g 水中最多溶解 50g 甲,形成饱和溶液 150g,则 75g 甲的饱和溶液中有 25g 甲,加 50g 水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 100%=20%,而非 25%,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
20、其应用,溶解度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据相关知识分析解答即可9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正常雨水偏弱酸性原因: SO2+H2OH2SO4B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C 2H3OH+3O2 2CO2+3H2O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NaHCO 3+HClNaCl+CO2+H2OD工业上用熟石灰制取烧碱: Ca(OH) 2+2NaNO3Ca(NO 3) 2+2NaOH【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
21、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 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正常雨水呈酸性,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故选项错误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工业上用熟石灰制取烧碱利用的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Ca(OH) 2+Na2CO3CaCO3+2NaOH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
22、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0偏二甲肼(C 2H8N2)与 N2O4 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 COB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40%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生成 N2 和 H2O 的质量比为 14:9【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 X 的化学式;B、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
23、计算;C、分解反应为“ 一变多”;D、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解答】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3N2+2X+4H2O,反应前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2、8、6、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0、8、6、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 分子中含有 2 个碳原子和 4 个氧原子,则每个 X 分子由 1 个碳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 的化学式为 CO2;错误;B、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40%;正确;C、分解反应为“ 一变多”;错误;D、生成 N2 和 H2O 的质量比为: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河南省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3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