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上学期2019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26983 上传时间:2018-11-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上学期2019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上学期2019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上学期2019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上学期2019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上学期2019届高三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吉 林 市 2019 届 普 通 高 中 上 学 期 期 中 模 拟 考 试历 史 ( A)注 意 事 项 :1.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2、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本 卷 共 24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48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项 是 符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2018 北京东城期中考试)周礼记载:“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

3、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由此可见,在分封制下A按不同等级授予贵族土地B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结合C按血缘关系授予贵族土地D按封地全部面积征收租税2(2018 衡水中学检测)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A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 B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C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 D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3(2018 哈附中期中考试)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

4、,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这反映出秦代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B皇帝直接掌握了乡官的任命权C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D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4(2018 廊坊中学期中考试)唐代诏敕用黄、白麻纸书写。普通诏敕由中书门下省用黄麻纸书写,称为“外命”。而“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则不经中书门下省,由皇帝直接向下传达,称为“内命”。据此判断,“内命”的运行体制A提高了决策的合理性B凸显了皇权至高无上C使宰相相互制约平衡D规避了官吏擅权现象5(2018 汾阳二中期中考试)如下表主要反映出秦朝 以郡

5、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双轨制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唐朝唐太宗将全国划分为 10 个监察区,称为道唐玄宗时道成为正式行政区,形成道、府(州、军、监)、县三级制元朝 设置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县A古代中国地方行政诡秘多变和反复无常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C从秦朝到元朝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D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6(2018 中山一中模考)据明史卷七零选举志记载洪武三年诏云:“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这反映了A明太祖重视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B科举制度已影响到周边各国C明代官僚政治的影响进一步加强D科举入仕是当官

6、的唯一途径7(2018 福州中学联考)查士丁尼法典记载:有人雇佣金匠打造戒指,双方适用买卖契约还是雇佣契约?如果顾客提供金料,就是雇佣契约,如果金匠提供金料则是买卖契约。这说明罗马法A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B强调私有财产的神圣性C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D力图保护消费者的权益8(2018 长郡中学期中考试)雅典城市居民讥讽那些入城参加公民大会的乡下人。“穿的鞋子比脚大,大声嚷嚷。总是向路遇者问这问那:皮革多少钱?咸鱼多少钱?”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城邦并不具有宽容自由的文化环境B城居者鄙视乡下人参与民主政治C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条件并不对等D政治生活出现城市与乡村的对立9(2018 豫西中学期中考试)“13

7、 个新兴的州都刻不容缓地为自己制定了成文宪法。所有的宪法都遵循伟大的独立宣言所陈述的思想:一旦政府妨害这种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权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幸福而建立新的政府。”这表明独立之初的美国A邦联体制遭到各州的普遍抵制B迫切需要确立三权分立的行政机制C邦联国家的存在缺乏法律依据D亟待强化中央集权以摆脱政治危机10(2018 聊城中学期中考试)1689 年颁布的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 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次议会;1701 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顶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英国上述法案

8、的颁布突出表明A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B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C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D国王真正成为“虚君”11(2018 宁阳四中期中考试)1842 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开放五口通商,中外交涉剧增。“五口”成为外国人从事各种活动的法定地点,也成为中外交涉的法定地点。列强不同意与理藩院或礼部打交道,于是清政府于 1844 年设置了五口通商大臣。这表明清政府A仍坚持天朝上国传统体制B谋求与列强进行长期交涉C接受了西方现代外交的观念D建立了统一的常设外交机构12(2018 大同中学期中考试)下表为不同报刊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新闻来源地 报道的主要内容北京晨报青岛问题当以死争,被拘同学应宜营救,此罢课之第

9、二理由也天津大公报 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曹汝霖宅之焚烧日本大阪朝日新闻 北京烧打起排日学生的暴动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火烧曹汝霖宅是事件的导火线B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波及全国所有的大中型城市D学生展开盲目的排日行为13(2018 江淮十校联考)共产党宣言有 7 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 1872 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A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B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C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

10、动D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14(2018 名校联考)学者胡鞍钢将当代中国的核心决策机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称为“集体总统制”,而山东大学学者甄鹏撰文指出这一机构可称为“集体宰相”制。据此判断,这两种观点都认为中国在政治建设的新时期A实行了“集体元首”制度B重视解决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C重视借用传统政治制度D强调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地位15(2018 佛山中学期中考试)英国在 1950 年初承认了新中国,这是因为一方面英国在华商业利益集团基于上海、香港的现实利益,成为推动英国政府的压力集团;另一方面,英国政府认为中共与苏共区别很大,可以通过外交手段,防止中国彻底倒向苏联。下面表述正确的是A说明该时期

11、中国已经放弃“一边倒”战略B表明中国政府承认英国在华企业特殊利益C说明了英国政府参与“一五计划”的兴趣D表明新中国对外的根本政策是“独立自主”16(2018 临沂中学期中考试)冷战结束后,“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材料主要说明了A美国霸权地位已完全丧失B世界局势出现了动荡局面C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17(2018 哈附中期中考试)下图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艺术家创作的漫画,题为:“马歇尔化国家的关系”。该漫画意在指出马歇尔计划A对共产主义遏制终将失败B加剧了

12、冷战下欧洲的对立C构建集体安全体系的失败D使西欧国家丧失了自主性18(2018 复习卷)阅读下图,该图是列强在 18931928 年间在华设立的商行户数。对 18931928 年间这一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各国经济实力决定其在华的商行数B资本输出是此时期列强侵略的重要方式C我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的春天D该时期德国完全放弃在华侵略利益19(2018 惠阳一中期中考试)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 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 70左右。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的

13、废除D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20(2018 山东七校联考)19 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 1820 年的 45-55%降到 19 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 1929 年相比提高了 60%-100%。英美两国的做法A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B有利于调节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C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途径D刺激了各国的出口贸易21 (2018 名校联考)某一时期中央的一份文件指示要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经济。除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只许卖给国家收购机关以外,其他农产品和副产品,在完

14、成国家规定地交售任务以后,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这一时期是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大跃进”时期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22(2018 双流中学期中考试)2018 年 3 月 2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 600 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4 月 5 日,中国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 232 措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项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争端解决程序。中美贸易战中的某些现象说明A美国经济衰落趋势在不断加强B世贸组织是解决争端的唯一途径C经济一体化使贸易战不可避免D全球化背景下出现国家主权让渡23(2018 衡水中

15、学期中考试)黑格尔认为宗教改革的实质内容就是:人通过自己本身被规定,要去自由地存在。这表明宗教改革A打破了中世纪的宗教世界观 B推动了自由观念的发展C开启了欧洲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D结束了教会统治24(2018 柳州中学期中考试)浪漫主义文学在 19 世纪初主要宣扬脱离社会、逃避现实的颓废思想和复辟倒退的反动主张。到 30 年代前后,浪漫主义文学则注重宣扬个性解放,歌颂民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材料表明该文学流派A逐渐以想象为其特征B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C在发展中呈现融合性D其优秀元素逐渐丧失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必 考 题 和 选 考 题 两 部 分 , 共 计 52 分 。 第 25

16、 题 、 第 26 题 为 必 考 题 , 每 个 试 题考 生 都 必 须 作 答 。 第 27 题 第 29 题 为 选 考 题 , 考 生 根 据 要 求 作 答 。25(2018 莆田中学期中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材料一 1825 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不断扩大商品市场,增加廉价原料供应成了英国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英国国内旧的保护关税的制度问题则日益凸现起来。1776 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在此书中,他尖锐地抨击了重商主义的保护政策,提出以“自由贸易 “来代替以前的商业竞争1852 年,“国会以 468 票对 53 票正式通过

17、自由贸易原则“。同年,免除关税的货物达 123 种,以后 15 年,除茶、酒、可可外,其余关税一律免除。摘自李自更试论英国自由贸易故事政策材料二 从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中国在低关税条件下受到世界市场的制约和冲击作用开始凸显出来。低关税导致了大量商品进口,形成对国内的巨大冲去,一些与洋货直接对抗的手工业先后衰落,甚至破产淘汰。在国外商品冲击及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中国实业界开始探索抵御洋货,不让利益外流的振兴之道,因而,进口替代工业在竞争中相继兴起。近代状元企业家张謇提出的棉铁主义就是进口替代的体现。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国内棉纺织业纷纷筹建或扩建纱厂,而张謇兴办的大生纱厂规模尤大。

18、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确立自由贸易原则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12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形成低关税的主要原因,并对比中英两国低关税的不同点。(13 分)26(2018 上饶中学期中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时间 事件17-18 世纪清朝处于鼎盛时期;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19 世纪中后期两次鸦片战争,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

19、的领土。1900-1949 年清政府时期:签订辛丑条约,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北洋政府时期:签订“二十一条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国民政府时期:中国抗日战争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49-1978 年新中国成立第一年与十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0 世纪70 年代初国际社会兴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1978 年以来实施改革开放,陪续开放一些沿海城市;香港、澳门相继回归;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据中国近代史等整理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我国对外政策的历史变

20、迁,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27(2018 湖北七市联考)【历史一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材料一 19 世纪 60 年代,英国中等妇女是最受社会约束的阶层,她们也最先起来进行斗争。“妇女选举权全国联盟” 等妇女组织先后以各种方式进行斗争以争取普选权,但英国政府视而不见。一战爆发后,大量妇女听从英国政府劝说到工厂从事以前由男人从事的工作。1917 年俄国纪念国际妇女节直接引发了二月革命,后来的十月革命又催生了布尔什维克政权英国妇女争取普选权运动风声再起,1918 年英国下议院通过了人民代表法案,给予 30 岁以上、拥

21、有财产的妇女投票权。摘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等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关于妇女工作的部分文件时间 颁布机构 文件名 内容或结果1937 年 5 月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妇女与男子在选举和被选举权上享有平等的权利。1937 年 9 月 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关于边区妇女群众组织的新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妇女积极参加国防教育和识字运动,增加她们的救亡知识,提高她们的文化水平。1939 年 3 月 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妇女工作的决定等中国女子大学在延安落成,它先后培养了 1000 余名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妇女干部。1939 年 4 月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22、关于目前妇女运动的方针和任务的指示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的原则。1943 年 2 月 中共中央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陕甘宁边区妇女的生产运动逐渐走向高潮。(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后英国妇女获得投票权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以来英国妇女解放的特点。(7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妇女解放相比,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的特点,并分析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的历史意义。(8 分)28(2018 桂林中学期中考试)【历史一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材料一 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对条约的态度:“中国

23、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因为条约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本就符合施(夷狄) 之以恩惠的羁縻之道。60 年代后,英、美等国分头向清政府递交一项声明,对各省执行条约的状况表示不满,并向清政府提出警告。1864年,清政府刊印万国公法,对此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应用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1884 年,总理衙门表示:“惟我中国办事,均系十分遵约,一本万国公法而行。”至20 世纪初,驻俄公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材料二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本质上说。与中国在鸦片战争后被迫和列强签订的不

24、平等条约没有不同之处。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不遗余力地进行修约谈判。1910 年,日本向与其有现行条约关系的 11 个国家发出修约通知。1911 年,美国带头与日本签订新条约,随后有关国家也纷盼与日本签订条约,表述放弃关税协定权。经过 40 余年的努力,日本完成了修约的任务,彻底实现了关税和法权的自主和独立,与西方列强建立起了平等的国家关系。摘编自牛激淑萍近代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述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待近代条约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变化做出简要评价。(8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政府对待近代条约的态度。并简析日本能够完成修约任务的原因。(7 分

25、)29(2018 安徽中学联考)【历史一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梅贻琦,字月涵,1889 年生于天津。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沉着、稳重、持之以恒。他同时又深受西方教育思想的熏陶,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在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梅贻琦不仅追随蔡元培先生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思想,还会通中西,融西方通才教育思想于中国教育改革之中,不仅吸收、借鉴“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理念,还传承创新,将民主管理思想渗透到教育实践之中,且卓有成效。七七事变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所著名大学迁往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认为三校融合的基础是自由与民主的校风,在担任常委会主

26、席期间(西南联大的实际校长),梅贻琦在西南联大贯彻执行学分制,结合实际情况培养通才和专才。梅贻琦多方聘用专家学者,使西南联大师资力量雄厚,聚集了大批学术前沿的学者和专家。艰难条件下的办学经历,使梅贻琦摸索出极具实践意义的人才培养模式。摘编自王柏豫梅贻琦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梅贻琦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7 分)(2)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评价梅贻琦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8 分)2018-2019 学 年 上 学 期 高 三 年 级 期 中 考 试 测 试 卷历 史 ( A) 答 案第 卷1 【解析】由材料“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

27、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可知西周按等级分封土地,故 A 项正确;分封制下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等级而非血缘,故 C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诸侯在封地内有征派赋役的权利,故 D 项错误。【答案】A2 【解析】从材料来看,战国时期的变法通过改革选官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和加强君主集权等方式,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准备,故答案为 C 项。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秦朝统一后建立起来,排除 A 项;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排除 B 项;西周后期分封制

28、已走向崩溃,排除 D 项。【答案】C3 【解析】根据“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可知,乡里组织具有行政职能,根据“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可知,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D 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自治”,B 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根据“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可知,乡里属于地方行政管理组织,C 错误。【答案】D4 【解析】材料可知“内命”没有“经中书门下省”,说明没有经过三省程序集思广益,无法保证决策的合理性,排除 A;“内命”“由皇帝直接向下传达”,体现了皇帝独断专行,皇权至高无上,故选 B;

29、既然“内命”不经中书门下省,说明“内命”与宰相无关,不可能实现宰相相互制约平衡,排除 C;在专制皇权之下,不可能规避官吏擅权现象,排除 D。【答案】B5【解析】结合已学知识从表中可知,表中主要体现了从秦代到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演变,反映从秦到元中央与地方的演变趋势是:中央权力得到加强,地方越来越被削弱,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正确选项为 C。【答案】C6 【解析】材料表明为官者必须是参加科举中榜的人,进一步明确了以科举制为基础的官僚政治体系的地位,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官吏的来源,而没有体现官员的素质,故 A 项排除。材料强调明朝为官者的途径和方法,没有体现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故排

30、除 B 项。依据史实可知,科举制不是为官的唯一途径,还有比如皇帝恩赐等途径,故 D 项错误。【答案】C7 【解析】材料中对于“买卖契约还是雇佣契约”的规定说明罗马法秉承公平公正的思想,故 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法律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故 B 项错误;材料体现出的平等的理念,故C 项错误;材料不是保护消费者权益,是一种公平自然法思想,故 D 项错误。【答案】A8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雅典的城市居民瞧不起乡下公民,二者在经济条件和思想观念方面存在很大区别,反映出在古代雅典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条件并不对等。故答案为 C 项。A 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城市人对乡下人的行为方式不满,并非鄙视乡下人参

31、与民主政治,排除 B项;D 项说法夸张,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答案】C9 【解析】根据“一旦政府妨害这种人民的权利,人民就有权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幸福而建立新的政府”可知,独立之初的美国迫切期待强化中央集权,维护革命成果,摆脱政治危机,故D 正确;AB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13 个新兴的州都刻不容缓地为自己制定了成文宪法”表明“缺乏法律依据”说法错误,排除 C。【答案】D10【解析】材料中通过议会立法的原则逐步限制国王的权力,说明君主立宪制逐步走向完善,B正确;A 是 18 世纪初期;C 不符合材料主旨;D 是责任内阁制度确立之后。【答案】B11 【解析】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目的是将对

32、外交涉局限在“地方”,不让外国人进京,以符合中国传统体制,在清朝政府观念里,中国仍然是“天朝上国”,那些外国人只能与中国地方政府打交道,故 A 项正确;材料说明清政府不愿意与外国人打交道,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清政府仍然坚持“天朝上国”思想,故 C 项错误;清政府此时并没有建立统一的涉外机构,故 D项错误。【答案】A12【解析】“同学应宜营救”“学界之大举动”“排日学生”的信息说明五四运动中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B 正确;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A 错误;C 中“波及全国”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D 中盲目说法是日方观点。【答案】B13 【解析】据材料“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

33、。如 1872 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以得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不断的调整,体现了其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A 正确;BCD 均与材料主旨不符。【答案】A14 【解析】从材料中的命名上来看,无论是“集体总统制”还是“集体宰相制”都提出的是整体的概念,说明新时期重视的是权力集中的问题,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A 选项错误,与事实不符;C 选项错在没有体现原有传统制度的影子;D 选项与材料无关。【答案】B15【解析】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都愿意与

34、它们建立外交关系。故答案为 D 项。A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一五计划”是从 1953 年开始,C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D16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大国支配世界事务的霸权时代已经结束,也就是共同管理世界事务的时代已来临,这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结果,D 项正确。美国的霸权地位虽然已经衰落,但并没有完全丧失,A 项错误;B、C 两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答案】D17 【解析】由图片看出,马歇尔计划下,西欧国家受到美国的束缚,受美国控制,丧失了自主性,D 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关系,无法体现“对共产主义遏制”,A 错误;图片无法体现“冷战下欧洲的对立

35、”,排除 B;图片反映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达到扶植和控制西欧的目的,C 材料没有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D18 【解析】在华设立商户是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表现。从示意图中可知,在华设立的商行户数增加较快,说明外国对华资本输出数量增加较快,故选 B;日本和俄国在华设立商行较多,但经济实力并非最强,排除 A;我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的春天是在一战期间,时间不符,排除 C;德国在华设立了商行,总体趋势是增加,排除 D。【答案】B19 【解析】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租佃制不像北方发达,所以出现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较多,地主占有土地较少,故 B 项正确;材料出现的原因并不是小农经济

36、发展,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故 A 项错误;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废除,故 C 项错误;封建社会土地兼并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故 D 项错误。【答案】B20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上半期英国降低关税是为了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打开世界市场,这客观上使其他国家提高而关税;经济危机中,美国等国提高关税是为了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这又使其他国家纷纷建立了关税壁垒,故 A 项正确;这些做法不利于调节贸易纠纷,故 B 项错误;这不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有效途径,反而加重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故 C 项错误;关税壁垒减少了各国的出口贸易,故 D 项错误。【答案】A21 【解析】根据“除粮食、棉化

37、、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只许卖给国家收购机关以外,其他农产品和副产品,在完成国家规定地交售任务以后,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结合所学,1960 年,我国提出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经济,故 C 正确;1952 年国民经济恢复,当时存在农村集市,不符合题意,排除 A;1958 年“大跃进”时期,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不符合“恢复农村集市”“其他农产品和副产品,在完成国家规定地交售任务以后,都可以拿到集市上进行交易”,排除 B;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在交了国家农业税、集体提留外的产品可以自由买卖,D 不符合 “粮食、棉化、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只许卖给国家收购机关 ”,排除。【

38、答案】C22 【解析】“对从中国进口的 600 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体现出美国的贸易保护,结合所学,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下,为了享受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国家应在坚持国家利益原则的前提下,在适当的领域限制或让渡一些有浮动型的国家主权,故 D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美国经济衰落,A 错误;B 中“唯一途径”表述太绝对,错误;C 中“不可避免”表述过于绝对,错误。【答案】D23 【解析】从材料中的“人通过自己本身被规定,要去自由地存在”,可以看出黑格尔肯定的是宗教改革强调个人信仰自由,使人们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答案为 B 项。A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文

39、艺复兴运动已经开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潮流,排除 C 项;D 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B24 【解析】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A 项“逐渐”表述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呈现融合性”,C 项错误;D 项与材料相悖;无论是什么创作风格的文学都是源于生活,都受作者所处时代的影响,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故 B 项正确。【答案】B第 II 卷25(25 分)【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不断扩大商品市场,增加廉价原料供应”“尖锐地抨击了重商主义的保护政策”“以“自由贸易“来代替以前的商业竞争

40、”的信息从工业革命推动、重商主义弊端和自由贸易思想出现等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化水平等角度思考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条约内容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比较不同从主动性和被动型、经济发展和市场拓展等角度思考回答。【答案】(1)原因:工业化增强了英国商品的竞争力;拓展了经济发展外部市场的需要;重商主义的关税保护政策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自由贸易经济理论的推动。意义: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自由化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利于世界整体工业化水平的提高。(2)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关税主权。不同:英国是主动性低关税,中国则是被动性低关税;英国低关税是为了拓展市场,而中国

41、低关税则是被迫开放市场;英国低关税是自身经济发展的结果,中国低关税是外来冲击的结果。26(12 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对外政策的演变。从统计表的 17-18 世纪、1900-1949 年和 1978 年以来三个时间段的文字信息可提取出“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坚实后盾”这一论题。再结合表格中的信息和中国近现代对外政策的相关知识,阐述论题。【答案】示例论题: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坚实后盾。阐述:一战后中国虽作为战胜国,但由于中国国力薄弱,在国际上没有发言权,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二战时期由于中国经济落后,综合国力薄弱,雅尔塔会议

42、上美苏在没有中国参加的情况下要求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等。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 1997 年和 1999 年分别成功收回香港和澳门。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上中国越来越具有话语权。总而言之,弱国无外交,要不断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推动外交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27(15 分)【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背景:战前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妇女对国家的贡献;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特点:中等阶级妇女是这场运动的先锋;下层运动和上层改革相结合;通过立法保障妇女权益;妇女解放斗争具有长期性。(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特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妇女解放

43、与抗日救亡相结合;妇女解放运动的主体为广大农村妇女;涉及内容广泛。历史意义:提高了边区广大劳动妇女的地位;改良了边区的社会风气;有力地推动了边区建设,支援了抗战;增进了边区广大妇女对中国共产党政权的政治认同感。【答案】(1)历史背景:战前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妇女对国家的贡献;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回答其他答案,如政府迫于现实的压力等,可以酌情给分)特点:中等阶级妇女是这场运动的先锋;下层运动和上层改革相结合;通过立法保障妇女权益;妇女解放斗争具有长期性。(回答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2)特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妇女解放与抗日救亡相结合;妇女解放运动的主体为广大农村妇女;

44、涉及内容广泛。历史意义:提高了边区广大劳动妇女的地位;改良了边区的社会风气;有力地推动了边区建设,支援了抗战;增进了边区广大劳动妇女对中国共产党政权的政治认同感。(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28(15 分)【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待近代条约态度的变化、日本政府对待近代条约的态度和能够完成修约任务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待近代条约态度的变化,根据材料中的“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1864 年,清政府刊印万国公法,对此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应用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至 20 世纪初,驻俄公

45、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可以看出经历了从因对国际法的无知而漠视条约到有意识遵守、利用国际条约再到谋求修改不平等条约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评价,应当联系所学当时的社会状况,从一方面是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反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的见证,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被动融入世界、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对外关系的近代化和中国社会的进步等方面来回答。(2)日本政府对待近代条约的态度,根据材料中的“19 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经过 40 余年的努力,日本完成了修约的任务”等信息可以得出最初是被迫接受条约,后来开展谈判并完成修约。日本能够完成修约任务的原因,应当联系

46、日本的社会状况,特别是从明治维新带来的影响来回答。【答案】(1)变化:从因对国际法的无知而漠视条约到有意识遵守、利用国际条约再到谋求修改不平等条约。评价:清政府对近代条约由漠视、遵守到合理利用,一方面是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反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的见证。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被动融人世界,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对外关系的近代化和中国社会的进步。修约的诉求虽未能改变清政府屈辱外交的状态,但有利于防止不平等条约体系进一步扩展,客观上起到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效果。(2)态度:被迫接受条约;谈判并完成修约。原因:明治维新,日本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明治政府坚定的态度和灵活的外交;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矛盾丛

47、生;列强侵华,给日本修约提供了客观条件。29(15 分)【解析】(1)影响因素:根据“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同时又深受西方教育思想的熏陶”得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教育思想;根据“梅贻琦不仅追随蔡元培先生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思想,还会通中西,融西方通才教育思想于中国教育改革之中”得出借鉴蔡元培等近代教育家的思想,立足于实践,传承创新;根据“结合实际情况培养通才和专才”得出近代中国的社会环境。(2)评析:根据“不仅吸收、借鉴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理念,更能传承创新,将民主管理思想渗透到教育实践之中”得出民主管理,教授治校,有利于自由民主校风的形成;根据“贯彻执行学分制,结合实际情况培养通才和专才”得出实行学分制,有利于人才培养;根据“多方聘用专家学者,扩大师资队伍,使西南联大师资力量雄厚,聚集了大批学术前沿的学者和专家”得出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了学术和教育的发展和进步。【答案】(1)形成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西方教育思想的熏陶;借鉴蔡元培等近代教育家的思想;个人的努力及不断传承创新。(2)评析:其民主管理、教授治校,有利于自由民主校风的形成;其培养通才专才,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其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推动了学术发展与进步;推动了中国的教育近代化和中国新式教育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期中试卷 > 高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