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限时: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7 分)1. 2023 芝罘区期末 根据情境,补全对话。(6 分)小语:本学期我们领略了“_,风正一帆悬”“回乐烽前沙似雪,_”的自然风光;也体会了“_,应傍战场开”“ _,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思乡之情;还感受了“河流大野犹嫌束,_”的少年意气。小文:是呀,阅读诗歌也让我颇有感悟,好的诗歌会让我们受益一生。诗歌如涓涓细流,不舍昼夜,浇灌干涸的思想;诗歌如滚滚河流,汇聚智慧,编写时代的篇章;诗歌如_ _。(仿照画线句子,在后面横线处再续写一个句子)2. 2023 烟台蓬莱区期末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
2、项是( )(2 分)A.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句子中加点的“卖弄”,本来是贬义词,在这里当成褒义词用了。B.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尽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这句话没有语病。C.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这句话中的“是”是一个判断动词。D.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美丽、活泼。3. 名著阅读。(5 分)(1)2023 烟台蓬莱区期末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小题。(3 分)好大圣,即现本相,将金睛兽解了缰绳,扑一把跨上雕鞍,径直骑出水底。到于潭外,将身变作
3、A 模样。打着兽,纵着云,不多时,已至翠云山芭蕉洞口。叫声“开门!”那洞门里有两个女童,闻得声音开了门,看见是A 嘴脸,即入报:“奶奶,爷爷来家了。”那罗刹听言,忙整云鬟,急移莲步,出门迎接。这大圣下雕鞍,牵进金睛兽;弄大胆, 骗女佳人。罗刹女肉眼,认他不出,即携手而入。着丫鬟设座看茶,一家子见是主公,无不敬谨。中国古典文学善用“三”来叙述故事,使情节曲折,水浒传中有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有三顾茅庐的故事; 上面的文字出自西游记中的_的故事。孙悟空为了借宝贝,变成A 的样子,拿到宝贝后,又被A_所变的B_骗了回去。(2)2023 烟台招远期末 仿照例句,任选一题填空。(2 分)示例:读西
4、游记,我了解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路上经历的降妖除魔的故事,明白了要想做成事,就要不畏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到达到胜利的终点。A:读五猖会,我了解了_,明白了_。B:读二十四孝图,我了解了_,明白了_。4. 某班开展“与经典同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4 分)【活动一:品文化盛宴】2023烟台龙口期末阅读语段,完成练习。与经典同行,可以遇见美好,涵养性情。在朱自清的春中,我们听到鸟儿在弥漫着花香的空气里唱出婉转的曲子;在泰戈尔的金色花中,我们嗅到金色花在母亲做do 告时,悄悄散发出的芬芳;在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中,我们见证了纯朴热chn 的母亲让儿子的生命蜕变;
5、在莫怀戚的散步中,我们从日常su 事中体察出亲情的温馨;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在百草园玩耍,采食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似的覆盆子;在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中,我们从荒诞的情节中辨别人性的真伪(1)根据拼音写汉字。(3 分) do 告_ 热chn_ su 事_(2)给加点字注音。(3 分)婉转_ 攒成_ 荒诞_(3)“我们在百草园玩耍,采食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似的覆盆子。”这句话中,“我们”的词性是_,“玩耍”的词性是_。(2 分)【活动二:表深刻感悟】(4)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为其补出下联。(2 分)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下联:_【活动三:做兴
6、趣调查】(5)有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发起了关于阅读兴趣的调查,绘制了下面的表格。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2 分)中学生阅读兴趣统计表文学名著言情小说恐怖故事搞笑漫画很喜欢13%22%26%63%随便看看44%56%61%33%不喜欢43%22%13%4%我的发现:_【活动四:解图片寓意】(6)下图是“书香校园”活动的宣传标志,请结合构图要素说明其寓意。(不超过60 个字)(2 分)二、阅读(43 分)(一)2023 烟台龙口期末 古诗阅读。(4 分)朝饥示子聿宋陆 游水云深处小茅茨,雷动空肠惯忍饥。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八十到头终强项,欲将
7、衣钵付吾儿。【注释】子聿:陆游的儿子。茅茨:茅屋。昭代:政治清明的时代。强项:刚强,不肯低头。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首联写诗人的居住环境和食不果腹的窘况,“惯”字表明忍饥挨饿已成常态。B. 颔联诗人告诫儿子只有专心致志地读书,不受外界干扰,才是真正的求学;那些志趣不高的庸俗者所喜爱的诗,算不上真正的好诗。C. 颈联诗人感叹生逢政治清明的时代,但岁月虚度,因此心生愧疚,感到死后无颜见祖先。D. 尾联表达自己坚持理想,从未屈服低头,希望儿子也继承自己的思想和精神。6. 从本诗中的“外物不移方是学”和诫子书中的“夫学须静也”可以看出,陆游和诸葛亮都告诫儿子_
8、 _。(2 分)(二)文言文阅读。(12 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乙】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儒生不览,犹为闭暗,况庸人无篇章之业,不知是非,其为闭暗,甚矣!此则土木之人,耳目俱足,无闻见也。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故入道弥深,所见弥大。(东汉王充论衡别通)【注释】类:种类。鼻痈:鼻塞。篇章之业
9、:指读书经历。道:指先王之道。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1)不亦说乎 说( )(2)犹为闭暗 犹( )8.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学而时习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 可以为师矣 静以修身C. 温故而知新 故入道弥深D. 此则土木之人 故所见之物异也9.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 分)涉 浅 水 者 见 虾 其 颇 深 者 察 鱼 鳖 其 尤 甚 者 观 蛟 龙10.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11. 【甲】【乙】两文论述学习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
10、分析。(2 分)(三)2024 原创 现代文阅读。(9 分)消失的冰川对世界意味着什么樊晓武全世界的人类正在面临冰川消失的危机,而大多数人对此还茫然无知。根据一项新的研究,世界上的冰川萎缩和消失的速度比科学家想象的要快,按照目前的气候变化趋势,预计到21 世纪末,其中三分之二将消失。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的最坏情况下,到2100 年,世界上83% 的冰川可能会消失。这将使海平面上升166 毫米,而冰川损失量从38. 7 万亿吨到64. 4 万亿吨不等,这取决于地球变暖的程度,以及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数量。这意味着全世界超过1000 万人将生活在海平面以下。冰川的消失不仅仅会导致海平面的上
11、升,人类还会失去从阿拉斯加到阿尔卑斯山、珠穆朗玛峰的标志性冰雪覆盖景观。对于阿尔卑斯山或冰岛这样的地方,冰川是这些景观的重要部分。当冰川消失,这些地方也失去了灵魂。自20 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许多冰川都在迅速融化。人类活动是这一现象的根源。具体来说,自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使全球温度升高,导致了冰川迅速融化、退缩。即使我们在未来几十年内大幅遏制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冰川的三分之一以上也会在2100 年之前融化。今天北极最古老、最厚的冰层中有95% 已经消失。科学家预测,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不受控制地上升,海洋和空气温度继续迅速上升,北极可能在2040 年夏季无冰。冰川融化加剧了
12、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又增加了海岸侵蚀和风暴潮,因为空气和海洋温度变暖会产生更频繁和更强烈的沿海风暴,如飓风和台风。目前,格陵兰岛的冰盖的消失速度是2003 年的4 倍。格陵兰岛和南极的冰盖未来融化的程度和速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海平面上升的程度。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增加,预计到21 世纪末,格陵兰岛的冰盖的融化速度将翻一番。令人震惊的是,如果格陵兰岛的所有冰层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6 米。今天,北极的变暖速度是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两倍,那里的海冰每10 年减少10% 以上。随着冰的融化,更多的海洋区域开始出现,破坏了正常的海洋环流模式。研究表明,极地涡旋更频繁地出现在北极以外,因为北极和热带
13、地区的空气变暖和海洋温度上升共同导致了洋流的变化。随着海冰和冰川融化,海洋变暖,洋流将扰乱全球生态。首当其冲的是渔业,温暖的水域改变了鱼类产卵的地点和时间。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还包括对珊瑚礁的破坏和海洋食物链的重塑。冰川融化还会导致更多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如洪水、干旱、风暴、台风等,沿海地区将继续面临上百亿元的灾害损失。冰川融化也会影响淡水资源的供应,加剧水资源的紧缺和不平衡。除了人类,动物的生存也受到极大影响。在北极,随着海冰融化,像海象这样的野生动物正在失去家园,北极熊在陆地上待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多的地方冰层变薄,无法承受北极熊的体重,它们为了觅食,要么绕道,要么下海。北极圈内人类定居的
14、地方出现北极熊觅食的情况也变得更频繁,有人认为海冰融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北极熊在自然环境中按原来的方式越来越难找到食物了。冰川融化对植物的影响也很大,一些高山植物会因为温度升高而失去适应性,而一些低地植物会因为水资源减少而受到干旱的威胁。许多物种将面临栖息地的减少,生态系统的平衡将被打破。鱼类、鸟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将失去主要的觅食和繁殖场所,导致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大众科学2023 年9 期,有改动)12. 文章主要介绍了冰川消失之后将会产生海平面上升、_、_、_、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等后果。(3 分)13. 第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_和_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格陵兰岛的冰盖的融化速度之快,以及它
15、的融化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2 分)14. 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面加点词的作用。(2 分)海洋和空气温度继续迅速上升,北极可能在2040 年夏季无冰。15.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文章第段,说说冰川融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并谈谈我们应如何应对冰川的极剧融化。(2 分)联合国相关报告显示,自1750 年以来,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大气圈、海洋圈、冰冻圈和生物圈均发生广泛而迅速的变化。尤其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了大量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这些气体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热量,导致地球温度升高,进而导致冰冻圈退缩。所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仍是减缓气候变暖、减
16、少冰冻圈退缩的主要途径。(人民日报2023. 08. 17)(四)2023 龙口市期末 现代文阅读。(8 分)不给自己偷懒的借口张 正快下班的时候,窗外飘起了小雨,我不时抬头看窗外,又走到窗前,看楼下马路上的行人是否都撑起了伞,这场雨,让我犹豫该不该完成运动计划。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中断过运动,怎么可以在这个月的开头,为自己找一个看似合情合理实则偷懒的借口呢?雨似乎不是很大,我不再犹豫,决定下班后,还是去老地方活动一下。到了活动场地,天空时断时续、似有似无地飘着雨丝,丝毫不影响我的运动。等到四周路灯亮起来,我完成了日复一日的全部运动项目。每天,我都给自己制订一份“菜单式”运动计划,完成了运动项目
17、,就算打了卡。我庆幸,今天我没有偷懒,因为这场小雨,我差一点儿为自己找到偷懒的借口。人若是想偷懒,总能为自己找到各种各样巧妙的借口,比如,天气的原因,除了下雨,还可以是刮风、寒冷、有雾霾;也可以借其他原因,比如有点儿累了,有点儿感冒,今天有会议、有饭局,老家来了亲戚只要想偷懒,不愁没有借口。不光运动健身如此,平时读书、写作,做任何事情,人都可能惰性发作,因而不去做,或拖延下去。一本厚厚的书摆在面前,想一口气“啃”掉它,心里难免生出畏惧:哪有那么多时间啊!什么还没做,借口先有了。其实,有空翻两页,没空也挤点儿时间翻两页,长年累月坚持做,就是很好的读书习惯。每天读一两篇三五千字的短篇小说,欣赏三五
18、篇一两千字的散文,花费不了我们多少时间,等饭吃的工夫、上厕所的时间就能做到。每次有灵感跳进脑海,我也会在心里进行一场比较激烈的思想斗争:立即动笔写出,还是先记下,等有了大块时间,静下心来再写?有一次我选择了后者,等下笔时灵感已烟消云散。看,一个想偷懒的借口,让我失去了一篇好文章,多可惜。这之后,每次有灵感,我都会尽快付诸笔端。做事情,不要给自己偷懒的借口,实在精神疲倦、意志消沉,也要鼓励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这辈子,如果我们还能做成一点儿事,不是我们有多聪明或能力有多强,而是我们沿着自己选择的路,一直坚持在走,不偷懒,不拖延。牛顿有句名言:“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他会告诉你,
19、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跌倒了,受挫了,疼痛了,我们会有更多偷懒的借口,我们实现目标的希望,会一点儿一点儿被这些借口吞食。成功的理由只有一个:坚持!永不言弃,才会有最终的胜利。任何借口,都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不给自己任何偷懒的借口,就是给走向成功多增添一线希望。(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23 年8 期,有改动)16. 作者写了自己的哪两件事来说明不能给自己偷懒的借口?(2 分)17. 第段引用了牛顿的名言,有何作用?(2 分)18. 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本文的论据的一项是( )(2 分)A. 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个水池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
20、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水池称为“墨池”。B. 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大腿来使头脑清醒。这是历史上“锥刺股”的故事。C. 车胤是晋朝人,他因家贫没钱买灯油,夏天晚上用白绢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的微弱之光学习。D. 著名学者黄侃读书非常认真。有一次,他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看到他后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19. 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 分)任何借口,都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五)2023 佛山期末 现代文阅读。(10 分)喜鹊在枝头魏丽饶寒冬腊月走在北京的山路上,
21、一颗野果,带我进入一个鸟的世界。这次来北京出差的目的地,是市郊的一家壁纸厂。原本客户安排车子到地铁站接,我执意自己前往。下车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颇为偏僻的地方。放眼空荡荡的山间公路,数百米之内无人无车,只有刺眼的阳光洒在路面上。道路两旁是山,山后面还是山。按照导航提示,还有约两千米的路程,我原地小跳了一阵让身子暖起来,趁热赶路。空气很冷,山间静幽幽的,只有行李箱在路面上滑出闷声闷气的隆隆响。突然不知从哪儿飞来一只黑白相间的喜鹊,它落在我前面不远处,轻巧地跳跃着往前走,时不时回头看我一下,喳喳叫两声。“花喜鹊,喳喳喳,知道你娘在哪嗒。”这是小时候村子里流行的歌谣,我不知是在心里想着还是已经念出了声
22、儿,喜鹊跳得更欢了。有这样一个可爱的伙伴,我一时忘记了疲惫和寒冷。这是一只极有分寸的可爱生灵,它不紧不慢,始终和我隔着一段距离,但又保持互动。我下意识地放慢脚步,让行李箱的动静尽可能轻缓,生怕把它吓走。但喜鹊似乎并不领情,转过身别着小脑袋不解地看我一眼,然后扯开翅膀倏地飞走了。我心头顿时一阵失落。回望来路,不知不觉间,已经将下车的站台落在了另一座山头。 “喳,喳喳,喳,喳喳喳”一连串喜鹊叫声从不远处的树林里传来,像是在空寂的山林里点燃一挂炮仗。这叫声不依不饶,我停,它也停,我走,它又起。刹那间,一道黑影从我眼前划过,又一只喜鹊落在三五步开外的柏油公路上,也是黑白相间,但我不确定它是不是刚才的那
23、只。这次它动作轻灵且友善,很快我便明白了它的心思,是想带我去一个地方。在那里,矗立着一棵我所见过的最大的柿子树。枝头几乎不见树叶,沉甸甸的果实将树枝压得很低。深冬时节,柿子已经熟透,在阳光下像一只只点亮的红灯笼,明媚,生动。这里是鸟雀的乐园,有喜鹊、白头鹎,还有一些鸟儿我叫不上名。它们的歌声此起彼伏,交织一片。那只花喜鹊不再理我,而是全神贯注于枝头的一颗红柿子上。它的动作不慌不忙,很有章法。先是站在旁边的树枝上观察一阵儿,挑个满意处,一口啄进去,又啄一口。连啄四五下,再把喙埋进果肉深处,美美地吸食一通。然后抽身出来跳到另一根枝上,瞅准柿子的另外一面,如法炮制。渐渐地,它便有些忘我了,脑袋已经顺
24、着柿子转了半个圈儿,仍不肯松口。直到整颗果子吃得只剩下小半个壳儿,它才像打完一场胜仗似的,酣畅地歇口气儿,果断转移了阵地。如是观察几次,我才明白鸟雀们对一颗野果的良苦用心。它们之所以分两头入手,又四面夹攻,是为了让果子在被啄食的过程中保持平衡,防止掉落。嗬,多么聪明的小家伙! “姑娘,你这是干什么呢?” “看鸟。”回话的同时,我不舍地收回视线。一位戴针织厚帽子的老人,从更深的树林里走出来。从他臂上戴着的袖章得知,他是这片山林的防火员。老人很和善,也健谈。他大概早看出了我的心思,便从树上的柿子说开去。原来,这片山上有很多柿子树,每年结了果子几乎无人采摘,就任由其自然生长、掉落。即便是沿公路边的树
25、,有人来摘柿子的时候,也会特地在枝头留下一部分。 “为啥?” “留给鸟儿们过冬。”说这话的时候,老人的眼神慈祥而温柔。我的心为之一动,进而联想到一树枇杷。我以前工作的地方,在上海康平路上的一幢老洋房内。跨进黑色铁栅栏门,院角有一棵不小的枇杷树。每年五六月份,一串串鹅黄的枇杷果攀墙而出,令人垂涎。眼看着果子日渐成熟,院主人却从不急于采摘,而是悠然地坐在二楼的阳台上,静看鸟儿们你来我往争相分食。原来,这才是一颗果子在大自然中自得其所的方式。人类的友善,让鸟儿亦通人意。刚下车我便得到一只喜鹊的陪伴和热情,该是一种幸运,也许它正将我引向一帆风顺,心下对这次出差的任务也充满了信心。老人伸手摘下一颗柿子递
26、给我:“姑娘,尝尝?”我迟疑了一下,有点儿不好意思。 “尝一个。不然你咋知道鸟儿们吃的是什么滋味儿!”从柿子树上落下来的阳光,斑斑驳驳照在老人的脸上,他笑得那么爽朗。在那张热情的笑脸里,我恍然感受到了鸟儿的心情。(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20. 一只鸟的出现,牵动着“我”的情思。请在横线上填写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3 分)疲惫寒冷时的郁闷喜鹊出现时的_喜鹊飞离时的_复见喜鹊时的_人善待鸟儿时的感动得到老人关爱时的温暖21.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 分)先是站在旁边的树枝上观察一阵儿,挑个满意处,一口啄进去,又啄一口。连啄四五下,再把喙埋进果肉深处,美美地吸食一通。然后
27、抽身出来跳到另一根枝上,瞅准柿子的另外一面,如法炮制。22. 第段从记叙顺序上看属于_。(2 分)23. 结合本文及【链接材料】,简要谈谈你获得的启示。(至少两点)(2 分)【链接材料】韩国北部的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农民们总会在枝头留下一些熟透的柿子。一些游人经过这里时说,这些又大又好的柿子,不摘真可惜。农民们则回答,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留在树上的柿子吸引了许多过冬的喜鹊,它们直到春天也不肯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这一年柿子的丰收。三、写作(50 分)24. 2023 莱阳市期末 请以一样的_,不一样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
28、外);不少于500 字;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答案一、积累与应用1. 潮平两岸阔 受降城外月如霜 遥怜故园菊 不知何处吹芦管 山入潼关不解平 熊熊烈火,燃烧激情,照亮前行的路2. B 【点拨】这句话有语病,语序不当,应改为“以便尽早发现、干预和制止欺凌行为”。3. (1)三调芭蕉扇 A:牛魔王 B:猪八戒(2)示例:A:鲁迅儿时看迎神赛会前被父亲逼着背书的情形 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B:鲁迅读“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的感受 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4. (1)祷 忱 琐(2) wn cun dn(3)代词 动词(4)示例一:读好书创造精彩人生示例二:品名著提升道德修
29、养【点拨】上联“阅经典”为动宾结构,可对“读好书”“品名著”等;上联“传承”为动词,可对“创造”“提升”等;上联“文化瑰宝”为偏正结构,可对“精彩人生”“道德修养”等。(5)示例:中学生倾向于阅读消遣性的读物,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兴趣不高,且阅读缺乏目的性。【点拨】本表反映的是中学生阅读兴趣,从表格中的数据来看,大多数的中学生喜欢看“搞笑漫画”,不大喜欢看“文学名著”;有很大一部分中学生阅读缺乏目的性等。(6)示例:毛笔书写的“人”字像打开的书,三本打开的书构成“众”字,繁体字“書”的印章图案点缀其间,寓意人人读书,开卷有益。二、阅读(一)5. C 【点拨】C. 颈联“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
30、辞”的意思是“我虽然生在政治清明的时代,虚度了几十年,但死后见到先人还是有话可说的”,诗人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而努力奋斗。这两句诗,实际上是诗人教育儿子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故选C。6. 示例:学习要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点拨】“外物不移方是学”的意思是“不为外界的人或事干扰,才是真正的求学”;“夫学须静也”的意思是“学习要静心专一,屏除杂念”。可据此概括作答。(二)7. (1)同“悦”,愉快 (2)尚且8. D 【点拨】A 项中的两个“而”分别为“连词,表承接”和“连词,表转折”;B 项中的两个“以”分别为“介词,凭借”和“连词,表目的,来”;
31、C项中的两个“故”分别为“名词,学过的知识”和“连词,所以”;D 项中的两个“之”都是“助词,的”。9. 涉浅水者见虾/ 其颇深者察鱼鳖/ 其尤甚者观蛟龙10. (1)懂得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喜爱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以某种学问和事业为快乐的人。(2)足迹到过的地方不同,所以人见到的东西也不一样。【点拨】重点词语,(1)句,知,懂得;者,的人; 好, 喜爱, 爱好; 乐, 以 为快乐;(2)句,足,足迹;殊,不同;故,所以;异,不同;也,表解释。11. 【甲】文孔子从学习方法、兴趣两个方面来论述学习。【乙】文王充则论述了博览群书的重要性。【点拨】【甲】文中的“学而时习
32、之”“温故而知新”阐述了复习对学习的重要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与思要相结合,这两者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乙】文中,作者认为不博览群书,就不能识别各种事物,就不懂得是非,就会闭塞不明。据此概括作答即可。【乙参考译文】人不博览群书,不通古今,不能识别各种事物,不懂得是非,就像眼瞎、耳聋、鼻塞的人一样。儒生不博览群书,尚且闭塞不明,何况俗人没有读过书,不知道是非,他们就更闭塞不明了!这就是泥塑木雕的人,耳朵眼睛都齐全,就是听不见看不见。蹚过浅水的人能看见虾,蹚过较深的水的人能看见鱼鳖,到过深渊的人能看见蛟龙。足迹到过的
33、地方不同,所以人见到的东西也不一样所以掌握的先王之道越深刻,见闻就越广博。(三)12. 扰乱全球生态 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 影响淡水资源的供应【点拨】本题考查概括主要内容。第段介绍了冰川融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第 段介绍了冰川融化对全球生态、气候、水资源等方面的影响,第段介绍了冰川融化对动植物生存的影响。作答本题,只要将第 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取出关键性的词句进行填写即可。13. 作比较 列数字【点拨】从第段中的“格陵兰岛的冰盖的消失速度是2003 年的4 倍”可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从“全球海平面将上升6 米”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4. “可能”表示估计,不很确定,起限制作用,说
34、明了如果海洋和空气温度继续迅速上升,北极将在2040 年夏季无冰的可能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点拨】先指出“可能”的意思,即表示估计,不很确定;再说明它的作用,起限制作用;最后结合语境进行分析,该词说明了在目前情况下,北极到2040 年将出现夏季无冰现象的可能性,语言表达上准确、严密。15. 根本原因: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应对措施: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点拨】根据第段内容可概括出冰川融化的根本原因,再根据此段及所给材料可知,是因为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全球气温升高,因而要应对冰川的极剧融化,必须做到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四)16. 没有因为下雨而中断运动;因为偷
35、懒而失去了一篇好文章。【点拨】第一件事,将第 段概括一下,即可得出,没有因为下雨而中断运动;第二件事,第段举了自己写作的事例,写自己有一次有了灵感,但因偷了会儿懒,等写的时候,灵感已经消失了,结果失去了一篇好文章。据此可得出:因为偷懒而失去了一篇好文章。17. 引用牛顿的名言,有力地证明了任何时候都不能给自己寻找偷懒的借口。【点拨】引用名言属于道理论证,牛顿的话说明要成功就必须在跌倒的时候爬起来,继续努力,坚持下去;再结合后面的内容,如果偷懒,目标就会被吞食可知,这句名言,有力地证明了任何时候都不能给自己寻找偷懒的借口。18. D 【点拨】黄侃的读书故事,说明了他读书专心,与本文论点关系不大。
36、19. 示例: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借口比作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形象地说明了在人生路上,不能找借口,否则,就会阻碍你的发展。(五)20. 惊喜(欣喜) 失落 愉悦(喜悦)21. 示例:一连串的动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喜鹊享受美食时的专注惬意,表现了喜鹊的聪明可爱,表达了“我”对喜鹊的喜爱之情。【点拨】根据前文“那只花喜鹊不再理我,而是全神贯注于枝头的一颗红柿子上。它的动作不慌不忙,很有章法”可知,这几句话写出了喜鹊在枝头吃柿子的独特情景。运用了一连串的动词,“站” “观察”“挑”“啄”“埋进”“吸食”等,写出了喜鹊享受美食时的“章法”:动作连贯、不慌不忙、投入忘我;特别是三个“啄”字,更体现
37、出喜鹊“吸食”柿子时的惬意和享受;“抽身出来如法炮制”则表现了喜鹊的聪明可爱,蕴含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之情。22. 插叙【点拨】第段写“我”由花喜鹊吸食人们给它们留下的柿子联想到上海老洋房内的情景,所以此段运用的是插叙。23. 示例:(1)我们要爱护鸟类(动物),让鸟类(动物)与人类和谐共生。(2)鸟类(动物)也有自己的生存智慧。(3)鸟类(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与鸟类(动物)要互惠互利。(4)鸟类(动物)亦通人意,要学会与鸟类(动物)做朋友。三、写作24.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第一,审题。明确自我成长类。抓关键词:“一样”和“不一样”,“一样”是相同之意,“不一样”是不同之意;“我
38、”交代了要用第一人称写作。通过关键词可知,在前后相同的某个地方或某个事物面前,“我”呈现的状态不一样。由此,我们可以将本道作文题归类为成长类主题。第二,补题。明确成长的时空圈。感知题意后,要在横线上补充词语,补充的词语可以表示具体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抽象的事物。例如,时间:春天、清晨;地点:教室、舞台;事物:夕阳、紫藤萝;事件:旅行、阅读。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选取一个你熟悉的,最擅长写作的内容补充文题。例如,一样的舞台,不一样的我。第三,立意。明确自我成长中心。例如:写真情,一样的中秋,“我”用明月表达亲情,展现自我成长。写梦想,一样的舞台,为实现梦想,“我”克服困难终进步。第四,文体。虽然题目
39、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但结合初中阶段的写作训练与题目本身,写记叙文较易把握。在具体写作中,需要兼顾两个分句的内容,后一个分句“不一样的我”是写作的重点。例文:一样的教室,不一样的我坐在熟悉的教室里,时光在飞快地流逝,如河流一般一去不复返。转眼间我已经是一个即将中考的大姑娘了。回忆如一个巨大的沙漏,一幕幕情景慢慢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之前,我是一个说话声音很小很内向的人,我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总是一个人孤单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老师问的问题,即使我会我也不举手。直到有一次,我终于鼓起了勇气,颤颤抖抖地举起了手,“祸不单行”,老师又偏偏叫了我的名字,我慢慢地站起来,感觉全班三十多双眼睛都在盯着我。
40、我没想到老师会叫我,原本在心里想的胸有成竹的答案,一下子忘得一干二净。我的手紧握着衣角,手心里出了许多汗,脸上觉得火辣辣的。同学们见我不出声,迫不及待地想说出答案,但老师“嘘”了一声,同学们原本就在嘴边的答案又咽了回去。“别紧张,慢慢来,我相信你可以的。”老师温柔的话语在我耳边响起。我抬起头看着老师,老师微笑地朝我点了点头,我感觉像有一束光照了过来,我的紧张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我大声地说出了我的答案,期待地看着老师,希望得到她的肯定。老师欣慰地笑了,并示意我坐下。课后,老师让我去她的办公室,想让我做她的课代表,鼓励我说:“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你看,你今天在课上回答得不是很好吗?”老师的一番话打动了我。之后,我变得不再内向,不再胆怯。一样的教室,不一样的我。现在的我,有了一群好朋友,不会感到孤单;现在的我,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现在的我,活泼乐观开朗我变成了一个不一样的我,这一切都是因为您!谢谢您!我的老师。点评 以前的“我”,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孤单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上课也不举手回答问题;现在的“我”,有一群好朋友,乐观开朗,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我”的变化,是在“一样的教室”里,是在老师的鼓励下发生的,“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文章描写细腻,真实,生动,很好地突出了“我”的变化。第 19 页 共 1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