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历史试题(全卷共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随着一声炮响,一纸条约的签订,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一声炮响”和“一纸条约”分别指的是()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C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21861年,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写到:“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雨果谴责的“两个强盗”是()A英国和美国B日本和俄国C英国和法国D八国联军3太平天国运动是“人间天国梦”,此“梦”并非洪秀全一人之梦,
2、而是当时苦难中的农民阶级共有之梦。下列文献最能体现“共有之梦”的是()A劝世良言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中华民国临时约4与下面这组中国近代史图片内容最吻合的口号是()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5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致远舰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他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他是()A左宝贵B邓世昌C徐邦道D丁汝昌6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维新变法运动的浪潮,而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A百日维新B洋务运动C公车上书D甲午战争7“巨额赔款为前
3、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材料所述应是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8下面是一位伟人的生平,这位伟人是()时间事件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1912年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李鸿章B康有为C孙中山D毛泽东9新文化运动全方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新青年B劳动音C民报D劳动界10以下图片见证的历史事件是()A上海强学会的成立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D五四运动11下表是鸦片战争前后中
4、国对英国主要进出口货物征税情况变动对照表(部分),出现这种变动与下列哪一条约有关。()分类货物名称单位1838年税率(%)新税率(%)出口土丝担15.0810.00肉桂担5.140.75进口羽纱丈0.830.07檀香木担2.150.05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望夏条约D辛丑条约12下面是统编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某单元的目录。该目录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3以下史实反映了晚清政府外交的历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
5、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ABCD14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而之后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变化()A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B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C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D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1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中国人认真地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作出反应,并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体现这种“社会思潮”的主张是()A“师夷长技以自强”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C“变者天下之公理也”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16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这两场战争
6、分别指()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C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7“史实”和“史论”是历史学科常见的构成要素,前者是客观的历史事实,后者是人们针对史实做的评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A1839年6月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集中销毁B辛亥革命是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C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D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18对下图解读最准确的是()A沙皇俄国的势力范围主要在长江流域B英法等国侵略势力开始深入长江流域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列强掀起争夺利权瓜分中国的狂潮
7、19为开展专题复习,九年级某班学生整理了以下学习卡片,据此判断复习的主题是()事件领导阶级/阶层主张/口号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自强求富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先进知识分子民主科学A实业救国B民主共和C救亡图存D维新改良20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慈禧太后不顾一切地扼杀了一场旨在进行“现代化的尝试”。这场“现代化的尝试”()A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B对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C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21下面表格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1885年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1900年天津保卫战聂士成壮烈殉国A中国
8、开始近代化的早期探索B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外来侵略C清政府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D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22下图是湖南学生李鸿樾的研究生毕业证书。据此判断他毕业于公元()A1924年B1925年C1926年D1927年23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于1949年”材料中第二次“革命”()A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际地位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2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袁世凯称帝护国战争二次革命宋教仁遇刺ABCD251
9、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生入学。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收取女学生读书。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B男尊女卑格局彻底消失C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的发展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6“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没有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就很快把重点转到发动武装起义上来。这是它的优点,但也带来弱点:缺少一场足够力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作为先导。”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A辛亥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补课D辛亥革命为五四运动提供思想指
10、导27下面示意图中,*处代表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D京汉铁路工人罢工28“学生罢课半日,政府不惟不离,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文字说明五四运动中()A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B共产党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C无产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D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29“不把皇帝拉下马,历史就不能前进,目前的问题是:皇帝下了马,历史依旧徘徊不前。”“历史徘徊不前”体现在()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废除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D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30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
11、劫难。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上述材料意在阐明()A近代中国人民苦难的根源B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C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要性D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意义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题,共40分)31某历史社团围绕“中国近代化探索”开展研究性学习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照片湖北军政府旧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青年杂志一卷一号目录“明定国是”诏书北京大学红楼旧址(1)史料按表现形式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和图像史料等。将上述史料进行分类。(只填序号);属于
12、文献史料:_。属于实物史料:_。属于图像史料:_。(2)请你帮助历史社团整理上述史料,将表格中BCD处补充完整。(C.D处只用填序号。)研究主题史料相关史实中国近代化探索“器物”篇C_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探索“A.”篇_戊戌变法_、_辛亥革命中国近代化探索“B.”篇D_新文化运动A_;B_;C_;D_。(3)从上述史料中任选一项,说明其与研究主题、相关史实的关系。(仿照示例完成,不得选用示例中的史料)。示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是辛亥革命的成果。3219世纪,中华民族带着屈辱、彷徨和困惑步入近代。面对国家危亡,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努力从未停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
13、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材料三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
14、学,写出“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的名称。(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革命的目的。并写出他为此目的进行的探索。(举两例)(3)据材料三描述,指出是哪一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说“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学习中国近代史给你带来了哪些的启示。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关键词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任选三个关键词,提炼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语言科学。)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
15、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80年里,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先后聚焦于仿照西方船坚炮利、取法民主制度以及进行思想启蒙等方面,希望通过向西方寻找真理发现救国救民的出路。但是,一切努力都失败了。摘编自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四个向度(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所起的伟大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从近代中国革命历程中,我们能获取哪些历史经验?参考答案1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16、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一声炮响”和“一纸条约”指的是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2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宫”指的是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入圆明园。这里富丽堂皇的建筑和琳琅
17、满目的珍宝让侵略者惊呆了。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放火烧了圆明园,C项正确;题干描述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因此美国、日本、俄国与题意不符,A项中包含美国,B项中包含日本和俄国,排除AB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此梦并非洪秀全一人之梦,而是当时苦难中的农民阶级共有之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天朝田亩制度最能体现“共有之梦”,B项正确;洪秀全受劝世良言影响,接受西方基督教思想而创办了
18、“拜上帝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资政新篇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与农民的愿望不符,排除C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有实际的约束效力,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工业,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兴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
19、湖北织布局等,A项正确;变法图强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口号,排除B项;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口号,排除D项。故选A项。5B【详解】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94年,中日两国在黄海大东沟海面展开激战,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在炮弹用尽的情况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被敌鱼雷击中,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B项正确;左宝贵参与的是平壤战役,排除A项;徐邦道,在辽东半岛战役中孤军奋战,壮烈牺牲,排除C项;丁汝昌是北洋水师提督,在威海卫战役中以身殉国,排除D项。故选A项。6C【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维新变法运动,拉
20、开这场运动序幕的是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公车上书”,故选C。7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题目中所给的材料是辛丑条约的内容。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规定赔款为4.5亿两白银,以海关税收为担保;同时严禁民众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版封建社会,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8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C项正确;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
21、康有为是1898年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不符合题干,排除B项;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9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结合所学可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A项正确;劳动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排除B项;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排除C项;劳动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排除D项。故选A项。10C【详解】根据图片“中共一大上海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一大刚开始在上海召开,后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
22、产党的诞生,所以史料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项正确;上海强学会是近代中国百年史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政治团体。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11月由康有为等发起成立于上海,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的地点是东京,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与题干地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A【详解】从题干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838年中国对英国主要进出口货物税率较新税率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协定后的关税,明显低于协定前的关税,A项正确;北京条约望厦条约辛丑条约中,并没有协定关
23、税的相关内容,不会出现税率的变动,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12C【详解】依据题干材料“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结合所学可知,其主题是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依据题干材料“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结合所学可知,其主题是民族危机的加剧。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目录的时代主题是“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C项正确;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排除B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活动,包括辛亥革命等有关,排除D项。故选C项。13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42年
24、的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858年的天津条约中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901年的辛丑条约中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所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B项正确;ACD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均不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14C【详解】根据材料“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而之后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文献从天朝田亩制度变成了资政新篇,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体现了当时的时代发展的潮流,C项正确;资政新篇因为没有得到实施,所以并没有
25、打击清王朝的统治,排除A项;资政新篇没有实施,也就没有挽救太平天国的危机,太平天国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适应了农民阶级的需要,资政新篇并没有,排除D项。故选C项。15A【详解】根据材料“中国人认真地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作出反应,并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后,中国开始对西方的冲击做出积极的回应,有了一种向西方学习的倾向,地主阶级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发起了洋务运动,A项正确;“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时提出的,
26、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民族危机加重,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主张变法图强,排除C项;“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提出的口号,排除D项。故选A项。16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清政府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掀起了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因此,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B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兴起,排除AC项;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排除D项。故选B项。17B【详解】据题干“史实是客观的
27、历史事实,史论是人们针对史实做的评论”和所学知识可知,选项中“辛亥革命是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表述体现了对辛亥革命的评价,符合史论的概念,B项正确;“1839年6月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集中销毁”的表述阐述了虎门销烟的历史史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的表述体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符合史实;“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表述体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对我国领土的蚕食方面史实,属于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18D【详解】据漫画“不言而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知识可知,代表不同列强
28、的动物分别占据了中国的一个部分,这体现了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沙皇俄国的势力范围主要在中国北方地区,且漫画不仅涉及沙皇俄国,排除A项;英法等国侵略势力开始深入长江流域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瓜分狂潮掀起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9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主张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各阶展开的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体现出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C项正确;实业救国是甲
29、午中日战后兴起的一股思潮,不足以概括整个材料,排除A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不足以概括整个材料,排除B项;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主张改良,不足以概括整个材料,排除D项。故选C项。20B【详解】根据题干“慈禧太后不顾一切地扼杀了一场旨在进行现代化的尝试”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代化的尝试”是指戊戌变法。戊戌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他们掌有实权,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最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变法失败。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B项正确;戊戌变法失败,没有实现富国强兵
30、,排除A项;戊戌变法运动促进了民族觉醒,排除C项;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排除D项。故选B项。21B【详解】据题干“左宗棠收复新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天津保卫战聂士成壮烈殉国”和所学知识可知,左宗棠收复新疆收回伊犁是为了反抗俄国对我国西北地区的侵略,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是为了反抗法国对我国的侵略,天津保卫战聂士成壮烈殉国,是为了抵抗八国联军,所以表中的三个事件共同反映了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外国侵略者,B项正确;中国从洋务运动开始近代化早期探索,题干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天津保卫战聂士成壮烈殉国,不能体现清政府面临严重边疆危机,排除C项;辛丑条约中严禁人民参加
31、反帝运动,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D项。故选B项。22C【详解】据图片信息“中华民国十五年”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元年是1912年,中华民国十五年的计算方式是:1912+15-1=1926年,C项正确;1924年是中华民国十三年,与图片时间不符,排除A项;1925年是中华民国十四年,与图片时间不符,排除B项;1927年是中华民国十六年,与图片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3B【详解】根据材料“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排除A项;辛亥革命
32、没有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排除C项;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D项。故选B项。24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定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二次革命即称讨袁之役。袁世凯称帝是在1915年12月;护国战争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综上所述,题干所述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B项正确;ACD项排序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25A【详解
33、】题干反映了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结合所学,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蔡元培此举反映了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冲击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有利于女性提高社会地位,A项正确;男尊女卑现象彻底消失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也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排除B项;杰出人物推动社会发展,但不能说起决定性作用,决定性作用通常是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排除C项;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是辛亥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26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没有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就很快把重点转到发动武装起义上来。这是它的优点,但也带来弱
34、点:缺少一场足够力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作为先导”,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可知,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对辛亥革命进行了补充,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启了民主科学时代,C项正确;辛亥革命开始的时间是在1911年,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是在1915年,新文化运动在辛亥革命之后,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信息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对辛亥革命进行了补充,无从得知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排除B项;材料信息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
35、在思想文化方面对辛亥革命进行了补充,没有提及五四运动,无从得知辛亥革命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指导,排除D项。故选C项。27C【详解】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也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C项正确;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排除A项;武昌起义是指1
36、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暴动,排除B项;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排除D项。故选C项。28C【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学生罢课半日,政府不惟不离,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生罢课引发政府严厉镇压,商人罢市使政府释放被逮捕的学生,而工人罢工则使曹、章、陆等人被免职,由此可知无产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后期成为主力军,排除A项;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尚未诞生,排除B项;五四运动时期,北洋
37、政府并未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29D【详解】根据材料“不把皇帝拉下马,历史就不能前进,目前的问题是:皇帝下了马,历史依旧徘徊不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徘徊不前”体现在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皇帝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D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废除”“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是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依据,排除AC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排除B项。故选D项
38、。30C【详解】根据材料“中国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和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以以来,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没能完成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因此,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材料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要性,C项正确;近代中国人民苦难的根源是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的腐朽统治,与“中国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不相符,排除A项;反映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与“中国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不相符,排除B项;民族统一战线建
39、立的意义,与“中国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C项。31(1) (2) 制度思想 (3)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照片见证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旧址见证了武昌起义的胜利与清政府统治开始瓦解的历史;青年杂志一卷一号目录是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传播民主科学思想,促进思想解放,见证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明定国是”诏书见证了戊戌变法推行改革,变法图存的历史。北京大学红楼旧址见证了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主阵地,掀起思想解放潮流的历史。【详解】(1)史料分类:根据图和所学可知:文献史料指的是记载在某载体上用来研究或讨论历史的根据,故属于文献史
40、料;实物史料指的是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故属于实物史料;图像史料主要是指适用于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视觉图像,一般指地图、图片等传媒对象,故属于图像史料。(2)补充:根据表格“研究主题”和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故A填:制度;故B填:思想。根据“史料”和所学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故 C填:;青年杂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年改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是新
41、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故D填:。(3)研究主题与相关史实的关系:根据和所学可知: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照片见证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根据和所学可知: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旧址见证了武昌起义的胜利与清政府统治开始瓦解的历史。根据和所学可知:青年杂志一卷一号目录见证了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科学思想,促进思想解放的历史。根据和所学可知:“明定国是”诏书见证了戊戌变法推行改革,变法图存的历史。根据和所学可知:北京大学红楼旧址见证了北京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主阵地,掀起思想解放潮流的历史。32(1)名称: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三场战争)(2)目的:为中国谋幸福;探索
42、:建立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动二次革命等。(任举两例)。(3)事件:五四运动;原因: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任写一点)(4)启示: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等。【详解】(1)名称:据材料一“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是19世纪
43、的第一次灾难性战争;据材料一“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是19世纪的第二次灾难性战争;据材料一“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和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是19世纪的第三次灾难性战争。(2)目的:据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可得出,孙中山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探索: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据材料二“因
44、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可得出,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民生主义);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中华民国的共和政体;据所学知识可知,1913年,孙中山领导了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统治。(3)事件:据材料三“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可得出,这是五四运动。历史转折点的原因:据材料三“这
45、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和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4)启示:据材料一“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和所学知识可知,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尊重;据材料三“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和所学知识可知,爱国主义精神是推动国家进步的重要力量;据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和所学知识可知,思想解放和制度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制度,才能推动国家向前发展;据材料三“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