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07 课内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复习讲练测(统编版)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260017 上传时间:2024-10-2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1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 07 课内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复习讲练测(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专题 07 课内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复习讲练测(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专题 07 课内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复习讲练测(统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专题 07 课内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复习讲练测(统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专题 07 课内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复习讲练测(统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专项训练】专题07 课内阅读命题焦点:“课内阅读”是语文考试中占试题比重较大的一部分,也是知识与能力检测的必考题,它几乎包含了课文的所有知识与能力。题型有词语的理解、句的理解、段的理解、篇的理解,中心的把握几类。近年来,课文内容的考察越来越丰富,知识点包罗万象,除了常见的课文的文学常识及课文片段讲到的内容外,它还涉及了其他学科的许多知识与能力,例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这就要求同学们不仅要抓好课内知识的复习与能力的提高,更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博览群书、留心生活、全面发展。根据命题焦点对本册(14单元)做如下复习:考点讲解一、新学知识盘点(14单元)。二、

2、阅读目标梳理(14单元)第一单元 触摸自然能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景色,体会表达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由此所想到的人、事或人生思考等。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领悟作者表达上的特点。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体会分号的用法;初步了解地名和人名拼音的拼写规则。第二单元 革命岁月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七律长征。能说出七律长征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能根据相关语句体会人物形象,受到情感的熏陶。了解课文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第三单元 有目的的阅读体会相同文章,在不同阅读任务的驱动下,会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形式,学习和

3、领会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选用不同阅读方法的阅读策略。能够运用本单元学会的阅读策略,展开自主阅读活动。第四单元 中外小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紧扣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形象。留意环境描写,能体会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考点演练课文片段阅读(14单元)1.草原(节选)一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 ,不用墨

4、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1.请将文段补充完整。2文段中画“ ”的句子,把羊群比作 ,写出了羊群的 ;用“无边的绿毯”比喻 ,写出了 。3.画“ ”的句子中“一碧千里”写出了草原 、碧绿的特点,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是因为草原上不只有草,还有 和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作者借助骏马和大牛的表现,来表达自己 。5.写法体悟:作者在描写草原时,在写景中融入了自己的感受,这样写的好处有(

5、 )。(多选)A.把景色和感受融合起来写,情景交融,浑然一体。B.赋予景物以人的思想感情,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C.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景象写得具体可感,充满画面感,使人仿佛身临其境。D.通过情感的变化,移步换景,让读者更容易明确作者行动的路线。(节选)二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

6、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1.“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句话是从哪一方面来介绍草原的?( )A.颜色 B.形状 C.气味 D.大小2. “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什么? 3.“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 4.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7、请写出来吧! 5.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自由发挥) 2.丁香结(节选)一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1.该文段主要描写了( )的丁香花。A.城里 B.城外 C.斗室外 D.城里城外2.画“ ”的句子运用了两种修辞手法,分别是 和 。作者把小花比作 ,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 、繁密的特点;作者还把丁香花当作人来写,用“ ”“ ”两个词语刻画了伸出宅院外墙的半树丁香花娇俏

8、灵动、惹人怜爱的情态。3.该文段主要描写了丁香花的 和 。(花色 花香 姿态)(填序号),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 (情感)。4.请仿照画“ ”的句子,写一写你喜欢的一种花吧! (节选)二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1.对于第1自然段引用诗句的作用,

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诗句,增添文章的感染力。B.为了进一步写出丁香的美丽。C.引用诗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D.有助于理解内容,领悟丁香结的内涵。2.教材核心题从文中描写雨中丁香的句子可以看出,丁香具有 的特点,作者由此联想到了 。3.语文要素作者由花的“结”联想到心的“结”:“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结合自己的生活,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告诉我们人生处处是“结”。B.告诉我们人生会遇到很多磨难,让人感到忧伤。C.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D.作者喜欢喧嚣的世界,所以希望每天都不平淡。4.花之歌(节选)我在原

10、野上 ,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 ,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 ;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括号里。2.用“ ”画出这段话中写花的作用的句子。3.用“ ”画出这段话中写外界关注花的句子。4.发挥自己的想象,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写句子。例: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5.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本诗的作者是 。2.趋势新题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仿照

11、下面的例子加以概括。3.语文要素本诗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其中五幅红军征难图即五个“点”,诗句“ , ”则是对“面”的描写,即中心句。4.(名校期末真题)这首诗生动地概述了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 , 精神。6.狼牙山五壮士(节选)一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

12、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1.面对绝境,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战士们没有丝毫犹豫。词语“ 、 ”准确地表现了五位战士跳崖时的义无反顾。2.品读画“ ”的句子,句中加点的“屹立”可以换成“站立”吗?试着说说你的理由。 3.五壮士站在狼牙山顶峰上时,他们的表情是 的,这是因为 。4.下面对文段中画“ ”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有( )。(多选)A.“这声音”指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B.“这声音”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C.这两句话感人至深,赞颂了五壮士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D.这

13、两句话点明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毫不动摇,抗战的力量无比巨大,抗战必定胜利。(节选)二五位壮士(矗立 屹立 耸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 遥望 俯视)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热烈 热情 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1.选择正确的词语,用“ ” 画出

14、。2.文中“惊天动地”是表示声音_的词语,“气壮山河”写出了五壮士的_。3.请用小标题概括这部分内容: 。 4.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望着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此时,五壮士心里会想些什么? (节选)三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

15、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1)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2)身体粉碎(多指为了某种日的而丧生)。( )2.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 。3这段文字描写了壮上们的 和 ,表现了壮士们 的精神。4.选文既描五壮士的群体表现,义抓住某个人物的 、 进行刻面,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7.开国大典(节选)一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

16、。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1.这三个自然段按( )顺序,写了( )和( )两个程序。2.“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B.用于话题突然转变C.用

17、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D.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名项之前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_4.假如当时你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开国大典,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你想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节选)二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

18、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1.给文段描绘的场面拟个小标题: 。(不超过六个字)2.画“ ”的句子生动地写出了战士们 的形象。3.文中画“ ”的句子描写了人民群众看到 时的举动,从加点词语可以体会到人民群众对子弟兵 的思想感情。4.下面关于阅

19、兵式场面描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开头”“接着”等表示顺序的词语依次介绍,场面描写井然有序。B.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让人感受到整个阅兵式的隆重,又展现了各具特色的队伍。C.注重描写人物的行为表现,渲染了喜悦、热烈的气氛。D.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使阅兵式场面描写丰富生动,读来如同身临其境。(节选)三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 寂

20、静 安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告 宣布 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情 热烈 热心)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1.文段选自_。2.选择文中的括号里的正确词语。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 4.“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B.

21、用于话题突然转变C.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D.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名项之前5.文中画线部分,表达了什么? 8.灯光(节选)(节选)一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1.我们从“千钧一发”这个词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情况 。2.画线句感情深沉,含义深刻。“年轻的战友”表达了作者对年仅22岁的郝副营长在战斗中牺

22、牲 之情。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是 的象征,强调了郝副“的营长是为了 而英勇献身,其精神无私而伟大。3.文段中加点的“火光”指的是 ,此处的火光与课文中提到的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书本插图里电灯的灯光有什么联系? 4.郝副营长不畏牺牲、无私奉献,只是为了让孩子们在电灯底下学习。如今坐在电灯下学习的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试着写一写吧。 (节选)二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黑魆魆: 千钧一发: 2.文中“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指: 3.郝副营长为什么要点

23、燃那本书? 9.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个时候,邱少云如果迅速从火堆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身上的火是可以扑灭的。我们卧在他附近的任何一个人,如果跳过去把他拉出来,扯掉他着火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敌人的哨兵发觉,那么不仅是我们这一个班要牺牲在这里,也不仅是埋伏在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要受到重大损失,更严重的是我们准备了好久的这次作战计划要完全落空。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

24、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1.用一句话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心理描写,表现“我”的紧张、担心。动作描写,表现“我”害怕邱少云做出傻事。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10.竹节人(节选)一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人了迷,( )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 )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

25、冲冲伸手一( ),“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

26、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你从这些动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2.画“ ”的句子说明了 ,从“ 、 ”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来我们对竹节人的迷恋3.请梳理“老师没收并玩竹节人”这一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起因:我们上课时玩竹节人经过: 结果: 作者写这一故事一方面表现了竹节人的 之大,另一方面写出了老师 的特点。(节选)二还有同学别出心( ),想技高一( ),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来观摩。谁知弄巧成( ),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

27、,于是对方大呼胜利。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黒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1.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2.这些别出心裁的同学想出了什么点子? 3.“挺像是那么一回事”指的是什么? 4.“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是哪里来的声音? 5.你知道的传统玩具有哪些?把你最喜欢的一种介绍给大家好吗? 11.宇宙生命之谜(节选)一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

28、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更有趣的的是,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纵横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人们还观察到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有人认为这是火星表面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了颜色。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探测器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表明,意大利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所谓“运河”,原来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通过近距离观测还发现,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不

29、是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而是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引起的颜色明暗变化。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百分之一;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1.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也会不同。如果一位同学想了解火星与地球的相似之处,应该重点读此文段的第 自然段;如果想了解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应该重点读此文段的 第自然段。2.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下面说法错误的一

30、项是( )。A.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 24 小时 37 分。B.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C.火星和地球一样有四季,但没有昼夜。3.画“ ”的句子采用了 、 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火星和地球 的特点,语言表达准确、严密,科学性强。4.宇宙知识辩论赛上,反方认为人类目前不可能在火星上生存,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理由。请你从文中摘录要点写在辩论提示卡上。(每条不超过10个字)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没有磁场和臭氧层。5.朋朋想继续探索火星的奥秘,以下哪本书是最不适合阅读的?( )A.火星全书 B.火星生命:前往须知 C.星际战争

31、D.火星零距离:好奇号火星探索全记录E.登陆火星:红色行星的极客进程(节选)二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1.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水星、金星和其他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是什么? 3.要在空中建立一个大型空间站,我们在地球被破坏之后,都到空间站去生活。这个想法有实际

32、意义吗? (节选)三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1.读文中画浪纹线的句子,想想它们有什么作用。 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天体上有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3.举例说明选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注意文中加点的部分,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3.桥(节选)一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木桥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六年级上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