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二章光现象注意事项: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3=36分)1下列物体,其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A太阳 B月亮 C日光灯D手机的屏幕2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如图所示描绘了该记载中的场景。人能通
2、过盆中水面及平面镜观察墙外情况均利用了()A光的折射B光的色散C光的反射D光的直线传播3关于古诗文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看到的“潭中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日有食之,亦孔之丑”,“日食”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绿树荫浓夏日长”,“树荫”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4打过鞋油的皮鞋用软布反复擦,越擦越亮,这是因为()A反复擦可以增强漫反射效果B反复擦可以使皮革表面更加光滑,加强镜面反射效果C鞋油的颜色比皮革好,可以增强镜面反射的效果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 B光比声音传播速度慢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6如图所示:学校教学楼走廊的墙壁上挂着一面平面镜,方便同学们整理自己的着装,小明向镜子走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中的“自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镜中的“自己”比小明本人更亮一些C小明向镜子走近时,镜中的“自己”越来越高D小明向镜子走近时,镜中的“自己”也靠近镜子7小芳做“探究光反射时规律”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O一定是入射光线BAO一定是反射光线C入射角是30 D反射角是608手机成为人们获取海量信息的重要工具,在手机屏幕
4、上呈现的彩色画面是由三种色光混合组成的,这三种色光是( )A红、黄、绿B红、黄、蓝C红、白、蓝D红、绿、蓝9在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中,老师做了“水中的蜡烛”实验,为了使学生看清水中的蜡烛()A使用厚玻璃板B让学生在玻璃板左侧观察水中的蜡烛C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D点燃的蜡烛靠近玻璃板,盛水的玻璃杯也应靠近玻璃板10下列四个实验是八年级物理教科书中探究光现象的四幅插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是从像发出的B在乙图实验中,当入射光线顺时针转动时,反射光线逆时针转动C丙图实验在光的漫反射现象中,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丁图实验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11如图所示
5、,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60cm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直立的铅笔仍以相同水平速度移动,则它的像应该竖直向上运动1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成像更清晰B图乙中,小孔成像成的是烛焰倒立的实像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D图丁中,反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二、作图、填空题(每图2分,每空1分,共2
6、6分)13作图题:(1)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a、b是两条由点光源S发出后又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点光源S。14春游时,同学们看到: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岸边的树在湖中的倒影;人从镜子里面看到自己;从岸上看到水里面的鱼;树荫下的光斑。在他们看到的景物中,属于光的反射的现象是_,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是_。15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_,17世纪_发现这一现象。在不同色光中红、_、蓝叫做光的三原色。16在雨后有时能看到五颜六色的彩虹,彩虹是光的_现象;彩色电
7、视机屏幕上多彩的画面是由红、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m/s。1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如图所示,一只蜻蜓分别在A、B、C三个位置上进行了短暂停留,在水中形成像,最后停在了D处莲蓬上,蜻蜓在_(选填“A”“B”或“C”)时形成的像离水面最远;蜻蜓在A、B、C三个位置时形成的像大小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18小华身高17m,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身高_m,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能/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19现代高层建筑常用玻璃幕墙做外墙,增加美观性,在晴天时路人会感到玻璃反光,这
8、是因为光线照射到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_反射,该反射_光的反射定律(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小杨同学路过某大楼前,看到楼前的旗杆经玻璃幕墙反射所成的_(选填“实”或“虚”)像。小杨从侧面往玻璃幕墙看去,发现旗杆的像有错位现象,如图所示,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20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30角,小明用一块平面镜将此时的太阳光垂直射入井底。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_。此时反射角的大小为_度。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锐角)的大小为_度。21条形码通常由黑色和白色的平行线条组成,这些线条的排列和间距代表了特定的信息。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选填“反射”或“吸收”)
9、,白条纹将光_(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如果条形码贴歪一些,将_(选填“影响”或“不影响”)信息的读取。三、实验题与解答题(每空2分,共38分)2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于桌面上,E、F是两块可以绕接缝翻折的白色硬纸板。(1)如图甲所示,白色硬纸板应当_立在平面镜上;(2)让一束光紧贴纸板E沿方向射向镜面上的点,在纸板F上呈现反射光束,然后将纸板F绕向前或向后翻折,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束,这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3)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并描绘光的传播路径,用量角器量出每组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并记入表格,可得结论:反射
10、角与入射角大小_;(4)当反射光与入射光夹角为100时,入射角为_。若入射光束绕点顺时针旋转,将观察到反射光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绕点_时针旋转;(5)如图乙所示,一束光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在天花板上形成光斑,水平向右移动平面镜,观察到光斑位置的变化情况是_。实验次数123入射角反射角23小明的奶奶一直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为了纠正小明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用如图所示器材做了如下实验。(1)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_;(2)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_;(3)使用两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_。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
11、璃板前后,点燃蜡烛_(选填“A”或“B”),并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4)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_(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5)小明给奶奶变了个戏法:将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蜡烛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让奶奶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蜡烛B”;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蜡烛B”却消失了。这个小戏法逗得奶奶开怀大笑,同时小明也给奶奶解释了玻璃板成_(选填“虚”或“实”)像的道理。24在探究小孔成像的实验中,小明用一个空的易拉罐,在其底部中央开一个小圆孔,并将其顶部剪去,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将点燃的蜡烛按图1甲的位置放置
12、在小孔的前方:(1)实验中小明利用此装置可以看到烛焰在半透明膜上成的是_(正立/倒立)的像;(2)小明增大蜡烛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在半透明膜上成的像_(变大/变小/不变);(3)若将实验的小孔变为三角形的小孔,则光屏上的像的形状会_(不变/变为三角形/变为正方形);(4)晴天正午,小明走在瘦西湖公园的树林下,他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些光斑是_(太阳/树叶的缝隙/树叶)的像,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树叶间缝隙的大小不同/树叶缝隙到地面的高度不同);(5)如图1乙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垂直于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大小可不计)。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半径为R的
13、圆形虚线轨迹运动,关于小球的影子在地面MN上运动的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轨迹为圆形,半径为RB轨迹为直线,轨迹的长度为RC轨迹为圆形,半径为2RD轨迹为直线,轨迹的长度为2R(6)如图2中“坐井观天”讲述的是青蛙在井底(没有水)能看到一部分天空的故事,能正确表示青蛙通过井口观察到的范围的图像是_。参考答案1A【详解】A太阳能发光,是自然光源,故A符合题意;B月亮不是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CD日光灯和手机的屏幕是人造光源,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C【详解】“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这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来观察周围事物的情况,且其装置类似与现代的潜望镜装置;因此是利用了
14、两次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D【详解】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看到的“潭中鱼”是光经过不同介质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B“日有食之,亦孔之丑”,“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C“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4B【详解】因为皮鞋的表明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拭,使鞋油涂抹的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
15、更光亮更好看了,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5D【详解】A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B错误;C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真空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传播速度的3/4,故C错误;D由光的传播规律可知,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D正确。故选D。6D【详解】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镜中的“自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错误;B由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反射光线比入射光线弱一些,所以镜中的“自己”比小明本人则更暗一些,故B错误;C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
16、与物体大小相等,小明向镜子走近时小明本人大小不变,所以镜中的“自己”大小不变,不会越来越高,故C错误;D小明向镜子走近时,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则镜中的“自己”也靠近镜子,故D正确。故选D。7D【详解】AB由于光线的方向不确定,无法确定AO和OB谁是入射光线,谁是反射光线,故AB错误;CD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均为60,故C错误,D正确。故选D。8D【详解】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9D【详解】A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的玻璃板应该薄一些,故A错误;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所以应让学生位于
17、玻璃板右侧观察水中的蜡烛,故B错误;C为了使平面镜所成的像更清晰,环境应该暗一些,故C错误;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盛水的玻璃杯也应靠近“镜子”,故D正确。故选D。10B【详解】A平面镜成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不会发出光线,故A错误;B实验中法线位置不动,使入射光线顺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转动,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故B正确;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应最大,应在下方,红光偏折程度最小,应在上方,故D错误。故选B。11B【详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铅笔向平面镜靠近
18、时,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B经过2s铅笔与平面镜间的距离为30c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像与平面镜间的距离也为30cm,所以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60cm,故B正确;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铅笔以5cm/s向平面镜移动,则像也以5cm/s向平面镜移动,即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5cm/s,故C错误;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直立的铅笔与平面镜间的夹角为45,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像与平面镜间的夹角也为45,所以物与像相垂直,若铅笔仍以相同水平速度向右移动,则它的像应该竖直向上运动,若水平向左运动,
19、像竖直向下运动,故D错误。故选B。12A【详解】A图甲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板具有透光性,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A错误,A符合题意;B图乙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成的是烛焰倒立的实像,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白光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色散是由于不同色光折射程度不同而形成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D图丁中,反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这种现象是由于反射面凹凸不平造成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答案】见右图。【详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法线与反射面垂直(标垂直符号),由图知,入射角为40度,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
20、以反射角为40度,据此作出反射光线OB,如图所示。(2)【答案】见右图。【详解】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即为点光源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在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的位置,并连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两条入射光线,如图所示。14【详解】影子、小孔成像、日月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树荫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成的太阳的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人从镜子里面看到自己,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映出水面上的物体的像都属光的反射现象;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偏折,导致看到的物体变高,如看到水中的鱼,水底都变高,这是折射现象;所以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是。
21、15光的色散牛顿绿【详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牛顿最早发现了这一现象。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因此它们被称为光的“三原色”。16色散绿3108【详解】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即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的是红、绿、蓝,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为3108m/s。17A相等【详解】由于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物体离水面最远的点是A点,所以蜻蜓
22、在A时形成的像离水面最远。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不管蜻蜓距水面的距离远还是近,像始终和物体等大。1817 3 能【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物点,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身高17m的人她在镜中的像高仍然为17m。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同,当人到镜面的距离为3m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3m。由于成的像是虚像,在镜面后放置物体是不影响成像的,故在镜后放一物体并不妨碍光的反射,同时也不会妨碍成像,所以这时她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19镜面遵循虚【详解】因为光照射到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发生了镜面反射,所以路人会感到玻璃反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3、。小杨同学看到楼前的旗杆经玻璃幕墙反射,这属于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是虚像。20见详解 60 60【详解】作AOP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法线与镜面垂直,据此画出平面镜CM;由图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AOP=30+90=120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则有MOP=90-60=30所以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锐角)的大小为MOD=90-30=60,如图所示:21吸收反射不影响【详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故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条形码时,黑条纹将光吸收,白条纹将光反射,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二维码,是
24、因为光在这些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所以条形码贴歪不影响信息的读取。22竖直同一平面内相等 50 顺不变【详解】(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为了便于同时观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纸板一定与平面镜垂直。(2)当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呈现反射光线的F板和呈现入射光线的E板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F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这表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仍然在同一平面内。(3)由表格数据可得结论: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相等。(4)反射光与入射光的夹角为100,即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和为10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得,入射角为50。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若入射光束A
25、O绕O点顺时针旋转,则反射光束OB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因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可观察到反射光束O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动。(5)一束光经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反射后在天花板上形成光斑,水平向右移动平面镜,入射点位置不变,且反射面位置不变,入射角不变,观察到光斑位置的变化情况是不变。23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垂直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A 前后虚【详解】(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既能成像,也可以透光,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实验中为了便于找到相等位置,应让玻璃板与纸面垂直。(3)使用两支相同蜡烛,一根用于成像,一根与像作比较,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将两支相同的
26、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蜡烛A用于成像,则应点燃蜡烛A,并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4)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前后位置不同,不断改变物距进行实验。(5)小明给奶奶变了个戏法:将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蜡烛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让奶奶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蜡烛B”;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蜡烛B”却消失了,说明玻璃板成的像不能光屏上呈现,说明玻璃板成虚像的道理。24倒立变小不变太阳树叶缝隙到地面的高度不同 D A【详解】(1)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烛焰上部的光线经小孔到达膜的下部,烛焰下部的光线经小孔到达膜的上
27、部,所以烛焰在半透明膜上成的是倒立的像。(2若只增大蜡烛与小孔之间的距离,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在半透明膜上成的像将变小。(3)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只与成像物体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将实验的小孔变为三角形的小孔,则光屏上的像的形状不变。(4)树叶的缝隙可以起到小孔的作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些光斑是太阳经过树叶的缝隙形成的的像。小孔成像的大小和物体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及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有关,此时地面起到了光屏的作用,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树叶缝隙到地面的高度不同。(5)由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运动,所以它在地面上的影子是一条直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半径为R的圆形虚线轨迹运动,则它的影子的轨迹长度为圆的直径,即轨迹的长度为2R,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6)青蛙通过井口观察井外时,光的传播方向是由井外射入青蛙的眼睛,因为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