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 专题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清****年 文档编号:259099 上传时间:2024-09-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3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 专题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 专题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 专题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 专题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23年,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说:“在毫无出路的处境逼迫下,难道他们就不能奋起斗争,以求至少获得某种机会去为自己争得进一步发展文明的并不十分寻常的条件吗?”列宁的这一观点( )A强调俄国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B旨在论证十月革命发生的合理性C促进了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D适应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诉求21929年1月布哈林指出:“如果在最近几年我们在农村政策的全部成就只是同集体农庄运动的成就联系在一起的话(当然对这个运动需要全力支持),粮食欠缺还

2、会加剧。简单的算术表明,在最近几年(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不能成为粮食的主要来源。在很长时间内,基本来源还是个体农民经济。”这表明当时苏联( )A试图借助资本主义发展要素恢复经济 B经济的发展严重受阻C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存在分歧 D斯大林模式弊端初现3卡德纳斯执政期间,重视发展国民教育,尤其重视发展农村教育和印第安人的教育,并专设印第安人事务司。此外还建立了合作社与车间学校,推动土著社区工业化发展。这些措施( )A阻碍了印加文化的独立发展B强化了印第安人的国家认同C促成墨西哥基本实现工业化D加速了墨西哥的半殖民地化4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认为:“人类经济史上,撼动级数最强烈的大地震就

3、是发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经济大恐慌欧洲以外,或说西方以外的地区,因经济危机造成的后果程度之大,令举世瞩目。”对于“后果”的解读最合理的是( ) A日本政府采取货币紧缩政策 B巴西继续自由放任政策 C南亚农民恢复自给自足模式 D法国放弃国际金本位制5.“凡尔赛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是失败的,而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是小心翼翼的,它既要确保德国和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又要避免把太多的重担强加于它们。”这一观点( )A主要批判凡尔赛体系的不足之处 B利于合理解决战后媾合问题C强调美苏比英法的处理更为宽容 D说明了雅尔塔体系的进步性6. 1945年旧金山会议上,针对殖民地的托管制度问题,

4、中国与英、法产生了分歧,最终联合国宪章接受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托管制度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被托管地区自由与独立的主张,同时规定其适用范围并不包括英法殖民地。这些规定()A延续了国联的委任统治制度 B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C体现了大国之间的政治妥协 D保证了战后英法殖民统治的稳定7.如图1为罗纳德塞尔在1959年创作的漫画,画中被缚的非洲人弯曲地蜷缩在非洲地图中,准备挣脱他的枷锁。该漫画揭示出( ) A非洲发展受到地缘限制 B世界殖民体系被完全摧毁C非洲民族独立意识觉醒 D第三世界国家的不断壮大8. 表1是战后部分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年增长率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 ) 表1 战后部分资本主义工业生产

5、年增长率情况 时间日本西德美国英国1951196016.9%9.6%3.5%3%197319781.1%1%2.5%0%A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B宏观调控无法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C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D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呈现衰退的趋势9.二战后初期,美国之音(美国官方广播电台,隶属美国新闻署)在美国国内架设了5个大功率发射台,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通过短波用各种语言向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广播宣传。美国之音每天以“这里是美国,我们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有些令人欣喜,有些难以令人满意,每天我们将把这些新闻、真相带给你们”的开场白,向第三世界国家民众进行播送。此举旨在(

6、 )A提升民众文化素质 B争夺中间地带C分化社会主义阵营 D塑造国际形象10.有学者指出,二战后,理论知识及新型的“智能技术”在国家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量非技术职业人员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非体力劳动部门,为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这主要体现了( )A技术革新促进社会变革 B生产关系的根本调整C产业升级引发社会问题 D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 11. 苏共二十大制定了要广泛提高苏联人民物质和文化水平的纲领,指出必须根本改善苏联整个退休保障制度。根据苏共二十大决议,1956年7月14日通过了国家退休金法案。这一举措( )A促进了计划经济体制的调整 B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 C加速

7、了人民当家作主的落实 D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2. 图2、图3分别是20世纪初、20世纪末的两幅非洲地图,据此可知( ) 图2 20世纪初非洲形势图 图3 20世纪末非洲形势图A20世纪初,资本输出是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B20世纪初,非洲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C20世纪末,非洲完成独立但仍带有殖民阴影D20世纪末,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步趋于瓦解13.1979年英国开始实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成立了新的卫生管理机构,通过市场提供部分非医疗服务,严格审核医生资质,鼓励私人兴办医疗服务机构。这些改革旨在( )A促进公民参与公共服务 B扩大政府的行政职能C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D减少政府的公共开

8、支14.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新加坡出现了“道德危机”和价值观念的倒错,社会传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道德重建的任务迫在眉睫。这主要是由于( )A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受挑战 B西方价值观的植入C传统的社会及家庭结构改变 D新兴工业化的冲击15.菲律宾学者波比托阿桑认为:包括亚洲在内,当今世界正在形成的多极化趋势,是由于新自由主义驱动下的资本主义在日益剥削底层民众时,一些国家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采取了其他替代性的或更为进步的道路选择,从而大大减弱了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这( )A反映新自由主义阻碍西方国家经济发展 B说明发展中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C促进了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9、D缘于全球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加强16.近年来,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成导致欧盟与北美和亚洲的贸易增长明显放慢,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反倾销日益增多;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美国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正在从亚洲转向本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这反映了( )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内在矛盾 B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加强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 D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势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前,传统的社会治理主要依赖官方与民间系统,治理方式上依靠官权和绅权的结合,具有典型的“人治”特色。晚清以来,各种社团逐渐出现,在救济与调解纠纷等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当

10、了重要角色。同时,工人、资本家、外国人的出现,既增加了新的治理对象,也加剧了原有治理对象的复杂性。伴随着国民思想的进步与法律意识的觉醒,传统社会的“人治”受到冲击,基层社会治理也开始出现配套的法律。摘编自温建钦近代基层社会治理出现转型材料二一战前,民间的教会、学校和社会组织,是传统社区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以非国家行为来推动社区治理。一战期间,社区中的学生和教师被组织起来,参加战时生产等工作,许多平民百姓热心于分担战争的重担。1929年之后,社区组织四分五裂缺乏协调,无力维持社会自助,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加强了对社区的救济。二战后英美经济发展经历了20年的“黄金时期”,为国家介入社区提供了强大的经济

11、基础。英美国家的社区政策突出表现在对城市贫困区、边缘人群的救济方面,可被视为凯恩斯主义的一部分。国家和区域政府以及私营公司正在接管社区的许多职能。摘编自吴晓林社区里的国家:国家行为的转变与社会传统的底色(1) 根据材料一,归纳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社会治理转型的共同作用。(8分)(2) 根据材料二,指出社区治理中国家行为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分别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各家媒体竞相报道。解放日报转载了有关的报道:8月9日,

12、头版刊发了战争技术上的革命原子炸弹首袭敌国广岛和传盟国将发出新公告促使日寇迅速投降否则即将以原子炸弹摧毁日本两篇报道。第3版比较集中地对原子弹进行报道,包括杜鲁门宣布使用原子炸弹攻日英报评原子弹阿特里及史汀生谈原子炸弹发明的经过美报评原子弹的发明是科学与战争的革命等消息;8月10日,继续在第3版以综合报道的形式,较大篇幅地转载原子弹的消息。摘编自耿显家毛泽东与延安(解放日报)对原子弹报道的变化(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简析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的背景。(6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说明人类认识和利用原子能的历史经验。(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图4 瑞典的

13、死亡率与人口情况图摘自剑桥现代欧洲经济史材料二图5 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情况摘自王金营等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现状、特征、影响和挑战(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瑞典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6分)(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显著特征并简析其成因。(6分)(3)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人口迁移对文化产生的共同影响。(2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主要差别在于欧洲殖民地的结局。欧洲对殖民帝国的控制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削弱,但还没有遭到彻底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

14、挡的革命浪潮席卷了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选择一个区域或一个时期,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材料中关于“欧洲的统治”加以阐述。(要求:选择的区域或时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BCDCCBBA题号111213141516答案DCDDBA1【材料出处】列宁论我国革命评尼苏汉诺夫的札记。【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十月革命,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时空观念下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据材料“在毫无出路的处境逼迫下,难道他们就不能奋起斗争,以求至少获得某

15、种机会去为自己争得进一步发展文明的并不十分寻常的条件吗?”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催化下,俄国的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激化,十月革命的条件具备,故选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革命性质的变化,排除A项;1920年国内战争已经胜利,苏维埃政权已经巩固,且“观点”不能达到促进苏维埃政权巩固的作用,排除C项;社会主义工业化诉求主要是斯大林时期,排除D项。2.【材料出处】2000年2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1期,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斯大林模式和布哈林模式比较 李浩 ( 江西师范大学 历史系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时空观念下唯物

16、史观、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据材料可知布哈林认为在当时苏联条件下,还不能完全消灭个体农民经济,这与当时斯大林的认识是不同的,故选C项。借助了资本主义发展要素恢复经济,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排除A项;当时的经济发展较快,没有严重受阻,与史实不符,且材料只是涉及农村经济,无法体现整个经济,排除B项;斯大林模式形成于1936年,排除D项。3【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拉美的民主革命与改革,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时空观念下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根据材料“重视发展国民教育,尤其重视发展农村教育和印第安人的教育,并专设印第安人事务司。此外还建立了合作社与车间学校,推动土著社区工业化发展”并结合所

17、学可知,卡德纳斯执政期间,改变土著村社贫穷落后的面貌,推动土著居民融入现代工业生产体系,极大地强化了土著人对墨西哥民族国家的认同,对墨西哥国内社会秩序的长期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B项正确;材料所述墨西哥并非是印加文化区,排除A项;卡德纳斯执政时间是1934年1940年,20世纪90年代以后,墨西哥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墨西哥1821年取得独立,排除D项。4.【材料出处】【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郑明萱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3极端的年代:1914-1991【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危机,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时空观念下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

18、的核心素养。据材料可知这场危机由于供过于求,资本主义大国国内市场饱和,东南亚向其出口的农产品失去销售空间,为避免本国农业被卷入这场危机,故恢复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主动切断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故选C项。1929年大危机的表现是典型的通货紧缩,被波及的国家应会采取增加货币供给量,即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排除A项;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停止自由放任政策,排除B项;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金本位制遭到冲击,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使用本国国币,储存贵金属黄金,但法国不属于“欧洲以外,或说西方以外的地区”,排除D项。5.【材料出处】曹胜强20世纪国际秩序的历史研究凡

19、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世界历史,1997【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尔塔体系,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时空观念下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材料中将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体系进行对比,强调的是“而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是小心翼翼的,它既要确保德国和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又要避免把太多的重担强加于它们”,强调的是雅尔塔体系的进步,故选D项。批判凡尔赛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雅尔塔体系有利于合理解决战后媾合问题,而非“这一观点”,排除B项;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也有英法的参与,无法得出美苏比英法更宽容的结论,将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体系换成美苏和英法,属于偷换主语,排除C项

20、。6.【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联合国宪章,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时空观念下学生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945年的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仍是一个大国。因此中国认为委托制度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被托管地区自由和独立的主张得到了认可,但是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中国需要向英法等国妥协,同时规定其适用范围并不包括英法殖民地,因此这一规定体现了大国之间的政治妥协,故选C项;材料中的托管制度最终目的是实现被托管地区的自由和独立,而国联委托统治的实质是对殖民地再分割的制度,而二者不存在延续性,排除A项;美苏的强大和欧洲的衰落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排除B

21、项;二战后英,法殖民地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了独立,殖民体系瓦解并不能保证战后英法殖民地的稳定,排除D项。7.【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59年(非洲)。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遭到巨大的削弱,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迅速发展,而图示中,准备挣脱他的枷锁,说明此时非洲民族独立意识觉醒,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非洲的民族独立,并不是非洲发展的状况,排除A项;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排除B项;仅从描绘非洲的漫画中,无法得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 图18.【材料出处】张弓长.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

22、济发展的“根子”在哪里.经济问题探索,1980【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时空观念下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经济滞胀,反映了二战后宏观调控依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故选B项。材料对比的是不同时期的工业生产年增长率,而非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况,看不出来经济结构是否优化调整,排除A项;表格只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经济发展情况,无法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排除C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

23、济经历了20年左右的发展黄金期,然后发生了经济滞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呈现衰退的趋势”的说法不符合史实,而且表格中的数据表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率呈增长趋势,排除D项。9.【材料出处】史澎海,谢培冷战期间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宣传战探析【答案】B【解析】该题考查了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据材料“美国官方广播电台,隶属美国新闻署”以及“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通过短波用各种语言向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广播宣传”可知,美国政府在二战后逐渐向第三世界国家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让第三世界了解支持美国进而达到争夺中间地带的目的,选B项。材料讲的是美国的文化宣传手段,目的并非提升民众文化素质,排除A项;

24、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不一定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排除C项;D项“塑造国际形象”是方式,而不是根本目的,与设问“旨在”不符,排除D项。10.【材料出处】边艳,周春山,张国俊西方国家中产阶级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答案】A【解析】该题考查了唯物史观这一核心素养。据材料“理论知识及新型的智能技术在国家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可知,这里体现的是二战以来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据材料“大量非技术职业人员逐渐消失,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非体力劳动部门”可知,这里体现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由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理论可得出A项。材料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根本调整”通常伴随着社会性质的

25、彻底转变,故排除B项;材料讲的是社会结构的调整,未提及社会问题,排除C项;宏观调控是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进行调节和干预,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D项。11.【材料出处】廖成梅浅析苏联社会保障制度【答案】D【解析】该题考查了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据材料“要广泛提高苏联人民物质和文化水平”可知,苏联通过的国家退休金法案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故选D项;材料讲的是社会保障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的调整无关,排除A项;B项“实现了”过于绝对,据所学可知,1977年,苏联实行全民社会保险制度,排除B项;C项中的“人民当家作主”指的是人民掌握国家权力,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12.【答案】

26、C【解析】该题考查了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非洲)。两幅地图相比,20世纪末的地图中大部分是独立国家,但是部分国家的疆域带有明显的人为因素,这说明20世纪末的非洲完成了独立,但是仍然带有殖民阴影,C项正确;A项表述符合史实,通过地图无法得出当时西方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方式,排除A项;20世纪初,有部分非洲国家并未沦为殖民地,排除B项;通过材料只能得出当时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而不能得出其在整个世界的殖民体系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13. 【答案】D【解析】英国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注重利用市场,而

27、且鼓励私人兴办医疗服务机构,结合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英国逐渐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医疗改革正是这一背景下的政府行为,以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D正确;题干鼓励私人兴办医疗服务机构不等同于公民参与公共服务,A偷换概念,排除A项;利用市场、鼓励私人兴办医疗服务机构都说明政府在减少行政干预,排除B项。市场具有趋利性,通过市场提供部分非医疗服务,私人兴办医疗服务机构,必然会导致盈利较少的领域机构减少,不利于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排除C项。14.【材料出处】杨亚红新加坡建国后华族文化发展的困境以国家和社会二重视角的考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状况及影响等必备知识,要求学生结合所

28、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二战后新加坡出现道德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合唯物史观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分析,主要原因是新加坡在建国后迅速推进了工业化,经济发展冲击了新加坡民众的思想观念,D项正确。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受挑战是材料反映的现象,而不是这一现象的原因,排除A项。西方价值观念逐渐植入以及传统的社会及家庭结构改变都是材料现象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B项、C项。15.【材料出处】菲律宾波比托阿桑新型国际体系的前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新自由主义、世界多极化等必备知识,旨在考查学生

29、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材料的主旨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大对外扩张的同时,发展中国家找到了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从而削弱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力,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B项正确。新自由主义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学思潮,它反对国家和政府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它对于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排除A项;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是在一战后,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已走向瓦解,C项史实不符,排除C项;全球多极化趋势的日益加强是材料反映现象的结果,而不是原因,D项因果倒置,排除D项。16.【材料出处】赵仁康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内在矛盾 【答案】A【解析】本

30、题考查经济区域集团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关系民主化等核心概念,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关键信息,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材料主旨是近年来的经济区域集团存在着区域集团封闭性和经济生活全球化的内在矛盾,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区域集团化不利于国家间经济联系的影响,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是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材料反映的现象明显不符合这一要求,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近年来的经济区域集团存在着区域集团封闭性和经济生活全球化的内在矛盾,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本精神是反对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由

31、世界各国通过平等协商共同解决国际问题,共同治理世界事务,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二、 非选择题17【答案】(1)发展趋势: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对象复杂化;治理方式法制化、民主化。(4分)共同作用:有助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有利于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4分)(2)变化:从不干预到逐步加强对社区的干预。(2分)原因:一战中社区的作用逐渐显现;1929年经济危机促使社区自助治理的缺陷暴露;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凯恩斯主义的应用。(4分)【解析】(1)本题第一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以来(中国)。据材料一“传统的社会治理主要依赖官方与民间系

32、统,治理方式上依靠官权和绅权的结合,具有典型的人治特色。晚清以来,各种社团逐渐出现,在救济与调解纠纷等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可得出治理主题多元化;据材料一“工人、资本家、外国人的出现,既增加了新的治理对象,也加剧了原有治理对象的复杂性”,可得出治理对象复杂化;据材料一“伴随着国民思想的进步与法律意识的觉醒,传统社会的人治受到冲击,基层社会治理也开始出现配套的法律”,可得出治理方式法制化、民主化。本题第二问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以来(中西方)。结合所学知识,中西方社会治理转型,有助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同时有利于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的提

33、升。(2)本题第一问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西方国家)。据材料二“一战前,民间的教会、学校和社会组织,是传统社区共同体的组成部分,以非国家行为来推动社区治理”“二战后英美经济发展经历了20年的黄金时期,为国家介入社区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英美国家的社区政策突出表现在对城市贫困区、边缘人群的救济方面,可被视为凯恩斯主义的一部分。国家和区域政府以及私营公司正在接管社区的许多职能”,可得出从不干预到逐步加强对社区的干预。本题第二问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西方国家)。据材料二“一战期间,社区中的学生和教师被组织起来,参加战时生产等工作,许多平民百姓热心于分担战争的重担”,可得出一战中社

34、区的作用逐渐显现;据材料二“1929年之后,社区组织四分五裂缺乏协调,无力维持社会自助,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加强了对社区的救济”,可得出1929年经济危机促使社区自助治理的缺陷暴露;据材料二“二战后英美经济发展经历了20年的黄金时期,为国家介入社区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可得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据材料二“英美国家的社区政策突出表现在对城市贫困区、边缘人群的救济方面,可被视为凯恩斯主义的一部分”,可得出凯恩斯主义的应用。18.【答案】(1)原子弹研制成功;二战中欧洲战场战事结束,日本负隅顽抗;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新的世界格局即将形成,美国力图主导世界。(6分)(2)原子能是指原子核发生变

35、化时释放的能量。这种巨大的能量释放如果在战争状态下使用,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作为一种重要能源,和平使用原子能,可以帮助发展生产、改善环境,造福人类。(6分)【解析】(1)据材料“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分别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原子弹的研制内容可知,美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结合所学二战的进程内容可知,二战中欧洲战场战事结束,日本负隅顽抗;结合二战的影响可知,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新的世界格局即将形成,美国力图主导世界。(2)据材料“阿特里及史汀生谈原子炸弹发明的经过美报评原子弹的发明是科学与战争的革命等消息”结合所学知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可知,原子能是指原

36、子核发生变化时释放的能量,这种巨大的能量释放如果在战争状态下使用,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作为一种重要能源,和平使用原子能,可以帮助发展生产、改善环境,造福人类。19.【答案】(1)原因: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水平提高,人口死亡率下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福利国家”的建立);中立国的政治立场使瑞典免受两次世界大战波及;外来人口的流入。(6分)(2)特征:人口流动性增强。(2分)成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运输的便捷;教育水平提高;国家政策的影响。(4分)(3)影响:促进了文化交融;增强了文化认同;推动了文化多样性。(2分)【解析】(1)据材料一“

37、瑞典的死亡率与人口情况图”可知1824年至1999年,瑞典的人口总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4年至1999年,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使得瑞典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生活水平提高;1749年至1999年瑞典的死亡人数一直呈下降趋势,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因为医疗水平提高,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并且二战之后,瑞典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福利国家”的建立),也是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的原因之一;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可知,中立国的政治立场使瑞典免受两次世界大战波及;1945年至1999年,瑞典的净移民数总体处于上升趋势,说明外来人口的流入,增加了瑞典的总人口数

38、。(2)第一小问特征,据材料二“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情况”可知,与2010年相比,2020年人户分离人口数量、省际流动人口数量、省内流动人口数量、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数量均大幅增长,得出人口流动性增强。第二小问成因,据材料二“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0年至2020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运输的便捷;教育水平提高;国家政策促进人口流动。(3)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人口迁移对文化产生的共同影响有促进了文化交融;增强了文化认同;推动了文化多样性。20.【答案】示例:时期:二战后,欧洲殖民体系走向崩溃。阐述:第二

39、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被欧洲殖民统治的印度、老挝、印度尼西亚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均实现了独立,欧洲在亚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近代,非洲几乎全部沦为欧洲的殖民地,20世纪50年代非洲大陆掀起民族独立风暴,埃及、阿尔及利亚先后独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大多数国家实现独立,欧洲国家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综上所述,亚非人民为争取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彻底瓦解了欧洲的殖民体系,使“欧洲的统治”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结束。(12分)【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现代的世界。首先,选择时期或者。根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主要差别在于欧洲殖民地的结局。欧

40、洲对殖民帝国的控制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削弱”可知,其区域可以选择“欧洲”与“亚非拉地区”或者全世界,而“时间”可以选择一战后,与二战后。考生可以从中进行选择。 其次,根据所选时期,依据材料信息,根据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进行说明,并且围绕“欧洲的统治”进行展开。如选择“二战后”的时期,根据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主要差别在于欧洲殖民地的结局。”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了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结合所学知识,从亚非来等地区顺序进行说明。从世界上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殖民体系走向崩溃;依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

41、革命浪潮席卷了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结合所学知识,从亚洲上分析,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在二战后掀起新高潮,被欧洲殖民统治的印度、老挝、印度尼西亚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均实现了独立,欧洲在亚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依据题意集合所学知识,从非洲上分析,近代,非洲几乎全部沦为欧洲的殖民地,20世纪50年代非洲大陆掀起民族独立风暴,埃及、阿尔及利亚先后独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大多数国家实现独立,欧洲国家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亚非人民为争取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彻底瓦解了欧洲的殖民体系,使“欧洲的统治”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结束。【评分细则】选择区域或时期,论题正确得2分,从背景、表现、影响等方面,分别结合亚洲、非洲的史实分别予以论证,史实充分、逻辑清晰得8分,最后的总结升华得2分。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历史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