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论语〉十二章》-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258856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3《〈论语〉十二章》-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专题03《〈论语〉十二章》-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专题03《〈论语〉十二章》-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专题03《〈论语〉十二章》-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专题03《〈论语〉十二章》-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专题03论语十二章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2、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人不知而不愠_(2)吾日三省吾身_(3)人不堪其忧_(4)子在川上曰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B第章“温故而知新”中,温故和知新并非平列的两件事,“故”自身不会产生“新”,温故而知新,强调“悟”,即思考。C第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方法恰当才能有所成就。D孔

3、子赞叹“贤哉,回也”,毫不掩饰他对颜回的钟爱,是因为颜回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4有人说:孔子生活的年代已十分久远,我们今天没必要再读论语了,你如何看?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5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四十而不惑惑:_(2)不逾矩逾:_(3)人不堪其忧堪:_(4)饭疏食饭:_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十而耳顺”一句中“耳顺”可理解为听得进不同意见B孔子反复赞叹“贤哉回也”,从个人修养的度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C“温故而知新”讲的是学习态度,强调了“温故”的重要性。D论语中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沿用至今,如三十而立、温故知新等。8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中的画线句,谈谈你的理解和从中得到的启示。【链接材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

5、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注】欲:想要的。道:正当的方法。处:享受。恶:厌恶的。去:摆脱。(三)阅读论语(节选),完成各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9论语是记录_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_家经典著作之一。10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不亦

6、说乎( )温故而知新(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11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3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论语中的一个成语或格言警句(试卷上的除外)。二、对比阅读(四)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

7、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乙】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释:司马温公:即司马光。患:担心。既:已经。下帷:典故。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典故。指孔子读书用功,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迨:等到。倍:通“背”。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的意思。(1)人

8、不知而不愠_(2)患记问不若人_1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语句。(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16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17概括出【甲】【乙】两文中相同的学习方法。(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论语四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乙)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

9、,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注释:低回:徘徊,流连。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1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学而不思则罔(2)思而不学则殆(3)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4)可谓至圣矣19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1从甲文和乙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几千年来人们对孔子敬仰的原因,请你简要概括。(六)阅

10、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

11、,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颜回好学)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饭疏食,饮水(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3把语段甲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4语段甲中有不少成语沿用至今,请写出两个来。25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颜回身上都有哪些优秀品质。(七)阅读下面两篇古文,按要求回答后面小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

12、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节选自十二章)【乙】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选自凿壁借光)【注】逮:及,到达。邑人:同乡。文不识:一个人的名字。大学:大学问家。26下列加点文言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同“悦”,愉快B思而不学则殆迷惑C博学而笃志坚定D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2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13、)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2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节选自论语十二章,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尚书合称为“四书”。B论语十二章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C【乙】文讲述了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勤奋读书的故事,古代还有“以荻画地、囊萤映雪”等很多刻苦读书的小故事。D【乙】文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决心,勤奋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29【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各有侧重,请说说各自侧重什么?(八)(2022山东济宁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14、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

15、,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李生论善学)【注释】志:记。蹉跎:光阴消逝。3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书信。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喜爱,爱好。D王生益愠愠:生气,恼怒。31下列句中点的“而”与例句中的

16、“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王生好学而不得法A人不知而不愠B学而时习之C择善而从之D曲肱而枕之3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学而/不思则罔B可以为师/矣C盖/学贵善思D请铭之坐/右3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34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九)阅读下面文言文,比较十二章,完成下面小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

17、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论语十二章节选)【乙】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列子说符篇)【注】中:打着。所以:的原因。弗:不。报:报告。35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不亦说乎(2)饭疏食(3)请于关尹子(4)守而勿失也36下列选项中和“退而习之三年”中的“而”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学而不思则罔B择其善者而从之C人不知而不愠D切问而近思37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两处停顿。人不堪其忧38翻译下列句子。(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知子之所以中乎?39列子射中之后,关尹子仍要他回去练习、思考,这是为什么(请用甲文中的原句回答其中的原因)?关尹子教给列子的仅仅是射箭吗(请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十)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

19、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节选自十二章)【乙】齐宣王见颜斶。曰:“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选而禄焉,非不贵也,然形神不全。愿得归,晚食

20、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则再拜辞去也。斶知足矣,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也。(节选自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有删改)注:颜斶(ch):战国时齐国人,曾与齐宣王辩论。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猪)三牲全备。丽都:雍容华贵。自虞:自以为乐。40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传不习乎传:_(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_4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2【甲】文中孔子和曾子在学习方面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43【甲】【乙】两文中的孔子和颜斶二人对富贵所持的态度有所不同。请结合两个语段做简要说明。(十

21、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乙】赵简子问子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简子不说曰:“夫子事孔子数十年,终业而去之,寡人问子,子曰不能识,何也?”

22、子贡曰:“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简子曰:“善哉,子贡之言也!”【注释】赵简子:赵国开国君主,名秧。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终业:完成学业,譬:此如。奚:为何,怎么。4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传不习乎?人不堪其忧4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不舍昼夜/太丘舍去B择其善者而从之/善哉,子贡之言也C吾日三省吾身/谢太傅寒雪日内集D与朋友交不信乎/对子骂父,则是无信46把甲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47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赐譬渴者之饮江海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赐则奚足以识之?

23、48下列对两个选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使生活清苦、困顿,颜回也能“不改其乐”,孔子称赞他品质高尚。B孔子告诫弟子不可不择手段追求富贵,“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一样让人快乐。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运用比喻的手法,教育弟子要珍惜时间。D孔子道德高深,如同江海一样博大,而子贡认为自己容易满足,因此“不能识”孔子。(十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一)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节选自论语十二章)(二)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

24、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禁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注:拜礼:拜见并接受聘礼。中诸侯之疾:切中诸侯的弊病。所设行:措施和作为。用事:当政,掌权。徒役:服劳役的人穷:走投无路、困厄。滥:不加节制,乱来。49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人不堪其忧堪: _(2)所刺讥

25、皆中诸侯之疾刺:_5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51你怎样理解语段(一)中孔子对于富贵和贫穷的态度?52在陈、蔡被围,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时,孔子为什么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请结合语段(一)(二)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 生气,恼怒 自我检查,反省 能忍受 河流2(1)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日夜不停。(2)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3C4示例:我认为有必要再读。论语中包含着许多超越特定时代的内容,所论及的是人类公共的、亘古不变的核心价值。比如“学而时习之”强调了知识的学习、道德的修炼都需要自觉学习,不断实践;“吾日三省吾身” 强调自我反

26、省,提高自我修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强调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这些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个人修养的要求,在今天都是可以借鉴的,对我们的学习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论语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阅读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身的文化传统。【解析】1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结合所学文言文实词知识,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1)句意: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愠:生气,恼怒;(2)句意: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省:自我检查,反省;(3)句意: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堪:能忍受;(4)句意:孔子在河边说。川:河流。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回到语

27、境当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句重点词:逝:指流逝的时光。斯:这里指“川”,即河水。(2)句重点词:择:选择。善:优点,长处。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C.第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意思是:指对于学问和学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强调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故选C。4本题考查开放性题型。示例: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的。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内容,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

28、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参考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

29、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5 迷惑,疑惑 越过 能忍受 吃6(1)温习学过的知

30、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2)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意思对即可)7C8选文中画线句表现了孔子对富贵和仁义的抉择,对于用不正当手段取得的富贵,视同浮云。从链接材料来看,孔子主张用正当的手段获取富贵。这启示我们在物质利益面前,要保持超然、独立、高尚的人格和旷达的精神,树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正确的财富观。(意思对即可)【解析】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惑:迷惑,疑惑;(2)句意:不会超过规矩。逾

31、:越过;(3)句意: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堪:能忍受;(4)句意:吃粗粮。饭:吃。6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温:温习;故:指学过的知识;新:指新的理解和体会;以:凭借;为:做;(2)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7本题考查对选文的分析和理解。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找出不正确的一项。C.“温故而知新”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主要讲了“温故知新”这一学习方法,强调“温故”的重要性;“温故而知新”讲的并非是学习

32、态度;故选C。8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选文画线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可见孔子在富贵与仁义中更在乎仁义,宁愿贫穷也不要不义之财;根据【链接材料】“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可知,孔子认为富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是君子不会享受不义之财;根据“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可知,贫穷是人人都厌恶的,但是君子宁愿穷苦也不会获得不义之财;可见孔子有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孔子认为君子只要通过正当手段获得财富便是可取得。启发我们不能被金钱迷惑双眼,做出有违道德的事情来,保持超然、独立、高尚的人格和旷达的精神,有

33、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参考译文】【链接材料】孔子说:“富有显贵,这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如果不能用正确的方法获得它,君子是不会享受的。贫穷卑贱,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能从正确途径摆脱它,君子是不会摆脱的。”9 孔子 儒10 说同“悦”,愉快 学过的知识 生气,恼怒 指有才德的人11围绕“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回答即可。12(1)只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2)选择他好的方面(优点)向他学习,他不好的方面(缺点)就要改正。13随心所欲、三十而立、不惑之年、逝者如斯等【解析】9本题考查文学常

34、识。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1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不也是很快乐吗?说:同“悦”,愉快;(2)句意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故:学过的知识;(3)句意为: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愠:生气,恼怒;(4)句意为: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君子:指有才德的人。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

35、据“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知,“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是: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1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语: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则:就。殆:疑惑。(2)重点词语: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善,好。者,的人。从:跟从(学习)。改:改正。13本题考查论语识记及成语出处。可从学过论语的十二则中出试卷之外的条目选取。写出一个即可。示例:根据“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36、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知,成语有:三十而立、不惑之年、随心所欲等;根据“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知,成语是逝者如斯。14 (1)生气、恼怒 (2)如15(1)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2)吟咏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16用力多者收功远/ 其所精诵 /乃终身不忘也17及时复习、善于思考【解析】1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1)句意: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愠:生气、恼怒。(2)句意: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

37、答的能力不如别人。若:如。15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1)好:喜爱,爱好。乐:以为快乐。(2)咏:吟咏。思:思考。义:意思。1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句子划分节奏的能力。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意思是:(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才能终身不忘。“其”是代词,代指人,其前停顿;“乃”是连词,其前停顿。据此可断

38、句为:用力多者收功远/ 其所精诵 /乃终身不忘也。17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由甲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和乙文“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可概括出要及时复习;由甲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乙文“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可概括出:要善于思考。【参考译文】【乙】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因为)读书时下的工夫多,收获大,(所以)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才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当你在骑马走

39、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非常大。”18(1)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疑惑(3)到达(4)极19B20(1)应当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他们不好的地方(自己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就应该注意改正。(2)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21(1)学习方法(2)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3)虚心向别人学习(4)要有端正的态度(5)为人处世【解析】1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句意:

40、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主见。殆:疑惑。(3)句意:到了鲁国,看到孔子的祠堂、他的车子、衣服和礼器。适:到。(4)句意:(孔子)可以说是道德学问最高尚的人了!至:极。19本题主要考查划分朗读节奏。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作为划分依据。一般句首发语词需要停顿,主谓之间需要停顿,并列短语之间也需要停顿。A“择其善者”为一个动宾短语;“而”表顺承,应在“而”前停顿。正确停顿为:择其善者/而从之。本项断句有误;B句意:孔子是一个平民,传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尊崇他。根据句意可停顿为: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该选项停顿正确;故选B。20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

41、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善者,好的方面,优点;不善者,不好的方面,缺点;从,跟从。21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被人们奉为圣人是有原因的。从甲文“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语句可以看出,孔子讲求良好的学习方法(温习旧知识,懂得思考);从甲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看出,孔子能够认识到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从“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以看出,孔子虚心好学,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这些都是读书人敬仰孔子

42、的原因。乙文“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写许多儒生在孔子家里按时演习礼仪,侧面展现孔子懂得为人处世之道;据此提炼孔子受人敬仰的原因即可。【参考译文】(乙)太史公说:诗经上有句话:“巍峨的高山可以心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循着前进。”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我读孔子的书,由推理可以知道他的为人。到了鲁国,看到孔子的祠堂、他的车子、衣服和礼器,许多儒生在他家里按时演习礼仪,我徘徊留恋,舍不得离开。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是很多的,(他们大多是)当时的荣耀,死后就完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传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尊崇他,从天子王侯,到全国研究六经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作为准则,孔子可以说是道德学问最高尚的人了!22(1)吃(2)以为快乐23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24曲肱而枕择善而从不舍昼夜博学笃志(答出两个即可)25不慕名利、安贫乐道、勤奋好学等。【解析】2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吃粗粮,喝冷水。饭:吃;(2)句意: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乐:以为快乐;23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