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穿井得一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258854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6《穿井得一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专题06《穿井得一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专题06《穿井得一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专题06《穿井得一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专题06《穿井得一人》-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专题06穿井得一人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节选自吕氏春秋)1本文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是一篇_(体裁)。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及其家穿井(待,等到)B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C险躁则不能治性(危险)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舍弃)3下列句中的“之”与“宋之丁氏”中的“之”用法相

2、同的一项是()A友人惭,下车引之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学而时习之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5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多种信息,有时真伪难辨。如果生活中发生了类似穿井得一人这样的事,你会采取怎样的态度?(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6甲文选自_一书,是该书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文字。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家无井而出溉汲汲:(2)及其

3、家穿井 及:(3)丁氏对曰对:(4)求闻之若此此:8把下面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9你从文中获得怎样的启示?(三)课内文言文阅读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10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家无井而出溉汲汲:从井里取水B及其家穿井及:待,等到C国人道之道:道理D丁氏对曰对:应答,回答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宋之丁氏夫君

4、子之行B有闻而传之者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其一犬坐于前D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12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B对待“穿井得一人”的传闻,国人都很理智,没有相信。C穿井得一人是一则寓言,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D这则寓言告诫我们,对待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二、对比阅读(四)(2022河北唐山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

5、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夔有一足衰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赞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曰:有夔一足矣。非一足也。”(节选自韩非子)【链接材料】足:脚;足够,充足,满足;值得,配。注:夔(ku)我国最早有史料记载的音乐家,以精通音乐著称。哀公鲁国的国君。信真实。何故什么缘故:为什么。彼其无他异这个人没有其他不同于常人的地方。声音律、音乐。尧上古帝王名。夔一而足矣有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为担任。乐正古代官名,乐官之长,掌管贵族子弟的教育,负责乐舞、祭祀等事宜。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家无井而出溉

6、汲( )(2)及其家穿井( )(3)吾闻夔一足,信乎?( )(4)故曰:有夔一足矣。( )14与例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穿井得一人)A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杞人忧天)B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C夫君子之行(诫子书)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15这两则寓言讲述的故事都跟传闻有关,阅读后都能带给我们思考。请你用自己的话将表格填写完整。篇名传闻事情原貌启示穿井得一人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夔有一足夔这个人只有一只脚。(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

7、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选自吕氏春秋)16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或虚词的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A宋之丁氏/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吾穿井得一人/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C及其家穿井/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D有闻而传之者/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宋国河流名)。澭水暴涨,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涨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

8、导之此其所以败也。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选自吕氏春秋,有改动)18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人先表澭水(表,作标记。)B遽契其舟(契,刻。)C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惑,困惑。)D以此任物,亦必悖矣(任,任意。)19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涨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20有人说,【甲】文与【乙】文

9、均采用“先叙后议”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注释】逃暑:避暑,乘凉。孤林:孤立的一棵树。衽:卧席。濡:沾湿2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

10、思。(1)家无井而出溉汲(2)及其家穿井(3)复徙衽以从阴2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B复/徙衽/以从阴C其一犬/坐于前(狼)D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2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其阴逾去,而其身愈湿。24你从甲乙两则寓言中各获得了怎样的启示(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

11、闻也。(吕氏春秋察传)【乙】世之听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则听必悖矣。所以尤者多故,其要必因人所喜,与因人所恶。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堵北方,意有所在也。【注释】听者:指靠听闻下结论的人。尤:通“囿”,蒙蔽。悖(bi):迷乱,违背。乡:通“向”。(吕氏春秋)25下列加点词语都是动词的一项是()A及其家穿井将复何及B有闻而传之者传不习乎C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D闻之于宋君博闻强识26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决【乙】文中的文言疑难字词。方法词语示例加点词意义查字典其要必因人所喜(1)yo:邀请。要挟,威胁。求取。(2)yo:要领,关键。概括,总括。需要,想要。(1)_迁移法尤者多故无缘无故(2)_

12、27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8“智者止于流言”,你认为【甲】文中谁最有可能成为阻断谣言流传的智者,为什么?29【甲】文出自(吕氏春秋察传),请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推测【乙】文是否选自察传篇?并结合内容阐明理由。题解:“察传”,即慎重审查传言的意思。因为有些话像是对的,实际却是错的;有些话像是错的,实际却是对的。在辗转相传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的现象。而关于察传的方法,应根据情理加以判断,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真正的实情。(八)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

13、。”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穿井得一人)【乙】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选自笑林,有改动)【注】罝(j):网,用以捕鸟兽。鲍鱼:这里指用盐淹渍的鱼,咸鱼。怪:对感到奇怪。息:平息。30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及其家穿井及:( )(2)国人道之

14、道:( )(3)丁氏对曰对:( )(4)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去:( )31用“”为下列句子断句(划两处)。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3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33【甲】文中消息被讹传为“丁家挖井挖出一个人来”,丁氏和“传之者”都有责任,请简要说说各自犯了什么错误。34【乙】文中“奉之者”犯了什么错误?(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

15、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庞葱与太子质(做人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大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3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及其家穿井_(2)国人道之_(3)闻之于宋君 _(4)谓魏王曰_36【乙】文中画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大王察之矣B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

16、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大王察之矣C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大王察之矣D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大王察之矣37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宋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是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B【甲】文叙事简洁、层次清楚,特别是中间“国人道之”,可让读者想象出整个都城的好事者以讹传讹的情况。C庞葱从邯郸返回,得不到召见的原因是魏王听信了他人的谗言。D庞葱临行前对魏王讲“三人成虎”故事的最终目的达到了。3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39【甲】【乙】两文描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一件事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

17、们把谣言当事实。乙文庞葱说的故事可以用_(填一个成语)来概括这种现象。40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工之侨献琴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

18、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 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明代刘基郁离子)注:工之侨:虚构的人名。良桐:上等桐木。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太常:太常寺,祭祀礼乐的官署。诸:兼词,之于。窾:同“款”,款式。期(j)年:第二年;满一年。适:到去。41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4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丁氏对曰(2)谋诸漆工(3)遂去43下边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工之侨闻之(工之侨献琴)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19、穿井得一人)B有闻而传之者(穿井得一人)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C作断纹焉(工之侨献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二章)D不知其所终(工之侨献琴)杞国有人忧天地崩附,身亡所寄(杞人忧天)4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1)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2)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45从这两则寓言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十一)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选自吕氏春秋)【乙

20、】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取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取而饭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注】藜(l)羹不斟:粗劣的食物都吃不到。藜羹,野菜做的汤。爨(cun):烧火做饭。甑(zng):古代炊具。选间:一会儿。食洁而后馈: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此处孔子是假借说梦来提醒颜回。炱(ti):烟灰。恃:依靠,凭借。46下列选

21、项中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运用已知词语的意思来推断陌生词语的意思,是理解文言文常用的方法。我们可以借“津津乐道”中“道”的意思,推断甲文中“国人道之”的“道”是“谈论、讲述”的意思。B连接动作一前一后,表承接关系,是“而”在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用法。“闻而传之”,“闻”后才能“传”,所以“而”表承接关系;同理,“得而爨之”的“而”也表承接关系。C名词活用为动词是文言文常见的语法现象。甲文中“求闻之若此”的“闻”和狼中“一狼洞其中”的“洞”都是名词活用做动词,意思分别为:“听说消息”“挖洞”。D归类整理是积累文言词语的一种好方法。乙文中“孔子穷乎陈、蔡之间”的“穷”和诫子书中“悲守穷庐”的

22、“穷”,意思分别是:“处于困境”和“穷困潦倒”。47根据甲文内容,概括在消息传播过程中“国人”和宋君的表现。48有人说,甲文印证了“耳听为虚”的道理,乙文反驳了“眼见为实”的观点。结合甲、乙两文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参考答案1寓言2C3D4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有人)向宋国国君报告了这件事(或使宋国国君知道了这件事)。5(1)对于各类消息,我们要(像宋君那样)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有条件的可以进行调查研究;(2)不要(像“国人”那样)轻信传闻,也不要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3)作为消息的发出者(如丁氏)应表述准确、清晰,避免产生歧义,造成误会。(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23、,意思对即可)【解析】1本文选自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本文是一篇寓言,寓意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2C.句意: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险,轻薄。故选C。3“宋之丁氏”中的“之”意为“结构助词,的”。A.代词,代指元方;B.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C.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D.结构助词,的;故选D。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24、国,国都;道,讲述;闻,使听到。5考查谈启示的能力。回答时一要结合文章内容,二要联系实际。结合“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可知,宋君没有偏听偏信,而是派人去调查,告诉我们对于各类消息,我们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有条件的可以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有闻而传之者”“国人道之”可知,这些人不去辨别消息的真伪,就去相信,就去传播,告诉我们不要轻信传闻,也不要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结合“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可知,丁氏没有准确、清晰地表达出真实的意思,所以让人产生了歧义,告诉我们作为消息的发出者应表述准确、清晰,避免产生歧义,造成误会。【参考译文】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

25、,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6吕氏春秋7从井中取水;等到;回答;这样8(1)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2)得到了一个人使唤,不是在井里得到了一个人。9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不能轻信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意思对即可)【解析】6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26、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本文就是选自吕氏春秋,出自于该书慎行论察传。7本题考查解释文言字词。可结合句意推断词义。(1)句意:家里没有水井而出门从远处的井里打水洗涤。汲:从井里打水。(2)句意:等到他们家打了水井的时候。及:等到。(3)句意:丁氏回答说。对:回答。(4)句意:寻求到的消息像这样。此:这样。8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平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重点字词有

27、:(1)国,国都;道,讲述、谈论;闻,使听到/知道。(2)使,使唤;非,不是;于,在。9本题考查阅读启示。作答时,需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选准角度谈启示、感悟。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丁家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从有闻而传之者的角度来看:不要听到什么传闻之后就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听到风就是雨,以致于以讹传讹。从丁氏的角度来讲: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启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

28、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10C11A12B【解析】10C句意: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道,谈论。故选C。1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助词,的助词,的;B.表顺承,可不译表转折,却;C.介词,对,向介词,在;D.像代词,你;故选A。12B根据“国人道之”可知国人都相信了这件事,才会互相谈论。故选B。13(1)从井里取水 (2)待,等到 (3)听说 (4)所以14C15示例:丁家在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等于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夔精通音律,尧很欣赏他,说:“有

29、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意思对即可)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不轻信盲从。(意思对即可)。【解析】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汲:从井里取水。(2)句意:等到他家打了井。及:等到。(3)句意:我听说夔这个人只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闻:听说。(4)句意:因此说:有像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故:所以。14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例句句意:宋国的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之:结构助词,的。A.句意:又有一个担心他因为那担心而出问题的人,因

30、此就去劝他。之:代词,代指他;B.句意: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之:代词,代指元方;C.句意:君子的修行。之:结构助词,的;D.句意:过了一会儿,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之:语气助词,无义;故选C。15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根据“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可知,丁家无井,只能出门打水浇田,常常有一个人停留在外面。在家里打了井后,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等于得到一个人的劳力。根据“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菱有一足”可知,姜精通音律,尧很欣赏他,“夔一而足矣”意思是有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足”是足够的意思。这两

31、个故事都是因为对所听到的话理解有误,误传出去,听的人轻信盲从,以讹传讹闹出笑话。启示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不轻信盲从。【参考译文】【乙】鲁公问孔子说:“我听说夔这个人只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孔子回答说:“夔是个人,怎么会一只脚?这个人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就只是精通音律。尧说:有夔一个人就足够了。使他当了乐正(官名)。因此说:有像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不是只有一只脚啊。”16A17(1)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2)像这样寻找消息,还不如不知道。18D19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涨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20同意。甲文先讲述“丁氏

32、凿井得到一个人的劳力”的故事,然后得出“为获得真知灼见,不应该道听途说”的观点。乙文先讲述“荆人按记号渡河”的故事,然后得出“不与时俱进造成失败”的结论。两者均属于“先叙后议”。【解析】1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词性辨析。A.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指狼;B.动词,得到/动词,得到;C.代词,他的/代词,它们的;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故选A。17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1)道,谈论;之,代词,代指这件事;闻,使听道。(2)第一个“闻”,名词,消息;第二个“闻”,听到,引申为知道。1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辨析。D.句意:用这种观点对待事物,也

33、一定是违反常理的。任:对待。故选D。19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为: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惨败的原因。“也”“矣”是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开。“此也”是判断句,其前面应断开。故断句为: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涨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20本题考查写作手法。作答时,首先表明观点态度,同意。其次结合具体内容阐明理由。由甲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

34、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可知,先讲述“丁氏凿井得到一个人的劳力”的故事,由“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可知,然后得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不能道听途说的道理。由乙文“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宋国河流名)。澭水暴涨,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可知,先讲述“荆人按记号渡河”的故事,由“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涨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可知,然后得出“不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改变思想和做法,最终就会招致失败”的道理。故两者均采用“先叙后议”的手法。【参考译文】【乙】楚国

35、人想要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淹死人的有一千多人。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惨败的原因。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于是他)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从他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打捞宝剑。船已经动了,但剑没有动,像这样寻找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有个经过江边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带着一个小孩想把他投到江里,小孩吓得直哭。这人问他原因,那人回答:“这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泳。”孩子

36、的父亲虽然擅长游泳,这个小孩难道也立即会游泳吗?用这种观点对待事物,也一定是违反常理的。21(1)从井里取水(2)待,等到(3)移动、迁移、转移。22B23(1)(这样)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得到了一个人的使唤),不是从井中挖到了一个人。(2)那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来越湿了。24甲文告诉我们:不要轻信传言,要实事求是;乙文告诉人们:外界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随机应变),不能墨守成规。【解析】2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浇田。

37、汲:从井里取水。(2)句意:等到他家打了水井。及:待,等到。(3)句意:他又随着树影挪动自己的卧席。徙:移动,转移。22本题考查划分句子停顿。要根据句意及句子结构进行划分。A.句意: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宋君”是主语,“令”作谓语,“人”作宾语,“宋君令人”满足主谓宾结构,句子成分完整,应在其后划分停顿;B.句意:他又随着树影挪动自己的卧席。“复”做副词,译为“又、再”,此处表示郑人动作的重复,其后应划分停顿;“以从阴”是“徙衽”的目的,其前应断句,此选项正确;C.句意: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其一”是主语,“犬”作状语,应在主语后划分停顿,断句为:其一/犬坐于前;D.句意:以静

38、思反省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以修身”“以养德”分别是“静”“俭”的目的,应在“静”“俭”后划分停顿;故选B。2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要注意句中重点字词的解释。(1)句意: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得到了一个人的使唤),不是从井中挖到了一个人。之:的;使:使唤,使用;于:在。(2)句意: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逾:同“愈”,更加;去:离开,这里指越来越远。2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甲文中,“得一人之使”被众人传为“穿井得一人”,可见谣言往往失真,事情的真相可能被传得面目全非,告诉我们不要人云亦云,要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乙文中,郑人白天随着树影移动席子

39、可以乘凉,夜晚用同样的办法却被露水沾湿身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只用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据此综合作答即可。【参考译文】【乙】郑国有个人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的影子挪动自己的卧席。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影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25A26 关键; 原因27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28示例一:第一个听到这个谣言的人,如果他听到这个说

40、法的时候不主观臆断,而是用冷静客观的态度稍加思索,质疑其现实存在的荒诞性,去向丁家人求证其真伪,就有可能不再毫无根据地传播;示例二:传播过程中听到的任何人都可能是智者,如果其中一个人听到谣言之后,不是不加思索地接受,不负责任地传播,而是能够审慎地辨别其真假,带着疑问向丁家人求证,得到证实后能向世人解释其真相,就有可能中止谣言传播;示例三:在国人传播过程中,丁家人听到谣言后如果不是置身事外,任凭谣言传播,而是主动向大众澄清事实真相,负责任地明确谣言的源头,就会阻断谣言流传。29示例:不能归入。根据“题解”,察传侧重强调应慎重审查传言及如何“察传”,而【乙】文着眼“去掉蒙蔽”的观点,重在强调靠听闻

41、下结论的人,往往会被蒙蔽,而人之所以会被蒙蔽,对事物的判断出现偏差,是因为局限于个人的好恶。由此可见,【乙】文内容与察传主题不一致,所以不应该放入察传。(能分别结合乙文和链接材料内容分析,言之成理即可)【解析】25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A动词,等到/动词,来得及,赶上;B动词,传播/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C动词,像/代词,你;D动词,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名词,见闻。故选A。2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其关键必定在于人的有

42、所喜爱。要,关键。(2)无缘无故,没有任何原因。故,原因。尤者多故,受局限的原因很多。故,原因。27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要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得一人之使,多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非,并非。28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文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识来分析。穿井得一人故事中的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要想阻断谣言,第一个听到这句

43、话的人很关键,由原文“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可知,第一个听到这句话的人没有分析思考就传播出去了,如果他能够冷静对待,对这样荒谬的现象持怀疑态度,并能够去向丁家人求证,就不会有后面的传播了。据此分析,第一个人可以阻断,那么任何一个听到这个谣言的人都可以阻断,由“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可知,听到的每一个人都没有探究真伪就传播出去,甚至传到了国君那里,所以如果每一个传播者都客观对待、及时求证的话都可以阻断谣言。此外,丁家人作为这句话的起源者,当国君询问时才说出真相,如果丁家人听到大家的传言之后马上去澄清事实,让大家不再以讹传讹,丁家人也可以成为阻断流言的智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29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要通读全文,理解文章意思,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做出判断即可。由“世之听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则听必悖矣”“所以尤者多故,其要必因人所喜,与因人所恶”可知,乙文告诉人们靠听闻下结论的人,往往会被蒙蔽,而人之所以会被蒙蔽,对事物的判断出现偏差,是因为局限于个人的好恶。所以对事物做出判断时要尽力脱离个人好恶,努力去掉蒙蔽。而链接材料中指出“察传,即慎重审查传言的意思”,强调的是听到传言时要慎重对待,结合实际认真审查,“根据情理加以判断”,不要盲从。两者强调的主题是不一致的。所以乙文不能放入察传。据此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