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科版(2024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4章 光的世界 学情评估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太阳、玻璃、电影银幕、烛焰、月亮中,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烛焰B.太阳、电影银幕C.太阳、玻璃D.太阳、月亮2.光与影的世界美妙无穷。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水中的倒影B.日晷上针的影子C.汽车后视镜中的像D.筷子在水面处弯折3.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A.楼台倒影入池塘B.风吹草低见牛羊C.潭清疑水浅D.云生结海楼4.如图所示是我市某学校走廊里放置的一块仪容镜(平面镜
2、),它提醒我们“正衣冠、端品行、树形象”。下列四个实验能揭示仪容镜成像原理的是( )A.小孔成像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5.一束平行光分别照射到光滑和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光路为镜面反射的光路图,乙图光路为漫反射的光路图B.乙图中的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光污染”与图甲所示的光现象有关D.乙图的反射更利于各个方向的人看到反射面6.一束光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从左上方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的O点,如果在不改变入射光方向的情况下,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可采用的方法是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 )A.沿逆时针方向转15角B
3、.沿顺时针方向转15角C.沿逆时针方向转30角D.沿顺时针方向转30角7.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A.平面镜发出的B.像发出的C.平面镜反射的D.人的眼睛发出的8.手电筒发出的光向下照射到一个空烧杯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中虚线所示).当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为下图中的( )A.B.C.D.9.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是有关眼睛及其矫正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和乙图分别是远视眼及其矫正B.丁图和乙图分别是近视眼及其矫正C.甲图和丙图分别是近视眼及其矫正D.丁图和丙图分别是远视眼及其矫正10.关于如图所示
4、的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靠近眼睛的镜片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镜片为物镜B.它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C.它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D.它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二、填空题(共32分)11.某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天象大爆发,天空出现幻日、幻日环、上侧弧、环天顶弧等奇观,十分震撼。其中“幻日”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称为“双太阳”。在一定条件下,当太阳光照射到天空中的大量微小六角形冰晶体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因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_(选填“相同”或“不同”),所以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形成环绕太阳的日晕。同时,在中间真太阳的两边出现的另外两个“太阳”,它们实际上是太阳的_(选填“
5、实像”或“虚像”)。1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入射光线为_,折射光线为_,空气在_(选填“AB面的左方”“AB面的右方”“CD面的上方”或“CD面的下方”)。13.小李同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从穿衣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14.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_、蓝、靛、紫。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同时人们发现,把红光、蓝光和以上空所填的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所以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_。15.如图
6、所示,两等大的平面镜A、B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A、B高为0.95 m,相距30 cm。有一细束激光与竖直方向成45角射到平面镜B的上边缘,经多次反射后射到地面。(1)激光束射到地面前,一共发生了_次反射。(2)反射到地面上的光点与平面镜A的距离为_。16.小明用一个焦距不大的凸透镜自制了一架如图所示的成像装置,外壳的长度为16cm。若将凸透镜对准窗外景物,在外壳内前后移动内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以得到景物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若要使近处的物体也能在半透明膜上成像,则小明所选的凸透镜的焦距应不超过_ cm;若将凸透镜换为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在同一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时,物体在半透明膜上成
7、像形状_(选填“改变”或“不变”)。三、实验探究题(共20分)17.(8分)小聪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小聪按图安装好器材,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2)如图所示,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蜡烛、光屏位置保持不变,将透镜移动到光具座_cm处时,光屏上又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3)将一个近视眼镜放在上图中蜡烛和凸透镜间的某一位置,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保持不变,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蜡烛,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18.(12分)如图甲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A、B两
8、支蜡烛的外形应_(选填“相同”或“不同”)。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表明像与物的大小_。(2)如图乙,放在“烛焰”上的手指不会被烧痛,这是因为平面镜成像_(选填“实”或“虚”)。(3)实验后小明用凸透镜替换了玻璃板,将蜡烛B换成白纸(如图丙),白纸上没看到烛焰的像,他把凸透镜向蜡烛移动一定距离后,白纸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像,这个像应该是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4)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个破损的凸透镜,他就用橡皮泥把遗失的部分补上(如图丁)。小明如果用这个补好的凸透镜做上述的实验_(选填“残缺”或“完整
9、”)的实像。四、作图题(共8分)19.(2分)如图所示,人从平面镜MN中能够看到光源S发出的光,请在图中画出人眼A经平面镜MN看到光源S的完整光路图。20.(6分)如图所示,AB为遮光板,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凸透镜左侧焦点F.请画出:(1)光源S的位置.(2)光线EF的入射光线.(3)光线EF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太阳、玻璃、电影银幕、烛焰、月亮中,太阳、烛焰可以自身发光,是光源;而玻璃、电影银幕、月亮均不能自身发光,不是光源。2.答案:B解析:A.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B.日晷上
10、针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C.汽车后视镜中的像,属于凸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3.答案:A解析:A.“楼台倒影入池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B.“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B错误。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池底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形成的,故C错误。D.“云生结海楼”是海市蜃楼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A。4.答案:B解析:仪容镜成像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
11、.图中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装置,故B符合题意;C.图中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装置,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答案:B解析: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这种反射是漫反射.甲图中的光路为镜面反射的光路图,乙图中的光路为漫反射的光路图,故AD正确.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光污染是光照射到光滑表面上发生镜面反射导致的,则“光污染”是因图甲的反射造成的,故C正确.6.答案:A解析:A.若
12、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逆时针方向转15角,则入射角为角;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30,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符合题意;B.若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顺时针方向转15角,则入射角为角;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60,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不符合题意;C.若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逆时针方向转30角,则入射角为角;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15,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不符合题意;D,若将平面镜绕过入射点O的水平轴沿顺时针方向转30角,则入射角为角;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75,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不符合
13、题意.故选A。7.答案:C解析:平面镜和人眼都不是光源,不会发光,AD错误;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而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它不会发光,B错误;进入人眼的光线是由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C正确.8.答案:B解析: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烧杯底部的圆形光斑会变小.9.答案:C解析:甲图,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是近视眼;乙图配戴凸透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丙图配戴凹透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丁图,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故是远视眼.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10.答案:A解析:图中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作目镜,靠近被
14、观测物体的凸透镜叫作物镜,故A正确,B错误;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一个照相机,故C、D错误。11.答案:不同;虚像解析:“幻日”现象是由于光从空气进入冰晶体后发生折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形成的。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由各种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冰晶体时的折射程度不同。在中间真太阳的两边出现的另外两个“太阳”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太阳的虚像。12.答案:EO;OG;AB面的右方解析:由图可知,所以,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CD为法线,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折射光线为OG,入射光线为EO,反射光线为OF;入射角为,折射角为,因为以及当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
15、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AB面的左方为玻璃,右方为空气。13.答案:7:20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从穿衣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指示的时间为4:40,则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14.答案:绿;三原色解析:牛顿用三棱镜做过一个光的色散实验,发现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人们发现,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15.答案:(1)4(2)5 cm解析:(1)如解析图所示,为45,在中,所以每反射一次,光线下移30 cm,下移的次数是,发生反射的次数应为4次;
16、(2)最后一次反射的入射点在平面镜A上,距地面的高度,则反射到地面上的光点与平面镜A的距离是5 cm。16.答案:缩小;8;不变解析:根据题意知道,若将凸透镜对准窗外景物,此时物距远大于2f,在外壳内前后移动内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以得到景物倒立缩小的实像。当凸透镜物距最小时,像距最大,根据题意知道,外壳的长度为16cm,所以成实像时最大像距为16cm,且满足由此可知在同一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时,若将凸透镜换为带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则会发生小孔成像,物体在半透明膜上成实像,形状不变。17.答案:(1)同一高度;(2)缩小;35;(3)左解析:(1)实验前,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7、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2)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为30.0cm,像距为15.0cm,因凸透镜焦距,所以物体在两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光屏位置保持不变,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如果此时像距为30.0cm,光屏上会再次成清晰的像,所以透镜应该移动至光具座35cm处。(3)因为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发散光线,所以放入眼镜后像变远了,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通过向左移动蜡烛,使得像变近重新在光屏上呈现。所以向左移动蜡烛,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18.答案:(1)相同;相等;(2)虚;(3)放大;投影仪;(4)完整解析:(1)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
18、系,实验中A、B两支蜡烛的外形应相同;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2)如图乙,放在“烛焰”上的手指不会被烧痛,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3)实验后小明用凸透镜替换了玻璃板,将蜡烛B换成白纸(如图丙),白纸上没看到烛焰的像,他把凸透镜向蜡烛移动一定距离后,白纸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像,此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且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4)凸透镜破损时,剩余部分仍能会聚光线成完整的像,但由于会聚的光线比原来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19.答案:见解析解析:20.答案:如图所示.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过作平面镜的垂线并使OS与相等,连接SE即为光线EF的入射光线,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第 11 页 共 11 页